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演義中最聰明的7個人,第1名毫無爭議,而特別是第4名,讓無數少女芳心暗許

三國演義中最聰明的7個人,第1名毫無爭議,而特別是第4名,讓無數少女芳心暗許

四大名著家喻戶曉,流傳下來的英雄好漢數不勝數。不知大家是否也好奇過一個問題:能人分三六九等,能力有強弱之分,到底名著中的英雄好漢誰更勝一籌呢?

今天就給《三國演義》的好漢們劃分個最強排名,看看最強的那位是不是就是你心目中的那個Ta。在正文開始前,先聲明個問題,三國演義在羅貫中的筆鋒之下,跟正史產生不少偏差,其名著整體而言,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之術被渲染得神乎其神,個人形象也是整書中比較突出的一位。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能力被過分誇大了,在正史中如《三國志》遠沒那麼神乎其技,而孔明先生的成就在政治上更顯卓著。

那麼接下來的集聰明才智於一身,通曉運籌帷幄之術的謀將排名,主要依據以《三國演義》的角度進行評比。

演義中軍事智囊的謀略排行:


諸葛亮排第一是毫無爭議的,三國中有句手口相傳的話:三國謀將,前期郭嘉後期孔明。因為郭嘉死的較早,所以建樹不多,不似孔明先生流傳下不少千古佳話。而演義中描述最多的也正是孔明先生的謀略計策。論智謀,孔明先生當屬第一!


首先是郭嘉,排除演義,個人認為奉孝因數謀士之最。在演義的第33回,羅貫中便附有一詩:

「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

運籌如范蠡,決策如陳平。可惜身先死,中原棟樑傾。」

足可見對郭嘉的評價之高,而曹操麾下能人無數,郭嘉卻未嘗一敗績,可謂軍中一枝獨秀,無人能出其右。可惜奉孝身先死,若是跟諸葛同爭天下,恐怕演義中諸葛的第一也將岌岌可危。


第三名二人並列之意,實屬無奈。演義中作者所記載之事,主要都是孔明先生的,把諸葛描寫得分外突出,而相對的其他謀士卻筆墨甚少,只能從僅有資料進行評比。

龐統,號「鳳雛」在荊州之地,諸葛出山前便是「鳳雛」「卧龍」齊名,同是三國歷史初期可遇而不可求的奇才。但其36歲之際尚未一展身手留名青史,卻被亂箭射殺,書中所記載謀略相對較少,故而推測其名排第三。

而司馬懿在三國演義中是作為反派人設出場的,作者在書中也對司馬懿存有相當的偏見,第104回便描寫成司馬被孔明木像所驚嚇到。實而在演義中也有記載司馬懿與孔明兩次交鋒,成功阻擋了孔明北伐的腳步。這兩人可謂是斗得旗鼓相當,而從成敗之中分析,卻也只能屈居第三了。


荀彧此人不顯山不露水,但識人處事卻非常厲害,曹操身邊數一數二的智囊,戲志才便是他給推薦的(跑題了,戲志才在演義中並無出境),而戲志才死後,再次推薦給曹操的正是郭嘉,基本是國家大事他都占極大話語權。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的出場,又一次襯託了諸葛在演義中的睿智非凡。而演義中對周瑜的描寫卻是心胸狹隘之人,但在其他史料中卻並未有任何相關記載,估計作者又在抹黑公瑾抬高諸葛的形象了。而不管是正史還是演義,周瑜的形象都是魅力無雙的,謙讓得體、剛柔並濟,讓無數少女芳心暗許,三國如果有個「國草」排名,周公瑾一定名列前茅。

賈詡在兵法上造詣非凡,原是董卓手下能人,後輾轉到張綉麾下,曾獻策於張綉,兩次打敗了曹軍,官渡之戰前也規勸過張綉,勸其歸降魏國勢力。官渡之時曹軍和關中聯軍僵持不下,賈羽獻策離間馬超韓遂等人,促使曹操大軍長驅直下平定關中。

除此之外,徐庶、鄧艾、陸遜和姜維等等謀將可謂多不勝數,而且一個個智力超群。而在三國演義中出場鏡頭實屬有限,故而只能勉為其難的安排他們坐板凳了。

另附一圖,這是結合各方史料而總結出的三國智謀排名,也是爭議較少的排名版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雜說 的精彩文章:

同父同母三兄弟,為何長子身份低微?小兒子卻繼承王位,謚號紂王

TAG:史學雜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