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篇文章入門小程序

十篇文章入門小程序

最近在研究微信小程序,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但由於個人公眾號無法插入外鏈,而我又不希望分享過多專業技術方面的內容,所以就把十篇文章放到一起,作為入門的導讀。有關小程序的最新思考,我會放到新建的知識星球里,二維碼在文末。

目錄

一、小程序淘金之什麼是微信小程序?下一個千億級別風口

二、小程序淘金之微信小程序的產生背景

三、小程序淘金之國外小程序發展現況|國內競爭激烈?出海淘金去!

四、小程序淘金之國內小程序發展現況|是一超多強還是四足鼎立?

五、小程序淘金之為何微信小程序必勝?得關係鏈者得天下

七、小程序淘金之小程序的優越性|小程序,大作為

八、小程序淘金之5個案例說明小程序的紅利|拼多多、美團們的成功之道

九、小程序淘金之微信小程序在萬物互聯時代的應用

十、小程序淘金之微信小程序的風險與挑戰

-1-

小程序淘金之什麼是微信小程序?下一個千億級別風口

什麼是微信小程序?微信官網是這樣介紹的『微信小程序是一種全新的連接用戶與服務的方式,它可以在微信內被便捷地獲取和傳播,同時具有出色的使用體驗』,但定義中缺少參照物,還是比較抽象的,我試著重新定義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是一種能媲美原生Native App體驗,無需下載安裝、註冊登錄、更新卸載,能夠便捷地被獲取和傳播的增強版網頁Web App交互方式 』,下面來解析一下這個定義:

媲美原生Native App體驗。微信小程序在技術上是『新壺裝老酒』,參考了Google 、Facebook的技術架構,並沒有創新。但是,技術從來都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核心,需求與應用場景才是,沒有無人駕駛、VR/AR、智能家居等需求與應用場景,5G技術同樣什麼都不是。微信小程序能夠媲美原生Native App的用戶體驗,包括啟動速度、載入速度、調用本地資源的能力等等,大概能達到60%~80%的程度,這將極大地拓寬它的應用場景,所以,它有可能取代60%~80%的App。

無需下載安裝。微信小程序本質上是網頁,因此用戶無需下載安裝,對於開發者而言,這能大大降低拉新成本,對於用戶而言,能夠讓用戶直接觸達服務,用張小龍的話來說就是實現觸手可及的夢想。

無需註冊登錄。微信小程序寄生於微信體系內,通過授權即可完成註冊登錄行為,同時擁有相應的賬戶體系,這同樣可以極大地降低拉新成本,因為每一個步驟都是一個漏洞模型,都有相應的流失率、轉化率,少了一個步驟,意味著轉化為用戶的比率會得到提高。

無需更新卸載。如定義所言,微信小程序本質上是Web、是網頁,網頁呈現給用戶的,無時無刻都是最新版本。對於開發者而言,所有的用戶都使用同一版本,再也無需運營多個版本,想方設法讓用戶升級,同時也不需要每次更新都跑到AppStore、國內十多個Android應用商店重新提交代碼,浪費運營資源;對於用戶而言,也無需浪費流量、浪費時間進行升級,同時,如果不需要某款應用,離開即可,無需卸載。

能夠便捷地被獲取和傳播。這個特點才是微信小程序的核心,其餘的都是次要的,微信小程序寄托在10億用戶的微信上,10億用戶就是整個中國互聯網,人們在上面聊天、群聊、刷朋友圈、轉賬支付、看公眾號文章、玩遊戲、購物等等,能夠便捷地被獲取和傳播意味著效率上的提升,而效率是幾千年來商業的核心驅動力。馬車取代了步行是因為馬更快、效率更高,火車取代馬車,高鐵取代火車,莫不如是,都是效率在驅動。微信小程序同理,舉個例子:你看著介紹海南芒果的文章,文章後就有海南芒果的小程序介紹卡片,你直接下單購買即可,不再需要專門跑到淘寶京東上去搜、去比價,而且,你還能輕鬆地跟家人分享,小手一轉即可完成拼團、砍價,這就是微信+微信小程序產生的化學作用,將會迸發出大量的商業機會。

連接一切的微信互聯網

網頁交互方式。微信小程序本質上是Web、是網頁,但它是增強版的網頁,因為它的載入速度比普通網頁快了30%,千萬不要小看這30%的變化,用戶能夠忍受的等待時間往往就是1s之差。至於是如何實現的,簡單來說就是復用了微信已有的框架,不再需要重新載入。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小程序的定義,接下來我會用10篇文章詳細介紹微信小程序淘金的機會以及存在的紅利,市場給到微信小程序的估值已達千億人民幣,所有的創投機構目光都聚焦於此,這可能是2018年最大的風口,千萬不要錯過,趕緊關註上車。

-2-

小程序淘金之微信小程序的產生背景

-1-

百度輕應用慘成先烈

早在2013 年 8 月,在百度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輕應用」這個概念被首次公開提出,正式揭開了「輕應用」的發展帷幕。百度選擇切入輕應用的背景是當時移動互聯網風頭正盛,到2012年底手機網路各項指標增幅已全面超越傳統PC網路,用戶由PC向移動端快速遷移,各種軟體應用噴井式增長。百度要將昔日PC時代的優勢地位延伸至移動互聯網,為確保移動入口地位,勢必需應時擴展。

百度官方對其定義為「百度輕應用是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全功能應用,既有媲美甚至超越Native App的用戶體驗,又具備Web App的可被檢索與智能分發的特徵,可以有效解決優質應用和服務與移動用戶需求對接的問題。」但事與願違,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百度輕應用沒能起飛,反而成為了百度的邊緣項目,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事後馬後炮可將失敗的原因總結為三點:

1、技術尚未成熟,輕應用與Native App體驗差距明顯

2013年8月,應用市場風頭正勁,百度於當年以19億美金的破記錄天價收購91手機助手,騰訊的應用寶、360公司的360手機助手、各家手機設備商相繼開始發力,都認可了應用商店作為入口的商業價值。

此外,當時HTML5技術尚未成為標準,直到2014年10月28日,W3C才正式發布HTML 5.0推薦標準,不統一的標準進一步影響輕應用的體驗。再者,4G標準2013年在中國確立後,在2014年才開始大力推廣,彼時的流量十分昂貴,網速卻十分滯慢,但導致輕應用的載入速度緩慢,無法容忍。

最後,2013年~2014年的智能手機還非常卡頓,更好調配本地資源的Native App才能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以上原因導致了輕應用與Native App體驗差距明顯,還無法達到「以假亂真」的體驗,用戶更願意從應用市場下載體驗更好的Native App。

2、移動支付尚未普及,而支付是交易中最核心的一個環節。

移動支付在中國被引爆的標誌性事件是2014年央視春晚微信紅包的爆紅,而2014年也被稱之為移動支付元年。此後微信支付、支付寶為了搶奪更多的支付場景、積累更多的交易數據,在團購、打車、外賣、電影票、酒店、共享單車、新零售等領域牽起了一場又一場的巨額補貼,極低的嘗試門檻迅速地培養了國人的支付習慣,這才迅速普及了移動支付。移動支付尚未普及,意味著交易類的場景無法開展,不碰觸到交易行為,無法形成閉環,很多應用變得沒有價值,因此不會成為主流。

