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英烈事迹 談勵志感想丨傑出的軍政指揮員——傅崇碧

讀英烈事迹 談勵志感想丨傑出的軍政指揮員——傅崇碧

原標題:讀英烈事迹 談勵志感想丨傑出的軍政指揮員——傅崇碧


傅崇碧,四川省通江縣人。1916年出生,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6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四川省通江縣區少先隊長、青年團區委書記,中共通江、儀隴、長池、江油等縣縣委書記兼獨立團政治委員,天全、寶興特委副書記,觀音河特委書記,川陝工作團長等職。經歷了川陝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鬥爭,參加了兩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員隊指導員,4大隊組織股長,抗大總校政治部幹部科科長,第2團政治部主任,抗大第二分校2大隊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第35團政治委員,第4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加了百團大戰和晉東南、晉察冀反「掃蕩」鬥爭。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軍區第一野戰軍冀晉總隊第3旅政治委員,晉察冀第4縱隊第10旅政治委員、旅長,華北軍區第10旅旅長兼政治委員,第4縱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4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加了平綏、大同、懷來、豐鎮、張家口、易縣、青滄、正太、大清河、冀東和石家莊等戰役,身經百戰,屢立戰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第63軍軍長,參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8年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學習,1965年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1966年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員。1982年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1985年退出現職位。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勳章。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四、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二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臨時黨委副書記。



2003年1月17日,傅崇碧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1

不凡少年:擴紅初露頭角


傅崇碧的祖父輩家境還算富足,屬中農偏上。爺爺在地方上是知識分子,六七歲時他便跟從爺爺學習文化。8歲那年爺爺去世,家中境況日見艱難。不到一年,母親病逝,為了把喪事辦好,父親把田產當了出去。誰料不到3年,奶奶又去世了,家裡只好又賣掉一部分地產給奶奶辦喪事。於是家庭狀況由上中農降到貧農。父親是個鐵工,農閑時造獵槍和農具,掙些錢補助家庭生活,並在艱苦度日中供傅崇碧繼續上學。農忙時傅崇碧就主動幫著做些農活。有一回,傅崇碧放牛時沒在意,牛跑到地主家的稻田裡糟蹋了一些秧苗。地主的兒子看見了,不問青紅皂白就把他抽打了一頓。少年氣盛的傅崇碧咽不下這口氣,當即還手。這下可闖了大禍,地主到傅家大鬧,父親叩頭道歉又賠稻籽,但地主還是不罷休,提出許多無理條件。「當時,我挨了父親的打,又遭到地主的罵,心裡不是個滋味。」這件事在傅崇碧幼小的心靈里烙上了深深的印痕,使他從心裡對地主充滿了刻骨仇恨。


1932年冬季,一路浴血奮戰的紅四方面軍突破敵人的重重圍追堵截,千里西征,從鄂豫皖進入陝川地區。這時,參加過「吃大戶」鬥爭的傅崇碧跟隨學校的呂老師(中共黨員)離開了家鄉。傅崇碧在這位老師和他的朋友身邊感到心裡踏實,寄望著哪一天脫離苦海,翻身做主人。後來他的表現得到地下黨的認可,經幾次組織上的談話,傅崇碧被介紹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傅崇碧就走入了光榮的中國工農紅軍的行列,他在第一次戰鬥中便繳獲了兩支槍、一把大刀,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在川陝革命根據地工作期間,傅崇碧配合紅軍發動廣大群眾建立蘇維埃政權,發展黨團組織,成立少先隊、赤衛隊、兒童團、婦救會,領導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組織地方武裝,鋤奸清匪,並就被安排做「擴紅」工作。在家鄉沙溪嘴擴紅的時候,傅崇碧和紅10師的李伯選黨委書記先在年關前的最後一個趕場集日安排了一場群眾大會,會上首先公審、判決了兩個當地民憤極大的惡霸地主,宣布沒收他們的土地財產,歸窮人所有,這一下子大快人心。接著再講形勢、講任務,號召大家參加紅軍、保衛勝利果實。鄉親們情緒都很高,青壯年爭先恐後踴躍報名,父母送子、妻兒送郎的事幾乎村村都有,情景十分感人。當年的傅崇碧,熱情高,嗓門大,在做「擴紅」演講時很有鼓動性,台下總是掌聲雷動,群眾情緒高漲。這個才十五六歲的「娃娃頭」走到哪裡,身後總少不了跟著一幫子半大小鬼,嘰嘰喳喳嚷著,又纏又磨,讓他替著說情加入紅軍。傅崇碧在通江任縣委書記前後那段火紅的歲月里,通江縣當時不過30萬人口,但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先後參加紅軍的就有三四萬人。他因「擴紅」工作做得好,收到川陝省委的獎勵。


