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輩是怎麼練刀?形意八卦門刀術實戰三要素的訓練鐵萼堂刀術課堂2萬勝鏢局蛇尾刀

老輩是怎麼練刀?形意八卦門刀術實戰三要素的訓練鐵萼堂刀術課堂2萬勝鏢局蛇尾刀

鐵萼堂刀法課堂2,接上篇:傳統兵技中,刀術的根本是什麼?鏢師時代刀術流派與實戰三要素,繼續技術篇——刀術實戰三要素的訓練:

第一部分 訓練模式的介紹

由功刀論(參考系列上篇)延伸的訓練模式,主要兩大類,又細分為四類:

對練(對練 對涮)

單練(單控 脫刀)

對練

即是直接刀路對練,養成感應,從模擬中提升控制能力,並自然開發功力。

優點是刀感提升快,經驗真實,但是容易限制思路,變成套路。

比如現在很多兵擊運動者,他們很多是從古代兵書尋找理論依據,然後直接在模擬運動中總結經驗。

一開始,這種陌生感對反應與技巧會有不少幫助,但是一旦熟悉起來,就會發現「實用的東西就幾下」,但這個「實用的東西」其實只是常態的東西,是平常人甚至外行人玩玩就能摸索出來的東西。

雖然總是「對練」,但因為功力(運動能力)限制,刀路自然就會受到限制,打不出多少花樣。

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不會認為是功力不夠,而是認為一些花樣動作不合理,很自然就會套上「原本實戰技術就很簡單」的觀點,以至真正關乎「刀法」的能力難以長進。

形式簡單,這個理解並不對【隱藏內容】。

然後因為功力不夠,看到別人能用的花樣,自己卻用不了,這又是把兵技完全理解為應用技巧,而訓練也就僅圍繞「刀感」,而不是功力。傳統拳上,也存在這個毛病【隱藏內容】,所以很多都是假借名目的現代模式。

好比有人是用中節運用拳腳,乃至兵器,他通過雞腿龍身的訓練,是的步子沉穩靈活,而身體可以擰轉一個尋常人做不到的角度,還能緊固住發出重擊,打出速度。假設模仿者不了解這個內在,他僅僅是從表現現象去模仿,那擰斷了腰都不一定能練成【隱藏內容】。

功力部分,以後再深入講解。就說一些特別能力,是特別手段訓練而成,不是常態提高而來。

對涮

對練主要針對刀路,用的就是直接應用實戰的器械,對涮則是引用「功刀」來完成,強化訓練一些功能,比如大棒對磕等。

有的武術流派,訓練刀法是用長短粗細不同的各種棍子,最大的跟小樹似的,是比茶杯口粗的硬棍,直接以棍路對涮,訓練把控能力。

實戰對槍的話,很多時候都架不住他們的一磕。

北京有劍道高手鮑立斯,擅長雙手劍法,有打鬥中換手的絕技。他的師門是六合螳螂門,六合螳螂的槍棍刀劍的訓練核心,就是這樣的一套棍法。

表面看起來,這種練法很像對磕,對磕是新手的第一步,掌握了規律,慢慢就會灌入技巧,就局部發力變為周身整勁,從單一線路變成轉環慣變向【隱藏內容】。

單練

單練更加需要「功刀」,因為單練缺少對敵,刀感訓練不足,所以就需要模擬一個外力。這就需要優秀的流派傳承,有的流派這部分非常高明,有的則缺少技術,甚至都沒有這個意識。

比如有用大三節棍、二節棍、去梢棍訓練刀法的情況。

利用特別粗大的三節棍、二節棍不容易控制的性能,練就雞腿龍身的中節發力模式。中節功力提升後,也就突破了正面劈刺的限制【隱藏內容】。如果沒有這個功力訓練,你想換個花樣,就會感覺力不從心,會壞了架勢。

這部分是可以絕對提高的,講別人的短處要素練成長處,那自然就有絕對優勢【隱藏內容】。

去梢棍的外形就是齊眉棍,但是它的內在卻不一樣,同樣是齊眉棍,它是單頭棍,是假象另個頭還有「梢子」,但沒有組裝上去的形態。所以這個棍,也是二節棍的一種。

去梢棍用來訓練,與關刀相似,是以特殊的雞步行進的姿態,循環刀勢,練就身法刀路,這一種訓練十分高明【隱藏內容】。

其實戚繼光、俞大猷時代,就已經總結出了以棍以拳練就刀法的體系,只是時代久遠,多數失傳了。

脫刀

脫刀就是不用器械訓練,但訓練效果並不比運用器械差,也是最高明的練法。這裡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形意拳,傳說中脫槍為拳的那個拳,拳勁即槍勁。

