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科院等科學家合作在磁控電子結構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中科院等科學家合作在磁控電子結構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施加外磁場可以調控磁性材料的電極化、光偏振、溫度、幾何形狀等宏觀物性,即實現磁電、磁光、磁熱、磁彈等效應。這些效應是構成磁性功能器件如磁探測儀、磁光克爾儀、磁製冷機等的物理基礎。考慮到材料的宏觀物性與微觀電子結構存在密切關係,最直觀的想法是通過磁場直接調控電子能帶結構,從而改變材料的電學及光學等特性。在外磁場的作用下,原本簡併的電子自旋態會產生塞曼能級劈裂。然而這是一個微小的能量量級,如1特斯拉的巨大磁場(約地磁場的三萬倍)只能產生的微小能級劈裂,遠小於室溫下的熱漲落,因此無法用於器件設計及應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科學家團隊——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鍾志誠團隊和荷蘭特文特大學博士廖昭亮合作,提出了一種新型的磁控電子結構效應:通過外磁場調控磁化方向,藉助自旋軌道耦合,實現電子能帶結構的巨大改變。理論預測該效應中外磁場對電子能帶結構的能量調控可以高達,比經典的塞曼效應大了3個數量級,高於室溫下的熱漲落,可用於設計新型的磁電、磁光器件。

研究人員首先採用模型分析,發現在具有低對稱性、強自旋軌道耦合和長程鐵磁序的材料中,通過施加外磁場改變磁化方向,藉助自旋軌道耦合,可以實現能帶結構的巨大改變(如圖1所示)。但困難在於一直缺乏滿足以上條件的材料體系,直到最近發現了能完美符合以上條件的二維鐵磁材料。研究人員以二維鐵磁材料CrI3為例,採用第一性原理計算,預測該材料具有巨大的磁控電子結構效應(如圖2所示)。當磁化方向從面外調控到面內時,電子能帶結構會從直接帶隙轉變為間接帶隙,費米面也會發生變化(如圖3所示)。此外,磁化方向的改變還可以驅動拓撲相變。這些顯著的能帶變化會改變光學、電輸運性質。例如,可以利用磁場調控磁化方向控制熒光效應。另外,費米面的變化會誘導出巨大的各向異性磁阻,拓撲相變會改變材料的表面態的拓撲特性(如圖4所示)。這些理論預言的功能性質的變化未來可以通過進一步的實驗證實。

綜上所述,該工作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磁控電子結構效應,即通過施加外磁場改變磁化方向,實現對能帶結構的巨大改變,進而調控一系列相關的電子特性。利用該效應,可以製備出新型的自旋電子器件及磁電、磁光器件。此外,該效應需要滿足低對稱性、強自旋軌道耦合、長程鐵磁序三個條件,基於以上條件進行搜尋,有望發現更多具有磁控電子結構效應的材料體系。

上述工作於5月22日以Spin Direction-Controlled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 in Two-Dimensional Ferromagnetic CrI3為題發表在Nano Letters(Nano Lett.2018, 18, 3844-3849)期刊上。寧波材料所博士蔣沛恆和李磊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鍾志誠和廖昭亮為共同通訊作者,南京大學教授趙宇心參與拓撲部分的討論。該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7YFA03036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774360)及寧波市3315創新團隊的支持,所有的數值計算都在寧波材料所超算中心進行。

寧波材料所等在磁控電子結構領域取得進展

(來源:中國科學院)

關注中國高科技(微信公眾號cas-hitech),參與新浪微博話題#中國高科技#,獲取更多科技前沿信息和高新科技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高科技 的精彩文章:

中科院科學家在層狀范德華異質結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

TAG:中國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