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戶型的空間取捨術

小戶型的空間取捨術

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周國平

本期對話的是一戶小而美的三口之家——游爸游媽和一歲的兒子游游。游媽是學術期刊的編輯,游爸從事中醫藥學術研究,他們生活態度隨和謙遜,享受著三口之家的安逸生活。整個家的設計將實用和家人放在了第一位,對現在的家,他們滿足而幸福。游爸為至家君描述的理想生活畫面也是質樸而純粹的:看書,曬太陽,帶游游。

游游的愛車

戶型圖

玄關

這個家有著簡約溫馨的色調,怡人的綠植元素點綴著整個玄關,清新舒適之感撲面而來。經設計師巧妙改造變身(文章後邊會詳細講解),最大程度合理利用空間,整個玄關收納儲物裝飾皆能完成,濃縮了整個家的設計風格。

一進門左手邊是一整面牆收納櫃,通透的純白色不會使人產生壓迫感,藕灰色大理石地磚更給空間增添幾分高級質感。

隨處可見綠植元素,充滿生機。

開放式鞋櫃方便存取

衛生間

由玄關分割出的一塊空間,讓原本窄小的衛生間實現了乾濕分離。這一改變主要也是為了游游,「希望孩子能有一個舒服的淋浴間」,游爸說。

裝飾瓷磚圖案充滿童趣,豐富了空間元素和色彩。

明顯區別於周圍顏色與材質的一扇門,很好地將衛生間乾濕兩個區域做出了隔離。

提到衛生間,游爸還是有一些小的遺憾。洗手池上方的櫥櫃和櫃前燈位置搭配不合適,燈過低柜子過高,導致使用時光線會有些刺眼。

客廳&餐廳

客廳分為會客休閑區和餐廳區。游爸游媽沒有像鄰居那樣,選擇將大客廳分割出一間卧室或者做其它設計,這樣做不僅是出於對寬敞明亮空間的喜愛,更重要的是希望提供給游游一個可以暢行無阻玩耍的樂園,家人的需求永遠是第一位的。

兩組定製櫥櫃完成了整個客廳的收納工作,冰箱也鑲嵌其中,強調了整體感。

設計師推薦了很多好看的綠植,但是游爸最終卻選擇了普通的綠蘿。因為綠蘿能吸收空氣中的苯、三氯乙烯、甲醛等,非常適合用於新居凈化環境。

會客區一眼望去到處是綠植,明黃色的單人搖椅靜靜坐在飄窗旁,在陽光不吝惜地傾灑的周末,整塊區域是一家三口最愛的親子互動區。

游媽親自挑選的客廳頂燈,雖與一開始設想的北歐風有些出入,卻意外地搭出了自己的風格。家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選擇過程中,慢慢找到自己的味道。

廚房

廚房忙碌的煙火氣息,柴米油鹽的瑣碎碰撞,正是一個家庭醞釀幸福的根本。

廚房沒有做過多改造,一切以實用為準,做了整面牆的收納櫃。盡量縱向儲物,將一切能掛起來的工具都掛起來,保持檯面的整潔清爽。

廚房操作台上的感應燈帶,增加工作台的準確照明,做飯時會方便很多。

卧室

這間為游游準備的卧室,牆上的船舵壁燈、吊燈上的童話騎兵、足夠的儲物和稍顯低矮的傢具,處處體現了父母的愛和美好期待。小小少年終將有一天,由這個房間駛向更廣闊的星辰大海。

卧室空間較小,如果放置單獨的床、書桌、柜子會非常擁擠。設計師將這個卧室與隔壁的儲物間打通,設置床櫃一體的榻榻米,完美滿足居住需求。

在游爸與至家君聊到關於理想生活的時候,游游在爸爸懷裡咯咯笑著抓起玩具揮來揮去「搶鏡頭」,游媽在一邊時不時補充著回答,這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場景,就已經給出了答案。如果給此次裝修打分,游爸給出了8、9分的高分,「雖有遺憾,但是總體來說是很滿意的。」關於這次裝修,他還有很多想要分享。

1、小戶型空間取捨術

小戶型空間不足是硬傷,但優化空間時不是說一味地增加隔斷或者打掉隔斷就好,而要視情況做出取捨。

捨棄沒用的空間。玄關的改造是游爸最為滿意的部分。原戶型中,玄關面積大卻並不實用:既不能當做餐廳使用,也不能完成太多儲物功能。經過設計師的改造,將入戶門左側的牆面向左推進,容納一整面牆的收納櫃。右側大塊空白區域改造為衛生間的一部分,實現了乾濕隔離,解決了空間利用率不足的尷尬局面。

改造前

捨棄不必要的隔斷。例如客廳,有人就會選擇將其劃分出明確的客廳和餐廳空間,但是游爸一家並沒有這樣做,因為他們喜歡並需要一個足夠寬敞的完整空間供孩子玩耍,這樣也在視覺上提升了房間面積。再比如原戶型進門左手邊雞肋的儲藏室,設計師將其與隔壁的次卧打通,優化成一整間卧室。

過多強調區域的劃分,將顯得空間內各個區域更狹窄擁擠,所以清楚自己的居住需求,不要為了增加空間盲目增加隔斷,可以捨棄的隔斷也盡量打通,完成戶型的完美優化。

2、以家人為本的實用主義

至家君提出用三個詞來形容自己的家,游爸首先說出的就是「實用」。設計並不是好看就可以,家居設計最重要的永遠是實用性。而這種實用性就體現在設計家的時候,不管是風格、結構,還是一個小角落,都要讓它符合家人的生活習慣。大到新風系統小到門上的防夾手裝置,家中隨處可見以家人為本的設計。畢竟,讓家人居住時感到舒服、方便,才是設計的初衷。

3、在能力範圍內選擇最好的

關於裝修經驗,除了老生常談的「聽設計師的話」,游爸還提出要在能力範圍內選擇最好的。「裝修前想過要節儉一些,開始不捨得投入,但是後來發現有些錢不能省。比如牆上的壁畫,200塊錢的和20塊錢的就是有直觀的差距,質感差很多。」

這是一種聰明的購物觀。人很容易陷入一個怪圈裡,有很多時刻因為預算不足或本著節省的目的,選擇低廉但不甚喜歡的代替品。但不管衣物還是傢具,不同價位的產品質感天差地別,如果效果達不到心理預期就會造成兩種後果:不滿意但是忍耐,不滿意扔掉重新買。而不管哪種,都無疑是自添煩惱。

在能力範圍內,選擇最好的,不是為了虛榮也不是衝動,而是因為你值得更好的。

—往期好文—

▲戳圖閱讀

▲戳圖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家軟裝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小戶型的居住智慧

TAG:至家軟裝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