2


紅軍不怕遠征難:英勇善戰 三次負傷


1933年,四川反動軍閥發動了對川陝根據地的六路圍攻。紅四方面軍採取了「收緊陣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對於反六路圍攻,徐向前元帥曾說:「反六路圍攻,是我們在四川打得最艱苦的一個戰役。在紅四方面軍的歷史上,也可以說是戰役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久,戰果最輝煌的一個戰役」。傅崇碧為獨立團政委,參加了四期「收緊陣地」作戰和兩次反擊作戰,憑藉熟悉地形的有利條件,「牽」著敵人進兜子、繞圈子,在各密林要隘遍插紅旗,廣布疑陣,虛張聲勢,迷惑敵人。傅崇碧在其間兩次負重傷。在一次戰鬥中,他帶領獨立團堅守汕頭陣地,抗擊敵人。山上槍林彈雨,不斷有子彈從頭頂飛過。傅崇碧正拿著望遠鏡觀察敵人,忽然聽見子彈飛過來的聲音不對,憑著豐富的戰鬥經驗,他趕快一低頭,一顆子彈擦著後腦勺打過來,如果頭低得稍慢一些,這可子彈就從腦門打進去了。下山之後,警衛員看見他就叫:「政委,你身上有血!」傅崇碧這才感覺到頭暈目眩,走不動了。他被送進醫院住了兩個月,傷才好了起來。還有一次,傅崇碧帶著工作隊與根據地內部的地主反動武裝的民團遭遇了,工作隊人少,民團人越圍越多。工作隊邊打邊撤,最後退到了一座山頂上。山上樹多,但是下山的路只有一條。民團有100多人叫著往上沖,工作隊只有10幾個人和幾隻手槍。打到最後,工作隊的同志們視死如歸,紛紛從懸崖跳下。傅崇碧縱身跳下,頭朝下被掛在了樹藤上,離地面有一尺多高。他用腳使勁蹬纏在腿上的樹藤,一下子頭朝下掉了下去,臉被石頭劃開一條大口子,過了一個多月才長好,但是卻留下了明顯的疤痕。當時敵人還從山上往下扔「馬尾」手榴彈,幸好被樹枝纏住沒有爆炸,傅崇碧死裡逃生。


1935年獨立團歸建後,整個團擴大到2800多人。傅崇碧接到任務圍城江油,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兩天時間不讓敵人佔領城西北山。當時獨立團沒有團長,僅有的一位副團長因病離隊治療,主要的責任都壓在了傅崇碧身上。他事先連同參謀長率營連幹部到主力部隊中了解部隊配置、查看具體戰鬥布置和部隊配置、工事地形等,以及敵人的活動規律,充分做好了準備。在6月2日夜10主力部隊全部撤出陣地後,獨立團接防。傅崇碧帶領獨立團成功將出來運動的敵人擊退,又利用黑夜,派小部隊不斷襲擊,使敵人不得安生;同時,主力集中加修工事,補充彈藥,隨時迎接敵人更大的進攻。總攻開始後,獨立團把敵人壓縮到了更小的地方,與敵人相距不到百米,戰鬥十分激烈。傅崇碧被一顆近距離爆炸的手榴彈炸傷了腿,當時湧出鮮血不能動了。戰鬥結束,敵人被全殲,圓滿完成了任務。但傅崇碧卻被抬到了醫院。由於藥品器械不全無法換藥,他只得吃了一片止痛片,在擔架上熬了一整夜。後不停隨軍轉移,過了20多天,腿開始發腫,疼痛難忍,每天只靠吃止痛片度過。最後他被送入紅四方面軍總醫院,做了手術,取出兩塊大彈片。3個月後,傷口慢慢好起來,腿才伸直了。傅崇碧鬆了一口氣,再也不怕因為殘廢而給部隊增加負擔了。


