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夏天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腳?聽研究兒童運動發展30多年的專家怎麼說

夏天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腳?聽研究兒童運動發展30多年的專家怎麼說

關於孩子光腳這個話題,我第一次分享是在15年的時候,當時算是我公號的第一篇超過10萬閱讀量的文章吧,顛覆了不少父母朋友們的認知,記得那天我自己的朋友圈都被這篇文章刷屏了。

之後三年間,越來越多的公號都在普及這個話題,讓我覺得很開心的是,光腳的意義慢慢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接受了。儘管如此,每年到夏天還是會收到很多朋友後台留言問我這件事。

今年四月底我回國時,去了江蘇省婦幼給早產父母們做了一次公益講座。那天有一對老人帶著一個小女孩過來,和我說孫女1歲後開始會走,已經大半年過去了走路總是摔。父母白天上班,看了我的公號堅持讓老人帶著孩子給我看看。

我了解到女孩並沒有肌張力異常,那天看了女孩走路的步態,也檢查了女孩穿的鞋子,我給的建議是,鞋子不合格,需要買新的,另外多創造條件讓孩子光腳走路。

我也當場請教了省婦幼新生兒科的主任醫生再看了一下,結論也是類似的,多鼓勵孩子光腳走路。(我不知道這位女孩的父母是否還關注我的公號,還是很關心現在女孩的步態是否有好轉,如果看到,請留言讓我知道一下)。

夏天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腳?聽研究兒童運動發展30多年的專家怎麼說

沒有女兒小D之前,我其實完全沒有醫學和教育背景的,只不過當年女兒早產導致了肌張力異常,大運動嚴重延誤。我們非常幸運地找到了紐約這邊最資深的運動康復師,她專門從事研究兒童運動發展,一般只接少量「棘手」的康復案例(可見小D當時起點有多差)。

而且更幸運的是,在她的幫助下小D慢慢追趕上來了,創造了這邊醫院所謂的「奇蹟」。在和康復師接觸的三年里,我耳濡目染也學了很多關於運動發展的知識,光腳對孩子的運動發展是很有好處這一條,是反覆被康復師提及的。最近正好又看了幾篇文獻資料,把之前的舊文重新寫了一下,分享給更多朋友們。

只要有機會,小D從小就是開始光腳的,這是她1歲時和認知老師玩假裝遊戲

夏天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腳?聽研究兒童運動發展30多年的專家怎麼說


光腳有助於保持平衡

孩子剛剛會走路後,家長最大的擔心就是老摔。其實「摔」這件事是學習走路的必經之路,經過一段時間就不會那麼容易摔了。但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甚至成年人,已經學會走路很久了,卻還是更容易被絆倒,感覺平衡性就是比普通人差。

這個追溯原因,很有可能是學步期的問題。每個人的腳底分布著超過20萬個末梢神經,和手一樣,腳部觸覺也是需要開發的,需要去接觸不同材質、不同軟硬的物體,來刺激它的觸覺。也許你會問,手的觸覺要開發我明白,為什麼腳也要開發呢?

因此看似簡單的走路行為,其實是腳掌通過接觸地表面,傳輸信號給大腦,大腦接收到信號後會對路況作出及時反應和調節,這對於剛剛開始學習走路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如果在孩子學走路初期,選擇的鞋子不合格,特別是鞋底很厚很硬,其實就是切斷了信號輸入,剝奪了鍛煉平衡性的機會,長期以往就更容易出現平衡性差的情況。

小D當年在做運動康復訓練,光腳是必需的要求

夏天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腳?聽研究兒童運動發展30多年的專家怎麼說


光腳有助於良好的走路體態

一開始學步時盡量光腳走,寶寶會更加容易抬頭挺胸,形成良好的走姿,而且也會走得更加協調。因為光腳走路,腳掌的末梢神經可以直接感受地面,直接接收到地面傳來的壓力,也能更好地感知地面高低變化,及時進行調整。

而如果這時讓孩子穿著鞋子走路,那麼這些感受就會受到阻隔,而本來走路還不穩的孩子,又無法靠雙腳感知地面變化,自然出於「自保」而會經常低頭看地面。而學步期的走路體態一旦形成,即使之後走路穩當了,低頭走路的壞習慣也許就建立了。

夏天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腳?聽研究兒童運動發展30多年的專家怎麼說


市面上說的穿學步鞋有利於學走路,對嗎?

