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牛羊產業的挑戰

牛羊產業的挑戰

南山牧場

【按】2015年本人主編了一本教材《牛羊養殖與疾病防治技術》。說實話,教材內容大多為「編寫」,卻花了一點功夫認真撰寫了「緒論」。現分三次在公眾號中分享,所有數據不代表目前的數據。

(一)我國牛羊養殖受到草地資源退化的制約

我國北方草地近30000萬hm2,是全國重要的放牧畜牧業基地,又是北方和京津地區重要的綠色屏障。近30多年來在利用強度不斷增加及不利自然因素影響下,草地大面積退化,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環境與資源問題。理論上,北方草地近30000萬hm2中可利用面積約20000萬hm2,單產1.0 t/hm2,即北方草地產草2億噸,為了可持續利用,保留50 %作為草地健康的基量,則可利用飼草1億噸 。按每個羊單位每年需飼草0.6噸計算,北方草地可飼養1.6~1.7億個羊單位。但是實際上,2008年北方草地畜牧業區實際飼養了4億個羊單位的牲畜。嚴重的過牧,導致草場出現大面積退化,草群產量下降,再加上鼠害、蟲害猖獗,加劇了草畜矛盾。其次,有些地區不合理的墾殖引起大面積水土流失;有些地區在草原上濫挖中草藥、摟髮菜、砍柴、摟草等活動,也常常引起草地退化;有些地區工業用水量大,截斷地面水流、超采地下水,以及大面積採礦,也導致草原破壞。由於北方草原的載畜量過多,草原退化,近年牛羊養殖的主產區有向中原和南方轉移的趨勢。

南方草山草坡面積大,總面積約6530萬hm2,可利用面積約4670萬hm2,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已規模性開發面積約1330萬hm2。南方多屬於熱帶、亞熱帶氣候,光熱雨水資源優越,生物產量高,牧草生長期長,南方草山草坡蘊藏著巨大生產潛力,但是南方草地比較分散,集中連片的較少,南方草地多為坡度大的山地,開發時容易因為雨水多而導致水土流失、滑坡等,開發的難度較大。南方稻草等秸稈往往因缺少勞動力及時收曬、天氣多雨而霉變,因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秸稈難以做到充分利用、過腹還田。2006年我國青貯秸稈1.79億噸(鮮重,折風乾秸稈6000萬噸 ),氨化和微貯秸稈5300萬噸,養殖戶通過簡單切碎壓塊等處理後直接飼餵的秸稈約為1.2億噸 ,每年用於反芻動物養殖的秸稈總量約為2.33億噸 ,約佔我國秸稈資源的1/3。

苜蓿乾草依靠進口

(二)我國牛羊養殖因缺少優質牧草資源而影響發展

苜蓿和燕麥乾草等優質青乾草,是高產奶牛、高檔牛肉生產的重要飼草原料,如果沒有優質青乾草,奶牛的產奶量和乳的質量將受到嚴重影響,高檔牛肉的產品質量受到嚴重影響。但是我國國產優良牧草品種太少,很多地區土地貧瘠,缺少水源,人工栽培牧草產量很低,生產的牧草營養價值低。中國的飼草市場依然處於小、亂、散的狀態,在收草、打捆、貯藏、加工和飼餵技術上較為落後。

隨著牛羊生產的發展,國內優質青乾草的供應嚴重不足,不得不向國外大量進口。2007年我國苜蓿草進口量僅4000噸 ,國內生產10萬噸 。但2013年1~12月中國進口苜蓿達75.56萬噸 ,首次突破75萬噸大關,同比增長70.89 %;進口燕麥草4.28萬噸 ,同比增144.29 %。2014年中國進口苜蓿草88.40萬噸,同比增16.99 %。2013年真正進入市場的國產苜蓿商品乾草產量約80萬噸 。幾乎一半的苜蓿乾草是從國外進口的,這不但花費大量外匯,還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風險。2014年進口苜蓿來源國包括美國、加拿大、西班牙、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但以美國為主,全年從美國進口量為84.88萬噸,佔全部苜蓿進口量的96.02 %。美國的轉基因技術已蔓延到牧草,美國苜蓿一半是轉基因的,但我國有嚴格規定,不準進口轉基因苜蓿。至於轉基因是否安全,專家們說法不一。進口苜蓿並不省心、省力、省錢。

我國除了進口牧草外,精飼料也有很大的比例靠進口。2014年中國進口大豆7140萬噸,玉米250萬噸,大麥500多萬噸,高粱500多萬噸,玉米酒糟粉500多萬噸,大豆除生產食用油外,豆粕供飼料用,進口玉米、大麥、高粱、玉米酒糟粉都是被我國用於畜禽的飼料,當然這些飼料糧主要用豬禽飼料,但也有一部分是用於牛羊飼料。