3


在敵後陣地:鬥爭中學習成長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紅軍建立了廣泛的敵後抗日根據地,變敵後為前線,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爭。1939年抗大總校由延安挺近華北敵後辦學。1940年時任政治部幹部科科長的傅崇碧跟隨抗大總校轉戰晉東南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帶領學員直接到抗日最前線受教育,在鬥爭中使學習內容和實際任務聯繫起來,學用結合,成效很好。1941年,傅崇碧到了晉察冀軍區,任抗大一團政治處主任,他與李志民主任和團長唐凱帶領抗一團挺近冀中地區,與抗三團會合,乘敵人集中兵力「掃蕩」冀西,冀中地區兵力薄弱的有利時機,根據冀中平原地區的地形特產,進行「平原游擊戰術」科目的訓練。後為應對敵人的多路包圍合擊、來回不斷地「掃蕩」,傅崇碧與李志明主任商量分成兩股開展反「掃蕩」活動。傅崇碧率領四個隊在油衛一代利用青紗帳與村落組織民兵活動,掩護老百姓轉移,與敵人周旋、他們利用夜間派出小分隊對向敵人襲擊,白天大部分進入青紗帳,少數人留在村內伏擊敵人,給敵人殺傷後很快又進玉米高粱地狙擊,使敵人不敢進入青紗帳。20多天的反「掃蕩」非常艱苦,但使學員們鍛煉了平原作戰。

傅崇碧調到35團當政委時,曾率部在西滹沱河北邊的營里村休整,並伺機在戰鬥中學習。一次,當日本鬼子從五台山出來進到滹沱河以西時,遭遇了在山上防禦的35團。敵人沖得很兇,部隊往下撤。傅崇碧衝上去質問:「你們為什麼往下撤?是共產黨員的統統跟我來,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跟我往上沖!」說完他就帶著部隊往上沖。經過一場激戰,繳獲了步槍100多支,重機槍2挺,輕機槍七八挺,取得了戰鬥的勝利,打開了部隊的新局面,收到了郭天民司令員的表揚。從那以後,35團的戰鬥士氣旺盛起來了。為阻止敵人通過凹口川通道西進,傅崇碧和團長曾保堂化裝成農民,在群眾掩護下連續幾天,到離敵據點七八百米遠的地方觀察敵人活動的情況和規律,選擇伏擊的有利地形,以便對外出活動的敵人給予有利的打擊。弄清楚情況後,他們對敵人進行了兩次有力的伏擊。敵人原來認為從靈壽到石家莊的公路都是他們的,一出來就大搖大擺。傅崇碧率部第一次伏擊消滅敵人50餘人,繳獲兩挺歪把子機槍;第二次在另一個方向打了一次,活捉了3個日本鬼子。同時,他們還派出小股兵力在敵後開展工作,襲擊敵人炮樓、破壞敵人水井等。這些行動使得敵人不得安寧,再也不敢隨意外出活動和搶劫了,群眾的生產安全得到了保障,受到了地方同志的好評和分區的表揚。


有一次為了掩護我方後勤部隊轉移,突破敵人合圍,傅崇碧帶領部隊搶佔山上制高點,敵人在山下圍攻。他們在山上戰鬥了一天一夜,打退了敵人數次進攻。第二天上午,打退了敵人的五次進攻後,敵人又派了兩架飛機轟炸,山炮打的石子亂滾。傅崇碧帶人死守,並在要道上壘起了大石塊,以備敵人上來時用滾石塊予以打擊。在得到軍區指示突圍後,他們把重武器掩埋起來,輕裝突圍,從琉璃河往南甸,又沿著滹沱河向南轉,跑到琉璃河以北的山上,在山上轉來轉去,見到小股敵人就打。在這樣的相持下,面對氣勢洶洶的日本鬼子,打走結合,並不一味的跑。在形式有利時,就抓住戰機,給敵人以打擊。有一次,他們發現鬼子正在搶老百姓的羊群,果斷設伏,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取得了勝利。在日寇拉鋸式「掃蕩」中,傅崇碧率部一直堅守在這個地區,積極主動地打擊敵人,使大片農村的群眾組織和工作又得到恢復,受到了上級表揚。


4


為解放全中國亮劍衝鋒


解放戰爭中,傅崇碧先後參與了綏遠、集寧、應縣、正太、興濟、清風店等戰鬥,協同冀中軍區進攻石家莊、保定,活捉敵將劉英;參與冀東戰役,兵勝新保安,有力的牽制了關內的敵人,從戰略上配合了決戰突破口東北地區;參與圍困北平城,西進解放太原、和平解放大同,全部肅清華北之敵;後隨19軍由晉入陝,擔負起解放大西北的光榮任務,追殲青、寧「二馬」,解放蘭州、西寧,參加了固原任山河戰鬥、隴清戰役、金積、靈武戰役;促成中寧城和平協議簽署,和平解放寧夏。傅崇碧在解放戰爭時期,參與多場重要戰鬥戰役,為解放全中國甘灑熱血,勇於衝鋒向前。


