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一至九品官員的蟒袍怎麼區分,同是九蟒五爪為何也有區別?

清代一至九品官員的蟒袍怎麼區分,同是九蟒五爪為何也有區別?

清代王公大臣的服飾具有鮮明的特點,正常情況下,我們通過頂戴花翎和補子就能分辨出官員的品級大小。不過,在有些場合下,官員們會穿的更為正式。比如參加大型慶典禮、筵席等活動時他們往往頭戴吉服冠,身著蟒袍。要從這些蟒袍中分辨出官員的品級,就不那麼容易了。

清代一至九品官員的蟒袍怎麼區分,同是九蟒五爪為何也有區別?

清代官制服飾中分為朝服和吉服,是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最重要的官服。蟒袍原承襲於明朝官員蟒袍之制,以綉蟒多少為官製品級差異,綉蟒多則級別高,綉蟒少則級別低。

此外,綉蟒的蟒爪數量也是劃分官位高低的一種形式,綉蟒相同但蟒爪數量不同,也是決定官員高低的標誌。從史料記載和一些實物來看,這種綉蟒、蟒爪的限制在清代初期、中期和晚期曾有所變化,而且在定製後的執行上也並不是非常嚴格。

清代一至九品官員的蟒袍怎麼區分,同是九蟒五爪為何也有區別?

按清代定製,蟒袍之上綉九蟒五爪者,只有皇子和親王、郡王可以使用,皇子蟒袍最為尊貴,顏色為金黃色,而親王、郡王蟒袍只能用藍色、石青色。除了皇子和親王、郡王,以下各級官員綉蟒只能為四爪之蟒。

據乾隆《欽定大清會典圖典》所載,清朝品官的蟒袍定製為:袍料用藍及石青諸色,袍為四開裾,袖端為馬蹄袖,袍緣鑲織錦片金。

按照一品至九品官階之分,其綉蟒及蟒爪之數分別為:文、武一品至三品官袍,通綉九蟒,蟒為四爪;文、武四品至六品官袍,通綉八蟒,蟒為四爪;文、武七品至未入流官袍,通綉五蟒,蟒為四爪。由此可見,蟒袍只能大概劃分出品級高低,而並不十分具體。

清代一至九品官員的蟒袍怎麼區分,同是九蟒五爪為何也有區別?

況且,清代蟒袍的顏色也是五花八門,除了黃色蟒袍必由皇帝恩賞外,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諸色皆可使用,較常見的有紅色、藍色、紫色、綠色等多種。由於蟒袍諸色鮮艷,綉工考究,所以民間將官制蟒袍稱為「花衣」。

王公貴族及文武百官身著蟒袍入宮參加慶典活動,被稱為「花衣期」。清宮的「花衣期」主要集中於皇帝的萬壽節前三日至後四日。這斷時間,諸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均要穿著蟒袍入宮,共同慶賀皇帝萬壽聖誕。

康熙五十二年(1713),為慶祝康熙帝六十大壽,特傳旨文武百官除上朝著朝服外,全部著蟒袍以歡慶聖祖之壽。乾隆十六年(1751),為慶祝皇太后花甲聖壽,乾隆帝傳旨王公百官皆穿蟒袍,共同於宮內外舉行大規模慶典,不理刑名。

清代一至九品官員的蟒袍怎麼區分,同是九蟒五爪為何也有區別?

乾隆皇帝八十歲誕辰時,宮內製定了為期21天的「花衣期」。其間,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均身著蟒袍入宮歡慶,刑部官署停止刑事處理,大臣呈遞遺疏或是奏請撫恤等事不能在此時遞進,違者將受到嚴懲。

除了各色蟒袍外,在清代官制蟒袍中,以金黃色最為尊貴,是為蟒袍當中特殊之袍。按清朝典制規定,金黃色蟒袍只有皇子可著用,即使是皇帝的兄弟也不得使用此炮,除非是特別恩賜。乾隆初年時,乾隆帝對宗室諸王多有賞賜,大半王公得賜金黃色蟒袍,但其後賞賜漸少。乾隆晚年,僅有定親王和怡親王兩人受封賞。嘉慶初年,僅有榮恪郡王一人受賞。

清代一至九品官員的蟒袍怎麼區分,同是九蟒五爪為何也有區別?

此外,還有一種蟒袍的形制比較特別,這種蟒袍稱為麒麟蟒袍。它是清代冊封藩屬國派出的史臣才能穿用的禮服,此舉以示隆重。而且這種麒麟蟒袍只限於辦差期間穿著,任務完成後就要上交給朝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康熙留下遺詔對後世皇帝說:以後祭拜我時,這兩樣點心不能少
此人是末代「太子」,數百萬家產揮霍一空,解放後靠街道發錢救濟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