3、百度系產品工具屬性強、無粘性、無社交關係鏈、人均使用時長短,對輕應用生態沒有控制力

在2013年百度發布的Q3移動趨勢報告中,百度有13款用戶量過億的產品,,包括應用分發(91助手、百度手機助手、安卓市場)、移動互聯網入口(搜索和瀏覽器)、工具類(手機輸入法、安卓優化大師、雲盤)、服務類(百度視頻、百度魔圖、百度地圖等),百度系產品去重日活躍用戶達到1.5億,僅次於騰訊,作為輕應用載體的手機百度客戶端用戶數突破4億。但是,百度系產品無粘性,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不到10分鐘,遠不如騰訊。因此,這時候的百度對輕應用生態並沒有控制力,對開發者也沒有吸引力,無法自上而下統一輕應用標準,優化用戶體驗,而只有用戶體驗提升的時候,用戶才會放棄Native App而使用輕應用,用戶的增加才能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加入,形成良性循環,這就是所謂的「挾用戶以令開發者」,但百度第一步就無法做到,失敗也就無法避免。

-2-

微信小程序引爆互聯網

在百度輕應用逐漸談出人們視野的4年時間裡,輕應用再也沒有進入大眾視野,直到2017年1月9號,坐擁8.89億月活躍用戶、1000萬公眾號、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到66分鐘(占國民單日時長的1/4)的微信正式推出小程序,輕應用概念才重新回歸大眾視野。

此外,又於2017年12月28日,微信更新的 6.6.1 版本開放了微信小遊戲 ,並開放了小遊戲開發文檔和開發者工具,徹底引爆了小程序。經過一年時間的飛速發展,截止2018年1月,微信小程序月活已經突破4億,擁有 1.7 億日活用戶、上線 58 萬個小程序、吸引了超過 100 萬個開發者、2300 個第三方開發平台加入,已成為連接各行各業的重要工具,萬物互聯的載體雛形初現 。

到這時候,各大廠商才回過頭來,發現輕應用的所有技術條件都成熟了,再也無法坐視微信通過小程序一步步蠶食地盤,成為架構在手機OS之上的應用級OS,紛紛推出自家輕應用解決方案:

2017年5月4日,支付寶小程序悄然上線,9 月 20 日,正式面向普通用戶開放使用。

2018年3月20日,小米、華為、OPPO、vivo等10家中國主流手機廠商,發布了快應用標準,這10家手機廠商的國內手機保有量接近10億,與微信的月活躍賬戶數大致相當。

2018年4月,時隔5年後,百度在主力產品百度APP中低調上線了優信二手車的小程序,正式宣布在7月份發布百度小程序。

2018年5月,今日頭條正在內測頭條小程序。

-3-

為什麼是微信小程序?

輕應用在2017年開始火熱,究其原因,坐擁近10億用戶的微信發布小程序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則是技術的發展、應用市場模式的缺陷以及用戶探索應用慾望的下降。

2013年隨著4G牌照的發放,中國開始進入4G時代,至2017年達到98%的人口覆蓋率,在未來的3~5年,中國還將引領5G與NB-IoT時代,滿足未來萬物互聯的應用需求。4年的時間,中國的網路覆蓋率與網速已得到大幅提升,SaaS等在線雲應用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

2014年10月28日,W3C正式發布HTML 5.0推薦標準後,H5飛速發展,絕大多數開發者已逐漸習慣H5頁面開發,各大瀏覽器也能很好地支持H5,Native App與H5結合的Hybrid App已成為應用開發的主流形態。

此外,在高通、聯發科等CPU廠商的大力推動下,手機的性能也在不斷提升。其二,基於排行榜、付費推廣、搜索競價模式的應用市場在所有渠道中佔比70%,處於絕對優勢,但馬太效應逐年愈演愈烈,應用拉新成本越來越高,根據七麥數據發布了《2017年度最具實力App榜單Top100》:中國前20大APP中,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家共佔據19席,僅WiFi萬能鑰匙不屬於BAT體系,BAT加上今日頭條佔據了中國互聯網用戶70%的上網時間。相比之下,2012年8月,BAT僅佔據前20中的7席,流量市場的集中度大幅提升,中小廠商生產空間狹窄。

此外,BAT牢牢掌握著應用分發的入口,騰訊坐擁應用寶、阿里擁有豌豆莢、百度擁有百度手機助手、91應用市場,甚至二線巨頭中的360也擁有360手機助手、小米有小米應用商店,這種「既當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關係必然增加對自家應用的推廣比例,打壓與自家應用處於競爭關係的中小開發者,進一步加劇應用分發的馬太效應,蠶食中小開發者的市場份額。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Apple公司推出 AppStore 以來,iOS用戶已下載了超過1400億次應用,但根據ComScore最新的移動應用報告,平均一個月內有49%美國智能手機用戶沒有下載應用,在51%下載過應用的智能手機用戶中,平均的應用下載數量為3.5個。中國的移動互聯網與美國幾乎處於同步階段,情況大致趨同,用戶探索應用的慾望在下降。

市場亟需讓開發者更低成本開發應用、分發應用,讓用戶更高效率地發現應用、使用應用的新載體,而微信小程序無需考慮適配性、去中心化分發、無需下載安裝、即點即用的特性恰好滿足了市場的需求。於是,微信小程序成為了2018年最火的風口,無數創業者、開發者、投資機構殺入,共同造就小程序的前期生態,這就是微信小程序的產生背景。

-3-

小程序淘金之國外小程序發展現況|國內競爭激烈?出海淘金去!

自2016年以後,國內外小程序發展進入快車道,這篇文章先介紹國外小程序的發展狀況,國外代表性公司的發展如下:

-1-

Facebook

早在5年前的,也就是2013年的3月,Facebook就開源了React項目,並於2015年4月的React.js Conf 2015 大會上推出了基於JavaScript 的開源框架 React Native(簡稱RN)。其官方文檔這樣解釋:React Native使你能夠在Javascript和React的基礎上獲得完全一致的開發體驗,構建世界一流的原生APP,React Native著力於提高多平台開發的開發效率——僅需學習一次,編寫任何平台(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

經過三年的發展與完善,React Native已經成為全球跨平台開發的主流框架,佔據主導地位,其實現思想與技術方法深遠影響了全球各大公司的輕應用解決方案,比如騰訊公司的微信小程序。

Stateofjs2017前端框架調查結果

1、Instant Articles(即時閱讀)

2016年4月13日--美國舊金山召開的F8開發者大會上,Facebook正式發布了新的內容平台Instant Articles(即時閱讀),其技術原理是把原來在媒體網站讀取的內容放到Facebook的本地伺服器上,通過「搶跑」的方式間接實現了輕應用所具備的接近Native APP的用戶體驗。

平台主要提升的就是文章載入速度,據稱載入速度能提升 10 倍,幫助用戶不必跳轉網站即可直接閱讀新聞內容。此外還提供了20多種富媒體元素,文章中的照片可以縮放,甚至可設置重力效果,傾斜手機,照片會隨著重力而滑動,又比如視頻,當用戶瀏覽到視頻部分的時候,此視頻才會自動播放,觀看體驗會比 GIF 動態圖好很多,因為視頻是基於流媒體,只有在閱讀時才會載入並播放,不會有卡頓感。盈利模式上新聞媒體依然可維持廣告收入,與Facebook平台進行分成結算。

