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堰人注意!警方提醒:接到這個電話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

十堰人注意!警方提醒:接到這個電話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

近段時間,全市公安機關屢屢接到騙子冒充公檢法辦案實施電信詐騙的報案,警方在此提醒市民,公檢法辦案絕對不會通過電話遙控指揮轉賬等,市民在接到詐騙電話後應第一時間報警。

案件回顧:市民接到「公檢法」辦案電話被騙8000餘元

6月10日下午,張灣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接到十堰城區53歲的市民趙女士報警,稱其被人詐騙了8000 余元。接警後,民警迅速展開調查。

趙女士向民警反映,當日上午10時許,其接到一個陌生男子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廣東某地刑警,因趙女士涉及一起洗錢案,要求其通過電話配合警方調查。

趙女士從來沒有與公安機關打交道,根本不知道警察的辦案程序,頓時緊張起來。對方通過電話嚴厲要求趙女士不得掛斷電話,不得向他人泄露辦案秘密,並先後將電話轉接給「法官」、「檢察官」。

趙女士受了驚嚇,沒有多想,便按照對方的要求,先後分多次向對方提供的「安全賬戶」內轉入8000餘元現金 。因手機沒電,趙女士才結束與對方的通話。

中午回到家,趙女士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想起在電視上看到過的防電信詐騙宣傳,方才醒悟,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於是到公安機關報案。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

警方分析:嫌疑人冒充「公檢法」實施詐騙頻頻得手原因有三

據張灣公安分局刑警大隊辦案民警介紹,針對冒充公檢法機關的電信詐騙,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是犯罪嫌疑人實施詐騙前往往準備充分,作案方式多樣。通過目前公安機關破獲的這類詐騙案件來看,犯罪嫌疑人在實施詐騙前,接受了系統的詐騙「業務培訓」,擁有「流水線」式的詐騙流程,準備了大量詐騙台詞「腳本」。

其二是詐騙目標、時段選擇比較集中。在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中,嫌疑人對非法獲取的公民信息進行篩選,大多選擇詐騙對象為防範意識薄弱的中老年人或者在校學生,選擇詐騙時段多為白天,因為大多數情況下,該群體獨自活動 ,親屬已上班,犯罪嫌疑人在接通電話後恐嚇不得掛斷電話,不得向他人泄露「辦案秘密」,或要求緊鎖門窗、在賓館開房接受電話問詢等,讓被騙市民沒有時間思考騙局的漏洞, 也無法向親友、警方核實。

其三是市民對公檢法機關辦案流程不了解。九成以上的被騙者從未與公檢法機關打過交道,對公檢法機關日常工作、辦案流程、紀律要求、法律文書等不了解,犯罪嫌疑人冒充公檢法機關人員對被害人進行威脅恐嚇,甚至發送虛假拘留、逮捕、凍結等文書,便信以為真,按照犯罪嫌疑人要求進行轉賬等操作。部分犯罪嫌疑人通過「改號軟體」將被害人來電顯示號碼更改為當地公檢法機關電話,即使被害人通過114查號台進行核實,也難辨真偽。

警方提醒:接到「公檢法」辦案電話後第一時間報警

張灣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提警市民,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辦案流程有嚴格規定,除電話通知當事人到公檢法等單位調查案件或電話詢問相關情況外,絕對不會通過電話遙控轉賬。

接到陌生人要求轉賬至安全賬戶、查驗個人資金合法性的電話一律掛斷。犯罪嫌疑人在取得被騙群眾信任後,往往會要求將個人資金轉賬至辦案專用賬戶或公檢法機關賬戶,目的就是為了騙取被害人錢財。公檢法機關在辦理案件時,既無「安全賬戶」,也不會通過電話要求群眾將資金轉至任何個人、單位賬戶。

民警提醒,互聯網下載的「通緝令」、「拘捕令」、「逮捕令」、「凍結令」等所謂的法律文書均為假冒文書。公檢法機關的法律文書均有嚴格的格式、版本規定,一般會由辦案單位當面向案件當事人出示、宣布,且案件文書屬於辦案秘密,辦案單位絕對不會讓群眾自行在互聯網上下載、查看。部分通過互聯網發布的通緝、協查,也會由公安機關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官方渠道統一發布。

此外,警方提醒,應廣泛向親友普及防電信詐騙知識。目前,各級各部門對防電信詐騙進行了大量宣傳,絕大多數群眾均通過互聯網、電視、報刊等看到過,但部分老人、在校學生等特定群體,仍沒有防電信詐騙常識。在日常生活中,要向家中的老人、未成年人、在校學生等講解防電信詐騙常識,降低上當受騙概率 。

在接到「公檢法工作人員要求電話協助辦案」這類電話後,要及時向親友求證,或通過撥打110報警電話、向當地公安機關民警求助等方式驗證此類電話的真偽。

「如果發現被騙,務必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警。」辦案民警說。

來源:十堰廣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堰網 的精彩文章:

TAG:十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