脫刀訓練,並非是空手練個套路,而是圍繞「中節發力」的一些拳勁訓練,之後可以引用到兵器上,形成一種進退閃轉十分靈活的堅實架勢,而且可以在大勢中打出局部爆發力。這是兵器對戰尤為重要的。

單練也有套路練習,不同的流派,理念也有不同,技術是絕對有高低之分的,就好比說,多一個心眼,就是比缺一個心眼要有選擇性。

有的套路就是記錄了招式,有的則考慮到了勁路協調,有的則暗含著功力訓練,各不相同。只是隨著武術的失傳,現在普遍上套路都淪為了粗糙的表演,也就失去了實戰訓練的價值。

功法示例

比如我門中的一個組合訓練功法,金雞挑領與四門。

金雞挑領是一種獨立步束身、崩展接斬手大劈的上步循環訓練,練就劈、撩、格、架的絕對功力,尤其是獨立勢的訓練【隱藏內容】。

四門則是四種騰挪迴轉出刀的基本刀路,練就進退步法,久練之後,本能就會結合起來,進退輾轉的靈變與起落支撐的刀勢,就會顯出特別的優勢【隱藏內容】。

兵器碰撞之後,你的腳步自然就知道往哪裡落了,身手本能使然,就會順勢出刀。

因為你的上下骨節貫通了,刀勢有了支撐能力,且提升了驟然發力的本領,你憑藉感應就會感覺到對方的「死角」,然後以你的餘地克制他的死角就容易佔上風了。

現在鐵萼堂訓練系統,做了一些調整,放在過去,四門練法就是用的大二節棍,是一種一節等於腿長的大棍,應用起來必須用中節發力;而且因為沉重,自然就練出下盤的功力;又因為兩節的不穩定性,要完美控棍,身體就要進行一些盤轉,這就自然練就雞腿龍身,尤其是背身進槍的刀法。

二節棍是軟兵器,要陡然發力,棍路對了,又養成爆發力,換成刀術來用,會尤其的得心應手。這部分就是上篇中提到的,本門萬勝(鏢局)刀的訓練模式,四門之外也有別的勢法,比如對應雞形挑領的拳功,也有同類的背棍法。

周口心意門的雞腿龍身比之前的傳承有了區別,其中就有跟著萬勝鏢局的鏢師吸收了半套三節棍的原因。另外半套功法,主要集中在刀上。

第二部分 本門刀法的介紹

鐵萼堂刀法

主要保存有八家刀法:定唐刀、形意刀、八卦刀、蛇尾刀、萬勝刀以及通臂刀、心意刀、地躺刀。

前五路是豫東鏢局、形意八卦門、張府鏢師本門刀法,後三路是另外的吸納。後三路與萬勝刀在上篇已經做了介紹了。

形意刀即劉奇蘭系形意五行十二形刀,長短兼備。八卦刀為程廷華系大刀,但是早期掌刀,斜行飄忽的趟子,與轉圈練法略微不同,但內在一致。

八卦掌在第二代初期,主要就是三掌——單、雙、順(單換掌、雙換掌、順勢掌),後來各支逐漸填補為八掌,又豐富為六十四掌,而八卦器械主要分為槍、刀、鉞三類,即長桿、單手、短兵,練法並不相同,各有要領【隱藏內容】。

形意刀比較出名的是單刀李存義,後來演化為五行連環刀,被形意門其他支系廣泛吸收。此前刀法略有不同。

李存義曾與師兄孟振嶺及八卦程廷華在河北南宮開設鏢局,李存義一系往北走京津、張家口;孟振嶺一系往南走周口、漢口,有孟系弟子范蔭堂、趙懷寶等四兄弟在周口設萬勝鏢局,傳下弟子張鶴年及零星傳授王春和等其他鏢師。

這個關係,在武作家寫實風格小說《六合拳宗》《帝國鏢路》的人物結構中都有引用。民國時期,張鶴年、王春和等又為張府鏢師(河南督軍警衛營),也曾負責過袁世凱的安全。

張府蛇尾刀

孟家有名大刀孟家,武魁門第,家傳定唐刀,兼通朴刀刀路,對本門形意刀的完善起到了絕對作用。

其中雞步龍身單練換手刀法,與之前所言的「長短棍法」訓練有相通之處。萬勝刀一開始不是具體的刀法,是由早期鏢師以定唐刀等北方刀法演化而來的訓練系統,配套鏢師速成刀法。

