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中國第一位經濟戰戰神,4場經濟戰,兵不血刃成就春秋首霸

他是中國第一位經濟戰戰神,4場經濟戰,兵不血刃成就春秋首霸

孔子曾評價春秋時期齊桓公是「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意思就是齊桓公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寶座,一統天下威風十足,但後面接著說「管仲之謀也」!

沒錯,齊桓公的成就離不開他的相國——著名的軍事家管仲,而管仲卻是沒有耗費一兵一卒,就讓原本虎視眈眈的其他諸侯國自己乖乖投降了。這裡面的故事且聽我慢慢說來。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各自為王,但隨著經濟發展,諸侯多紛爭不斷。齊桓公想把各國歸一統治。但魯國一向跟齊國過不去,它是齊桓公稱霸的首要障礙。

魯國的實力又非常強,所以管仲認為這事兒只能智取。他給齊桓公出主意說改穿魯國縞絹做的衣服,給魯國縞絹容易紡織又好賺錢的錯覺,於是魯國放棄農耕,個個在家織布。

一年後管仲下令不收縞絹,還順便抬高了糧食的價格,大量購買市面上的糧食,沒有了食物的老百姓都鬧了起來,導致國內政局動蕩,為了解決溫飽問題魯庄公只好答應歸降。

就這樣,管仲利用智慧和遠見,不費一點力氣就幫齊桓公搬走了魯國這塊擋腳石。

可是另外一個楚國兵強馬壯,又十分狡詐不好對付。楚國也想稱霸天下於是一直防著齊國給齊國施壓。齊桓公急的團團轉。管仲卻是勝券在握的表情。原來他心中已經有了計策。

管仲讓人去楚國高價買鹿,理由是齊桓公喜歡圍獵需要活鹿。同時齊國自己又低價屯糧。一時間,鹿價漲了5倍而糧價大跌。於是楚國人開始不種地光養鹿。

時間一長,楚國沒糧了,管仲見狀立刻下令不再買鹿,並把之前囤的糧食低價賣。於是楚國人紛紛跑到齊國買糧食攔都攔不住。三年後,楚國國君之好投降了。

兩個實力超群的大對手就這麼成了管仲的手下敗將,管仲的經濟頭腦可是不容小覷呢。

不過這還沒完,這些諸侯國可不是善茬,代國和衡山就像兩座大山一樣攔在了齊國稱霸的路上,而管仲就是那為齊桓公搬山開河的大力士。

管仲採用同樣的經濟策略,讓代國轉移經濟注意力,讓代國人以為抓狐狸比種田好,於是把重心從農田耕種上偏離。但一旦要打起仗來沒有糧食怎麼行,加上代國還有個敵人離枝國,於是一直不肯臣服的代國也被管仲「買狐制代」的主意給屈服了!

眼看著齊桓公稱霸的日子越來越近,管仲卻不敢怠慢,面對強大的衡山,管仲的經濟頭腦和手段又一次發揮效果。

他跟齊桓公說要去買衡山的兵器,而且哄抬價格。這樣衡山國就專門做兵器而放棄了本來的農耕。待時機成熟再一舉進攻,衡山既沒有兵器又沒有糧食,還怕他不投降么

事實如管仲所料,衡山「奉國而歸齊矣」 。管仲主導的這四場經濟戰,都大獲全勝,終於幫齊桓公掃清了障礙,讓他成了當之無愧的春秋霸主

管仲的經濟頭腦真的讓人不得不服,他不愧是經濟戰之戰神,這四場仗雖然在現代人眼裡簡單無比,但是在那個時代,讓人忍不住想為管仲的智謀鼓掌。5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衫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國民黨黨旗有何意義?讀懂的人,都不說話了!

TAG:黑衫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