Instant Articles上線至今,吸引了超過1000家全球內容合作夥伴,快速的移動頁面載入速度讓一些媒體對它推崇備至。與通常的移動網頁閱讀體驗相比,用戶在Instant Articles平台的文章點擊量提高了20%。此外,他們分享文章的數量也提升了30%。但是,諸如彭博、華爾街日報等媒體業巨頭卻擔心會受制於人,轉而致力於提升自家內容平台的用戶體驗。

Instant Articles

2、Instant Games(即時遊戲)

2016年11月,Facebook推出Instant Games(即時遊戲),允許用戶在無需下載新APP的情況下玩一系列HTML5遊戲;2017年5月3日,Facebook宣布,面向Messenger應用的全部12億用戶開放Instant Games遊戲功能;2018年3月14日,Facebook 正式向全球宣布完全開放旗下的Instant Games 小遊戲平台,意味著任何開發者都可以向擁有超20億用戶的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Facebook提交自己的小遊戲產品。

截止目前,多款遊戲用戶數超百萬、月流水超千萬,如首發Facebook Instant Games的《Let"s Farm》吸粉380萬、網易遊戲開發的《UNO》小遊戲吸粉800萬、依靠廣告變現模式的《Ever Wing》已獲得超8000萬用戶、實現了每月超100萬美元的廣告收益。各大玩家正在相繼入場,存在著巨大的紅利。

Instant Games在一級菜單

Instant Games

-2-

Google

1、Google PWA

早在2015年,設計師弗朗西斯·貝里曼和Google Chrome的工程師亞歷克斯·羅素提出「PWA(漸進式網路應用程序)」概念,其核心目標就是提升 Web App 的性能,改善 Web App的用戶體驗。媲美Native的流暢體驗,將網路之長與應用之長相結合。根據Google開發者支持頁面,PWA具備以下優勢:

漸進式:用戶無需擔心使用哪個瀏覽器,也可以正常使用PWA。因為這些PWA以漸進增強作為核心信條。

響應式:PWA適應包括電腦、手機、平板等其他常用設備在內的多種瀏覽環境。

連接獨立性:利用服務工作線程,PWA可以離線或網路情況較差的環境下工作。

接近原生應用:為用戶提供更接近原生應用的交互體驗與導航。

永葆新版:歸功於服務工作線程的更新機制,PWA可以保證用戶永遠使用最新版本。

安全:通過HTTPS,PWA可以阻止通訊竊聽,而且能保證內容不被篡改。

可被發現:歸功於W3C提供的清單文件,以及服務工作線程的註冊範圍機制,PWA可被標識為「應用」,且搜索引擎可以正常地索引PWA。

可被組裝:類似推送通知這樣的功能在PWA上都可以輕鬆地被組裝。

可被安裝:允許用戶直接「保留」最有用的PWA到他們的系統桌面,無需到應用商店完成麻煩的步驟。

可被鏈接:只需輕鬆地分享URL便可鏈接至PWA中,無需複雜的安裝步驟。

自 2015 年以來,PWA 相關的技術不斷升級優化,在用戶體驗和用戶留存兩方面都提供了非常好的解決方案。截止目前,基於 Chromium 的瀏覽器 Chrome 、 Opera、Windows Edge、Firefox、Safari、QQ瀏覽器都已經完全支持 PWA ,國內已經有淘寶、微博、豆瓣、餓了么使用了部分PWA技術,國外用PWA的企業相對較多,例如Twitter、Filpboard。其中Twitter 在 2017 年上線了 Twitter Lite PWA,其獲得了相當驚人的收益:平均用戶停留時長增長 65%,Web 站點發推的數量增長 75%,跳出率降低 20%。

Google PWA

2、Android Instant Apps

PWA 是網頁 APP 化,Google 的另一輕應用項目 Android Instant Apps 則是 APP 的精簡版,在形態上更接近微信小程序。

在Google I/O 2018 開發者大會上,谷歌宣布向所有的Android遊戲開發者開放 Google Play Instant 申請,此前谷歌於2016 年5 月在I/O 發布Android Instant Apps(即時應用),並於2017 年5 月向I/O 的所有開發者開放Android Instant Apps SDK。

如今已經開放即時應用功能的遊戲包括《部落衝突:皇室戰爭》、《Words with Friends 2》和《泡泡魔女傳奇3》,以及來自Playtika、MZ、Jam City、Hothead Games等遊戲公司的其他一些遊戲。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此項目的目的與微信小程序大相徑庭,微信小程序要提供的是完整的用戶體驗,是取代。而Android Instant Apps 希望應用開發商通過社交網路、互聯網廣告、應用商店等渠道提供可以快速試玩的嘗鮮版,當用戶體驗滿意後再選擇安裝完整版本,僅僅是補充。

Android Instant Apps

-4-

小程序淘金之國內小程序發展現況|是一超多強還是四足鼎立?

自2016年以後,國內外輕應用發展進入快車道,上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國外的代表性公司,這篇來說說我們熟悉的國內環境:

-1-

支付寶小程序

2017年5月4日,支付寶小程序悄然上線,9 月 20 日,正式面向普通用戶開放使用。和微信小程序相比,支付寶小程序的品類比較單一,以服務類和工具類居多。

微信著力通過用戶體驗夯實C端強大的用戶總量和活躍用戶吸引商家以及開發者,支付寶則更在B端賣力,商家與開發者才是第一用戶,著力打造一個「經濟實用」的生態。

微信將小程序定義為一種全新的連接用戶與服務的方式,它可以在微信內被便捷地獲取和傳播,同時具有出色的使用體驗,支付寶則將小程序視為螞蟻金服服務於商業生態的配套技術的一環,是支付寶的一個基礎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支付寶明確聲明:內容和社交不準做,公測階段主要開放六大行業——航旅交通、商業及生活服務、生活百貨、網路虛擬服務、專業服務和專業銷售。目前在支付寶小程序中,應用最廣泛的開放能力就是芝麻信用,基本佔到所有應用的三分之一。

-2-

快應用聯盟

2018年3月20日,小米、華為、OPPO、Vivo等10家中國主流手機廠商,推出基於硬體平台的新型應用生態——快應用,並發布相關標準。

這10家手機廠商的國內手機保有量接近10億,與微信的月活躍賬戶數大致相當,十大手機廠商一鍵發布,同步上線。

快應用聯盟的出發點並不是針對微信小程序,而是認為用戶直達服務會是未來的趨勢,通過統一標準,避免生態夥伴、開發者重複開發,以更好地完善用戶體驗。用戶可從這些手機系統應用商店查詢獲得,部分手機還支持從通知欄搜索框、負一屏和信息流等多種渠道獲取服務。

目前發布的快應用「汽車報價大全」和「易車」都實現了兩款同名APP多數功能的複製。按照快應用聯盟的計劃,預計在一年內快應用超過 5000 個,而這 5000 個大部分是以功能性為主。

