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隕石坑周圍為什麼會出現神秘的線條狀,曾經困惑了科學家幾十年

隕石坑周圍為什麼會出現神秘的線條狀,曾經困惑了科學家幾十年

趣味探索訊 每天地球都遭受數1000噸來自外太空天體的撞擊,不過大多數都是些塵埃或顆粒較小的沙粒,它們都在到達地面之前就已經化成灰燼。只有少數體積足夠大的隕石能夠承受住空氣摩擦帶來高溫燃燒,一路墜落到地球表面並形成隕石坑。然而這些隕石坑卻讓科學家困惑了。

我們知道較大隕石能以碗狀衝擊坑的形式留下它們的印記。例如有著5萬年曆史,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巴林格火山口,這是一個長度為1.2公里,深達170米的隕石撞擊坑。科學家不僅在地球上對撞擊坑進行探索和研究,而且還對水星,金星,火星,月球,木星和土星衛星上的撞擊坑進行了探測。

幾十年來隕石坑周圍的一個圖案卻讓科學家感到困惑。我們知道隕石的強大撞擊力將地面變成粉末,並以錐形軌跡將粉末高度投射到空氣中。飛行粉末瀰漫在隕石坑周圍,最後慢慢地自由散落。奇怪的是粉末鋪在地上呈現線條狀,它們以隕石坑為中心點向外呈現出扇形條紋。

按常理而言隕石激起的粉塵應該平均分散在隕石坑附近,然而事實上隕石坑粉塵卻呈現線條狀。為揭示神秘火山口線條狀是如何形成的,來自日本沖繩科學技術研究生院的科學家對小行星撞擊地球進行了模擬實驗。他們將重金屬球投擲到沙床上,讓沙子形成一個被包圍的火山口。

奇怪的是當金屬球掉到平坦的沙床不會產生線條狀粉塵,反而當金屬球掉到凹凸不平的沙床時,沙床表面怪異地產生線條狀粉塵。科學家仍然不清楚為什麼不平地面會讓隕石坑粉塵呈現線條狀。因此,團隊在平坦的沙床上進行了第二次實驗,最終科學家發現影響產生的條紋數量的唯一變數是球的大小和谷之間的距離。

既然條紋數量和球的大小存在著關係,那麼科學家們就可根據隕石坑條紋的數量用來計算出隕石本身的大小。目前這份研究報告已經發表在「 物理評論快報」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探索 的精彩文章:

一顆微型中國月球衛星,剛給地球拍了一張看起來沒有月球大的照片
世界最干沙漠1天下9年雨!沙漠一下現湖泊,美國緊急動用偵察衛星

TAG:趣味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