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賦能教育,解決因材施教難題!

AI賦能教育,解決因材施教難題!

6月27日,「2018中國(海南)第二屆智慧商業大會」在海口隆重舉辦。本次會議旨在順應全球商業趨勢,聚焦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給商業帶來的新變化,通過「智時代·創未來」這一活動主題,探尋產業發展的趨勢,推動傳統商業向智慧商業邁進的步伐。

本次峰會由海南省商務廳與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電子商務委員會主辦,聯合中國商會人工智慧委員會、中國電子商務產業聯盟與品途集團承辦。

在主題為《AI賦能教育產業 共創未來教育》的圓桌論壇中,分享嘉賓為學霸君副總裁宋超;樂學在線副總裁孫諾;海風教育的戰略公關副總裁皮世明;北京中科文峰科技有限公司CEO薛永偉;考拉閱讀創始人趙梓淳,該論壇由創新工場投資總監周家駿主持。  

以下是《AI賦能教育產業 共創未來教育》圓桌論壇實錄,由品途商業評論(ID: pintu360)精編整理(有刪減):

教育的好壞決定了一個人的起點,這也是許多家長為自己孩子投入重金的原因所在,很多投資人說未來會產生20家教育領域的獨角獸。那麼教育獨角獸會花落誰家?歡迎教育領域的創業者跟我們分享教育領域的創新還有與人工智慧的結合。

AI如何賦能教育?

主持人:第一個問題,怎麼樣利用AI技術賦能中國教育產業?每當我們談AI技術改變教育的時候,就會有一些質疑或者泡沫化的聲音,想請教在座的各位嘉賓,自己的公司如何應用AI技術,首先請介紹一下自己的主營業務。

宋超:剛才周總講到的這些現象其實主要兩個原因,第一是現在的整體人工智慧技術相對來說是比較淺的,強人工智慧或者超人工智慧沒有出現,人工智慧教育領域的應用的區域目前可能還並不是那麼廣泛,但是相信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教育領域的應用也會越來越熱,越來越成熟。

學霸君是從事中小學智能化教育的公司,一直致力於利用技術改變教育的實踐探索,我們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應用落地主要在這幾個方面,第一我們打造了國內第一款拍照搜題軟體,這個主要是OCR識別和手寫識別技術,當時我們做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強調人工智慧,後來人工智慧火了,大家才說這個也是人工智慧之一。

後來我們做了國內首個應用落地人工智慧教育輔助系統,主要作用於2C業務的學霸君1對1和2B業務的學霸君AI學,這裡面應用的技術主要包括了機器深度學習、自然語言的處理、大數據、雲計算、知識圖譜整合等複雜的技術。

孫諾:大家好,AI技術在我們在線業務上面有一些應用:海量的題庫設計,知識點系統,從教育品控對於教學環節實行高要求,需要標準化和個性化的結合。

此外,精準的教研,老師的經驗以及系統搭建使得我們教研效果得到提升,至於個性化這一塊我們希望繼續挖掘,使我們的教學更加有針對性,提高效率。

皮世明:海風教育主要的業務是在線真人一對一教學還有海風深學,AI技術的引進我們希望能讓學生家長還有機構的管理者感受到課堂的真實性,我們四月份發布了自己的系統叫做好望角等一下跟大家分享。

薛永偉:我們是做職業教育的,未來人才應該有什麼樣的能力圖譜,我們可以用大數據還有AI技術,再加上人工專家的判斷,形成人員的能力發展路徑。給人員能力做一個很好的發展指導,並基於此做課程設計、教學設計,這樣使我們的內容更加貼近於人才的這個需求。

我們培訓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技術,同時我們也是在應用這樣的技術去改變著整個人才的供給狀況提高效率。

趙梓淳:大家好!我是考拉閱讀創始人,從事分級閱讀。分級閱讀可以把孩子的閱讀能力測量出來,真正的英文文本難度測量出來,這在中國是一件絕無僅有的事情。

一個公司是不是真正的搞AI就看公司到底投入多少人力,多少研發精力還有經費在這個裡面。我們公司十多個碩士博士,有測量心理學、數據挖掘、閱讀測量學的各種各樣的專家從事這樣的一個事情,中國文本的難度從200到1300,任何的文本丟入系統裡面可以得到它的難度值。

AI在教育行業的進展

主持人:第二話題,先聊K12再聊求職培訓,學霸君一對一的業務,還有你們去年參加高考的機器人處於什麼樣的進展,如果有AI技術方面的內容也可以簡要的分享一下?

