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開疆拓土話藏書

開疆拓土話藏書

開疆拓土話藏書

開疆拓土話藏書

有人說,我們居住的地球可以分成兩個世界,一個是普通的地理世界,另一個是書籍世界。一個人樂此不疲地藏書,就是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開疆拓土。

我家擁有二十三個書櫃,都帶鎖和玻璃門,每層擱板放兩排書。書櫃聚在書房和卧室里,像一串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的排比句,大有書香門第的意味。從中學校長職位退休的老丈人,他老家廳堂高掛一副落滿時間灰塵的對聯,「立德齊今古,藏書教子孫」。2015年底,他蒞臨我家視察外孫的長勢,見客廳兀然又立了六個駝色書櫃,感覺他女兒和外孫的生存空間受到強烈挑戰。他背著雙手,面有慍色:「你買這多書,讀得完么?」我支支吾吾,閃爍其詞。在廚房系圍裙沏茶的夫人,急忙端來兩個熱氣騰騰的瓷杯,大喊喝茶,救了我的場。

百步之內,必有芳草。我曾在吉安人民廣場華翔書店徘徊,發現奚密的《現代漢詩的另類傳統:從邊緣出發》。那個身材瘦削愛抽煙帶眼鏡的書店老闆,大概沒多少文化,嶄新的書三折賤賣,只要六元!我出差路過北京,專程到西單圖書大廈搜尋這本書,結果無功而返。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英國詩人多布森說:「想學習而無書本的人,如同用漏罐打水。」我最珍貴的詩學藏書,要算著名朦朧女詩人舒婷的先生———陳仲義老師的《現代詩創作探微》。上世紀90年代,我從一個鄉村小學語文教師的職位借調到一家報紙做副刊編輯。為了表現出色,爭取早日轉正,我四下求購詩學專著。這本1991年鷺江出版社出版的《現代詩創作探微》,只印了一千本,早已賣空。陳仲義先生見我執意「整本複印」,慷慨地勻我一本。同時他還饋贈我一冊《新詩形式設計的美學》,出自台灣著名詩人陳啟佑先生之手,膾炙人口的微型小說《永遠的蝴蝶》的作者,筆名渡也。當年女友杜氏的二姐從廈門回吉安過年,和我聊起詩歌和鼓浪嶼,說起舒婷的一個親戚就在她們單位,我選了一瓶與吉安南宋詩人文天祥有關的堆花貢酒,通過她輾轉千里送到陳仲義先生手裡。陳仲義先生立刻複信,在表示謝意的同時,直接批評了我做人的俗套。

到了21世紀,網路書店普及,我的藏書也就進入了互聯網時代。我時常在網店鍵入不同的關鍵詞搜索,一旦發現漏網之魚,立刻捕捉。有一次,我在網上讀到明代李東陽一句話:「言之成章者為文,文之成聲者則為詩。詩與文同謂之言,亦各有體,而不相亂。」這句話有如高人空谷傳音,對詩與文的辨析極富啟發意義。李東陽寫的《吉安》一詩太著名,小學生都耳熟能詳:「山勢西來斷,江流北去平。萬家深樹里,聞是吉州城。」可我的書櫃里,沒有李東陽的任何書影。我涸澤而漁,將嶽麓書社的《李東陽集》全部買下來,一行一行,細細過篩,終於篩到這句驚心動魄的話。

金人元好問說:「文章天下之難事,其法度雜見於百家之書。」由於對寫作理論刨根問底的緣故,我喜歡徘徊在古代書籍,遍搜歷代文章秘密。復旦大學出版社十卷本《歷代文話》,收錄了歷代文論專著一百四十三種,光看書目就讓人眼熱心跳:《文辨》《文說》《文脈》《文評》《文訣》《作義要訣》《文法心傳》《讀書作文譜》……江蘇鳳凰出版社又出了三卷本《歷代文話續編》。這些書籍靜靜地睡在我的書櫃里,可以生長出無數思想和智慧的利息。

詩人愛默生說:「一個人要善於讀書,必須是一個發明家。」我發明了一種「一魚兩吃」的秦氏讀書法:除了書的內容,琳琅滿目的圖書封面又成為我做書籍設計的絕佳樣本。我珍藏了一套《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譯,2012年1月第6次印刷。全書兩箱二十冊,重三十二公斤。封面採用進口仿羊皮裝幀,立體覆金,代表了當代中國圖書出版製作的最高水平。唐人呂岩詩云:「修生一路就中難,迷者徒將萬卷看。」很多朋友來我家,對書的數量感到吃驚,都要問我家老丈人相同的問題。關於讀書的困惑,古今中外早就有過無數精彩的回答。列夫·托爾斯泰說:「聰明才智不在於知識淵博。我們不可能什麼都知道。聰明才智不在於盡量地多知道,而在於知道最必要的東西,知道哪些東西不甚需要,哪些東西根本不需要。」伏爾泰說:「書和人一樣,能發揮巨大作用的只是少數,其餘的都平庸無奇。」宋人蘇軾說:「學者須精熟一兩書,其餘如破竹數節,後皆迎刃而解。」朱光潛說:「任何一種學問的書籍現在都可裝滿一圖書館,其中真正絕對不可不讀的基本著作往往不過數十部甚至於數部。」聽了這些天才的回答,冰雪聰明的讀者,一定豁然開朗,雲霧頓開。

我們常說的才華,只是一個人長年累月聚焦在一個興奮點上的結果。在淡淡書香的熏染下,我這個走路急湍、皮膚蠟黃的農民兒子,竟奇蹟般地進化成一個步履從容,談吐麻利的白臉書生!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陳垣校勘方法論
方寸之美 美了千年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