-3-

百度小程序

2018年4月,百度在主力產品百度APP中低調上線了優信二手車的小程序。早在 2013 年,百度就出了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百度輕應用」,但因技術尚未成熟、百度系產品工具屬性強、無粘性、人均使用時長短,對輕應用生態沒有控制力、對開發者沒有吸引力等原因折戟沉沙。

現如今,失去移動互聯網入口地位的百度攜百度App達1.37億日活躍用戶捲土重來。此外,作為百度連接生活服務的百度地圖月活躍用戶超過3億,連接內容的愛奇藝月活4.42億,日活 1.26億。

截止目前,百度小程序仍處於內測階段,預計2018年7月正式上線。

-4-

微信小程序

2017年1月9號,坐擁8.89億月活躍用戶、1000萬公眾號、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到66分鐘、佔據全網用戶55%使用時長的微信正式推出微信小程序。

又於2017年12月28日,微信更新的 6.6.1 版本開放了微信小遊戲 ,並開放了小遊戲開發文檔和開發者工具,小遊戲所具備的可玩性、社交性、碎片化場景等特徵徹底引爆了小程序。

截止2018年1月,微信小程序月活已經突破4億,擁有 1.7 億日活用戶、上線 58 萬個小程序、吸引了超過 100 萬個開發者、2300 個第三方開發平台加入,已成為連接各行各業的重要工具,萬物互聯的載體雛形初現。

到底是『一超多強』還是『四足鼎立』?我更偏向於『一超多強』,這與三千年商業史的本質--效率相關,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效率上的差異,下一篇文章會詳細介紹。

-5-

小程序淘金之為何微信小程序必勝?得關係鏈者得天下

-1-

商業的本質是效率

小程序作為比Native App更高效率的解決方案,必將取代70%以上的中低頻長尾應用。所以,哪家小程序解決方案效率更高,就能成為開發者首選的對象,進而形成自己的生態系統,成為架構在手機OS之上的應用級OS,重現PC互聯網時代瀏覽器和搜索引擎的入口價值。

Facebook、Google因The Great Firewall(防火長城)的存在無法入華,也就無法參與競爭,但其小程序方案中的實現架構與技術標準為國內小程序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如Facebook的React Native已成為前端開發最主流的語言、Google的PWA技術已被QQ瀏覽器、UC瀏覽器、360瀏覽器很好地支持,淘寶、微博、豆瓣、餓了么使用了部分PWA技術。

再者,Facebook、Google小程序以連接線上為核心,離萬物互聯的概念的相去甚遠。這主要因為西方國家人口不集中、人力成本高、支付體系、物流配送體系落後,O2O(Online to Offline)與新零售遠沒有中國繁榮,無法連接人與物、人與服務。Facebook只解決了人與人的連接、而Google僅僅解決了人與信息的連接。因此中國在萬物互聯時代應用層面暫時處於領先地位,以中國的領先企業為研究對象更能體現小程序的價值。

-2-

效率取決於更完善的生態系統

快應用、百度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四種解決方案中,比拼的就是如上所述的「效率」,小程序在技術實現上大同小異,技術性能本身無明顯優劣之分,因此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附於輕應用所在的生態系統,主要包括用戶量及用戶粘性、開發者及開發工具、第三方服務平台、生態戰略合作夥伴、賬戶體系、社交關係網路、內容供給、支付體系、信用體系、金融能力、廣告聯盟。對比以下表格:

但是,雖然從11個指標對比了各家生態系統完善的程度,但有一個指標是核心,佔據了90%的權重,那就是社交關係網路,也就是關係鏈,得關係鏈者得天下。

具有最完善關係鏈的僅此微信一家,完善的關係鏈使得小程序觸達、傳播、分享的效率更高,這將牽起一場革命。微信公眾號2012年8月出來的時候,沒有人意識到它將改變500萬媒體人的命運,核心的改變不是寫文章的門檻更低了,而是傳播效率的提升,那是文科生的狂歡。現在,理科生的機會來了,做出小程序直接服務微信10億用戶。

支付寶小程序、百度小程序、快應用只能作為補充,適配某些特定場景,如支付寶小程序可憑藉其信用體系、金融能力的優勢在租賃類服務中佔據優勢。

-6-

據此可以推測,微信幾乎已覆蓋所有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成為我國網民手機中的標配,微信就是整個中國互聯網。此外,我國移動互聯網單日人均上網時長236.8分鐘,微信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為65.5分鐘,約佔其28%,達到1/4以上。

隨著微信用戶數上漲到達瓶頸,接下來或許是騰訊對用戶使用時長的爭奪戰,也是商業化變現的時候。

根據騰訊2017年Q4報表,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及廣告聯盟的收入僅占騰訊收入的12%,這對於擁有超過10億月活用戶的社交平台而言,其盈利能力是嚴重不對稱的,因此微信小程序也就成了騰訊2018年的最大戰略。

在線下,2017年5月27日,微信宣布小程序的能力再次升級:小程序碼的數量不受限制。今後,商家可為每個宣傳物料配上獨一無二的小程序碼,從而追蹤物料的投放效果。也可以按需生成即時使用的小程序碼,而不必擔心資源是否浪費。更多的小程序碼,可以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

然後是 2018 年初,張小龍提出「探索線下精彩生活」,微信舉火燒天,轟轟烈烈地布局線下場景,當人們出入各大餐館、商超、酒店、醫院、機場、寫字樓時都能即時體驗小程序。

在線上,2018年4月14號,微信開放平台基礎高級產品經理林興透露:小程序很快可以支持各個 App直接打開小程序。它會是配置在其它 App 里的基礎能力,也是微信廣布在線上各個角落的海量據點,跟微信線下的二維碼、小程序碼沒有本質區別,都將變成一種普及化的「物料」資源,一類入口,一個微信全面串聯移動端應用的大設計。

2018年5月18日,微信宣布已實現在其他App中直接打開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成為線上線下大一統入口的趨勢已來。

騰訊將All in小程序,我們有什麼理由不All in呢?

-7-

微信小程序淘金之小程序的優越性|小程序,大作為

商業的本質是效率

千百年來,商業向著效率更高的方向演化,手機取代PC,因為手機觸手可及。小程序終將取代Native App,因為輕應用效率更高。而微信小程序能在各種輕應用解決方案中獲勝,也是因為效率,在微信體系內,能夠戰勝訂閱號、服務號,成為微信戰略的重心,還是因為更高的效率。下文將從開發者效率和用戶效率的角度對微信小程序的優越性進行分析:

1、從開發者效率的角度

(1)從開發技術上來看,Native App 通常是由「雲伺服器數據+App應用客戶端』兩部分構成,Native App 所有的 UI 元素、數據內容、邏輯框架均安裝在手機終端上。在 iOS 系統上,原生應用編寫語言一般採用 Objective C、Swift,在 Android 系統上,則一般採用 Java語言,導致不能跨平台使用。此外,為了能夠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網路上分享,額外需要前端工程師編寫分享落地頁(H5)。

微信小程序則是基於 HTML5 標準,利用微信平台提供的工具,能快速生成的應用,簡單易學習。小程序內容存儲在雲端,無需下載更新,每一個版本都是最新版本。由於本質上是Web App,因此可以跨平台使用,開發效率因此得到提升。

