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瘋狂騎兵席捲世界,堅持最久的還是中國

瘋狂騎兵席捲世界,堅持最久的還是中國

原標題:瘋狂騎兵席捲世界,堅持最久的還是中國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自媒體第78篇原創文章。




中國歷史朝代表——元

1279年,元軍在一大堆宋奸的幫助下,滅亡了南宋,中國第一次徹底淪陷於異族手中!千年王朝的敗亡的確讓人扼腕。不過與那個騎兵肆掠的時代橫向對比,或者還有一絲原因可以聊以自慰。蒙古人以武奪天下,從軍事技戰術到政權設置都打破了前朝的一切規則,成為世界史上的一個另類。



南宋水師使用車船給被圍困的襄陽城輸送補給和援軍,堅持了六年之久


蒙古人的另類勇武可以從他們的戰術說起,由於地緣、緯度和氣候因素的綜合作用,農耕文明在古典時代無法突破農耕分界線,這條分界線在中國最明顯的就是長城。無論中原王朝怎麼「雖遠必誅」,分界線以北的原生民族或新移民也只能採用游牧這種生活方式,這就導致了分界線南北民族在古典期必然有著生存壓力導致的衝突。(關於古典時期的中國啞鈴狀版圖,詳見古中國地圖為什麼是啞鈴狀,此事大有原因)



維京海盜其實就是海上的游牧民族


尤其是在氣候惡劣的年份,游牧民族往往更加頻繁地南下劫掠,除了草原民族外,北歐還有另外一支被惡劣的生存環境逼成大海盜的民族——維京人。(詳見中國為何錯過大航海時代之四:御風疾行的遠海巨獸煉成記)



大明火器尚處於襁褓期,更早的南宋火器就更原始了


蒙古輕騎兵主要裝備的蒙古弓體型小威力大,經常射到對手懷疑人生


蒙古人崛起和西征時期,剛好在西方的板甲時代開啟前100年(詳見板甲,鎧甲之巔,是否曾慘敗於蒙古騎兵,中國人還不屑製造?),在西方大航海時代開啟前200年(詳見從加勒比海盜5說起,中國是怎麼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在西方的火器時代興盛前300年(詳見火器時代簡史之一:從三眼銃到火繩槍,大明火器落後在襁褓期),這三件貌似不太關聯的新技術時代的開啟,實則跟蒙古人取得如此大的戰果有著緊密關係。



蒙古人與西方騎士的作戰,注意雙方盔甲的不同類型


同時代的中國宋朝因為失去產馬地而重點培養重裝步兵(詳見重騎兵對陣重騎兵,步人甲對陣十字軍,說說鱗甲和鏈甲的那些事),歐洲人和阿拉伯人更喜歡使用騎士和重裝騎兵作戰,也就是說東西方的精銳部隊普遍為重甲重裝,防護力尚可,但機動性差。



擅長騎射的蒙古弓騎手,注意背景仍有大量的主力重裝騎兵


蒙古騎兵顛覆了這一切,草原上的民族自幼就擅於騎射,而且蒙古弓又屬於尺寸不大而拉力奇強的類型,同時代的英格蘭長弓是靠超長的弓弦來獲得強大的穿透力,日本弓也類似,法國人和阿拉伯人更喜歡使用易於訓練和掌握的十字弩,中國人則喜歡弓、弩和早期火器一起上,尤其喜歡建造射程遠但笨重的大型弩床,然而各城邦文明和農耕文明顯然都無法象蒙古人一樣輕鬆訓練出大量熟練掌握騎射能力的戰士,所以對付蒙古人這種進攻方式幾乎是無解的。



蒙古人行軍,有草有水的地方蒙古人就可以作戰,適應力極強

蒙古騎兵通常裝備兩三匹蒙古馬,衝刺力略差但耐力佳,長途行軍時可不斷輪換。蒙古人也不喜重甲,他們的主要戰術就是「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強我擾、敵疲我打」,與重甲騎兵相比,騎射手顯然更強調機動性。



大型攻城器械也被蒙古人大量使用


在戰場上,蒙古騎射手會先將對手射到懷疑人生,待對手喪失陣形後再發起致命的衝鋒。當後期需要對付越來越多的堅固設防的城池時,蒙古人也開始利用被征服民族的特色兵種和攻城武器來彌補自己的短板。就這樣,從機動力、火力密集度和戰鬥技巧這幾個方面,蒙古人都取得了同時代的巨大優勢。



蒙古人的疆域變化圖


靠著這套戰術,1206年蒙古人統一了草原,南下消滅了同為游牧民族建立的遼、金和西夏,再與南宋長期激戰。1219年在中亞,成吉思汗親率大軍進攻花剌子模國,第一次將蒙古式戰術帶給了中亞國家。



西征的蒙古人正在進攻堅固設防的城市


1236年,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打到了今俄羅斯、匈牙利、波蘭、德國、捷克一線,在今德國東部德累斯頓州境內殲滅了包括波蘭、日耳曼和條頓騎士在內的歐洲聯軍,俘獲並斬首聯軍首領西里西亞王亨利二世。1252年,蒙古人第三次西征的矛頭指向了西亞強國波斯,摧毀了建都巴格達的阿拉伯國和敘利亞國,渡海擊敗了巴爾幹歐洲人聯軍,佔領了塞普勒斯島,兵峰一度抵達埃及邊境。隨著越來越多的異族被蒙古人擊破、消滅和摧毀,蒙古大軍幾乎成了死神的代名詞。


