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莫斯科,有一座7000平米地下掩體改造成的冷戰博物館

在莫斯科,有一座7000平米地下掩體改造成的冷戰博物館

在莫斯科,有一座7000平米地下掩體改造成的冷戰博物館

在莫斯科的塔甘卡區,有一座位於地下的「冷戰博物館」,在成為冷戰博物館之前,這座地堡被稱為「42號地堡」、「坦甘斯基區地下指揮中心」。按照蘇聯軍方的構想,若莫斯科遭遇核襲擊,這座地下掩體將成為蘇聯國防部、通訊部的指揮中心,為莫斯科軍區防空部隊提供電話電報支持。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在莫斯科,有一座7000平米地下掩體改造成的冷戰博物館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這座7000平米的「42號地堡」於1952年開工建設,4年後交付使用。地堡與地鐵站相連,地面上的建築是一棟淡黃色的19世紀樓房。在樓房右側,有一條通往地堡的通道。乘坐升降機到達地面60米以下,才算真正進入了「42號地堡」。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在莫斯科,有一座7000平米地下掩體改造成的冷戰博物館

地堡內約有300個房間,通道寬3米、高5米。牆體內是厚厚的鉛板和鋼筋混凝土。在掩體中有一處專門為斯大林準備的辦公室,然而,斯大林卻未來得及造訪,因為掩體建成之時他已經離世。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在莫斯科,有一座7000平米地下掩體改造成的冷戰博物館

掩體建築的兩扇門由鋼筋混凝土製造,每扇重達2噸,掩體的堅固性由此可見一斑。館長介紹稱,「如果現在在我們頭頂引爆20千噸當量的炸彈,我們的耳朵會被震聾,但生命並沒有危險。」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在莫斯科,有一座7000平米地下掩體改造成的冷戰博物館

「掩體-42」由4個區組成,每個區各有分工。1區和2區為聯絡區及設備存放區;3區為生命保障系統區;4區則為指揮中心。博物館存放著蘇聯第一顆原子彈的模擬模型,以及指揮操縱台等設施。掩體分別有不同的隧道與外界連接,往內運輸人員及貨物。1956年投入運營的通風設備至今仍運轉良好。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在莫斯科,有一座7000平米地下掩體改造成的冷戰博物館

莫斯科的冷戰博物館,前蘇聯的軍裝。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在莫斯科,有一座7000平米地下掩體改造成的冷戰博物館

莫斯科的冷戰博物館,前蘇聯的軍帽。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品圖像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1940年德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巴黎

TAG:高品圖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