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深扒大馬首相馬哈迪和新加坡70多年的恩怨情仇,套路太深!

深扒大馬首相馬哈迪和新加坡70多年的恩怨情仇,套路太深!

近日,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關係日漸被馬哈迪影響提上話題榜。新馬關係千絲萬縷,在馬哈迪就任大馬首相22年期間,新馬關係可謂是此起彼伏,時而緊張兮兮,時而熱烈纏綿......大馬前首相納吉曾表示「新馬對峙性外交」,實則暗諷馬哈迪在位時對新加坡的作風。

在馬哈迪之前擔任大馬首相時,執政作風強硬,與時任新加坡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曾因水供、美景大橋、填海、白礁島主權、領空等課題掀起舌戰。李光耀與馬哈迪分別是新馬兩國在位最久的領袖,兩人關係也是亮瑜情結,從未否認過曾經政治場上的糾紛,即使是卸任遠離政治,也是仍然不時地舊事重提。

曾經相愛相殺的李光耀與馬哈迪,而今已經是陰陽相隔,馬哈迪又再任大馬首相,又拿曾經與李光耀「過招」的老伎倆與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PK,新馬關係風雲再起,水供協定、新隆高鐵......等,怕是又將新馬關係推上日趨緊張的地步。馬哈迪活躍政壇超過70年,他與新加坡之間的恩怨情仇一直沒停過......

利益衝突

水供協定一直被馬哈迪說道

馬哈迪舊事重提,已經93歲高齡又向媒體表示說,1962年的水供協定「 太荒謬」,水供協定是我們必須和新加坡談判解決的問題之一……我們會坐下來和新加坡談,像一個文明的人 …… 我們可以互惠互利。 大馬需要新加坡的專業人才,很多新加坡人也到大馬投資......(詳情點擊:馬哈迪要對新加坡「下黑手」,重新協商水供協定!坡島水價要漲?)

馬哈迪怕是老糊塗了!這個水供協定在馬哈迪曾就任大馬首相時與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已經糾纏很久。當時,兩國之間的「供水問題」一直都爭議不斷。曾經,新馬甚至為了這件事,在地區報紙上刊登整版廣告以表達不滿。

馬哈迪經常拿「供水」這件事來說,而李光耀曾表示,如果馬來西亞不再提供新加坡原水,他將會向馬來西亞宣戰。馬哈迪與李光耀很熟絡。可是有時候,大馬與新加坡之間會出現利益衝突,這些問題都需要去解決,可是很多時候問題不容易解決,比如水供。

他表示,大馬以1000加侖3分令吉的價格把生水賣給新加坡。「我不知道這個3分錢是令吉還是新元,可是即使是新元,3分錢新元相當於9分錢令吉,9分錢令吉,在今時今日已經買不到東西了。而新加坡的食用水,卻水漲船高,這幾乎是他們跟我們免費購買生水,而且從中獲利。我們覺得,這份協議是很多年前簽訂的,應該要重新檢討。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那麼多年過去了馬哈迪的話還是沒有多少變化,只看到自己的得失,看不到新加坡的付出。馬哈迪表示,新馬兩國簽訂的兩份水供協定都是不平等的。新馬兩國分別在1961年及1962年簽署水供協定。第一份水供協定2011年到期,第二份水供協定將在2061年9月屆滿。(詳情點擊:大馬要斷新加坡的水!新加坡外交部強勢回應......)

供水問題早已超出經濟的範疇,多年來一直撩撥著新馬最為敏感的政治神經。新馬關係之所以「晴時多雲偶陣雨」,除了供水問題「作怪」之外,還有其他因素。

新隆高鐵

馬哈迪不顧情面頻繁變卦

原定2026年12月31日通車的新隆高鐵列車,當新隆高鐵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競標,馬哈迪拋下豪言,一旦重新掌權,他將重新檢討這個項目計劃的必要性。正如他所說,馬哈迪剛一上台就拿新隆高鐵開刀。(詳情點擊:新加坡高鐵通中國夢碎,幾百萬人哭慘了!!!)

新加坡和吉隆坡之間約400公里的距離頗為尷尬,長途大巴或自駕需要約6個小時,選擇公路出行而且非常不舒適。飛行雖然在空中只需要約40分鐘,但繁瑣的登機、出入境、安檢和候機手續,再加上吉隆坡國際機場距離市中心較遠,飛機出行其實並不比公路節省太多時間,因此兩地之間對於高鐵的需求是顯而易見的

馬哈迪直言,高鐵只有在距離很遠的地方才能發揮作用,但在近距離的地方不會有太大貢獻,「所以我們需要重新考慮建設高鐵」。(詳情點擊:重磅:馬哈迪說不取消新隆高鐵,中國和新加坡通高鐵還是有戲!)就在6月初,大馬財政部長林冠英對媒體表示,大馬必須與新加坡談判後,才進一步採取終結新隆高鐵這個計劃的步驟。還表示,大馬取消這項計劃,是因為大馬新政府估計其建築費可能超過1100億令吉(約370億新元)及長期維修成本,他希望新加坡能理解馬國的困境。

6月初,新加坡交通部長許文遠發聲明說,新加坡在等待大馬闡明立場的同時,還須繼續承擔高鐵計劃的費用。一旦大馬向新加坡證實要終止高鐵計劃,新加坡將研究有關影響,並會根據新隆高鐵雙邊協定的條款,行使新加坡的權利,包括要求大馬做出相關賠償。

