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何做一個好領導,讓這位大人物來教教你

如何做一個好領導,讓這位大人物來教教你

原標題:如何做一個好領導,讓這位大人物來教教你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很多,稱得上明君的不多,唐太宗李世民算一個,而且是一位排名很靠前的明君,甚至很多網友稱他為千古一帝,至於是不是千古一帝,這裡不作討論,雨絲想向各位介紹一下為什麼李世民能成為一位明君。


衡量一個人好壞的標準有兩點,一是才,一是德,衡量一個君的好壞最主要是才,一個皇帝如果沒才能,影響的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所以相對來說,他個人的私德不怎麼重要。那什麼樣的皇帝才能稱為一個有才能的皇帝呢?記得韓信曾經說過,他之所以聽劉邦的,就在於劉邦會帥將,所以衡量一個皇帝是否有才的標準就在於用人和納言。


唐太宗(劇照)


用人包括廣開才路和馭才兩個方面。在隋以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用人講究的是門第,如果你不出生在門閥,你就不可能當高官,」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隋時雖然開科舉取士,但當時朝廷的高官主要還是貴族,特別是關隴的貴族集團,像楊堅本人以及李淵家族都是這個集團的。


到了太宗時期,在士族中選官依然很重要,但他也很留意庶族中的能人,像房玄齡、張亮、侯君集就是從庶族中選取的佼佼者。馬周被唐太宗發現以前,只是中郎將常何的家客,他替常何寫了一封奏章,從而為太宗欣賞,太宗四次下書召見,並任命他到門下省當官,後來更是官居中書令。

正是因為太宗對於寒族和士族一視同仁,」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所以他選才的範圍大大擴展,不同類型的人才都聚集到了他的身邊。除了這些以外,唐太宗還強化了科舉制度,「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雖然反應的是進士及第的難度,卻也反應了當時可以為朝廷效力的人很多,正是因為自命為人才的人多,進士得第者的競爭才如此激烈,以致才能不足者終生不得如願。



房玄齡(畫像)


人才有了,接下來是如何用人。用人的標準有三個層次,一是知人、二是用人、三是人盡其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要了解你底下人的性格,品德的好壞,能力的高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李世民做到了這一點,他對於貞觀年間的大臣都知之甚深。太宗認為,要辯證的看每一個人,全面分析,全面衡量的對待每一個人。對每一個大臣既要相信他,但也不能全信。


高士廉是貞觀年間的名臣,被封為申國公,尚書右僕射(僅次於百官之首的尚書左僕射),開府儀同三司,還被李世民繪圖於凌煙閣,就這樣一個大功臣和寵臣,李世民對他的評價是:學識淵博,十分聰明,忠貞不二,不過缺少文臣死諫的品質。

在用人方面,唐太宗秉承的是捨短取長。金不足赤,人無完人,唐太宗對大臣的要求是只要有一個長處就可以了,不需要樣樣精通。貞觀年間的名相房玄齡、杜如晦,有房謀杜斷之稱,但是兩人的長處卻不盡相同,房玄齡善長思考,唐太宗交給他的文書等,他都能做到有如太宗親筆。杜台晦的長處則在決斷,能夠很快的解決問題。兩人都在太宗底下任宰相,刀劍合璧,是太宗的左膀右臂。



杜如晦(畫像)


戴胄是貞觀四年到七年的宰相,他的長處在於辦案利索,公正,對於太宗的過失也敢於勸諫。他的短處是不通經史,所以太宗從沒有想過讓他擔任學館儒士,貞觀元年就讓他出任大理寺少卿,負責刑事方面的工作。


人盡其才方面,太宗也做得相當不錯。知人難,用人更難,最難的是人盡其才。魏徵說過,正是因為李世民鼓勵他諫言,接受他的諫言,所以他才敢勸諫。還有房玄齡,因為太宗信任他,貞觀三年就任命他為百官之首的尚書左僕射。房在任上可謂殫心竭慮,書上記載他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病得快要死了,還上表建議太宗不要遠征。把唐太宗都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擴大選材範圍,擴大國家的人才庫,了解每一個人的優缺點,並且根據他們的特點任命相應的官職,充分信任他們,人盡其才,這就是太宗在用人方面的優點。



戴胄(畫像)


虛心納言在很多史學家的眼中是唐太宗成為「英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唐高祖下令唐朝所有的軍國政事都交由李世民處理以後,太宗就下令要求「百家各上封事,備陳安人理國之要」,還任命了很多文學之士為學士,專門和太宗討論時政,為他實施政策提供建議。當時的百家因為這個紛紛上言進書,太宗對於這些言書也相當的重視,擇其善者而從之。

為了使言官的話能起作用,太宗在當時立了三個規矩,一是宰相們在討論軍國大事的時候,必須得有言官列席,從而有機會讓這些人能夠發表建議。二是要求中書、門下堅守原則,不能因為是皇帝的命令就放水。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其中尚書省為執行部門,中書省負責起草、發布詔書,而門下省則負責對中書省的命令進行審核。中書、門下長官同朝為官,有時候職責也不明,所以難免會有「少做少錯」的想法,太宗對於這種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要求門下省如果發現中書詔敕有問題,必須指出駁正。



三是對敢於直諫的官員,哪怕是這些諫言違背了太宗的意願,只要觀點正確,太宗都會樂於接受並給予獎賞,有時候觀點有誤,只要是真心勸諫,太宗也會表揚。


太宗朝的規矩,如果有官員偽造資歷,並且不主動報告,則會被判處死刑。當時有一個叫柳雄的人犯了這一條,太宗念其有才,只下令流放他。在古代君無戲言,皇帝的話就是法律,所以太宗聖旨一下,幾無更改的可能。但是大理寺少卿戴胄上表說,「按照法律,柳雄應該處死。」太宗當時十分的憤怒,說戴胄想讓自己失信於天下人。戴胄一點也不怕,回答道:「您的聖旨只憑您一時的情感,是小信,但是法律卻代表朝廷和國家的大信,您殺了柳雄失小信是為了保大信。」太宗一聽,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收回敕令,命令戴胄依法辦事。還當著朝廷百官的面讚揚他,說「只要有戴胄在執法,我就可以放心了。」



狀元出巡(現代還原)


孫伏伽是中國有史記載的第一個狀元,當他任大理少卿時,曾上書說太宗喜歡騎馬射箭不對,因為這些是少年王爺們做的事。作為一個以武起家的皇帝,騎馬射箭其實是他需要的基本技能。孫伏伽的諫言明顯失當,但是太宗見他品級低卻敢於直諫,不但沒有怪罪他言論不當,還加任他為諫議大夫。


讀史明志:唐太宗開貞觀之治,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少有的盛世,而他本人也是少有的明君。「天下英雄,盡入太宗閣」,不管從哪方面說,唐太宗都是一個好的領導人,極優秀的領導者。找人、知人、用人、人盡其才是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他把一個龐大的帝國治理有井有條,揚名中外,現在國外華人聚集地都稱為唐人街就是例證。如果企業的領導能夠學到這些,雨絲個人覺得,這個企業肯定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某寶掌門人開始的時候,沒錢,開不起工資,但卻有人願意放棄高薪來他那裡就職,正是因為他知人,能夠人盡其才。



房玄齡(劇照)


借用網路一句話結尾,雨絲已經準備好成為一個好的總經理,缺的是被任命為總經理。(註:圖片來源於網路,內容為史路雨絲原創,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路雨絲 的精彩文章:

成功不能複製:淺析李唐和朱明兩次流血政變之不同
五代十國武將經常篡位,趙匡胤是如何解決此問題的,並非以文御武

TAG:史路雨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