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痛性心梗易漏診,年輕人和糖尿病患者要有識別意識

無痛性心梗易漏診,年輕人和糖尿病患者要有識別意識

無痛性心梗更危險,學會識別才不致於延誤搶救。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老百姓從電視或生活實例中得到的經典印象是,老年人因情緒激動而心肌梗死發作,人會突然捂住胸口,痛苦不堪或是暈倒。稍有點醫學常識的人會說,心肌梗死的癥狀就是突發的心前區胸骨後壓榨性疼痛,喘不過氣、大汗淋漓、面色蒼白、伴有恐懼和瀕死感。但是,臨床統計的資料表明,有約25%的心梗是無痛性心梗,會因為缺少典型癥狀而容易漏診或延誤治療,其病死率可高達50%。

無痛性心梗的發生有許多因素導致,在老年人中,可能是疼痛被併發症的嚴重癥狀所掩蓋,或因為神經系統敏感性較差,對疼痛的敏感性降低,這種情況在糖尿病患者中也會出現。此外,老年人若患有心臟病,會在發生心力衰竭後,使頸動脈竇反應遲鈍,從而抑制腦缺氧的反應中樞。無痛性心梗也會與心梗發生的狀態有關,比如在心梗面積比較小時,血液中的致痛物質不能使發作者感覺到疼痛;在慢性病患者中,心臟長期處於缺血狀態,心肌纖維化等可致使感覺神經末梢受損,在心梗發作時就可以感覺不到明顯疼痛。

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肌梗死時,約有40%為無痛性心梗。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心臟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病損造成,尤其是交感神經纖維的病變,會使痛覺衝動傳導受阻,而使得癥狀發生延遲。高脂血症患者也容易發生無痛性心梗,其機制是脂蛋白會影響心臟神經鞘膜,減慢痛覺衝動傳導。

無痛性心梗的發生還與心肌缺血預適應有關,這是心肌在經過缺周期的缺血再灌注後,發病幾小時後血管可再通,並出現癥狀消失。在急性心梗前會發生多次不穩定的心絞痛現象,長期緩慢的心肌缺血也可促使心肌逐漸形成側支循環,再次遇到冠狀動脈堵塞的時候,會縮小心肌梗死的面積。人類建立心肌側支循環的時間需要1到4周,因此,有過心絞痛發作史的人,因有側支循環癥狀就不會過分兇險。但對年輕人來說,因為沒有這種心絞痛帶來的預適應保護作用,因此在心梗突然發作的時候,情況會更為嚴峻,而年輕人往往沒有及時就醫意識,從而錯失搶救機會。

年輕人發生心梗有這樣幾個特點為,1是男性較多約佔80%,這種發病率的性別差異是由女性有雌激素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而造成的;2 是多種高風險生活因素並存,比如吸煙、酗酒、熬夜、暴飲暴食、心理壓力、作息不規律等;3是忽視先兆癥狀,對胸痛、胸悶等不在意;4是猝死率高,這主要是缺少對心肌缺血適應的緣故。

無痛性心梗只是沒有典型的胸骨後壓榨性疼痛,但也不是沒有任何先兆癥狀。通常在心梗發作之前,身體都後有一些微妙變化,比如不明原因的缺時間陣痛,疼痛會表現為上腹痛、牙痛、咽喉痛、下頜痛、左肩膀痛、後背痛等,疼痛只有幾分鐘,可能會是活動時就有疼痛,休息一下就緩解。此外,還會出現以前沒經歷過的胸悶、乏力、活動後心慌、氣短,在一段 時間內這些癥狀後有加重的趨勢。有這些情況,應該想到去醫院做個心電圖及相關檢查。

無痛性心梗是極危險的急症,是否能挽救生命或出現何種預後,關鍵取決於個人的意識。就在前幾天,上海有位39歲的先生,熬夜看球後覺得肚子疼,自己和家人都以為是胃腸出毛病了,在家耽誤了2小時後感覺疼痛難忍才去醫院。還好,當值醫生很有經驗,及時發現了心梗,經過4小時搶救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每次的世界盃,特別是需要根據時差半夜看球時候,各醫院的急診病例都是大幅增加的,這其中就有心梗患者,更糟的是,有些人,特別是年輕人,根本想不到自己心臟會出問題,個別人甚至連送醫都來不及,就匆匆離世,無痛性心梗的弦要時刻綳著才行。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身體這2個部位發癢,其實是糖尿病的信號,可惜很多人都不重視!
卡介疫苗有望3年內血糖正常,可改善糖尿病情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