宋超:截至目前,學霸君1對1大概累計註冊教師三萬人以上,累計註冊的學生用戶超過480萬,平均提分效果29.8分,所以它的實際效果對於學生來講的確存在。去年6月7號高考當天,我們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與高考狀元PK,當時考了134分,經過了一年的進化,目前實驗室數學成績穩定在140分以上,理綜卷240到250分左右。

高考機器人背後反映的是我們擁有的自動解題技術,自動解題技術結合我們獨創的四級知識分層體系可以形成學情分析報告,可以判斷出來哪個知識點比較薄弱,這樣老師知道這個學生哪個點比較薄弱、哪個點需要重點加強,不需要以前那樣大而全的做題,而是針對薄弱點進行強化訓練。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的自動解題技術加上手寫識別技術可以實現系統的自動閱卷,可以節省老師每天的批閱作業和批改試卷的時間,對於老師來講可以把這個時間做教案改進或者更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

還有一個應用就是可以針對學生做自適應的推薦,我們有自動解題和知識圖譜,每天這個學生收到的作業其實是針對當天的薄弱知識點做的,以前老師布置的作業千人一面,每個人做的作業都是一樣的,不管成績好還是成績差。但其實成績好的學生是不需要做這麼多的作業的,只需要針對不會的題目做強化訓練就可以了,這樣來講學習效率就高了。以後的作業可以千人千面,每個學生收到的作業都是不一樣的,而且針對相應的薄弱知識點去做。

主持人:海風教育3.0時代更好地提升老師教學學生的匹配,尤其人工智慧加上老師雙向教學,推動了業務哪些進展?

皮世明:3.0我們開始解決了時空地域的問題,因材施教從最早孔子提出來的,到現在東西部,一二線與三線四線五線城市師資力量是完全不同的,包括城市鄉村他們的師資也不一樣。我們需要提高教師的能力,而AI系統能幫助老師更好的了解學生,我們立足點關鍵點還是在人。

AI的技術只是賦能,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我們的AI系統叫做好望角。目前進展是通過面部表情,後面是語意包括分析,我們認為先有技術才有了人工智慧,先有鋼鐵俠才會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所以我們希望把老師打造成鋼鐵俠,未來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主持人:樂學在線人工智慧知識點結構化,在2018年相應的進展有哪些?

孫諾:讓場景更加真實,更加生活化,用我們的場景打造前端產品。因為教育的產品的目的是學生學習之後取得進步,如果沒有這個目標的話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談。

把AI從輔助工具變成主導的工具,因為依託人的經驗判斷永遠是存在誤差的,所以AI技術是有可能作為一種終極模式存在的,學生的測評、教研包括試題完全的精準運行,達到簡單快速的提分,這樣學習的效率會提高成本會降低。

主持人:考拉閱讀進入學校,分級閱讀系統進展到什麼程度,當下的市場競爭力怎麼樣?

趙梓淳:理科的自適應的系統相對比較成熟,而孩子的語文學習教育比較枯燥,分級閱讀提供了解決方案。大數據+閱讀很好的結合一起落地,每日日活數據50萬,說明每天50萬的小學生用我們的產品,產生大量閱讀數據。

主持人:薛老師您在設計的時候有沒有其他應用更高科技的課程設計方案,我們授課方面跟人家相比有沒有差異化?

