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牛羊產業的優勢

牛羊產業的優勢

【按】2015年本人主編了一本教材《牛羊養殖與疾病防治技術》。說實話,教材內容大多為「編寫」,卻花了一點功夫認真撰寫了「緒論」。現分三次在公眾號中分享,所有數據不代表目前的數據。

湘西黃牛

(一)牛羊屬於草食動物,牛羊養殖屬節糧型畜牧業

「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這句話形象地形容了牛羊的食性和產品特性。牛羊屬於反芻類的草食動物,牛羊具有特殊結構的消化系統和生理功能,牛羊的胃是復胃,其瘤胃是個巨大的生物發酵罐。因此,牛羊能夠有效地利用粗飼料,將農作物的秸稈、藤蔓和各種雜草、牧草以及其他農副產品,轉化為人類所需的乳、肉、毛、皮等畜產品。在飼餵優質青乾草、青綠多汁飼料、糟渣類或優良草地放牧的情況下,牛羊甚至可以不喂精料。牛羊瘤胃的微生物可利用非蛋白含氮物合成菌體蛋白,並在真胃和小腸中消化吸收利用。在牛羊的飼料中加入適量的非蛋白含氮物,能較好地滿足其生長發育及生產對飼料粗蛋白的需要,節省動、植物蛋白飼料,降低飼養成本,並保證牛羊能高效生產。非常規飼料的開發利用,節約了大量糧食,推動了節糧型畜牧業的發展。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不足,全國耕地面積僅13515.85萬hm2,人均不足0.1 hm2,並且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惡化,耕地逐年減少,糧食安全壓力很大。生豬、家禽等傳統的畜禽養殖存在人畜爭糧的問題,是耗糧型畜牧業,加劇了我國糧食安全的形勢。但是,我國有可利用的天然草地面積33099.55萬hm2。我國農作物秸稈年總產量達6億噸左右,其中稻草1.8億噸 ,玉米秸1.3億噸 ,小麥秸1.3億噸,豆類秸稈0.2億噸,薯類秸稈0.8億噸,其他的非常規飼料資源約0.4億噸 。我國的秸稈資源約70 %被焚燒或直接還田,2%作為造紙工業及手工業的原料,僅有28 %左右作為草食動物的粗飼料。因此,調整畜牧業結構,大力發展牛羊養殖,走節糧型養殖的道路,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是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的產業。

「湘中黑牛」——安格斯牛與湘西黃牛雜交後代

(二)牛羊產業產品獨特,是全面小康社會的必需品

牛羊雖然吃的是牧草和粗飼料,但是它們提供的產品卻非常地獨特而珍貴。牛奶、羊奶、牛肉、羊肉等營養豐富、風味獨特、脂肪較少,是人們喜愛的健康食品,可以改善人們的食物結構。氂牛能為藏區牧民提供畜力,水牛、黃牛也仍然被丘陵山區農民用作役畜。

我國傳統的膳食結構以糧食、豆類、豬肉、雞蛋、蔬菜為主,但隨著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人們收入水平提高,追求更健康的飲食結構是必然趨勢。乳製品已經成為繼糧食、肉類、水產品之後的人民生活必需的食品。2010年,我國人均肉食品佔有量(不含水產品)57.82 kg,其中豬肉36.99 kg、牛肉4.77 kg、羊肉2.91 kg、禽肉12.17 kg,人均肉食品的消費量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但從人均對豬、牛、羊、禽肉的消費佔肉類消費量的比重上看,2010年豬、牛、羊和禽肉的消費比例分別為64.01 %、8.10 %、4.88 %和21.04 %。2011年全國牛羊肉總產量僅為1 000萬噸,這與小康生活水平是很不相適應的。

當人們的生活水平達到全面小康以後,在衣著方面也會有更高的追求,不滿足於化纖類服飾,會不斷地追求天然、舒適、華美的皮毛類服飾。羊毛、羊絨、羊皮、牛皮等是重要的輕工業原料。毛類產品可生產毛呢、毛線、毛衣、毛毯、地毯等;皮革可製作皮衣、皮鞋、皮沙發、皮箱等;副產品可以加工生產骨膠、骨粉、血清、血紅蛋白、膽紅素、腸衣等。發展牛羊產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

馬頭山羊

(三)牛羊的適應力較強,便於生產綠色安全的食品

近年來,養禽業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散發,不但威脅養禽業的發展,甚至有人感染禽流感而難以治療,給人類健康帶來隱患。養豬業有口蹄疫、豬瘟、偽狂犬、藍耳病、鏈球菌、流行性腹瀉等諸多疾病的困擾。豬、禽養殖業中抗生素使用的泛濫,導致耐葯菌的產生,產品中抗生素的殘留較多,成為人們紛紛議論的食品安全問題。

但是,牛羊的適應力較強、抗病能力較強。國外雖有瘋牛病,由於我國的出入境檢疫工作嚴格,我國至今還沒有瘋牛病傳入。目前,我國的牛羊養殖中還沒有大的傳染病流行,死亡率很低,牛羊養殖中使用的抗生素量是最小的,因而牛羊肉、奶中抗生素的殘留相對較少。牛羊主要以天然植物為飼料,飼料中沒有或很少有除草劑、殺蟲劑、激素和重金屬的污染,所生產的食品是相對較安全的綠色食品,甚至是有機食品,是人們放心的安全食品。

中國水牛

(四)牛羊繁殖相對較慢,市場價格穩定上升波動小

豬和家禽都是繁殖力很強的畜禽,一頭母豬每年可以產仔20多頭,一隻母雞每年可以產蛋200多個。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當價格較高時,養殖戶擴大繁殖和生產規模就很容易,很快就導致生產過剩、市場產品相對過剩、價格猛跌,因此,市場價格的波動大,給生產者帶來難以把握市場行情的困境。

然而,牛羊的繁殖一般比較慢。如牛的配種年齡一般在18月齡以上,妊娠期9個多月,單胎為多,年繁殖率不到70%,牛的育肥期較長,一頭肉牛從出生到上市大約要24個月。羊一般也要6月齡以上才能配種,妊娠期5個月,每胎1~2隻,綿羊一般一年一胎,山羊一年1~2胎。由於牛羊繁殖較慢,市場價格即使較高,養殖者無法立即擴大生產規模,所以發展比較平穩。

另外,牛羊養殖的投入較大,一頭犢牛的價格3~5千元,一頭奶牛的價格近萬元,想從事牛羊養殖必須有較大的投資,因而進入門檻較高。其次,我國牛羊肉、奶的供應量相當低,與發達國家的消費量差距巨大,離市場需求飽和的距離還相當遙遠。所以,市場價格一直穩步上升,價格波動較少。多年來,牛肉價格一直穩步上升,1998年以前牛肉價格一直穩定,每千克價13~14元,1998年以後價格逐年上升,目前漲至每千克60~80元,且仍有上升空間。羊肉價格同樣一直在穩定中上升,目前帶骨羊肉價格達每千克60~90元。與豬肉、雞蛋價格跌宕起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教材封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迷茫時,學學他用5.W
清末省級官員的全球化眼光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