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應該把生活過成想要的樣子

你應該把生活過成想要的樣子

山姆哥按:

人生苦短。

個人認為人生最快意的事情莫過於兩種:

一、有創意的活;二、跟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搞事情。

在繼天福 Karl 成為中美文化顧問之後,我們又迎來了新成員 —— LinkedIn Web 前端工程師,有趣有才的流浪的拉多,跟我們一起創造性的搞事情。

未來,山姆哥會著重於中美文化、項目管理以及機械設計方面的話題,流浪的拉多會給大家呈現更多視頻內容、互聯網科技以及職場話題。天福會繼續作為我們的文化顧問,幫助我們完善觀點和豐富內容。

同時,《北美山姆哥》正式改名為《北美山姆哥與他的小夥伴們》。我們期待更多有創意、愛生活、愛分享的美漂小夥伴加入進來。

下面是流浪的拉多分享給大家的第一篇文章,分享了他大學畢業八年以來在中美不同文化下的奮鬥歷程:

2010 年是我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之前的四年在大學裡盡情地享受了無限輕鬆美好的生活,畢業時才為那些虛度的光陰感到一絲遺憾。所以從那一刻起,我便決定將生活轉換到 hard 模式。

之後一年半,我從運營專員被提升到北區銷售區域經理。記得第一次站在北京銀泰中心 50 層高的辦公室俯瞰半個京城時,那種壯觀的景象深深震撼了我。剛進大學時,學長告訴我們,他們見過的最牛的學長現在能掙數十萬年薪,幾乎每周都在不同城市飛來飛去,出差住的酒店必定是五星的萬豪和希爾頓。想不到自己也能步入他們的行列。不過,我告訴自己,精彩的生活才剛翻開序幕而已。

當時正是福特計劃大規模向中國市場推出新車型前夕,在區域經理的職位上更能明顯感受到壓力和興奮的雙重煎熬。一方面由於兩年沒有新車型上市來推動銷售,每個月的目標完成起來都很艱難。另一方面,又要和經銷商合作,做好新車型上市前資金、人員、培訓、設施等各方面的準備工作。更重要的是要確保經銷商和我們公司目標和策略的一致性,以及平衡同地域不同經銷商的合作和競爭。與此同時,還需要通過各種手段來提升相關 KPI,如:新增客流、試駕率、成交率等。總之,做區域經理有些像玩《足球經理》,不直接控制場上比賽的選手,但是需要通過策略來儘力控制整個局勢的走向。

就這樣時間又過去了一年半,偶然中聽到了奧巴馬在他的連任演講中提及的那些詞語「自由」、「偉大」、「責任」,以及看到了蘋果早期的一則視頻廣告《Think Different》,它們深深震撼了我。我一直都痛恨循規蹈矩,而這些事情更讓我燃起了對崇尚自由的美國的無限嚮往。另外,大學畢業後那幾年正是新一波互聯網浪潮風起雲湧之時:微信,網購以及 iPhone4 的推出和喬布斯本人跌宕起伏的創業故事都讓我著迷不已。因此便下定決心要到美國讀碩士,於是開始邊工作邊準備 TOEFL 和 GRE。就這樣,在自己本來就很滿的日程中塞進了號稱世界上最難的考試之一的 GRE,我把生活變成了 hard+ 模式。準備考試的兩個月基本是靠紅牛和 Espresso 撐過來的。幸運的是很快通過了這些考試,便開始申請學校。自己本來希望能讀上 CS 專業,但是由於自己背景幾乎和 CS 毫不掛鉤,所以只能妥協申請了商學院下的 MIS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由於國內信息有限,我從最後拿到的錄取中根據大學總排名選擇了佛羅里達大學的 MIS 專業。聽到我辭職的消息後,朋友不解的問我為什麼要放棄不錯的工作和前途,回到原點重新開始?要是在美國混不好怎麼辦?由於當時正在熱映電影《中國合伙人》,我便回答說如果混不好,我就買張機票,一路聽著《光陰的故事》飛回來。

2013 年八月在佛羅里達烈日炎炎的夏季度過了開學的興奮期,慢慢有些失望的發現課程內容和自己的預期相差很遠。雖然,每門課程從名稱上聽起來都挺有技術含量,但是實際講授的內容卻非常簡單。作為本科學渣的我,稍微學習下,就能在每節課上當同學們都回答不出問題時,第一個答上來。在這裡我基本感覺不到競爭的壓力。不知道這樣下去兩年中學到的知識能給我帶來什麼成長。另外,一想到每學期要花費十萬元左右,卻只有這一點收穫更是心有不甘。所以,與其在這裡浪費兩年並且花完所有的積蓄,還不如轉到一個更符合我預期的學校。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更確定自己喜歡編程,不過遺憾的是憑著自己現在的背景,轉專業到 CS 仍然有些牽強。經過一番調查,我發現羅格斯的商學院可以自由的選修計算機學院的課程,於是便申請轉學,在 2013 年年底順利轉入了羅格斯大學。

佛羅里達認識的好友在我走之前開著他的船帶我去海釣↓

在羅格斯大學,為了節省費用,我用一年時間上完了一年半的課程。並且在第一學期結束的暑假拿到了紐瓦克市政府的沒有工資的實習(自己還需要支付每天 20 刀的路費)。同年秋季,在投了無數的簡歷都沒有音訊後,Priceline 給了我唯一的一次面試機會,然後我一擊即中,幸運的拿到了 Offer。

