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夏基石苗兆光:穿透市場的迷霧 看懂小米的真正價值

華夏基石苗兆光:穿透市場的迷霧 看懂小米的真正價值

劃重點

近期,A股上演了千股跌停,美股、港股競相跳水,在全球資本市場大環境慘淡。

據香港媒體報道,小米招股首日十大券商最少共為小米借出了70多億港元的融資額度,李嘉誠、馬雲、馬化騰下單認購,無疑小米為港股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面對波動的市場環境,投資者如何判斷一家具有穿越牛熊、戰勝經濟周期能力的超級獨角獸的真實價值?推薦一篇華夏基石管理諮詢集團高級合伙人苗兆光今天的署名文章。

我認為判斷一家公司的價值有很多方法,看財務報表是其中之一。

但美中不足的是,財務報表只能反映公司的過去和現在,很難看出公司的未來。對於創新型的新經濟公司尤其如此,當一家公司的商業模式、生態系統還未完全跑通時,數據往往並不支持人們的判斷,連續20年虧損的亞馬遜就是一個例子。對這類互聯網公司我們需要把眼光抽離出來,比如眼下被熱議的小米就是這樣的一個案例。

小米模式還未顯露真正實力

從我的觀察看來,儘管小米現在發展得非常好,但小米模式還沒有完全顯露真正實力,還有巨大的空間。

小米模式我們都比較熟悉,所謂「鐵人三項」:硬體+新零售+互聯網服務。這個模式當然是成立的,否則不能解釋小米在過去8年取得的成績,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不理解呢?就是因為模式還沒有完全走通,小米雖然互聯網服務收入的增速非常快,但硬體收入還是佔了主要比例。

另一方面,小米模式的總結是偏行業性質的,講的實際上是三件事。從用戶感知的角度來說,理解一家公司需要的是場景,需要講的是一件事。比如阿里巴巴,用戶感受到的就是零售交易場景,大量用戶在淘寶上買賣商品,成就了一個平台型企業。

未來小米也將成為一個平台型企業,那麼屬於小米的場景是什麼呢?我覺得應該是智能家居。小米的手機也好,電商也好,互聯網服務也好,都應該圍繞著用戶使用智能家居這個場景,實際上就是萬物互聯。蘋果、亞馬遜都在往這個方向走,但都還沒有跑通。小米很早地就布局了生態鏈,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IoT平台,領先於蘋果和亞馬遜。即便如此,這個模式也還在中間狀態,小米也還在創業中,有非常巨大的成長機會。

平台型企業要顯露真正的價值,需要巨大的規模支撐,比如阿里巴巴和騰訊都是如此。現在MIUI月活躍用戶已經有1.9億,但還不夠。如果從創業到完全走通模式之間有個進度條,我個人判斷,現在小米差不多在60%的位置。目前小米手機業務比較突出,是小米獲取用戶的主要入口,在這些用戶的基礎上,小米衍生出了IoT、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業務。一旦這些業務能夠反哺手機業務,將是小米模式完全走通的一個標誌,那時候人們也就都能看懂小米模式了。

小米是新一代互聯網公司

縱觀商業模式的進化,可以分為工業時代的公司,典型如福特、豐田;進入PC互聯網時代後,誕生了IBM、微軟、百度這樣的公司;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新一代的公司就是谷歌和亞馬遜一類的公司。

這種商業模式的進化,核心是商業行為越來越圍繞著人的行為來展開。工業化時代的商業模式,做到了工業化大生產,但做不到滿足人的個性化需求。互聯網時代的技術進步使這一可能變成了現實,比如電商,事實上就是滿足每一個人的購買需求。人的行為說到底就是數據,數據是新一代互聯網公司的核心。隨著技術進步,智能設備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不僅會產生購買行為的數據,各項活動都會形成數據,形成新的商業行為。

雖然還沒有完全成型,但這方面小米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小米累積了大量數據,而且數據的豐富度很高,比如有人體運動的數據,觀看節目的數據,空氣質量的數據,水質的數據等等。因為小米超過了傳統企業的業務邊界,進入了非常多的領域。

需要指出的是,小米業務這樣的龐雜,卻並不能簡單地用多元化來衡量,因為小米的各項業務之間有一致的邏輯,就是圍繞人,用戶需要什麼就做什麼。以前有人批評小米不務正業,雷軍就說過:「小米的正業就是米粉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這也是人們在理解小米時的困難之處,如果說小米是硬體公司,它的電商做得非常好;說小米是新零售公司,它的互聯網服務也做得很大。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現有的公司來對小米進行類比,但小米肯定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且是新一代的互聯網公司,順應了商業發展的潮流,未來非常值得期待。

開放生態是小米的未來

看一個公司的價值,僅僅看財務報表是不夠的,只有充分理解一家公司從事的事業,才能真正理解公司的價值。

我們看歷史上偉大的企業和企業家,都是為大眾服務的。比如汽車行業,汽車並不是福特發明的,但是福特把汽車做便宜了,令汽車走進了千家萬戶。發明新事物是偉大的,但僅靠少部分使用者,是改變不了世界的。智能手機是蘋果發明的,但將高品質的智能手機做到2000元以下,小米的貢獻非常大。現在小米又做出承諾:小米每年整體硬體業務的綜合凈利率不會超過5%。如果僅從財務上去理解這句話,就會對小米的價值產生誤判,事實上這表明小米要做普惠大眾的事業,有非常遠大的願景,小米具備成為一個偉大企業的潛質。

同樣不能反應在報表中的,還有商業生態。作為企業家,雷軍超越旁人的地方是用投資家的眼光來做企業。傳統企業在跨界時,比如併購和投資,一定會要求控股,以利於財務並表,顯示出很好的業績。但小米不同,小米在建立生態系統的時候,並不追求控股。從報表上看,這些公司提供的利潤很有限,對小米的估值貢獻也不大。小米所追求的是與生態鏈企業之間建立基於產品的、供應鏈的、數據的互相依賴的關係,這是一種全新的開放生態,放眼世界也鮮有這樣的公司。

事實上,小米的開放性思維對企業的影響很大,為中國企業樹立了一個標杆。小米創業5年規模就達到了700億,中間盤整了兩年,用8年達到了1000億,這樣的發展速度起碼在中國商業史上是找不到的,世界上也罕見。如果是採用傳統企業的發展模式,小米無論如何不可能取得這樣的發展速度,唯一的辦法就是用互聯網思維,開放性地整合外部資源。

歷史早已證明,開放的總會打敗封閉的,開放也是商業發展趨勢之一。小米的開放生態即使是谷歌、亞馬遜這樣的企業也不具備,在這一輪互聯網的開放潮流中,中國似乎領先了西方,小米亦有機會成為一家引領時代潮流。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華夏基石管理諮詢集團高級合伙人、首席戰略與組織專家

轉載自:中國網財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前沿科技 的精彩文章:

新飛重整花落誰家?多個「接盤俠」浮出水面
蘋果中國區將iPhone納入全球聯保:兩年前已開始執行

TAG:看前沿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