匈奴王阿提拉就曾經給東羅馬帝國和歐洲人帶來恐怖的記憶


游牧民族的這套戰術其實並非罕見,為什麼蒙古人可以運用到極致而產生如此大的戰果?早在漢武帝驅逐匈奴時代伊始,大漢就使用與匈奴接近的戰術,用騎兵對抗騎兵的方式達成了慘烈的勝利,(詳見大漢鐵騎能否戰勝羅馬軍團,小彈古代盔甲之早期鐵甲時代)匈奴人被迫遠離故土,數百年後來到歐洲,一位傑出的匈奴王阿提拉給歐洲人帶來了初代的恐怖記憶(詳見被揍亡的羅馬:十部狂贊的電影帶你看懂古羅馬千年歷史(六)完結篇),那麼可想而知這套戰術並非蒙古人初創。



蒙古大汗遷移圖


實際上,對天朝北方和西南方高原的游牧民族,最佳策略是令其保持分裂和內亂,一旦游牧民族被整合,必然將矛頭對準低地民族,唐朝就在與青藏高原吐蕃的上百年混戰中嚴重削弱了國力。那麼對於蒙古高原的草原部落,自然也應該實施這套策略。鐵木真誕生的年代,蒙古草原就面臨著這樣的困境。當時統治中國北方的遼國並未對崛起中的草原民族實行積極的分化,當鐵木真完成草原的統一後,遼國才驚訝地發現崛起了這麼一個兇狠的對手,接下來的故事基本是家喻戶曉了。



蒙古人大戰歐洲騎士



蒙古重裝騎兵的突擊


與穆斯林戰鬥中的蒙古人


蒙古人的三次大規模西征,幾乎將已知世界的各種文明國家都修理了一個遍,征服了自稱為拜占庭人後裔的俄羅斯人、擊敗了強盛一時的穆斯林,攻克了歷史悠久的巴格達,一直打到非洲的門口。在歐洲兵峰所到之處基本是「戰必勝、攻必克」,一度把驕傲的騎士們趕上了小島,然而就在此時,內部爭權的矛盾讓蒙古人掉頭東歸,西方又一次逃脫了「上帝的鞭笞」。



南宋水師是古典海軍最強盛的朝代,可惜被宋奸們敗了,梁山好漢也沒出現


在東亞,1234年蒙古人滅金,隨後不久就與南宋長期征戰。1253年,蒙古人滅亡地處西南邊陲的大理國,並繼續不斷南下入侵中南半島的森林國家。1273年,被圍困六年之久的襄陽城落,1279年,在廣東江門的珠江出海口崖山海戰中,南宋剩餘力量被元軍和宋奸一舉消滅,小皇帝落海溺水身亡。



蒙古人和漢人聯軍的艦隊出現在日本海岸線



元軍利用南宋航海術東渡日本

蒙古人沒有在征服南宋後停止腳步,而是把南宋發達的航海業利用到了極致。1274年和1281年,元軍兩次跨越東海進攻日本;1282年元軍從廣州乘船出發攻擊占城;1284年,元軍分六路進攻從中國分裂不過兩百多年的越南;1292年,元軍從泉州出發,征討爪哇島上的爪哇王國。雖然歷次的海上征伐戰都以失敗告終,然而蒙古人和其麾下的漢人大軍的確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記錄:從中國出發的艦隊首次攻擊到地球的赤道。(詳見中國為何錯過大航海時代之五:我們的海盜我們的海)



元朝納入吐蕃是一種相對和平的方式完成,不得不說吐蕃人有遠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首次招降了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吐蕃,確定了中原王朝對西藏地區的管理方式,將啞鈴狀的中國版圖第一次添加上豐滿的臀部。(關於啞鈴狀的來源,詳見古中國地圖為什麼是啞鈴狀,此事大有原因)



陸秀夫背負南宋小皇帝跳海殉國像


離開了草原的蒙古人漸漸遠離了縱馬賓士的歲月,他們與生俱來的馬上功夫在數代人之後迅速褪色,缺乏文化積累的游牧文化也無法適應複雜社會的統治要求,此外新的火器技術、盔甲防護技術和航海技術引發重海輕陸的種種因素,也導致了蒙古人戰術迅速落後和過時。在蒙古人擴張大潮退去的一百年後,世界各地由蒙古人建立的各個王國紛紛滅亡,極少數的蒙古統治者和他們的後裔被屠戮和驅趕,蒙古人的痕迹迅速消逝,只在少數地區以少數民族的身份生存下去,然而蒙古人擴張給世界文明帶來的深刻影響,至今仍在各地體現。



蒙古人擴張期範圍極廣,今天的西亞、中亞和南亞都有蒙古人後裔生存


從1234年蒙古人滅金,到1279年崖山敗亡,中國人在東亞抵抗蒙古人主力長達45年,在被蒙古人侵犯的國家中,中國是抵抗時間最久的一個。也許可以用一句官方語言來總結:中國戰場牽制了蒙古侵略軍的大部分力量,為世界人民的反侵略戰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成吉思汗和其後代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古典帝國


中國雖不能總是勝在戰場上,卻總是能勝在文化上。元朝建立後不足一百年就糊裡糊塗地滅亡了。


下一個章節,將探討中國王朝尋找到的君權制衡的最佳方式。


本系列將探討中國王朝的興衰,共有數篇,歡迎延伸閱讀。

歡迎關注「燃燒的島群」,搜索訂閱同名公眾號,內容更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燃燒的島群 的精彩文章:

藍天上的羅生門:誰擊斃了老鬼子山本?
巨獸之亡(1)!武藏號在錫布延海的最後9小時

TAG:燃燒的島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