薛永偉:無論K12的教育還是職業教育,教學設計我們用到人工智慧技術,舉一個例子比方說現在的大數據的發展很快或者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很快,這個時候我們提供的課程是不是符合這樣的一個趨勢跟方向,建立起來的人員能力畫像是不是可以很好的匹配到崗位裡面。

因此,我們會用到AI的技術去打造能力圖譜,進而定義企業裡面需要的崗位個人能力的畫像。

AI投入比重上升

主持人:你們接下來的戰略當中,AI會對你們的業務發展占怎樣的權重,有些企業核心競爭力未必靠AI技術驅動,又為什麼願意在AI技術的研發投入上面有越來越高的比重?

宋超:學霸君技術上面的投入其實是蠻大的。我們現在有一個將近五百人的技術團隊,每年在技術研發上面的投入大概占整個營收比例的20%以上,而且還有一個上升的態勢。學霸君為什麼這麼重視技術,因為我們相信技術是能夠一定程度上改變教育,提升教與學的效率,可以某種程度上面消除這種教育不公平的現象,填平教育鴻溝,實現教育均衡。

簡單舉一個例子,我們最早在做國內首家拍照搜題的時候,除了學霸君之外當時國內最多的時候有三四百家同業,最後跑出來的大概就是包括學霸君在內的三家。

雖然都是同樣的公司,為什麼三家可以跑出來,技術發揮了很大作用,這裡面就包括拍照識別,識別出來之後可以返回這個答案,這並不是表面那麼簡單,這是我們的一個技術壁壘;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教育公司對於教育大抵應該產生什麼樣的技術,比如說我們現在大力投入的人工智慧的技術,可以幫助老師提升能力,是老師的人工智慧助手。

因為現在教師資源尤其優質教師資源整個中國是比較稀缺的,一個普通的老師成長為一個優質老師花的時間比較長,以前老師憑藉主觀經驗的判斷、教學經驗的積累一步一步成長為名師。現在人工智慧的手段可以給老師提供數據化、結構化的數據的支持,幫助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情、更好地進行教學,從而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提升老師的教學能力,讓普通的老師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成長為名師的潛力。

在學生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以前參加高考的學生整個高三一年大概做四五萬道的數學題,現在通過我們我的人工智慧輔助這個可以數量降低到1.5萬道題左右,提升學習效率的成果非常明顯,學生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做大量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

孫諾:我們現在在線一對一的一些瓶頸未來可以靠AI技術彌補,我覺得在線一對一雖然個性化足夠了,但是面臨著一個產能不足的問題,怎麼樣發展人工智慧兩者兼得,人工智慧需要一個強大的技術跟產品,需要不停的持續研發。

皮世明:投入這麼大,我們是為了解決轉型當時所面臨的問題,我們未來可能建立一個AI實驗室。

薛永偉:AI占營收大概20%左右,可能再過一兩年隨著技術成熟會保持在15%左右的份額。AI教育肯定是一個趨勢,而且運營裡面除了我們的內容和運營能力以外,還是需要構建技術的壁壘。

所以我們還是保持著一個比較高的關注度和比較高的投入,對於AI是不是過熱泡沫的問題,大家可能對於AI所能夠產生的效果有一個過高的期望,其實這個技術從產生到可以成熟的應用和發揮效果事需要一個過程的,所以我們更應該不斷的研究,然後在業務實踐裡面不斷的投入驗證,提升AI水平真正的實現共創未來教育的目的。

趙梓淳:主要投入在人工智慧系統的里,我們就是要把難度測出來,還有孩子的能力測出來,ETS打造出一個考試題大概需要八十萬美金,孩子能力測試,一道題打磨下來五千塊錢人民幣,我們打磨上千道題目了,這一塊投入很大。

主持人:感謝幾位嘉賓的精彩分享,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我們過去談論的互聯網+教育,解決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如今AI+教育解決因材施教的難題,AI教育成為必爭之地,我們使用AI的原因是希望真正的提升行業效率,更好的服務用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蘇寧置業集團總裁金明:智慧零售的商業密碼
黑蝶資本孟凡:大面積撒網重點捕撈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