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思想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思想的傳承與發展

第一章,易

易是中國思想文化的主要源頭。生活在華夏土地上的古代先賢們對世界的本質和事物運動會規律做了早期探索,易就是部分早期探索成果的精簡概述,易描述和運用的對象大無其外,小無其內,包羅萬象。

1-1,一陰一陽謂道

道是一切事物的本質及運動規律,是存在的本來樣貌,可悟可知,不可推議究竟。世界的本質是陰陽兩種性質的對立統一,或曰矛盾的對立統一.世界的基本構成是陰陽兩種形態的運動演化,存在是能量和物質的對立統一,物質是能量的賦形,能量是物質結構的坍塌,二者對立統一,可互相轉化。近代西方科學發展出了質量和能量轉化所遵循的方程--著名的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

陰陽對立統一運動演化具有全息性,大到宇宙星系,小到最基本粒子,都是陰陽兩種性質和陰陽兩種形態的對立統一。比如星系由中間的自旋能量聚集體黑洞和繞其旋轉的恆星系統構成,恆星系統由自旋恆星和繞其旋轉的行星系統構成,原子由自旋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光子是旋轉正負偶極子,能量和物質的相互轉化及相對性質的對立統一運動是這個世界的基本樣貌。

1-2,運動與平衡

一切事物都在平衡與非平衡狀態間永恆運動,平衡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運動的基本形式是螺旋演進。

1-3,運動的規律性和階段分類系統

事物運動的現象紛繁複雜,但在這些紛繁複雜的運動中,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例如地球上部分地區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季節變換,生命運動中新陳代謝和新老更替,社會生產生活的興衰漲落。

陰陽兩種性質和陰陽兩種形態的對立統一運動使得事物運動普遍呈現出一定的節律性或階段性特徵,這樣的節律性和階段性啟示我們可以依照事物運動的階段建立起一套分類系統:

事物發展的每一階段又可以此模式細分,層層嵌套,構成更複雜的分類系統:

事物運動階段分類系統幫助我們在不同事物階段,不同境況下做出相應的決策應對。

1-4,易的認識誤區

過於強調運動的循環特徵,忽視運動的演進性

太極圖是事物運動的極簡概述,是宇宙四維運動演化的平面投影,這種極簡的二維描述,比較容易讓人產生事物運動就是在周而復始的往複循環的誤解——這種誤解是廣泛存在的。

實際上,事物運動除了節律性和階段性特徵外,還具有時序性和演進性的特徵,事物運動的真實圖景是四維時空中的螺旋演進而非簡單往複循環。

易的認識誤區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易是中國思想文化的重要源頭,在中國的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重要,包括儒學,道學在內的眾多學術流派或多或少的都從易學中汲取了養分。對易的認識誤區也一直伴隨著這種影響力而廣泛存在。將事物運動規律理解為簡單的往複循環,就容易導致人們在思想上疏於探索和創新,拒斥變革和進步。在中國歷史中,法古思想是十分嚴重的,對於祖宗之思想,祖宗之法度的改進極難,經文典籍和先賢的言論被作為最高權威和判斷是非對錯的最高標準,新變化,新問題,新發展的研究被斥為荒誕不經。舊事物,舊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借用經典,對創新者冠以不忠不孝之名,從思想和文化上進行排斥和壓制,嚴重製約著思想,技術,管理等各方面的進步。

今天我們仍舊時常聽到這樣的問題:人家外國人都沒有做過這樣的研究,你們做這個幹什麼?教材/文件里都沒寫過,你弄的這個不靠譜吧?這種對探索和創新的輕視和拒斥在部分人的思想意識里是深入骨髓的。

相對應的,西方早期的哲人Heraclitus(前530—前470年)提出了「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論斷,這與中國道家學派的「應物變化,與時推移」有相近之處,但對世界運動的時序性,演進性的觀點更加鮮明和開放。

1-5,歷史不會重複

歷史發展有一定的節律,在不同的階段可能會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任何歷史發展階段都不可能重複過去。自然環境在變化,生物自身在進化,知識在增加,技術在進步,社會勞動分工在變化,社會的階層組成在變化,各階層力量對比在變化。由此可見,社會發展的諸要素都在變化,今天或未來的社會發展不可能同過去的任何階段一樣。歷史的經驗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從對歷史的研究中可以尋找一些基本規律,但對歷史的經驗做線性外推來指導當下和預測未來是完全不可靠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力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原力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