此外,騰訊生態系統中的騰訊雲可提供從域名註冊、主機租賃、數據安全保護到微信雲支付在內的一站式部署小程序資源套件,簡化開發,還提供了豐富的小程序模板,滿足電商/餐飲/O2O等多場景定製化需求。

還有,騰訊生態系統還提供了賬號體系、社交關係鏈、地圖導航、支付能力等基礎設施。同時,各大第三方SaaS平台也已入場,如京東開普勒小程序平台、微盟小程序平台、有贊微商城、點點客、小電鋪、知識電商小鵝通、內容平台輕芒小程序+等等,都將進一步提高開發效率,甚至無需開發。

(2)從運營維護上看,一套完整的 Native App 解決方案,一般包括了安卓版本、iOS 版本、管理後台、伺服器幾個部分,且 Native App 更新需要重新上架應用商店,通知用戶更新,同時維護多個版本,導致開發、更新、維護的周期長,時間成本高。此外,為了數據化運營,實現數據驅動,還得開發BI(Business Intelligence)系統,這對於資金緊張的創業初期企業以及中小開發者,無疑是巨大的挑戰。

微信小程序則無需下載更新,內容在雲端自動更新和維護,只有最新版本,且可跨平台使用。由於無需提交到AppStore以及10多家Android應用市場,只需提交給微信審核後即可上架(一般2小時內即可上架),運營維護效率得到提升。

此外,微信提供了諸如「小程序數據助手」等數據化運營工具,可以方便地查詢到你綁定的小程序的用戶數據概況、訪問分析和實時統計等數據,且有小程序版本,隨時隨地查看小程序數據,調整運營策略。也有第三方的數據服務平台,如阿拉丁小程序統計平台加入到微信小程序的生態中。

(3)從分發渠道上看,Native App 分發渠道在iOS 系統渠道統一,即AppStore,但Android應用市場割據混戰。2015年以前,騰訊應用寶、360手機助手、百度系應用市場為當之無愧的三巨頭,三者佔比達到86%。但2015年後,國產手機強勢崛起,紛紛強化了自家應用市場、華為應用商店、小米應用商店、OPPO應用商店、Vivo應用商店佔比不斷上升,加劇了混戰的局面,這無疑會增加開發者工作量。

此外,應用商店的分發模式存在缺陷,基於排行榜、付費推廣、搜索競價模式的應用市場在所有渠道中佔比70%,處於絕對優勢,而70%的下載量都被0.1%的Top熱門應用所佔據,而99.9%不常使用的中低頻應用僅僅佔到了總下載量的30%,強者恆強,馬太效應逐年愈演愈烈,拉新成本也越來越高。

微信小程序則是去中心化分發,不設置小程序商店,也沒有排行榜,付費推廣。根據阿拉丁小程序統計平台2017年12月的報告,在小程序場景入口中,26.2%的用於來自用戶分享,新增的用戶中則32%來自用戶間分享,22.2%的用戶來自發現欄小程序主入口,20.1%的用戶來自公眾號。

也就是說,分享已成為用戶訪問小程序的第一大入口,而老用戶逐漸養成了從發現欄小程序主入口去訪問小程序的習慣。當分發渠道去中心化後,開發者可集中精力打磨產品用戶體驗,依賴用戶間的口碑傳播實現低成本甚至無成本拉新,這將能夠讓70%中低頻的長尾應用獲得生存的空間

(4)從盈利模式上來看,Native App可分免費 App 和付費 App,付費App可通過下載直接獲得收入,免費App則通過廣告、訂閱、增值服務等方式盈利,但往往只有日活用戶10萬以上的Native App才有廣告價值,能吸引優質的廣告主,而增值服務幾乎就是遊戲App的專利,所以眾多的Native App要麼依靠著訂閱模式小而美地活著,要麼直接對接百度聯盟、淘寶聯盟、盤石網盟獲取廣告收入分成。

微信小程序發展一年多以來,已具備比較完備的盈利模式。付費App的盈利模式完全可通過先直接體驗微信小程序,然後通過微信支付付款解鎖。而免費App的盈利模式可藉助小程序廣告讓小程序開發者不必親自尋求廣告投放合作,通過廣點通就能產生持續收益。如同微信公眾號一樣,小程序廣告可以便捷地給服務提供商產生收益,讓服務提供商專註於提供更好的服務。目前,除了Banner廣告、激勵式視頻,小程序開發者可以獲得廣告分成,還可以通過虛擬支付解鎖新功能,目前Android端已支持虛擬支付,iOS端正在與Apple公司交涉中。

2、從用戶效率的角度

(1)用戶無需下載安裝應用,確認授權就能使用微信賬號註冊登錄,即刻體驗。傳統Native App需要用戶前往應用商店使用流量進行下載安裝,並且註冊登錄以後才能使用App。此外還會佔據寶貴的內存空間與桌面空間。

事實上,根據App Annie 2017年的報告:智能手機用戶每月使用應用的數量平均為30個,大概占安裝應用總量的30%到50%,每天開啟的應用在10個左右,並且呈下降趨勢。這個趨勢也被稱作30:10法則,意思是每月用30個應用,而每天用10個應用。

這個趨勢意味著70%的中低頻長尾應用將無法通過Native App + 應用商店的模式生存,而且從用戶效率上來看,這是符合理性經濟人決策的,用戶不應該因為一款一個月才用一次的應用而專門跑到應用商店進行下載安裝、註冊登錄。所以,微信小程序的出現能夠高效地滿足用戶70%的中低頻長尾需求。

(2)用戶分享傳播、與好友互動的路徑縮短,效率提升。傳統Native App分享到微信中的鏈接傳播路徑長,得跳出應用、點擊確定留在微信才能與好友進行下一步的互動。而且,鏈接往往就是簡單的H5頁面,並不能被微信很好地支持,導致交互效果差。

通過微信小程序,在微信應用內即可分享,路徑縮短,而且是以卡片的方式呈現內容,好友點擊進入即可互動,尤其適用於小遊戲PK、群互動等場景。在2017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還透露微信分享卡片將來會支持動態卡片,比如時鐘、股票等小程序,無需打開就能看到實時數據。

(3)用戶完成交易的效率提升。傳統Native App完成支付需跳轉到微信/支付寶,進行租賃交易需要實名認證以及信任擔保,往往就需要跳轉至芝麻信用完成認證,步驟極其繁瑣。

此外,若涉及實物商品交易,還得填寫手機號與送貨地址,且難以獲取電子發票。現在,通過微信小程序提供的API,用戶授權同意即可調取,省去大量步驟,交易效率得到提升。未來的微信小程序還將開放信用能力,讓用戶無需抵押即可交易,開放金融能力,讓受信任的用戶「先花未來錢」。

綜上可得,微信小程序在開發者端能提高開發效率、運營效率、分發效率、變現效率,在用戶端能提高用戶觸達、分享、交易的效率。因此微信小程序符合商業對效率的追求,既能滿足開發者的需求,也能滿足用戶需求,且在交互體驗上具備媲美Native App的能力。