馬哈迪是一個高手,他曾說對付新加坡就像「剝貓皮」一樣,可以有很多方法。想必水供協定、新隆高鐵都是他的手段之一。新隆高鐵替代方案怕也是「幌子」(大馬要出新隆高鐵新方案,能省500億!),背後是想推出「談判套餐」,新隆高鐵和水供協定一起與新加坡談判。

或正如新加坡外交部前常任秘書比拉哈里所說,馬哈迪此時重提水供協定是一種戰術,當他正式想要取消新隆高鐵項目時,以供水協定來要求新加坡降低或免除索賠。馬哈迪的「狼子野心」是想讓新加坡政府「分心」,向大馬人民證明自己。

拆除新柔長堤計劃落空

馬哈迪積怨很深

馬哈迪算是對新加坡積怨很深,這要從他與李光耀最大筆「恩怨」說起,那就是拆除新柔長堤問題。長堤的兩邊是不能通船的,因為這座長堤的存在,柔佛海峽被硬生生從中間截斷,不再具有通航能力。

1995年,馬哈迪提出拆除新柔長堤,改建一條大橋連接新馬兩地。但是,新加坡因與大馬的多個問題沒有談妥而不同意馬哈迪拆除長堤的建議,馬哈迪並不死心,單方面宣布大馬將改建大橋,連大橋的名字都想好了,名為美景大橋。然而,在馬哈迪退位後,備受新加坡反對的美景大橋被馬哈迪的繼承者們扼殺,馬哈迪口水抨擊,該大橋還是沒能實現。

馬哈迪一直希望用橋取代長堤,讓柔佛海峽可以通航。可對新加坡而言,雖然柔佛海峽並不能完全取代新加坡海峽,但至少配合大馬以橋代堤對新加坡是毫無益處的,反而還要負擔一筆不小的工程費用。

但不管怎樣,停建彎橋,更多還得歸結於當時馬哈迪的繼承者們。其次,大馬一旦談判涉及到法律,很難是新加坡的對手。當初兩國有過許多紛爭,例如供水價格、白沙島主權爭奪以及彎橋紛爭都是如此。馬哈迪就任22年屢屢咄咄逼人,但作為小紅點的新加坡並沒有吃過什麼虧。

馬哈迪與李光耀

瑜亮情緣

馬哈迪與李光耀瑜亮「情緣」兩人雖紛爭不斷,但無論如何卻不約而同表示新馬分家後,維持友好的新馬關係,這一點是李光耀和馬哈迪都選擇的一直做法。在《李光耀回憶錄1965-2000》中提到,「儘管與馬哈迪有過糾紛,從1981年至1990年,在他擔任首相直至我卸任的那9年里,我跟他在解決雙邊問題方面所取得的進展,比拉薩(第二任首相)和胡先翁(第三任首相)在位的12年還多。」

很多人也想知道馬哈迪對李光耀離世說了什麼?這個疑問在李光耀逝世5天後,馬哈迪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光耀與我》的帖子,講述兩人之間窩心的往事及對李光耀的評價等。「我不能說自己是李光耀的密友,但對他的離世依然感到傷心;不論我們有多友善或不友善,當一個熟悉的故人逝世時,這會使我們傷心。」

在馬哈迪1989年心臟病發,需要動心臟手術時,李光耀非常關心地聯絡哈斯瑪,要求暫延手術時間,因為李光耀替馬哈迪安排了一名頂尖的心臟外科醫生,但是當時馬哈迪情況突發,哈斯瑪對李光耀表示感謝,並承諾馬哈迪手術後就給他回電話。之後,當李光耀生病時,馬哈迪也要求探訪,李光耀也答應了他的要求,但是就在探訪前一晚,被告知李光耀病重,無法與他見面。

馬哈迪在出席日本東京「亞洲未來」年度會議,巧遇李光耀也赴會,在使用晚餐時,馬哈迪走近李光耀身邊,問他近況如何。兩人親密地坐在一起聊天,日本攝影師拍下了這一幕,後來被爆料出來馬哈迪也表示不會介意,卻覺得人們會以此照片聯想很多故事,瑜亮情緣也許從中可以看出。

馬哈迪評價李光耀時,說「現在李光耀已經不在了,他的歷程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即爭取獨立者領導各自的國家及了解獨立價值的時代,在李光耀逝世後,東盟失去了一個強大的領導層。」

在馬哈迪活躍政壇超過70年,與新加坡之間的恩恩怨怨都是在政治層面上,雙方所持的政治觀點不一樣,馬哈迪覺得自己是對的,從大馬國家利益為出發點。而李光耀也有自己的見解,自己的立場。但也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亞洲價值觀,李光耀相信亞洲價值觀,馬哈迪也相信亞洲價值觀。

不管怎樣,新馬還是距離最近的鄰居,審慎處理雙邊關係對兩國都好。至於新馬關係,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李光耀回憶錄》中有一段描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關係仍會有起有落,新加坡人必須對這些波動處之泰然,關係好時無須格外歡喜,關係變僵也無需沮喪,我們必須時刻保持鎮定,有毅力、有耐心,沉著堅持自己的立場。」

通心粉,對於馬哈迪與新加坡的愛恨情仇還有哪些?對這裡面的「恩怨」如何看待?快「寫留言」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

1 新元 =4.84550人民幣

1 人民幣 =0.206377新元

(*截稿前更新)

猛戳下圖,獲得更多最新打折訊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加坡萬事通 的精彩文章:

震驚:坡島7歲男孩遭「狼外公」性侵,女兒大義滅親抓父!
想在新加坡當華文老師的看過來

TAG:新加坡萬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