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聯當年為何不直接吞併外蒙古?

蘇聯當年為何不直接吞併外蒙古?

1945年蘇聯拿著「雅爾塔協定」要求中華民國政府承認它扶持的外蒙古政權正式從中國脫離,1946年1月5日,中華民國正式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自此地理上的蒙古一分為內外蒙古。

至於為何蘇聯一定要蒙古獨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時蔣介石政府接受大量美國物資用於戰後重建,屬於美國在亞洲扶持的典型盟友,因而蔣介石統治下的中國是蘇聯的潛在敵人。

所以出於自己未來的考慮,蘇聯需要在地緣上保持對中國的壓制,而蘇聯一旦控制外蒙古地區,可以完美藉助「居高臨下」的蒙古高原,讓自身的炮火完全覆蓋中國腹地華北、東北、西北。

與此同時若外蒙古屬於中國,中國同樣可以地緣壓制蘇聯,一旦中蘇發生衝突,中國軍隊可以直接長驅直入中西伯利亞高原,將蘇聯在東亞的聚居主體東西伯利亞高原包了餃子。

因而不管是壓制中國還是為求自己地緣安全,蘇聯都不希望今蒙古國地區歸屬到中國。而問題也來了,從利益最大化的出發點來看,蘇聯直接吞併蒙古的利益遠高於扶持一個蒙古國強,畢竟從歷史經驗看,就算是扶持「傀儡」,「傀儡」也會有咬人的時候。

但歷史的結果告訴我們,蘇聯選擇支持將蒙古國發展成了自己附屬國,至於其中原因?小袁總結起來是2個點。

一:出師無名

1945年「雅爾塔協定」對外蒙古的處置條款是這麼說的「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即美國只同意「維持現狀」,所以對於美國來說,你讓蒙古國脫離中國可以,這是他答應了的。

但是你蘇聯要將其吃下可是萬萬不能的,畢竟蘇聯是美國的潛在對手,蘇聯多塊地的直接結果就是美國弱一分。為此杜魯門曾給蔣介石打電報說:「我請閣下執行雅爾塔協定,但我未曾請閣下做超過該協定之讓步。」

可見美國是時刻關心這事的進展,因而從國際環境角度來看,蘇聯不是不想吃下蒙古,而是礙於美國態度不敢!

二:性價比

由於外蒙古在獨立之時依舊停留在逐水而居的游牧狀態,境內工業水平基本為零,從經濟角度來說它在沒有大規模開採腳下礦產之時,對於蘇聯來說是負資產。

所以若蘇聯將外蒙古拖入版圖,它將需要付出巨額的資金扶持它,這將給原本就不穩定的蘇聯經濟掛個「拖油瓶」。而外蒙古對於蘇聯來說的核心利益只有一點,維持自身的地緣安全。

達成這個地緣安全並不需要蒙古有多發達,只需聽蘇聯話即可,所以蘇聯當年不兼并外蒙古從經濟角度來說,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配圖來源網路,沒發現版權申明,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載譽 的精彩文章:

二戰最不可思議的「奇蹟」,他是猶太人,但當上了納粹元帥
恩情難續?2700年前猶太人喊波斯人「恩公」,如今卻「水火不容」

TAG:袁載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