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役後,趙國一位縱橫家赴秦三言兩語,便令白起撤兵

長平之役後,趙國一位縱橫家赴秦三言兩語,便令白起撤兵

原標題:長平之役後,趙國一位縱橫家赴秦三言兩語,便令白起撤兵


戰國後期,強盛的秦國開始了滅六國的行動,當時剛剛「胡服騎射」後的趙國是能與秦國抗衡的一大諸侯國。為此,秦昭王採用魏人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策略,開始先攻魏,之後又與趙國展開了戰國歷史上最大也是最著名的一次戰爭——長平之戰。


趙王開始派老將廉頗率軍抵抗秦軍,而廉頗只採用以逸待勞的戰法,堅守城池,雖然殺不退秦軍,但秦軍也是無法攻克廉頗的陣地。


秦昭王接到兩軍陷入僵持的報告後,又與范雎商量對策,范雎又獻出一個「反間計」,施謠言說秦軍只怕趙括統令趙軍,而不怕年老膽怯的廉頗。


趙王聞訊後,竟然真的把廉頗召回,派「紙上談兵」的趙括到前線統領趙軍與秦軍決戰。結局大家都知道了,趙括在長平(今山西晉城高平市西北)被亂箭射死,手下四十餘萬的趙軍投降秦軍後,全部被秦將白起坑殺,只存年少者240人未殺,放回趙國,以宣揚秦國之威風。


趙國沉浸在悲傷之時,邊吏又來報:「秦軍攻下上黨,十七城盡皆降秦,今武安君(白起)親率大軍前來,聲言直逼邯鄲(趙國都城)。」


趙王急召群臣,問道:「誰能為寡人退秦兵?」而群臣面面相覷,但沒一個人敢站出來表示可以退秦軍。


平原君趙勝回家之後,也問自己的門客誰能退去秦軍,門客也無人能應,這時,恰好縱橫家蘇秦之弟蘇代也在平原君門下當舍人,他得知此事後,乃對平原君說:「我若至咸陽,必能止秦兵不攻趙。」


平原君詢問對策,蘇代乃把自己的詳細計劃告出,平原君聽後贊同蘇代的計劃,便告知趙王,趙王也認可,便厚賜金銀於蘇代,讓他前往秦國活動。


蘇代即連夜兼程,迅速到達了秦國都城咸陽,並拜見范雎,范雎請入上座後,問道:「先生為何而來?」


蘇代回答:「為君而來。」


范雎聽後感覺非常納悶,不知道蘇代為何說這話,但既然對方千里迢迢而來,定然有緣故,又追問:「蘇先生何以教我?」


蘇代問:「武安君已殺馬服子乎?」范雎回答:「是的。」


蘇代繼續問:「今日欲圍邯鄲乎?」范雎回答:「是的。」


蘇代乃說出一段長話:「武安君用兵如神,身為秦將,攻奪七十餘城,斬首近百萬,雖伊尹、呂望之功,也不過如此。現在又乘勝圍攻邯鄲,邯鄲必破,趙國必亡矣!趙國亡,則秦國成霸業,而武安君則必定是頭等功臣,如伊尹之於商湯,呂望之於周。君雖然權勢很高,但之能甘於其下。」


范雎聽後,不覺一怔,乃傾身問道:「以先生之意,那我該怎樣做最好呢?」


而蘇代不急不忙的樣子,繼續回答:「君不如允許韓、趙割地以求和於秦。韓、趙割地,則為君之功勞,又解除武安君之兵權,如此一來,在秦國,誰也不能跟你相比,你的地位,必定是穩如泰山了。」


范雎聽後大喜,遂盛宴款待蘇代。次日即對秦王說道:「秦兵在外征戰已久,兵疲力盡,宜修養一段時間,現在不如派人使韓、趙,讓他們割地以求和。」


秦王一直對范雎言聽計從,聽後就說:「既然如此,那此事就勞煩相國給聯繫辦理了。」


此時的白起正連戰皆捷,他乘長平勝利之威,欲直逼邯鄲,掃滅趙國。卻忽然接到撤兵回師的命令,白起雖然不願退兵,但君命難違,他不得不班師回朝。這樣,趙國躲過了此時亡國的劫難,並利用這段短暫的時間,迅速從各地招募新兵,由廉頗訓練,等到秦王反應過來時派兵又來攻趙的時候,有了抵抗之力。


本文參考文獻:《史記·白起列傳》、《賞讀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之韻 的精彩文章:

為何會有「李林甫不死,安祿山不反」之說?
明嘉靖帝最喜歡的寵物,恰是武則天最懼怕之物

TAG:史家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