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秦嶺和淮河,中國南北的第三條分界線原來在這裡

除了秦嶺和淮河,中國南北的第三條分界線原來在這裡

專註每條河流歷史地理的微信公眾號:《我們的河》。添加關注請點擊↑ 本文是本公號第92篇原創文章。

作為中國最小,最不規則的盆地,漢水和其最大的支流白河沖積出的南陽、襄陽盆地,因其所處的戰略樞紐位置,書寫了中國最不缺席的歷史。

無論氣候、水系和文化,這裡,也成為了秦嶺和淮河之間,中國中部當之無愧的第三條南北地理分界線。

漢水和丹水、白水在豫鄂陝三省間的交匯

作為河南省域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另類。相比其他所有地市都是喝黃河水、淮河水,和海河水,南陽人是唯一喝南流長江水的。

河南中西部的伏牛山、外方山,以及南部的桐柏山,兩者的余脈高地,在南陽盆地東北角交匯,形成了天然的分水嶺:魯陽關-方城。方城者,便是楚國防禦北方中原諸侯國的長城。

天然分水嶺的存在,使得,發源於伏牛山白河,和發源於桐柏山的泌陽河-唐河,與湍河等南流的河流,形成了南陽盆地。

南陽盆地更往西北是陝南秦嶺,發源於秦嶺山系南巒的丹河一路南流南陽盆地,匯入一路向東的漢水,形成了今天的丹江口水庫。然後一路東下,在襄陽城,與白唐河交匯,再一路南下形成襄陽盆地。

南陽諸葛廬、襄陽隆中對。白河、唐河沖積出的南陽盆地,和更南部湖北西北的襄陽盆地,通過唐河、白河交匯後再與漢水交匯,天然一體。雖然分屬於河南、湖北兩省,但兩地生活習慣、口音基本相同。

南陽、襄陽的十字型戰略位置

南陽得名,義為中國(中原)之南。作為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關中平原、河洛平原與長江流域的天然連接,南陽、襄陽起到了十字樞紐作用。

如果將南陽盆地、襄陽盆地,按照漢水、白河的交匯看做一體,我們會發現,這完全是一個倒葫蘆結構的漢水平原盆地。

西北有秦嶺、北有伏牛山-外方山,東北有桐柏山,西南有武當山-荊山-神農架,東南有大洪山。丹河、白河、唐河、滾河等河流,正好呈順時針的枝杈狀,向南注入東流向南折彎的漢江。形成了連為一體的南陽-襄陽盆地。

西北經丹河河谷上溯,經過商洛,過荊紫關、武關、藍田關,可達關中平原,這自古也是關中平原連接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古道。劉邦問鼎漢中,黃巢攻下長安,都是經這條古道。尤其唐代中期,安史之亂以及後來淮西被藩鎮割據,中原河淮地帶通往江南的道路被阻斷時,當時的首都長安所需的江南貢賦,幾乎完全依靠這條古道。

東北部,沿魯陽關,白河與淮河上游的分水嶺,向北可達洛伊盆地的洛陽,以及更往北的汾河河谷,向東可到淮河中下游地區的黃淮平原。

今天南陽盆地在此的社旗縣的山陝會館故址,便是當年汾河-河洛-南襄盆地-長江商路繁盛的明證。更遠的說,武夷山通往俄羅斯的陸上絲綢之路茶道,走的便是這條路。

今天屬於駐馬店市的泌陽縣,也是唐河水系的上源之一,歷史上一直屬於南陽。1965年才因處於桐柏山山系,為了汝河上源修築水庫水利設施的利用、管理等因素,划到駐馬店。

東漢的創立者劉秀家族、以及都是在南襄盆地長大。劉秀家族是南陽世家。我們就不多講了。今天,唐河上游還有一個叫湖陽的小鎮,便是當年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的封地。湖陽公主的老公去世以後,看上了一個叫宋弘的大臣,宋弘以「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完美理由回絕了劉秀為他姐姐的保媒拉縴,也留下了一段佳話和一句成語。

漢水過了襄陽,在大洪山西巒,明代撿漏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熜(音囪,意也是煙囪的意思。)便是出生成長於此。話說明武宗一生上帝派他當皇帝,他卻只愛玩,年紀輕輕便作死了。由於沒有後代,找來找去居然找到了分封在漢水旁邊鍾祥(府)剛剛接替了去世了父親,作興王的朱厚熜身上。

