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無公害複合營養液在食用菌上的應用研究

無公害複合營養液在食用菌上的應用研究

無公害複合營養液在食用菌上的應用研究

食用菌是沒有葉綠素的異養生物。它的生長發育依靠菌絲體以及微生物的生物降解有機物來獲得營養,因此食用菌的產量與其栽培基質的營養水平有著密切的關係 。一般的食用菌生產都在播種前一次性地配製好基料,播種後則只在調水、通風及空氣濕度等方面加以管理。這樣的生產管理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接種後由於基料中的速效養分較少,菌絲體不能迅速繁殖生長;二是在生長的中後期,尤其是三菇時期,由於沒有外源營養的補充,不能很好地滿足發育子實體的生長需求而影響食用菌的產量 [吉山花瑤] 。試驗證明,菌類的出菇旺期和中後期,基質中的養分已剩無幾,這兩個重要時期及時補充養分,能顯著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目前,絕大部分菇農常採用以化學肥料、增產劑和激素為主要成分的營養液,雖然可明顯提高產量,但存在增產效應不穩定和有一定殘留等問題。本文研究一種無公害、低成本和營養增強型的食用菌複合營養液,為菇農生產食用菌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沼液,沼液取自安定區內官鎮李家咀村正常產氣的1號和2號沼氣池,沼氣池主要原料為豬糞。在取樣過程中嚴格遵照相關規定,用消解液洗過的塑料瓶分裝保存送檢。檢測項目包括總氮、總磷和總 鉀 以 及 沼 液 中 的 礦 物 質 元 素 磷、鉀、鈉、鎂 等元素。

1.2 元素含量測定

沼液樣品在本單位進行測定。總氮採用凱氏法測定,總磷採用酸液-鉬銻抗比色法測定,總鉀採用火焰光度法測定(表1 ),礦物質微量元素(磷、鈉、鉀、鎂、銅、鐵、錳、鋅、鈣和硫)採用濕灰化-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表 2 )。

表 1 沼液中主要養分含量變化範圍 /%

無公害複合營養液在食用菌上的應用研究

表2沼液中主要礦物質元素含量

無公害複合營養液在食用菌上的應用研究

雖然沼液營養含量不高,但這些營養成分主要是速效性的。由於發酵物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可溶性的一些成分可從固相轉化為液相,從而使速效養分的含量大大增加(表 1 )。沼液所含主要礦物質元素中(表2 ),對於食用菌生長發育最為重要的磷、鉀、鎂含量較高,其中鎂含量最高,所以,只要有一些沼液或沼渣,製作菌種可不需磷酸二氫鉀等肥料。其它如鐵、鈷、錳、鋅和鉬等微量元素需要量較少,這些元素存在於普通水中,不再添加養料,沼液沼渣完全具備菌類生產後菌渣中所缺的元素。

1.3 營養液的配製

將新鮮沼液用泵管從沼氣池抽取後置於陰涼處,先用過濾網過濾,然後將一定量(少量)的化學肥料水溶液加入其中,反覆攪拌後備用。溫度較高時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澄清液,如菌袋或菌床中發現有病蟲害,可配入克霉靈和一些高效低毒殺蟲劑。

2 結果與分析

2.1 袋栽食用菌補充營養液技術

2.1.1 需補充營養液的時間 首先要看菌袋內的菌絲生長情況,即是否旺盛,菌絲的潔白程度和濃密程度。其次看菌袋內培養料的含水量是否已低於50% ;另外自然溫度一直持續保持在9 ℃以上。如果滿足以上條件的,就可以為培養料於出菇期不間斷地補充1~3次複合營養液。可於前2潮菇採摘結束時補充第1次,

4潮菇採摘完畢時可補充第2次。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袋內的菌絲纖細發黃,培養料內的水分充足,培養料內已已出現病蟲害或氣溫下降至 4 ℃ 以下時,都不適合於添加補充複合營養液。

2.1.2 補充營養液的方法 於平菇前 2 潮菇採摘結束後,用專用補水器、噴霧器上的開關等零部件與 1根管子連接,另一端接在水龍頭上。先將補水器插入培養料內,再打開水管上的備用開關將水補進料內,當菌袋的質量達到裝袋時的質量或略高時視為營養液補充合適。一般裝1kg 乾料的菌筒,補水後的質量應達到2.5kg 。補充營養液後,可連續出 2~3 潮優質平菇,總產量可比常規出菇法提高 50% 。前期如果未補充營養液,只要料內菌絲生長旺盛,採摘 3~4 潮菇後氣溫在 10℃ 以上時,仍可補充營養液,但補水量應大大降低。在高溫季節配入克霉靈和高效低毒殺蟲劑,以免導致整體污染。