雲南查獲的走私牛肉

(三)我國牛羊養殖面臨進口牛羊肉、奶製品的衝擊

我國是牛羊肉生產大國,羊肉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牛肉產量僅次於美國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2014年我國牛肉產量約630萬噸,羊肉產量428萬噸。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飲食理念更加科學化,牛羊肉越來越受到我國大多數人民的喜愛,國內供給不足推動牛羊肉價格不斷上漲,同時帶動進口持續增加。2013年牛羊肉進口均創新高,1~12月牛肉進口29.42萬噸,比上年增加3.8倍;羊肉進口25.87萬噸,比上年增加1.1倍。

受飼料價格、人工、運輸成本上漲以及飼養規模化程度低等因素影響,近年來我國牛羊肉價格一直保持上漲走勢。2013年12月我國牛羊肉集市價格分別為每千克62.63元和65.60元。而同期進口牛肉海關均價約為每千克4.39美元(摺合人民幣26.69元);進口羊肉海關均價每千克3.89美元(摺合人民幣23.66元),加上關稅12%,增值稅13%等費用,進口價格約30多元,價格優勢仍然較為明顯,特別是羊肉。

除了正規渠道進口外,走私更是對國內牛羊肉產業產生衝擊。中國在2012年和2013年每年的走私牛肉數量,估算超過100萬噸,並且一年差不多有70萬頭的活牛從印度走私到中國。由於走私泛濫,對國內牛羊肉價格衝擊很大,還有可能帶來傳染病傳播風險。

中國是奶業生產大國,奶產量居世界第三位。2013年我國乳製品產量2698.03萬噸 ,比2012年增長5.15 %。其中,液態奶產量2 335.97萬噸,比2012年增長7.01 %,干乳製品產量362.06萬噸 ,比2012年下降9.17 %。但中國同時是奶製品進口大國,奶製品進口量居世界首位。2014年全年奶製品進口數量、進口金額分別為181.26萬噸(摺合原料奶1188.40萬噸)和64.1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93.76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3.9 %和23.6 %。其中,進口奶粉92.34萬噸 (摺合原料奶738.72萬噸),同比增長8.1 %,液態奶進口32.89萬噸,同比增長68.9 %。目前國內每千克生鮮乳的全國平均價格是3.4元,世界平均水平是1.89元。奶製品進口激增,除了價格因素外,國產奶製品因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使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質量失去信任也是重要的原因。

工廠化肉牛育肥

(四)我國牛羊養殖現代化之路任重道遠

我國的牛羊養殖業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與世界先進水平比較還有較大的差距。國際上畜牧業發達國家,牛羊養殖的經營規模、科技水平和產業化水平有值得我國借鑒的地方。以色列、美國的荷斯坦牛平均奶產量在8000 kg以上,加拿大、丹麥、日本、荷蘭等平均在6000 kg以上。肉牛平均日增重已達1.5~2.0 kg,每千克增重所需飼料降至3.5 kg。各國的牛場、羊場規模日益擴大。品種良種化,草地改良化,生產機械化,飼養標準化,並廣泛採用先進的管理技術。荷蘭的自動化奶牛場,利用機器人及電子控制儀器監控飼餵和擠奶,實行程序化作業,效益得到提高,平均產奶量提高14 %。

我國牛羊養殖業的集約化、現代化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2012年全國牛奶產量3744萬噸 ,全國100頭以上奶牛規模養殖比重為37.2 %,荷斯坦奶牛平均單產約5500 kg。2009年我國肉牛出欄數為5770.1萬頭,出欄1~9頭的約佔59.1 %,出欄10~99頭的約佔29.1 %,出欄100~499頭的約佔7 %,出欄500頭以上的約佔5 %。全國平均牛出欄率為37.9 %、羊出欄率為82.8 %。中國肉牛生產主體是農戶副業性質的養殖,生產經營規模小而分散,養殖水平低,產品檔次低,養殖效益差,競爭力弱。養羊的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水平更低。但是,我國要發展牛羊的規模化、現代化養殖,除了受到上述草地資源退化,優質牧草資源短缺,進口牛羊肉、奶製品的衝擊等因素的制約外,還受到產業組織化程度低、土地流轉難、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嚴、產品加工與食品安全問題、一線技術人員和勞動力短缺等因素的制約,我國牛羊養殖在面對WTO全面放開市場的形勢下,現代化之路任重道遠。

教材封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小時候怕鬼 長大了怕人
騙人,貓根本就不是什麼小天使!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