談入職第一天感受↑

2015 年初,帶著無比的興奮,我開始了美國的第一份職業。但是,不幸的是遇到了一個小氣的印度主管,作為新人,我對公司使用的所有技術都挺陌生,當問主管這些問題時,他每次都很含糊的回答我,記得他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You will know」。同時,也不幸的遇到了一個不負責的印度經理,他一個月幾乎都不和我說幾句話,來關心下新人的成長和工作的進展。還遇到了組裡只會吹牛卻完全不會寫代碼的白人哥們,經理招他進來可能就是因為他很能說。當然,我們經理也完全不懂代碼,也可能在招聘的時候被他忽悠了。儘管如此,幸運的是,公司有許多優秀的中國前輩,他們不吝賜教,給了我很多鼓勵和幫助。另外,在這樣的團隊也不是自己不成長的原因和借口,所以我一直都在有計劃的學習知識。抽中 H1B 後,公司可以直接辦理綠卡,不過這也意味著還要在這裡呆4、5年時間,所以我果斷的放棄了這個機會。就這樣,時間又過去了一年半。

印度妹子 Anjana 算是組裡唯一的好友↓

在 2016 年七月,我覺得自己在技術上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便開始了新一輪面試,由於有了 Priceline 的工作經驗,以及一畝三分地上小夥伴們的熱心內推,這一次求職過程異常順利,幾乎所有我喜歡的公司都願意給我面試機會。我按照順序,先後面了 Google, Bloomburg, LinkedIn 以及 schdule 了剩下的不少公司。Google 因為沒有經驗遺憾的掛在了 onsite,順利的拿到了後兩家公司的 Offer。由於和 LinkeIn 的 hiring manger 一見面便很投緣,以及職位和 package 都不錯,所以推掉了後面所有的面試,在 2016 年十月加入了 FLGA 之一的 LinkedIn。

LinkedIn 紐約辦公室在帝國大廈里↑

加入 LinkedIn 後,是我職業和視野成長最快的一段時間。以前,憑藉自己的小聰明和努力取得過一點成就,讓我誤以為自己比較厲害,在任何一個新領域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做的不錯。到 LinkedIn 後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厲害和有趣的人,剛進公司時,我喜歡通過網站看同事們的背景,在紐約辦公室的 80 多位工程師中有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一流名校畢業:哈佛、MIT、加州理工、清華、北大、中科大。過一小段時間後我又發現即使那些不是出身名校的同事也大都很厲害。現在,需要和不認識的同事打交道時,我一般都只看下他來自哪個組和 title,而畢業的學校卻不是那麼重要了。

我們組裡的同事都是 multitask 的高手,我發現之前看到的那些所謂「高效工作法」中提到高效的前提是「集中注意力做當前的一件事」對他們根本不適用。當我在為看懂代碼絞盡腦汁時,他們參加各種會議,在 Slack 上各個 Channel 聊不同話題,review 別人代碼,回郵件,自己寫代碼,這些不同的事情都能同時有條不紊的進行。有次開會我正好和同組一個小哥坐的很近,近距離觀察到他就是這樣工作的,同時他在那個會議上還能夠在關鍵時間插上幾句話。當時看他的 workflow 就像高手彈鋼琴一樣,只能用「行雲流水」四個字來形容。

組裡偶爾有人加班到夜裡一兩點,第二天也任然會神清氣爽的來工作,沒有覺得第二天應該晚點來 makeup 下前一天加班的時間。同時,大家在享受生活上也一點沒落下,公司一年一共四、五周的假期,他們會全世界旅行。而我第一年幾乎所有假期就只能默默在家裡加班學習。和他們共事,偶爾會感覺很沮喪,有段時間覺得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認真做事,但是過了挺長時間卻還跟不上別人節奏,但是情緒過了,又覺得很喜歡這種感覺。就這樣一直 push 自己,不知不覺快兩年便過去了。在第一年年終考核的時候,幸運的拿到了「exceed expectations」的考評。回頭一看,覺得在 LinkedIn 這兩年過得無比充實。

後記一:Priceline 那個小氣的主管在我們組裡工作了一年左右跳槽去了一家 Startup,他看到當時我的技術已經挺有長進,便試著讓我和他一起跳槽,許諾給我各種優惠的條件,但被我拒絕了。雖然當時我也挺想去紐約工作,而且待遇確實不錯,但是因為覺得他們做得東西並不靠譜,而且主管之前在我的成長也沒有多少幫助。不負責的印度經理的老大因為公司政治鬥爭被 fire 掉了,靠山倒了,他也只能無賴離職。不過,就這樣一個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管,經常遲到和提前下班的人,也能在一個公司混十幾年。福報享盡,但願四十多歲重新求職的他在職場上還有競爭力。

後記二:小氣主管加入的 Startup 一年後倒閉了,愛吹牛的白人哥們如今還留在 Priceline,但是他的組被解散了,組裡其他同事或跳槽或換崗都有不錯的前途,聽說他現在仍然還一個人寫著誰也不會去用的代碼。

重慶、北京、紐約。這八年奔波在三個風格迥異的城市,做了兩份截然不同的工作,但是相同的是一直都在督促自己不停的成長。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一直為它努力著。而你,如果有足夠的努力和勇氣,也能把生活過成你想要的樣子。

圖片來源:

- 北京夜景: Photo by Raj Eiamworakul on Unsplash

- Think Different:

http://ronschellenberg.com/thinking-different-with-steve-jobs/

- LinkedIn 紐約辦公室在帝國大廈里: Photo by Joshua Newton on Unsplash

親,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隨手幫忙轉發一下,這是對我們繼續創作最好的鼓勵和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山姆哥 的精彩文章:

TAG:北美山姆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