在清風店殲滅戰中,在旅長負傷、參謀長犧牲的情況下,傅崇碧指揮10旅連同兄弟部隊,用炮火進行破壞射擊,摧毀敵人的村落防禦工事,壓制了敵人的火力。敵人負隅頑抗,用輕重機槍和火焰噴射器,把陣地打成一片火海,戰鬥異常激烈。各部隊突入村後,與敵人展開反覆激烈的村落爭奪戰。傅崇碧與兄弟部隊突入敵人的軍部和炮兵陣地,將敵分割數塊,敵人失去指揮,混亂中被逐個殲滅。傅崇碧帶領部隊沖入敵軍軍部,活捉了敵第三軍軍長羅歷戎、副軍長楊光鈺及第七師師長李用章等敵軍高級將領。清風店戰役殲敵一個軍直屬隊、一個整師加一個團,共1.7萬餘人,給華北敵人已嚴重的打擊和震撼,為解放石家莊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共中央稱譽此次戰役「創晉察冀殲滅戰的新記錄」,毛主席為中央軍委起草給聶榮臻司令員等軍區領導的電報稱:「清風店大殲滅戰勝利,對於你區戰鬥作風進一步轉變有巨大意義」。朱德總司令為慶祝此次大捷,特賦詩一首,以示祝賀。


1947年11月解放石家莊戰役打響。石家莊是大城市,日本人修了很多工事,國民黨又將其加固成三道防線,並鼓吹「三道防線勝過馬其諾防線」。打石家莊是一場攻堅戰,是我軍由運動戰轉為城市攻堅戰的第一次。傅崇碧帶領4縱隊從正定到石家莊外圍,負責東北面。第一階段傅崇碧指揮29團配屬炮兵團主攻雲盤山,30團配合進攻敵人第一道防線。敵人的主要工事太堅固,大炮威力不夠,於是他們決定利用站好和交通壕隱蔽地接近敵人的工事,戰士們把幾十斤炸藥捆在一起,連續爆破,雲盤山敵之加強營全部被殲滅。兩團突破第一道防線後,28團和32團伺機及時投入戰鬥,協同作戰,乘勝攻佔了第二、三防線,到了市區邊沿。敵人用飛機和坦克進行反擊,傅崇碧率部在市區邊佔領的民房構築工事,防止敵人的反攻。傅崇碧乘夜率兩個偵查連和少數炮兵幹部,逐步向前偵查敵人在市區的部署和工事情況,最後摸到了位於市中心的敵指揮部,活捉石家莊敵最高指揮官、少將師長兼師門警備司令、敵32師師長劉英等20餘名軍官。傅崇碧對劉英說:「我代表解放軍前線指揮部命令你,立即寫信讓你的部隊投降。」看劉英不理睬,傅崇碧把手槍嘩啦一下頂上子彈,對著他的腦袋聲色俱厲地說:這是我的命令,「不寫就槍斃你!」劉英失魂落魄得連忙寫了。信送出去後,敵人便亮出了白旗,從而加快了戰役勝利進程。敵人吹噓「固若金湯,可坐守三年」的石家莊,在我軍的強大攻勢下,經過六天六夜即宣告解放,創造了我軍攻城戰史上的奇蹟。因任務完成出色,傅崇碧受到了晉察冀軍區的表揚。