小程序將有大作為。

-8-

微信小程序淘金之5個案例說明小程序的紅利|拼多多、美團們的成功之道

微信小程序已經發展了一年半的時間,第一批先行者非但沒有成為先烈,反而成為了先驅,賺的盆滿缽滿,其成功的經驗能給我們後來者啟發,趟過的坑我們也可以避免。下文將分析五類小程序中的代表應用,分別是代表移動購物的拼多多、本地生活的美團點評、效率工具的小睡眠、遊戲娛樂的跳一跳、物聯網服務的摩拜單車,共同來說明小程序中存在的紅利:

-1-

拼多多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定位為移動社交電商平台,以「電商+社交」的模式運營,最為大眾熟知的是其「拼團」的運營模式。

拼多多的小程序上線於 2017 年 5 月,在此之前就曾使用 HTML5 頁面在微信群中進行「拼團」。據媒體報道,拼多多一次採購的微信群就在10萬以上。在小程序上線後拼多多迅速將拼團功能放入小程序中,在不到6個月的時間裡累計用戶訪問已經過億。而這得益於拼多多通過微信公眾號、模板消息、小程序卡片的多樣化及精細化運營。此外,拼多多還通過小程序引流到拼多多App,帶動了客戶端的階梯式增長。

拼多多App端用戶活躍增長圖

拼多多小程序用戶入口

拼多多藉助小程序獲得爆發性增長的核心原因有兩個:一是微信小程序的能力,微信小程序緊密連接著中國10億移動互聯網用戶,具備最強大的觸達能力。而我們的「國民電商平台」淘寶僅5億月活用戶,這意味著在中國有接近5億的用戶不使用淘寶/支付寶購物支付組合,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不會使用淘寶/支付寶購物支付組合,他們是被主流互聯網忽略的人群,但他們也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被壓抑的消費需求瞬間被拼多多小程序點燃。

二是拼多多基於「拼團」玩法的社交電商定位與精細化、誘導性的運營策略,充分利用了微信的社交關係。通過「拼團」就能實現薄利多銷,以此「挾用戶以令廠商」,讓廠商通過C2B的方式為拼多多的用戶定製商品,進一步拉低價格,低廉的價格帶來的好處就是低嘗試門檻,「9.9買不了上當、買不了吃虧」,以此把淘寶還無法觸及的5億三四線城市下沉用戶帶入移動網購時代。而精細化、誘導性的運營策略能夠藉助微信小程序更好地展示,獲得更高的轉化率,以此源源不斷獲得流量與復購。

拼多多小程序社交裂變形式

除拼多多外,國內另一電商巨頭京東也上線了「京東拼購」的社交電商玩法,並發布了開普勒小程序平台作為分銷的渠道。而美麗聯合集團的蘑菇街女裝精選小程序在2017年7月上線,4個月就獲得了7000萬用戶,並轉化了2000萬新購買用戶,甚至放棄了多年以來的內容電商導流模式,轉而All in 與拼多多相似的社交拼團模式。

-2-

美團點評

美團系App及微信小程序用戶規模

美團點評的成功得益於聚焦場景定位以及利用微信的社交流量進行裂變。內容運營層面,美團小程序的功能與原生App差別不大,但服務類別更為聚焦,與生活中高頻使用場景的結合更為緊密,提供團購、外賣、電影、住宿、景點門票、火車票等服務,佔據著微信搜索的每一個關鍵詞,完全能夠解決日常城市生活各種所需,並與微信服務緊密結合,用戶通過微信搜索框搜索後,美團提供的服務能排在第一位,並佔據大半頁的展示位置,用戶可直接觸達美團的服務。

其二,美團點評利用「0.01元拼團」等方式利用微信的社交流量進行裂變,獲取大量新增用戶。

在生活服務小程序中,肯德基+、i麥當勞都在強大的線下門店點餐引流效應下獲得大量用戶,沒有阿里巴巴投資背景的麥當勞對小程序的投入更大,在小程序中同步上線麥麥童樂會、麥麥開心派對具有社交性質的運營活動,增強了用戶粘性,用戶指數排名也得到較快上升。星巴克則以禮品卡為切入場景,有效利用了微信內的社交流量。

-3-

小睡眠

小睡眠作為第一批發布的工具型小程序,2017年1月9日首發即獲得70萬+用戶,到8月已實現「5000萬次助眠」,發展為一個用戶高度認可、口碑極佳的千萬量級小程序。

從項目啟動到開發完成,小睡眠小程序僅用了短短7天,且未來前景明朗,一是因為睡眠場景需求非常大,從老人到小孩全年齡段覆蓋。二是高頻剛需。小睡眠的成功首先得益於微信是國民應用,可觸達全國10億用戶。

在小睡眠用戶中,40歲以上的佔16%,他們可能不懂下載App、不會通過驗證碼或密碼註冊登錄App、更不會更新,但只要他們會使用微信,就能使用小睡眠小程序。其次是利用微信的即時分享功能讓用戶在微信內向自己的親朋好友進行分享,因此被快速擴散,瞬間引爆。據小睡眠的創始人回憶,團隊花了大量的時間優化小程序分享卡片與文案。

目前,可利用微信紅利的工具類小程序可分三類:

1、提供輕量級高頻解決方案。如針對睡眠場景的小睡眠、提供免費WiFi密碼查看的WiFi密碼查看官方版、提供實時公交信息查詢的車來了精準實時公交、提供24小時快訊的Readhub等,此外還包括天氣查詢、課表查詢、快遞信息查詢、日程管理、記錄賬本。

2、補充微信生態。如補充聊天對話生態的表情家園、閃萌表情、手持彈幕、遞名片、禮物說、包你說;補充微信群生態的群應用,群公告、群印象、群約飯、群打卡、群投票、群玩助手;補充公眾號生態的抽獎助手、知識星球、給贊打賞、給贊問問、有贊、小鵝通等;補充朋友圈生態的美篇、億年共享相冊、卡娃音樂相冊、小年糕+、珍貴照片集Lite;補充微信支付交易生態的紅包店、附近優惠、收款小賬本、微信發票助手、發票抬頭管家。

3、滿足中低頻長尾需求。如匯率換算、壁紙精選、蘋果序列號查詢、考試成績查詢、在線醫生諮詢、交通違法查詢、求職申請、預約服務、卡券申請、節日祝福、話費充值、景點講解等等。

-4-

跳一跳

2017年12月28日,微信更新的 6.6.1 版本開放了小遊戲,微信啟動頁面還重點推薦了小遊戲「跳一跳」。在2018年4月18日QuestMobile發布的《2018春季中國移動互聯網報告》:跳一跳當之無愧成為榜單中的No.1,其累計活躍用戶數達到38914.41萬。

跳一跳的成功有三個主因:一是微信以其作為小遊戲樣板進行了重點推薦,比如微信啟動頁、微信公開課現場等;二是利用微信關係排行榜激發人性中的虛榮心;三則是小遊戲的特性適合填充更多的碎片化場景,比如等待、乘坐公交地鐵、上廁所、上下課間隙等等。

微信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小遊戲是在2018年3月份,同時開放了微信社交關係鏈、虛擬支付能力,其中開放微信社交關係鏈能力意義重大,意味著小程序開發者可通過好友排行榜等方式激發玩家的虛榮心,增強可玩性。

