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面膜行業4-5年內或迎千億市場

面膜行業4-5年內或迎千億市場

化妝品行業有望迎來一樁大收購——上周,網紅面膜「御泥坊」的母公司御家匯(300740)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擬收購阿芙精油。這引發投資者對面膜行業的關注,據研報分析,未來4-5 年內該行業將迎千億元市場。

御泥坊「看上」阿芙精油

據公告,御家匯自6月19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不超10個交易日。本次籌劃購買的標的資產為北京茂思商貿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孟醒。該公司正是阿芙精油的母公司。被業內稱為「雕爺」的孟醒,開創的「雕爺牛腩」也是中國第一家「輕奢餐」餐飲品牌。阿芙創辦於2006年,是國內精油美妝類領先品牌。

公告還稱:目前收購事項仍處於洽談階段,雙方正在積極協商溝通中。雖然收購結果現在還不得而知,但由於御泥坊和阿芙精油都是淘寶紅利期迅速崛起的第一代淘品牌,因此引發投資者關注,尤其是對面膜行業的好奇:想不到小面膜也有大潛力。

據西南證券研報,御泥坊近年憑藉高頻率植入熱播影視劇而聞名,預計2018-2020年毛利率為58%。近年來,御家匯還代理了城野醫生、麗得姿等著名護膚品和面膜品牌,以及北美護髮品牌OGX、義大利彩妝品牌KIKO。

日韓、國產面膜分庭抗禮

揚子晚報記者近日對多家超市及電商平台的面膜銷售市場進行調查,國產面膜品牌售價一般為12-15元/片,日韓面膜一般15-20元/片左右。

在屈臣氏和絲芙蘭,都是主打自營品牌,以及麗得姿、美迪惠爾、SNP、肌美精等日韓品牌。大型超市賣場則是國產面膜的「主場」。在南京市廬山路的蘇果超市,美即、一葉子、相宜本草、水密碼等國貨面膜都各自設立了專櫃。其中,僅美即就多達二十幾個品種。

電商平台上,進口面膜和國產面膜也各自精彩、分庭抗禮。網易考拉上貼片式面膜的銷量排序,主要是各類進口面膜。但登錄淘寶平台,賣得最好的則依次是一葉子、膜法世家、御泥坊、自然堂、百雀羚等國產品牌。

在消費者的記憶里,面膜市場的嬗變也有跡可循。南京70後消費者申女士介紹,大概10年前,她最早是在屈臣氏買單片包裝的「美即」面膜,感到非常方便;近4-5年則是在淘寶買面膜;最近是被朋友們「種草」了日韓面膜。95後消費者小阮則表示:她幾乎試過小紅書APP上所有的「爆款」面膜,比較喜歡韓系,平均一周敷3次。

中國人年均用面膜4次,韓國8.5次

據國盛證券研報,20多年前,面膜是高端護膚品的一條附屬產品線,第一片現代貼片式面膜誕生於1993年,創造者是SK-II;10多年前,「美即」開啟國產面膜新紀元;5 年前,微商入場,也初步完成了面膜消費教育;同時,日韓品牌開始搶市場。來自唯品會的調查還顯示:過去3年間,男性用戶購買護膚品幾乎每年翻一番,其中面膜憑藉銷量和增速成為男性美妝界的「一哥」。

儘管如此,西南證券研報仍顯示:中國在面膜使用頻率和普及率上均和韓國存在一定差距,中國每年平均使用面膜頻率為4次,韓國為8.5次;中國平均每周使用頻率0.08次,韓國為0.16次; 中國面膜普及率為45%,低於韓國的 65%。

國盛證券分析,在滲透率、使用頻次、單價提升的三重推動下,未來面膜增速將高於整體化妝品行業,目前400億元左右的面膜市場,預計未來4-5年內可達千億規模。

揚子晚報記者 徐兢 馬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大學應寬進嚴出?媒體:淘汰那些「混」大學的學生
「刷臉」可辦證 市民「零跑動」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