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當科學家說出「佛法」——獻給不信佛教甚至排斥佛教的人們

當科學家說出「佛法」——獻給不信佛教甚至排斥佛教的人們

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它的觀點,這就是佛教。

一直以來,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佛教是封建迷信,信仰佛教的人是被迷住了,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持這種相當輕率的態度。但實際上真正有智慧的人,沒有人說佛教是迷信的,他們都推崇佛教的博大精深。其中包括很多世界頂級的科學家。

科學之父愛因斯坦曾說過:「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它的觀點,這就是佛教。」

現在人人崇尚科學,可科學家卻崇尚佛法,嘖嘖,這就有意思!

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潘宗光

世界頂級科學家、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潘宗光教授,面對媒體這樣說:當下對物質世界的科學研究,由最早的牛頓力學,到量子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而至以霍金等為代表的弦論,科學的腳步彷彿在印證佛教的正確。

也正因如此,讓這位兩度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提名為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成績斐然的科學家、教育家,虔誠皈依佛陀,成為一名精進修行的念佛人。

量子力學家馬克斯·普朗克

馬克斯·普朗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和愛因斯坦並稱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兩大物理學家。他一生孜孜不倦、刻苦鑽研,終其一生的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振動的量子組成!

他進而剖析說:「所有物質都是來源於一股令原子運動和維持緊密一體的力量,我們必須認定這個力量的背後是意識和心智,心識是一切物質的基礎。」

世界上沒有物質,只有心的振動、覺性的頻率!這是多麼偉大的科學發現!而這與三千年前佛陀的論述不謀而合:「一切法從心想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二十世紀,唯物主義把物質說成是唯一真正的實在,一度佔據社會的主流地位。

傳統物理學一直認為: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電子、中子和質子組成的,後來又發現了更小的粒子:夸克。以為物質世界是由一個個小粒子組成的,都是實體。基本粒子也被分析得越來越小,世界就由它們堆積而成。

但是尖端科學的量子力學家卻發現,這些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粒子再分下去就沒有了,變成沒有任何實體的東西。

佛法、科學,其實只是兩個名相,因此,你可以說佛陀說法49年,講述的是全宇宙(十法界)的「科學」,也可以說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理論之父——普朗克博士,講述的是現代人易懂易信的物質的「佛法」。

當量子理論誕生之後,科學和佛學在我們這個時代微妙地會和,它們心心相印,如一枚硬幣的兩面,只留下我們這些心隨境轉的凡夫俗子,還在情緒起伏的妄覺中分別不休。

二十世紀後期,物理學的另一個前沿領域,以霍金為代表的弦論使我們對宇宙與物質的認識又進了一步。

弦論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組成的大海,那麼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們不斷在產生,也不斷在湮滅。我們現實的物質世界,其實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壯麗的交響樂!

過去人們認為組成客觀世界的基本粒子都是物質實體,在弦論之中,情況發生了根本變化,現在都是宇宙弦上的各種「音符」。

多種多樣的物質世界,真的成了《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物理學至此已進入了「自性本空」的境界!物理學走到這一步,已經非常清晰地把佛學所說的宇宙本質表達出來了。從原來的實體到後來不是實體,而是一種波、振動、能量,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東西。這一論點,可以說,徹底動搖了二十世紀以來作為主流認識論——「唯物主義」的基礎。

科學界一直都在探索認識宇宙,但花了兩千多年的時間,才演變成今天的樣子。結果卻突然發現,跟佛學大師通過禪定,在兩千多年前認識的宇宙本質基本是一致的,就是緣起性空。

當科學家千辛萬苦爬上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佛教的本質並非宗教,而是至善圓滿的教育。

傳遞是積善,功德無量!

頂禮盡虛空一切諸佛菩薩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塵煉心好修行 的精彩文章:

別把布施當成賄賂,將功德當成買賣
有些事無需解釋

TAG:紅塵煉心好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