青龍蛇尾刀是本門集大成刀法,也是張府刀法,出自形意八卦門。張府為當時河南督軍、鎮嵩軍創立者張鎮芳府簡稱,時張鎮芳身邊設有警衛營,召集家鄉拳師擔任職務,鏢師裝備是盒子炮配單刀。

民國初期,豫西土匪集團猖獗,張鎮芳負責圍剿收編,土匪多有以長槍為兵陣的隊伍,此刀尤擅進槍,是後來鐵萼堂刀法理論與技法的根本。

共分三路,各有特點:一路五行生剋用,二路返首卷地風,三路蛇尾四門行,龍頭十刀前路清。

返首卷地風是背身追砍的刀法,對功力要求很深,不以此法,單刀天生受制於長槍;二路追擊騰挪,猛攻為主;蛇尾則是貼身反手刀,殺四門迴轉閃戰,是群戰刀法;然後還有貼身保護一人突圍的特殊刀法,尤其強調雞腿龍身的發揮。

范蔭堂同治年間在周口創立鏢局,曾傳給過河西心意門袁鳳儀系三節棍,是專門盤練中節的棍法。後來心意門就雞腿龍身的發揮,河西一系尤為精專,其根源即是對三節棍盤練中節的引入。而後周口河南一系又以大連枷棍改革為大二節棍,盤練功法與三節棍基本相同。

三節棍練就中節,是為輔助鏜鐮、單刀(捨命單刀救命鐮)之用,刀路會尤其豐富實用。剩下半路就是併入刀路中的內容,棍法原本也無從發揮【隱藏內容】。

因為當時時代環境特殊,所以刀法也有佩盾、佩鞭、佩繩鏢的練法。

萬勝鏢局時代背景

鐵萼堂武術文化體系,把武術時代劃分為抗倭時代、鏢局時代、國術時代這三個時代。

鏢局時代,隨著民國時代的到來以及票號業的退出,也就結束了。接下來武術從搏殺環境,轉為了會館教學環境,並有了國術的概念。

鏢師文化,京津大城市從創立之始就幾乎沒死過人,這跟地方治安與文化息息相關。

新中國後,學者對鏢局文化的研究,也多是根據國術時代京津武人的講述,而今又被全國武術愛好者引用。

其實在山西、河南的鏢局與京津是大不一樣的,誇張點說,北京的鏢師甚至不敢走河南。當初有山西左二把在北京開設鏢局,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往蘇州押皇杠還得了黃馬褂。

也就是因為太平軍斷了鏢路,所以外貿茶葉之路的開端才由福建改為了湖北,而捻軍運動時期,鏢路再次中斷,從周口往漢口一路,非當地大實力的鏢局不敢接鏢。包括山西最厲害的鏢局——戴家廣盛鏢局,也因為與捻匪的鬥爭而元氣大傷,退出江湖。

萬勝鏢局二代鏢師,直接參与到了民國初期維護地方安全的抗匪戰鬥中,也曾經歷過幾次慘重的肉搏戰,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因為政治理念退出之後,又帶領三代鏢師,轉化為了地方民團,繼續以民間武裝的形式保護地方。因為中原環境的不同,搏殺時代一直延續到了民國中期。

日頭落,狼下坡,窪里叫喚鬼吆喝,有娘的,娘扯著,沒娘的鬼抓著,剁巴剁巴熬湯喝……

水寨集,鐵打哩,捻子來了不咋哩,東門高,西門低,城頭架有弗朗機……

這些都是豫東地區的童謠,豫東正是萬勝鏢局的總號所在地,講的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冷兵器戰爭時期,主戰區的情況。

因為不同的讀者,對知識的興趣點不同,為節省篇幅,也是保守技藝,就高級技術部分設置有【隱藏內容】,需要閱讀點亮的朋友,可以按此規則:【鐵萼堂】文章-隱藏內容點亮規則(戳我)進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作家論武術界 的精彩文章:

武協造假:大師造假爬輩申非遺,跟自己五輩爺爺論兄弟;編造袁氏心意創始人,抗戰期間去日軍司令部考武舉

TAG:武作家論武術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