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最牛的一科考試,李鴻章考了39名,狀元是張之洞的哥哥

清朝最牛的一科考試,李鴻章考了39名,狀元是張之洞的哥哥

原標題:清朝最牛的一科考試,李鴻章考了39名,狀元是張之洞的哥哥


在清朝,科舉考試漸漸走到了末路,但作為選拔人才最重要的途徑,仍然有非常多的牛人在走這條路,比如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科舉中,就一下子出現了好幾位頂級大名人。


咱先來看看這科的狀元是怎麼來的吧。

當時的首席大學士名叫卓秉恬,是四川人,看中了跟他同鄉的一個考生,名叫伍肇齡。小夥子長得不錯,才華也相當拿得出手,尤其是書法,非常了得,老卓就想,我四川二百多年了還沒出過一位狀元,太不應該了,這次的小伍有這個實力,但要想穩拿狀元誰也不敢打包票,還是我來運作運作吧。



(圖:伍肇齡的書法)


於是,老卓就挺著肚子去找本科的主考官,說:「我們四川有個考生叫伍肇齡,字寫得很有水平,你不妨多看看,對你的書法很有好處。」

主考官也是機靈人,哪兒能聽不出來裡面的門道,回去後就把伍肇齡會試的卷子找了出來,連夜溫習,果然收穫不小。


殿試結束後,主考官把各個閱卷官評出的前幾名都要來,一份一份地找,因為他知道伍肇齡的水平肯定在前幾名,果然,沒看幾份卷子就被他找到了,那字體絕對錯不了。於是,就把這份卷子排在了第一的位置,連同後面的九份卷子一起交給了皇上。


道光看了看,沒提什麼意見,就讓人開始拆封填榜。這時,旁邊的主考官偷偷向老卓遞了個顏色,老卓點了點頭,算是回復。


現在,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了——第一名:張之萬!


主考官和老卓一下傻了眼,怎麼回事?不是伍肇齡嗎?老卓瞪著主考官,主考官也慌了神,我沒看錯啊,就是伍肇齡的字體,光聽說有撞臉的,難道還有撞字的?


恭喜你,猜對了!


古代讀書人對書法的重視程度是現在的學生無法理解的,每個孩子一入學,就開始照著字帖狂練。俗話說,字是人的第二張臉,就像韓國的孩子一樣,爹媽給的第一張臉你無法改變,但可以通過努力擁有你的第二張臉。


不過,韓國的整容樣板就那幾款,很容易撞臉,中國古代的字帖也差不多,全國的孩子都在學柳公權、顏真卿那幾家,可想而知撞字的也肯定不在少數,比如這位張之萬同學和伍肇齡同學。


到了這個地步,再想改已經不可能了,老卓再牛也不敢在皇上面前耍威風,只能接受了這個事實。

張之萬的運氣不光體現在考場上,在官場上同樣一路亨通,深受慈禧太后的賞識,先後做過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吏部尚書,最後還做到了一品大學士,位極人臣。


張之萬牛到了天上,不過他有個堂弟比他還要牛,即張之洞,晚清洋務運動的領袖人物,也在16年後高中探花。


另外,這一科還出了四位大牛人,第一位是李鴻章,其牛X的程度更在張狀元之上,堪稱晚清第一大紅人兼第一大黑人,譽滿天下,謗滿天下,當時名列二甲第36名,相當於第39名。


第二位是沈葆楨,封疆大吏,中國近代海軍、航運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林則徐的女婿,當時名列二甲第39名。


第三位是郭嵩燾,中國首位駐外大使,先後任駐英國、法國公使,堪稱中國職業外交家的先驅,而且,郭嵩燾與曾國藩、左宗棠都是兒女親家,家族勢力絕對爆棚,當時名列二甲第60名。


第四位是馬新貽,歷任浙江巡撫、閩浙總督、兩江總督等要職,當時名列三甲第6名,後來被刺殺身亡,成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李連杰、劉德華主演的《投名狀》就是以他遇刺為原型的。


至於那位被張狀元頂替掉的伍肇齡同學,雖然老卓很想培養培養,但人家小伍是個淡泊名利的人,當了幾年小官就辭職不幹了。回家幹什麼呢?人家當了書院的院長,干起了教育工作,一干就是60年,為家鄉培養了無數人才。這樣看來,他的功勞其實也不在張狀元之下。


看來這一科真是人才濟濟,堪稱大清第一名榜。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形象氣質最好的開國少將,曾連續七次擔任國慶閱兵領隊
許世友帳下有個小戰士,身上傷痕纍纍,後來被授予開國少將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