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普知識】透明的魚

【科普知識】透明的魚

首先有一個令人不解的問題,魚體的透明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存策略?躲避天敵?先天性缺陷?還是什麼?

關於答案也是眾說紛紜,總結起來有以下幾種答案:第一種,拿深海魚類來講,深海是沒有陽光的,魚類也就無需用體色來偽裝自己,所以魚體透明就是最好的偽裝。第二種,透明的魚很多都可以發出熒光,透明或許是為了減少對外來光的的吸收,更好的發光。第三種,透明的魚大多是長期不見陽光的,所以色素細胞不會在表皮形成色素沉澱。等等。

但是關於上述的答案總是能找到一些特殊的魚種進行反駁,這裡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水族市場中透明的魚類,比較有代表性和觀賞性的當屬鯰形目的玻璃貓(雙須缺鰭鯰Kryptopterus bicirrhis)了,名如其型,玻璃般透明的身體,連內臟也看得一清二楚,口前有兩根宛如貓須一樣的觸鬚,游起泳來,飄逸自然,當然群游的效果更佳。

玻璃貓

雙邊魚屬的玻璃拉拉(Parambassis ranga)也算是比較透明的魚,不過比起玻璃貓的綜合觀賞性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

玻璃拉拉魚

玻璃拉拉在市場中也因為透明的身體而被經常染成別的顏色,紅,橙,黃……

觀賞市場中透明的魚類還是非常多的,就不再一一介紹了。

某媒體曾報導過下面這種魚,有市民在高郵湖區看見一條魚吃了一條小魚,透明的肚子,一眼能看見肚子里的那條魚,當時還有很多人質疑造假。其實這種魚是屬於銀魚的一種—大銀魚(Protosalanx hyalocranius)。這條魚倒也反映出了魚體透明不僅能躲避天敵,或許還可以利用偽裝來進行捕食。

上面介紹的三種魚,從出生到死亡基本都是保持透明的身體,但是在海水中,還有一部分魚小時候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但是隨著生長,逐漸變為顏色艷麗的個體,比如刺尾魚科的大部分魚類。

還記得下面這張以前被刷爆朋友圈的魚嗎?

因為刺尾魚的品種較多,也無法確認上面的幼魚最終是哪一種刺尾魚,所以上面的幼魚長大後體型差不多就下圖這樣,但是花色可能有所差異。

透明的魚,無論是骨骼還是內臟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這一點優勢早就被科學家瞄上了。明魚是基於可以更好地研究包含癌細胞擴散等疾病形成過程而人工培育出來的魚種,這種透明魚可讓研究人員在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直接觀察魚類的內部器官,實時監控生物體內腫瘤形成的過程。

看完上面這些,是否對透明的魚有所了解呢?至於魚體透明的生存策略,每個人心中應該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文章來源:水生動物健康評估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 的精彩文章:

海洋界中傑出的偽裝大師草海龍

TAG:中國海洋湖沼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