2.1.3 後期營養補充 沼液營養液用於袋栽食用菌如平菇、香菇、金針菇、白靈菇和袋栽雞腿菇等,平菇在每出菇 2~3 潮後用注水器直接將其注入,在平菇整個栽培周期內可全程使用沼液營養液,操作簡單、投入少、病蟲害少、後勁足,產量較常規水式營養液提高30%~100% 甚至以上,且產品表現菌蓋厚、質硬和口感好等特點;平菇在每出菇 2 潮後通過注水反覆應用,香菇可結合菌棒注水進行,白靈菇、金針菇、杏鮑菇及雞腿菇等袋栽菌袋可在菌絲滿袋生長成熟後出菇前注入,也可在一潮菇後使用。

2.1.4 沼液營養液的配方 沼液原液中加入適量石灰、克霉靈及食用菌所需的一些營養物質等,可提高一倍以上的產量,產品的優質率也會大幅提高,出菇期延長,出菇後勁十足,菇體儲存期明顯延長。

2.2 床栽食用菌應用營養液技術

床栽覆土食用菌(雙孢菇、雞腿菇和姬松茸等)是從產氣正常、使用半年以上的沼氣池出料口抽取的發酵沼液,兌以1~2倍潔凈清水,配製成營養液,可於菌絲長滿開始到生產結束一直使用沼液追肥,生長階段每次對菌絲追肥時可將營養液直接輕輕澆灌於菌床表面,床土不可被衝起,然後再灑一遍清水,待營養液下滲、菇體表面水略干後覆蓋農膜保溫保濕 。以後可視菌床濕度每隔 7~10d 用沼液追肥一次,生產階段於每潮菇采後追一次肥。用沼液為食用菌追肥,不僅技術簡單、病蟲害少、無任何殘留,而且菇體格外肥壯,出菇潮數平均增加1.5潮,產量明顯提高,一般增產幅度在20%以上。

試驗結果證明,沼液處理可使牆式栽培食用菌生物學效率成倍提高,增產率高達90.3%~124.4% ;菇形肥厚、碩大、有光澤,商品性顯著改善,明顯優於生產常用營養劑和水式營養液。另外,用沼液和沼渣處理土壤後菌袋中間優質「泥縫菇」數量明顯增加。沼液沼渣在食用菌生產上具有增產增效和提質性能,實屬無公害低成本的食用菌優質增產營養劑。

2.3 營養液的浸泡法

所有袋栽食用菌的菌袋及菌塊、段木等在出菇生產一段時間產量下降或不出菇後,其栽培料呈嚴重缺水狀態,可將其採用一定濃度的沼液浸泡,讓其在沼液營養液中吸足水後取出,直到恢復到接近原重時為止。沼液浸泡這一技術對於出菇潮數較少的袋栽食用菌如金針菇、杏鮑菇和白靈菇等尤為適用,這些菌類在產量明顯下降甚至不出菇時採用沼液浸泡可使其再出一潮較高產量的菇,這對一些珍稀菌類生產具有重要作用。浸泡時為防止浸泡物浮起,可把待泡的浸泡物放入營養液池後再壓上重物,浸泡時間不宜太長,對失水過多的菌袋可分次進行浸泡 。可視菌袋

含水量的多少,決定是否需要補充沼液營養液。平菇、杏鮑菇菌袋可用沼液原液浸泡,白靈菇、金針菇和香菇等菌袋於採收後,可按 1∶1 或 1∶2 濃度浸泡補充營養,繼續出菇。

3 結論

一定濃度的沼液作為食用菌營養液(基肥和追肥)均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果,並能提高質量和提早出菇時間。以沼液為主的營養液較常規以化學肥料、增產劑和激素為主要成分的營養液成本降低80% 以上;增產效果方面,較一般食用菌營養液增產率提高 20%~50% ,優質品率提高10%以上。具體應用時,與一般水式營養液相比,平菇增產率可提高50%~60% ,白靈菇、杏鮑菇及金針菇增產率可提高20%~25% ,雙孢菇、雞腿菇達 50% 以上,各類食用菌產品優質率明顯提高,普遍在15%以上。應用以沼液為主要成分的營養液後,食用菌後期出菇後勁足,出菇潮數增加2~3 潮,污染和病蟲害顯著減少,既降低了生產成本(總成本可降低 15%~20% ),又可實現食用菌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無公害複合營養液在食用菌上的應用研究

實踐證明,沼液所含成分正是食用菌栽培所需的有機肥料成分,因為沼液是有機物在沼氣池中經厭氧菌發酵而來,同時液體營養成分全面又豐富,是低成本、無公害優質食用菌生產營養液。利用沼液作為最主要成分製作營養液,比常用水式營養液成本更低、操作更簡單;用藥量少、節水省肥、對環境無污染、食用菌產品可達有機食品標準要求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生態園林樹木整形修剪原則是什麼?
過氧化氫處理促進巨峰葡萄提早成熟栽培技術

TAG:青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