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37:上海二十萬戰爭難民曾被救助

1937:上海二十萬戰爭難民曾被救助

原標題:1937:上海二十萬戰爭難民曾被救助



1937年「八·一三」淞滬戰爭時期,當時法租界和華界交界處的民國路(今人民路):抬頭望到的是被戰爭黑煙染成墨色的雲,將法租界與華界隔開的鐵柵門南面一側,聚集著大量難民,鐵柵門一打開,他們就如潮水般湧進租界避難。

日本侵略軍向上海閘北、虹口、楊樹浦大舉進犯,造成上海及鄰近地區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據當時《立報》估算,在上海的難民不下130萬。為避戰火,逃進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難民最多時達70萬,租界內人滿為患。租界當局恐難民滋事,也懼日軍趁機進入租界尋釁,用鐵柵門阻止難民湧入,於是大批難民露宿街頭,集結在最靠近法租界的南市民國路,缺衣少食,處境悲慘。成年人每日凍餓死者逾百人,兒童每日死亡約200人。


58歲的法國天主教神父饒家駒,人稱饒神父,曾擔任華洋義賑會會長、國際救濟基金委員會委員、上海國際紅十字會副主席。



饒家駒1914年到中國,23年里一直致力於中國的慈善救濟事業。「一?二八」淞滬抗戰時,他冒險出入戰區,救護傷兵、難民,在閘北被飛彈擊傷,被鋸去右臂,從此成了「獨臂神父」。

到1937年11月初,原先住在南市的居民,十之八九已避入租界,不少房屋空關,加上公共場所甚多,都可作為收容難民之用。城隍廟、沉香閣、老天主堂等,如全部開放可以容納難民10萬人以上。於是由饒家駒發起,開始籌建南市難民區。



饒家駒向當時的上海市長俞鴻鈞建議,在南市劃一區域接納難民。同時,他又向日方提出,對難民區勿施攻擊。經過饒家駒的斡旋,終於得到中、日及租界三方當局同意,南市難民區於11月9日正式成立,其位置為南市舊城廂北部,占舊城廂三分之一面積,南以方浜路為界,東西北三面都以民國路為界,東端為小東門,西端為方浜橋。區內治安由中國派出警察200名,攜帶手槍、木棍維護秩序和安全。


法國神父饒家駒在上海南市區倡導建立了南市難民區,前後收容了近20萬名戰爭難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的歷史空間 的精彩文章:

明神宗最寵愛的兒子福王朱常洵,成了李自成的盤中餐

TAG:上官婉婉的歷史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