但小遊戲僅經歷兩個月的野蠻生長紅利期,就出現了誘導分享嚴重泛濫的局面,已影響到微信群生態的健康。於是在5月9日,微信被迫發布公告稱小遊戲拒絕「分享濫用」,對具有強制分享、利誘分享等行為的小遊戲進行能力限制懲罰,情節嚴重將被下架;5月17號,微信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宣布兩個月後將全面禁止分享回調,從產品規則上徹底杜絕強制和誘導分享。至此,微信小遊戲的社交紅利期結束,重新回歸產品,只有好產品才有口碑傳播。

根據阿拉丁小程序數據平台實時數據顯示(2018年5月24日):目前排名前10的非騰訊系小遊戲分別是海盜來了、歡樂球球、最強彈一彈、連連線、神手、方塊彈珠、成語猜猜看、萌犬變變變、物理彈珠、頭腦王者。除成語猜猜看、頭腦王者外,絕大多數的小遊戲都有著原始用戶積累的原罪——強制誘導分享,攫取了微信小程序最大的紅利——社交關係。

-5-

摩拜單車

摩拜單車成立於2015年1月,與ofo組成了中國當前最大的物聯網網路。

2017年1月份摩拜單車開通微信小程序,成為首批入駐的企業之一;2月底率先支持微信掃碼開鎖(摩拜與騰訊有著戰略合作關係);3月,摩拜單車入駐微信錢包九宮格,全面接入微信。而微信作為巨額流量平台,也給摩拜帶來了強大的新用戶數量。據了解,在摩拜小程序全面接入微信之後,日註冊量提升了30倍,每周使用量達到100%增長,月活躍用戶量環比增長超200%,每日新增註冊用戶超過50%來自摩拜小程序。

摩拜單車小程序的成功得益於小程序無需下載、所見即所得的特性,作為線下出行服務的一個場景,遍布城市地鐵公交出入口等顯眼位置,使得其並不缺曝光流量。以前新用戶使用摩拜單車的路徑是:看到單車—花費流量下載App—註冊登錄—實名認證—繳納押金—掃碼開鎖—支付關鎖—分享搶紅包。有了小程序,拿起微信,即刻掃碼,無需註冊,繳納押金即可就騎走,縮短了使用路徑,極大地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

2018年5月,摩拜在合肥試點免押金騎行,去掉一切不創造價值的環節,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所見即所得」,掃碼即騎走。此外,摩拜單車同樣利用了微信的社交關係能力,上線了一系列的分享領紅包活動。

在物聯網場景下,小程序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OMO連接器(Online-Merge-Offline 線上與線下融合)。因為相比於原生App,小程序的一個重要變革是增加了掃碼入口。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小程序可以實現線上信息和線下實體場景的連接。從共享單車到餐廳點餐,當掃碼入口設置在某個具體的線下場景時,藉助微信小程序,用戶可以更方便地享受線下服務,實現「所見即所得」的夢想。

小程序成為OMO的連接器

以上五個微信小程序應用案例分別屬於電商購物、本地生活服務、工具應用、小遊戲、物聯網等五個類別,同時也是小程序目前排名前五的類別。從中可以歸納出微信小程序存在的紅利。

其一是可觸達三四線城市的下沉用戶,數量可到3~5億,除上文提到的拼多多,糖豆廣場舞、閱圖lite、女王新款也是針對下沉用戶的成功案例。據報道,22%的用戶第一次玩的遊戲就是跳一跳,30%的用戶第一次網購用的是拼多多。

其二是充分利用微信的社交關係鏈,當誘導分享被禁止後,更應回歸產品本質,在滿足用戶需求、贏得口碑的同時,利用人性中的貪嗔痴,設計好分享機制、增長策略,從而更好地利用微信的社交紅利。

其三是佔領用戶心智,百度已經失去了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地位,僅憑著100萬百家號作家,失去了百度外賣、百度糯米、Uber中國的百度地圖,對比微信350萬活躍公眾號作者、100萬小程序開發者、滴滴出行、美團點評、同程藝龍、摩拜組成的微信生態聯盟,百度在信息與服務增量上毫無優勢,一旦百度的存量優勢消耗殆盡,認知被弱化,微信就取而代之,成為新的搜索入口。

因此,佔據微信用戶的心智認知,鎖定關鍵詞就變得非常重要,如「買禮物,就上禮物說」,鎖定「禮物」這個關鍵詞,「睡眠,就用小睡眠」,鎖定「睡眠」這個關鍵詞。

-9-

微信小程序淘金之微信小程序在萬物互聯時代的應用

移動通信正在從人和人的連接,向人與物以及物與物的連接邁進,萬物互聯是必然趨勢。5G與NB-IoT(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在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物聯網場景有了實現互聯互通的解決方案,「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更是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在5G高速率通信方面,2017年12月21日,在國際電信標準組織3GPP 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 NR首發版本正式凍結並發布。 2018年2月23日,沃達豐和華為完成首次5G通話測試。按照工信部規劃,我國將在2018年年底完成5G規模組網測試,2020年啟動5G商用。

在NB-IoT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通信方面,2016年6月16日,NB-IoT R核心協議在RAN1、RAN2、RAN3、RAN4四個工作組均已凍結。2017年6月,工信部發文要求加快NB-IoT在國內落地,到今年年底建成基站規模40萬個,到2020年建成基站規模150萬個。

通信場景分布金字塔

NB-IoT通信場景

「協議-基站-終端設備-操作系統-軟體服務」是物聯網的全鏈條,由於物聯網設備需要適配不同的場景,不如PC與手機統一,無論是硬體還是系統都具有「碎片化」的特徵,僅操作系統就有阿里巴巴的YunOS、AliOS,百度的Apollo、DuerOS,華為的LiteOS、Google的BrilloOS、微軟的Windows 10 for IoT······運行在OS之上的軟體服務的適配性將成為物聯網的大問題,而基於Web的微信小程序無疑是目前最優的解決方案,用戶安裝微信即可獲取相應服務,而微信有動力、有資源、有能力去解決適配性的問題,開發者無需再考慮,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據悉,騰訊正在開發基於語音交互的車載微信。

連接人與人、連接人與服務、連接人與物、連接物與物、連接一切……微信小程序推出後,騰訊在微信月活躍用戶數達10億的基礎上,向既定戰略一步步邁進。微信有了近10億用戶,這是連接人的部分;而通過小程序取代之前能力不足的服務號,微信可以連接服務、連接萬物。未來,小程序會成為萬物互聯的一個協議,成為連接萬物的入口、交互載體與訪問方式,實現「所見即所得」。

「所見即所得」,這是微軟1990年5月推出Windows3.0的理念,在PC桌面時代一炮而紅,其思想深遠地影響了後來的互聯網。物聯網就是要在沒有屏幕的真實世界,也要實現「所見即所得」,這就是「小程序」背後的「大思想」,它遠超互聯網的流量思維模式,是物聯網的「大事件」。因為「小程序」,說2017是「物聯網」運營商的元年,毫不過分。