而且,他一坐就是45年。成為了明朝年頭最長的皇帝。雖然此時明朝已經開始北有韃靼,南有倭寇亂世之秋。

但彷彿有了買彩票中獎心理相信迷信宿命論的朱厚熜卻迷上了道教,據說,嘉靖二十一年之後,他當皇帝之後的一半時間都不上朝了。安心在北京西苑修道研製長壽不老之葯。

海瑞抬著棺材去罵的皇帝就是他。當上皇帝之後,為了感謝父母,他還在朝廷反對聲中,把自己的父親追認為皇帝,父親的陵墓也就變成了今天,漢水邊,大洪山下的明顯陵(今天位於湖北鍾祥市)。

如果再加上,也是起家於襄陽的南北朝南朝後梁皇帝蕭衍以及蕭梁家族,漢水、白河所在的南陽、襄陽盆地也還是出了幾位皇帝,開創了幾個朝代的。

看來,背靠山(荊山、伏牛山、桐柏山、),南有川(漢江、長江),按照風水學說,漢水和南陽、襄陽盆地風水極佳。

秦嶺和淮河中間的南北第三分界線

中國南北的自然分界線是秦嶺和淮河。這個從南北朝,到南宋和遼金,已成定論。而南陽盆地和襄陽盆地,因其所處的戰略位置,可以說是中國第三條自然地理分界線。

漢水畔的襄陽,東晉和南宋時期便是戰略要地。中國歷史上的每個南北朝時期,南陽、襄陽盆地和漢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讀史方輿紀要》有一種說法,南北必爭之地,有二:淮河下游,和漢水上游的南襄盆地。南北之間,此二地是必爭之地。如果南方想偏安一時,必須將重點放在淮河下游一線(守江必守淮),而如果南方有進取心,想北伐一統中原,必須發軔南襄盆地。

南朝歷史上的劉裕(南朝宋的建立者)等人的北方均是從襄陽、南陽北上,逾武關,進入關中平原,取長安。

在中國南北對峙的歷史上,在秦嶺和淮河上游之間,幾乎都是在南陽、襄陽漢水一線對峙。從春秋的秦楚,到東漢的魏和吳蜀,十六國與東晉,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國時期,直到遼、金、元與南宋,無不是如此。

而且,襄陽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北方統一南方的策源地。北方統一南方,都是從長江中上游,以建瓴之勢,一路南下打下南京和長江三角洲。甚至到了近代天平天國和北伐軍無不是如此。

而沿長江東下的第一站便是先佔領南陽、襄陽漢水。從戰略上講,戰略了南陽盆地和襄陽盆地,以及漢水入長江的江漢平原,等於說是直接切斷了南方割據政權的政治中心(長江中下游)與四川盆地、湖湘地區的聯繫。

中國的抗戰時期的1940年5月,最高級別犧牲將領張自忠將軍等指揮的棗宜(棗陽-宜昌)會戰便是在這個區域漢水-白河流域進行的大型戰役。西可達漢中、關中平原,以及陪都重慶,日我雙方當然知道這一區域的重要性。正是由於日軍始終沒有完全佔領漢水、丹水上游,使得日軍到1945年投降也沒能進入潼關-丹河-宜昌以西的西部半個中國。

也正是其戰略位置,新中國建國後,中國中部最大的汽車廠選擇建在漢水和丹水交匯畔,武當山北巒,襄陽西側的十堰。

無論文化、飲食和口音上,南陽人和襄陽人幾乎區別不大。在春秋戰國時期,南陽襄陽還是一家。荊州古郡所在地,一直都在漢水畔和白河畔交匯處,南北徘徊。

中國最早的地理書,《禹貢》里說,「荊、河惟豫州」,荊便是指漢水南流入江西側的荊山,荊山以北和黃河以南之間便是古豫州。

也就是說,歷史上,南陽、襄陽是一家,都屬於中原豫州。

但,中國的大多數專制政府的地方政權劃界原則便是,不能讓任何一個地方利用山形水系割據,於是,原本連在一起的南陽襄陽便分別在後世愈發劃為了兩個不同的省份。南陽開始屬於中原地區,襄陽開始屬於湖湘南方地區。

南陽沿白河順流而下便襄陽,漢水在此和白河交匯,一側是樊城,一側是襄陽。兩座古城,自古有名。所有才有了建國後一段時期,樊城和襄陽合併後叫襄樊。最近才改回來襄陽。

直到今天,去河南南陽如果坐飛機,最近的機場便是臨省湖北襄陽機場。

相信,隨著未來區域間高鐵路網的便捷,因水系血脈相連的南陽、襄陽等漢江水系城市文化帶,會重新成為一個文化共同、飲食共同,語言共同的城市群。重新回到最本真的水系河流連接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的河 的精彩文章:

TAG:我們的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