在平津戰役中,傅崇碧指揮第10旅同兄弟部隊一起,將敵傅作義的35軍包圍在新保安。由於華北第2兵團主力還遠在一日日程之外,而35軍是一隻全機械化的部隊,兵力和裝備均佔有絕對優勢,能否頂住敵35軍、組織起向東突圍,關鍵在新保安一戰。10旅奉命連夜在西八里、水泉、新保安、東八里、馬家台地區構築了縱深越8公里的三道狙擊陣地。我軍利用工事節節抗擊,遲滯消耗了敵人一天時間,敵人從西八里僅前進了一公里就被我軍打得龜縮了回去,隨後敵人的多次反擊都被打退。新保安守敵35軍的陷入我軍重圍,成了「瓮中之鱉」。後傅作義派出兩個軍增援,傅崇碧部奉命夜襲增援之敵,他們集結主力,帶了炮兵團,利用暗夜向鐵路附近的馬村展開攻擊,切斷了傅作義集團西竄綏遠的通路。時值隆冬,傅崇碧指揮戰士們一面嚴密包圍新保安、張家口之敵,一面向城東關挖戰壕,積極進行攻擊準備。總攻新保安的戰役打響後,傅崇碧所在縱隊所有的火炮開始射擊,把城牆東南角兩個凸出部的中間打開了一個缺口,傅崇碧指揮戰士們利用登城梯子迅速攻上城牆,把第一面紅旗插上了新保安城頭。進城後,傅崇碧又派一個排到城門上動員被俘虜的敵人炮兵立功贖罪,轉過槍炮向敵人射擊,使城內敵人完全亂了陣腳。隨後各團向市內縱深進攻,進入巷戰。傅崇碧指揮29團團長勒令被俘的敵一師長,下令其部署投降,有力推動了戰鬥的發展。攻佔鐘鼓樓敵35軍指揮所後,戰士們抓來了指揮頑抗的敵師長馮志,傅崇碧在城樓上指著他的腦袋說:「你這個頑固的傢伙也有今天!」此次戰鬥中,敵35軍軍部、101師、267師、守護13團等1.6萬人全部殲滅。俘敵王雷震副軍長以下將校軍官15人,僅傅崇碧領導的4縱隊就俘敵8000餘人。敵35軍軍長郭景雲自殺斃命,29團繳獲了他的手槍並送給傅崇碧,後來他把這支手槍獻給了平津戰役紀念館。


佔領中寧城後,敵81軍軍長馬惇靖和其父親馬鴻賓為保全其姓名、財力和軍力,同意同我方談判。以甘、寧伊斯蘭教界素有聲望的大阿訇郭南浦為中人,將地點定在黃河河中沙灘島上。傅崇碧主動請纓,出面談判。他僅帶著作戰科長、聯絡部長等5人,不帶武器,乘坐羊皮筏渡黃河,在河心沙洲上見到了馬惇靖。傅崇碧從目前形勢講起,又沿著堤岸向其展示了周邊布下的大炮坦克,顯示了軍威;並讓馬看了中寧在我軍管理下和平繁榮的景象,最終說服馬淳靖完全同意了我方的條件,並敦促馬同我軍簽訂了和平解決81軍的協議,促成了寧夏全境的和平解放。


5

浴血朝鮮 屢建奇功


1951年2月傅崇碧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3軍軍長,跨過鴨綠江,參加了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後期戰鬥和第五次戰役的全過程,率部隊出生入死、歷經百戰,給美軍及其同盟一次又一次重創,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戰鬥詩篇。在鐵源阻擊戰、開徵保衛戰、西海岸和三八線上的持久防禦等多次作戰中,給打著「聯合國軍」旗號的美侵略軍以沉重打擊。


1951年春,為突破企圖一舉摧毀志願軍主力,重新奪取北朝鮮,美軍幾十萬軍隊包圍了中國志願軍,且切斷了中國軍隊的補給線,我軍彈盡糧絕,陷入困境。危急形勢下,彭德懷元帥決定發動鐵山戰役,阻止其前進步伐,這一重任落到了彈藥充足的63軍身上。年僅35歲的傅崇碧臨危授命,率63軍在鐵原設伏,與美軍進行了空前悲壯的大戰。傅崇碧兵行險招,以攻為守,命令部隊主動出擊,將美軍前後切斷,發揮」野戰,近戰,肉搏戰」的優勢,與敵人奮力拚殺。經過13天浴血奮戰,美軍終於力不能支,全線撤退。這是63軍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最激烈、最殘酷的一場戰鬥,消滅美國第6軍和第17軍兩萬五千餘人。而63軍也損失慘重,許多連隊打到最後,只剩下十幾個人,傅崇碧也受重傷,昏迷不醒。後來休整時檢查身體,傅崇碧比戰前瘦了25斤。