微信創始人張小龍談到小程序時提到:「我們為什麼這麼看好它?在我們看來,小程序代表了一種表達方式。未來萬事萬物可能都包含信息,所有的信息都需要用某一種方式被人觸達,跟人溝通,小程序剛好是這樣一種信息的組織方式,或者說是一個信息的載體。所以小程序最終的目的不光是在線上玩一個遊戲或者獲取一個服務的信息,對於線下的場景,它就代表了我們所能接觸到、所能見到的任何事物背後的信息,以及對於背後信息訪問的方式。這是我對小程序更為抽象的一種表達。」

從抽象到具象,我們可以暢想微信小程序在萬物互聯時代的其中3個場景:

1、廣告互動

在線上,2018年5月18日,微信支持在所有App中直接打開小程序。「廣告」是支撐互聯網發展的核心商業模式,而轉化率一直是困擾廣告主的痛點。微信與其他App互聯互通後,通過小程序可讓用戶即刻體驗廣告中的服務,「所見即所得」,更好的用戶體驗可帶來更高的轉化率,用戶、App開發者、廣告主都將收益。

在線下,以小程序二維碼為主要入口,輔之以搖一搖,用戶看到感興趣的線下廣告後,掃一掃或搖一搖即可觸達服務,而不是原來只具有展示作用、不可交互的H5、需要訂閱才能使用的公眾號。

2、水電煤的貼心管家

NB-IoT低至5美金的連網成本將讓絕大多數的設備可實現智能化,一旦擁有連網能力,就能採集數據傳輸到雲端,通過雲端的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從而實現高效資源調度。

電錶、水表、天然氣表都將智能化,在用戶端,我們需要了解家庭用電、用水、用天然氣的情況,是否有亂扣費的問題、水質是否足夠安全、在哪個用水、用電、用煤低峰期會更便宜、出門在外是否關好水電煤開關了等等。小程序正好能滿足用戶端的需求,水電煤服務提供商也不必親自開發App,用戶掃一掃即能享受服務。

3、智慧零售

零售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就是「效率」,智慧零售之所以突出「智慧」,也是因為「智慧」的零售能帶來效率上的提升。微信小程序能幫助零售商實現從到店前的線上獲客和推廣,到店後進行精準推薦和高效轉化,直到離店後全方位客戶運營等全鏈路運營效率提升,優化用戶體驗,以此實現對整個用戶生命周期的高效連接,並將其價值最大化。

比如,用戶進入購物廣場,掃一掃小程序碼就能了解各廣場最近的優惠活動,領券、搶購、室內導航、快速支付結賬、智能停車繳費都能輕鬆完成。在一個帳號下,也方便管理各種消費訂單,還可以處理退貨、退款等。當累計一定數據後,小程序甚至可以針對某一登錄用戶進行個性化的推薦,撮合更多交易。小程序還可讓用戶成為會員,從而增加黏性,提高復購率。

萬達商城小程序

小程序是中國物聯網史的大事件,將成為連接人與服務、人與物的新的交互方式。

-10-

微信小程序淘金之小程序的風險與挑戰

微信小程序作為新物種,自身將面對諸多挑戰,作為開發者的我們,也將面對諸多挑戰,有必然先前了解,不做無用功,浪費開發資源。

-1-

作為小程序開發者,會有什麼風險

有的紅線我們不能碰,小程序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以下三點:

1、騰訊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

微信將成為下一個時代的「應用中心」,取代或者部分取代應用商店,但騰訊是一家有著上百款主流產品、投資了上百家公司的互聯網帝國。當開發者開發的小程序與騰訊或其投資企業面臨激勵競爭時,騰訊難免有所偏頗。

小程序本質上是Web應用,不存在存量用戶的概念,一旦下架相當於失去一切,徹底與用戶隔絕。但值得欣慰的是,「3Q大戰」後,騰訊逐漸走向開放與包容,惡性競爭的情況也變得越來越少。

2、微信小程序類目的限制

微信規定:紅包類相關、區塊鏈相關(GBI指數)不允許上架或者審核相當嚴格。此外,2017年1月13日,出於微信安全性的功能考慮,證券會電話通知證券、基金等機構,叫停了已經開通的部分「小程序」服務,因此,目前金融類「小程序」凡是涉及「交易」、「開戶」等業務的均已下架,而「行情查詢」、「信息推送」等「小程序」則可以正常使用。具體類目限制及要求如下表:

微信小程序服務類目與資質

3、微信小程序能力的限制

微信小程序能力上的限制將給開發、UI設計、產品運營等帶來挑戰。在開發上,為了保證打開速度,微信規定小程序單包不能超過2M,總大小不超過4M(最新能力為8M),這將無法承載更多功能。在UI設計上,小程序組件單一,很多場景雖然可以使用,但功能仍舊單一。在產品運營上,微信限制模板消息,同時不允許分享到朋友圈,也不允許誘導分享。小程序的限制使得它比H5快30%,同時也給開發者帶來挑戰,因此,讓小程序承載適合的業務才是正道,四象限分類可參考下表:

小程序業務場景四象限

-2-

微信小程序發展中的挑戰

小程序去中心化的革命理念必然損害原有的中心化格局,利益的再分配將會遭遇重重阻力,主要的挑戰也包含3方面:

1、微信與操作系統提供商的矛盾

早在PC時代,新一代的入口Web瀏覽器網景的發展對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構成了巨大威脅,因為它離用戶更近。兩家公司的對立日益尖銳,最後微軟通過在自家的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預裝自家的IE瀏覽器,最終導致網景黯然離場。搶奪入口永遠都是互聯網企業的生死大戰,微信作為移動時代的「Web瀏覽器」,必然激起操作系統提供商蘋果、谷歌、國內手機設備商的強烈反對,據稱,微信小程序本來叫做「應用號」,因蘋果公司不讓步而被迫改為「小程序」。而國內的十大主流手機廠商也組建了「快應用聯盟」,推出了「快應用標準」,從而扼制小程序的發展,有的廠商甚至不允許小程序添加到桌面。隨著小程序的進一步發展,與操作系統提供商的矛盾將會愈發尖銳。

2、微信與國外互聯網巨頭的矛盾

騰訊一切業務的基礎都是社交,而社交的載體則是微信與QQ,但微信與QQ的海外化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毫無建樹,被Facebook公司的Facebook、Messenger、Whatsapp、Instagram四大社交產品矩陣壓制。微信無法海外化,微信小程序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微信小程序的影響力只能局限在國內。

3、微信與國內互聯網巨頭的矛盾

「BAT」、「TMD」組成了中國互聯網的六大巨頭,分別是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滴滴出行、美團點評、今日頭條,每一家巨頭的背後都是龐大的生態系統。其中,滴滴出行、美團點評與騰訊有戰略合作關係,騰訊是美團點評的第一大股東,也是滴滴的重要股東。而且,美團點評、滴滴出行「用完即走」的業務形態天然適合於小程序,因此必然會成為小程序的積極推動者。但是,與騰訊構成直接競爭關係的阿里巴巴、百度、今日頭條必然不希望入口掌控在騰訊手中,也紛紛推出了自家的輕應用解決方案,在微信小程序的發展過程中也必然會阻擾。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千百年來,商業總會向著更高效率的方向發展,儘管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總是光明。作為開發者,我們應明晰風險,但要大膽行動,這可能是自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至今的最後一個風口,錯過就是一個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偉評產品 的精彩文章:

TAG:方偉評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