「學步鞋」這個名稱本身就是不嚴謹的,所謂的學步鞋並不能幫助孩子更早學會走路,更加嚴格來說就是一段鞋,也就是孩子開始穿的第一雙鞋,關於第一雙鞋怎麼選,我之前寫過文章,戳->寶寶人生的第一雙鞋怎麼選

小D的運動康復師也好、兒科醫生也好,當年都是反覆和我強調,鞋子主要功能是保護作用,學步鞋不是為了學習走路,只是保護寶寶的腳在外不受傷害而已。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孩子學步階段多創造機會光腳走路,是更有利於學會走路的。

這一點對於像小D這樣運動延誤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當年小D的大運動康復師是下了死命令的,小D需要等到會走路了才能穿鞋。這裡會走路的定義,不是指學步期,是指小D要自己獨立行走,沒有踮腳,手臂自然下垂,可以持續走上一段路。換句話說,就是寶寶和我們大人一樣走路的情況下才讓穿鞋。

而且即使等小D會走路了,她還會建議要時不時讓小D光腳在草地、地毯上、木頭地板上這樣不同材質的地面走路,光腳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夏天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腳?聽研究兒童運動發展30多年的專家怎麼說


平衡看待,不走極端

自己當媽媽四年了,做這個公號也三年了,也經歷過像不少新手父母那樣走極端的情況,比如知道某個知識點對孩子好,就不管不顧實踐到底。光腳這件事也是如此,儘管了解到了光腳的益處,但還是需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多創造條件讓孩子光腳,並不等同於任何時候都需要讓孩子光腳。

回到鞋子的本質是保護作用,當我們需要呵護孩子幼嫩雙腳時,當然需要穿鞋。比如很髒的街道、比如夏天大太陽暴晒下滾燙的遊樂場地面,這時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就是有必要的。

當然天氣變冷時,給孩子穿襪子穿鞋子也是很有必要的。但這裡需要提醒大家學會正確判斷孩子冷熱。很多時候,我們摸寶寶手腳都是微涼的,然後我們就會不自覺地想給寶寶添加衣物。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判斷寶寶是否涼,最好的地方是摸頸後。

因為寶寶的血液循環系統還在發展中,血液會先供給最重要的內部器官,首先保證它們有足夠的營養,自然手腳是最後被照顧到的。這個現象會持續一段時間,直到寶寶動得越來越多,血液循環才會改善。

夏天玩沙玩水的機會多,也是讓孩子雙手雙腳進行感官開發的好機會

夏天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腳?聽研究兒童運動發展30多年的專家怎麼說

雖然我們這一代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當年你不也是這樣被養大的,哪有這些」,但我仍然覺得,被養大和養的更好,這當中隔著的就是科學知識的更新。

我因為帶著小D康復了快三年,自己形成了一定的「條件反射」,有時走在路上看到很多成人的步態都是有問題的。我是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好的,既然如此,那不妨也用開放的心態,與時俱進地採納一些科學育兒觀吧。


大J叨叨叨

這周小D幼兒園放假,我每天都要帶著她放電。放在我面前的就是兩個選擇,白天帶著她瘋玩,我累了她也累了,晚上就能睡好;白天我偷懶她不累,我晚上就會更累,哈哈。聰明如我,肯定選擇第一種的。

我們這幾天去了中央公園、自然歷史博物館、兒童博物館和遊戲室,微博上也分享了一些日常。

令我印象很深的是昨天遊戲室發生的一件事,小D之前也是一遇到不會的就發脾氣或者要求我做。我和大家分享過很多關於如何鼓勵孩子動腦筋,培養成長型思維,教會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方式(看今天文末推薦閱讀)。雖然一開始很難,但堅持下去,我始終相信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長的。

夏天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腳?聽研究兒童運動發展30多年的專家怎麼說


推薦閱讀

1、走路

  • 牽著寶寶學走路,累的自己老腰直不起,還對孩子不好!
  • 學步車,不要被名字欺騙了!保護孩子,遠離學步車!
  • 寶寶人生的第一雙鞋怎麼選
  • 寶寶過了1歲還不會走路,我需要擔心嗎?

2、運動發展

  • 又好又貴的運動早教班,精髓在這裡,了解了在家也能做
  • 這家紐約幼兒園只做一件事,卻大幅提高孩子專註力
  • 下手不知輕重總是暴力的孩子,缺的不是管教,而是這個!
  • 坐不直,抓不好,吞咽不好,寶寶發育問題的根源是這個

3、成長型思維

  • 思維模式決定潛力,這是每位家長該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 比天賦智商更重要,美國人最希望自己孩子擁有的品質
  • 「你怎麼學習不動腦筋呢?」原來這個能力需要從小啟蒙
  • 偷師|紐約幼兒園老師用「搭腳手架」的方法激發孩子潛力

大J,坐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女兒晚上差點摔下床,我到底忽略了什麼睡眠隱患?
擔心寶寶吃不飽?美國兒醫告訴我如何科學判斷奶量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