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書生卻是清朝官,被譽為天下廉吏第一,死後30萬人為其送葬!

明朝書生卻是清朝官,被譽為天下廉吏第一,死後30萬人為其送葬!

原標題:明朝書生卻是清朝官,被譽為天下廉吏第一,死後30萬人為其送葬!


于成龍,字北溟,生於山西永寧州(今呂梁方山縣)於家溝村,曾被康熙皇帝褒獎為「天下廉吏第一」。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于成龍就參加了鄉試,結果偶然之下發現監考官私下收受他人賄賂,心中感到憤憤不平,於是就在考卷上寫文攻訐。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于成龍沒能中舉,只得了個副榜貢生的名頭。副榜貢生聽起來很差勁,但好歹擁有參加會試的資格。會試結束後,于成龍便以回鄉贍養父母為借口,放棄了做官的道路。


清朝入主中原後,于成龍數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屢遭失敗,再加上此時家中又遇變故,他只好放棄科舉,為養家糊口而四處奔波。順治十八年(公元1611年),于成龍被選入國子監,隨後被任命為廣西羅城縣縣令(正七品)。雖說他此時已經邁入政壇,但由於他並非是科舉出身,升職空間十分有限,再加上廣西地處偏遠,家裡人都紛紛勸他不要接受任命。可是于成龍胸懷「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負,堅定辭別了鄉親和父母妻兒,前往廣西就任,于成龍這一年已經44歲。



此時清朝統治廣西地區僅僅一年,管理還不夠穩固,于成龍到當地後連個住的地方還沒有,只得棲身於關帝廟中。又恰逢當地剛經戰亂,四處匪患橫行,他立刻採用鐵腕政策,很快就將當地情況安穩下來。與此同時,于成龍還大力鼓勵百姓農耕勞作,凡是有流民願意留在羅城縣的都免費發放耕地,自己甚至還親自帶頭下地耕田。不到三年,羅城縣就被他治理得大有起色,百姓們尊稱其為「於青天」。


因為表現出色,兩廣總督金光祖大力褒獎了他,並且升于成龍為四川合州知州,而後又擔任黃州知府,連續三年被評為政績出色,出色的成績不會被掩蓋,于成龍的名氣最後傳到了康熙帝的耳朵里。被皇上看中的官員,只要能力出眾,不犯大錯誤,加官進爵指日可待。于成龍就此平步青雲。


因其卓越表現,兩廣總督金光祖在考核中將他評為廣西省唯一「卓異」。于成龍很快就升任四川合州知州,此後又歷任湖北黃州府同知、知府,同樣在考核中被評為「卓異」。連續三次因工作成績卓越而考核的「卓異」,于成龍的成績自然無法掩蓋,于成龍的名氣最後傳到了康熙皇帝的耳朵里。被皇上看中的官員,只要能力出眾且不犯大錯,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于成龍被任命為兩江總督(從一品),距離他出任羅城縣令過去了十九年,他的官職也連升了十一級,速度之驚人前所未有,而且沒有一人提出反對意見。事實上,于成龍不僅僅是政績出色,他的人格品德也充滿魅力。在他調任湖北之後,依然不改往日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和家僕同吃共餐。人們驚訝地發現,堂堂總督竟然連肉都捨不得吃,終日都是青菜乾飯下咽,於是他又有了「於青菜」的外號。在任期間,于成龍不僅對自己嚴格要求,對下屬也從不放縱,還撰寫了被奉為清朝官員準則的《新民官自省六戒》。


從政二十餘年,于成龍與家人聚少離多,赴任從不帶家眷,孑然一身。在兩江總督任上,于成龍最終因積勞成疾逝世,家人趕來收拾其遺物時,發現他僅有一件官服,其他什麼也沒留下。康熙皇帝得知此事,破例為其親自題寫碑文,南京百姓得知此事後更是失聲痛哭,自發前來為於清天送葬,30萬人綿延二十餘里,哭喊嚎啕掩蓋長江流水之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民俗文化錄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明朝一調就是幾十萬?一個原因很重要
農民翻修祖祠,意外發現乃皇帝後裔,專家:上交後獎勵錦旗

TAG:中華民俗文化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