為配合板門店停戰談判,在開城防禦作戰中,傅崇碧親臨前沿指揮,指揮戰鬥歷時8個月,進行大小戰鬥190餘次,殲敵1萬餘名。每次開始談判前,美軍都用火力向我陣地猛烈攻擊,以顯示「威風」。為了消除敵人對板門店的直接壓力,傅崇碧接到了奪取159高地的任務。他親臨159高地營指揮所,在充分摸清敵人工事構築、障礙設置和活動規律後,指揮攻擊分隊以隱蔽行動進到距敵前沿約30米,迅速排除地雷,攻擊開始後僅3分鐘就突破敵前沿陣地。在159高地戰鬥中,由於提前準備充分,計劃周密,能重點使用兵力兵器,戰術靈活,指揮正確,部隊攻得勇猛,守得頑強,先後共殲敵372人,繳各種槍57支,擊毀坦克2輛,汽車4輛,達到了鞏固佔領之目的。


抗美援朝作戰中,傅崇碧兩次受到金日成首相的接見,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的一級國旗勳章一枚,二級國旗勳章兩枚。


6


歷經風浪心赤誠


「文化大革命」中,傅崇碧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負責京畿安全。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指示下,傅崇碧保護了一大批高級領導幹部及專家、學者。「文革」初期,林彪聽說葉劍英的兩個孩子和鄧小平的一個孩子在北京衛戍區部隊當兵,要派人把他們抓起來。傅崇碧聞訊後,馬上先派人通知他們離開了。「文革」爆發後,周恩來及時地將一批各大區、各省市自治區負責人接到北京保護起來。他們之中有譚啟龍、江華、楊尚奎、劉俊秀、李井泉、宋任窮、張體學、張平化、葉飛、江渭清、歐陽欽、黃火青、曾希聖、程子華等。他們被秘密安排在中直招待所和京西賓館住下,周恩來專門指派有關人員負責他們的安全和生活。但中央文革故意將他們的住處透露給造反派,使他們經常受到造反派的衝擊。在周總理的安排下,傅崇碧親自指揮轉移這些老同志,秘密地送到了東高地衛戍區的駐地,並躲過了中央文革小組的追查。


但傅崇碧也由此引起了林彪、江青一伙人的不滿。1968年3月23日,發生了震驚全國的所謂「楊、余、傅事件」中,傅崇碧被誣陷為替「二月逆流」翻案,被撤銷職務,送往瀋陽、吉林等地監禁長達7年之久,夫人黎虹和子女都被趕到了瀋陽,兒子傅欣也被解除軍職勒令回家。1974年經毛澤東主席親自過問和批准,傅崇碧恢復了名譽,獲得了自由。1975年他被重新任命為北京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977年重新兼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1979年春,中共中央專門發文,為「楊、余、傅事件」平反。


1982年傅崇碧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他為加強軍區部隊全面建設,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順利實現全區部隊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戰略轉變,做出了積極貢獻。

7


位尊不忘責任重 權大不移公僕心


傅崇碧曾說:「捫心自問,我的一生無愧無悔,更無他求。現在,儘管時有病痛,但我的一天都過得非常充實,精神愉快。應該說這是革命生涯對我個人生命的饋贈。」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傅崇碧晚年生活十分節儉,從沒有特殊的要求,最愛吃的菜是地瓜、土豆,業餘生活很平民化,散步、看報、收聽新聞,最大的愛好就是釣魚,多次獲得過北京市老年協會組織的釣魚大賽一等獎。2001年「七一」前夕,在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傅崇碧將軍委託兒子傅欣專程從北京趕到成都,將自己從工資里節省下的積蓄20萬元捐獻給四川省的「希望工程」,在他的家鄉、革命老區通江縣建一所希望小學,以表達一位老共產黨員對家鄉人民和家鄉教育事業的深情厚誼。傅崇碧一再叮囑:「要把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千萬不要搞什麼樹碑立傳。」


2003年1月17日 ,傅崇碧將軍走完了他光輝的一生,長眠在他建功立業的燕趙大地上。「位尊不忘責任重,權大不移公僕心」這句銘刻在他墓碑上的話正是這位老將軍忠誠一生的寫照。


詳細事迹請關注燕趙晚報全媒體平台(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新聞客戶端ZAKER石家莊)和河北省英烈紀念園網站(www.hebyly.com)。「讀英烈事迹 談勵志感想」中小學生有獎徵文活動,投稿郵箱1024839165@qq.com。投稿時,請註明城市、學校、班級、姓名,並留下聯繫電話。


河北省英烈紀念園供稿 本報記者 孫會芳 整理

編輯:靜靜 責編:卡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趙晚報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Day7:C羅又雙叒叕進球了,慶祝動作刷了屏!但領跑世界盃射手榜的,卻是另一位先生…

TAG:燕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