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別推薦》主編郭進拴最新原創文學評論:《鐵凝散文讀後感》

《特別推薦》主編郭進拴最新原創文學評論:《鐵凝散文讀後感》

【郭進拴原創】鐵凝散文讀後感

鐵凝,1957年生於北京,現任中共中央委員,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 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玫瑰門》、《大浴女》、《笨花》等4部,中、短篇小說《哦,香雪》《第十二夜》《沒有鈕扣的紅襯衫》等百餘篇,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百餘篇(部)。

鐵凝飽含著對生活的熱情與善意,用一雙慧眼,於凝眸處發現生活中的一道道風景,並將其紛然訴諸筆端,而這些風景,呈現在她的散文中多是美好的,純樸的,也是溫暖和親切感人的。在她的散文中,坦誠以及時不時冒出來的俏皮取代了穿透與悲憫,文字中飽含對生活的情意,蘊含著蓬勃之美,體現了一種"美善驚人"的力量,而同時又時不時地能帶給讀者猝不及防的精彩與撞擊。而紅孩的賞析無疑是一種極佳的解讀與品評,他的賞析文字常常發人思索,讓人感覺言已盡而意無窮。

有幸讀到鐵凝女士的散文集《回到歡樂》,首先是被她語言的從容不迫與優美所打動,其次又被她生活態度的真誠與豁達所折服,更有她對於文學創作的感受和信念,最後竟使我欲罷不能,隨成此文。

鐵凝的散文讀來有一種說不出的清新和舒暢,文章里透射出來的人生哲理更是讓人回味悠長。比如《告別伊咪》的最後一句話,「沒有告別,怎能會有永遠的記念?沒有記念,人類的情感便空曠了大半」。這種遞進式的邏輯推理,似乎在揭示人類心靈深處的情感密碼。這不正閃耀著鐵凝那哲人一樣思維的光芒嗎?再比如《溫暖孤獨旅程》的結尾,「一個囊中背著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的孤獨,從塞外寒冷的黃風中快樂地朝著自己的家走著,難道僅僅為了叫家人盛讚他的蘑菇湯嗎?這使我不斷相信,這世界上一些孤獨而優秀的靈魂之所以孤獨,是因為將溫馨與歡樂不求回報地贈予了世人吧,用文學,或者用蘑菇。」她就是這樣謙遜地從前輩那裡汲取營養,豐富自己的心智,滋養自己的靈魂,直至自己也逐漸成熟起來。又如在《草戒指》里,「草是可以代替真金的,真金實在代替不了草,精密天平可以稱出一隻真金戒指的份量,哪裡又有能夠稱出草戒指份量的衡具呢?卻原來延續女孩子絲絲真心的並不是黃金,而是草」。從一把草里能看出生命的燦爛與美好,這種獨特的眼光和思維,誰看了能不叫好?

又比如《一個人的熱鬧》里,本來她是看到新風霞自己把茶壺打碎了,說了一句『我得賠我自個兒一把』,就悟出一個「摔了茶壺是敗興的事,自個兒要賠自個兒茶壺卻把這敗興掉轉了一個方向;一個人的傷心兩個人分擔了--新風霞要賠新風霞,這麼一來,新風霞就給自個兒創造了一個熱愛生活的小熱鬧」,多奇妙。看到鐵凝的《一件小事》,使我馬上想到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魯迅先生通過一個人力車夫的細小動作,折射出自己內心的『小』來,而鐵凝則通過自己小時候學打針的故事品味出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境界,那就是「不張揚」,兩者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能鐵凝因了《一件小事》的緣故吧,她的作品清新、質樸,似乎也透射出一種不肆張揚的個性美,這更增添了她散文的細膩與生動,讓讀者小中見大,更深地感受到她的人格魅力。

有時候她甚至有些低調,比如《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棲息》,這是怎樣的悟性喲,「我常想對紙上的梅潔發問:為什麼你不絕望呢?當你穿著一條男人的不合身的大襠夾褲離別親人去往異地的時候,當你除了這寒磣可笑的一身之外幾乎再無它物可供喪失的時候,你心中是怎樣的呢?梅潔的散文回答著我的提問。她詳盡描述了家庭和親人的苦難然而她沒有怨恨;她曾經有過被人不平等相待的歲月但她依然自尊;她寫艱難日子裡的諸多艱難卻並不凌亂瑣碎,顧影自憐。相反她在這一切當中發現和挖掘出了隱忍、堅貞和同情心的力量,以及於困苦中對大自然的注視與眷戀,和由此所造就的開闊的心。她的筆致坦率而不輕佻;她的情感細膩而不絮煩。她逐漸地認清,即便身在痛苦中,她也是宇宙間孤單而獨特的一個人,沒有人能夠替她受苦或解除她的負荷,她唯一的機遇就在於她賴以承受痛苦的態度。於是她終於明白了這世界是怎樣的博大,遠比我們一己的苦難大得多。只要人類的精神之火不滅,這世界永遠值得我們棲息,……真正重要的不在於我們對人生有何指望,而是人生對我們有何指望;我們也不必繼續追問生命對我們有何意義,卻應認清自己無時不在接受生命的追問」。

鐵凝的文學創作觀更是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她在《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長篇小說》里說,「當我寫作短篇小說時,我想到的最多的兩個字是景象,當我寫作中篇小說時,我想到的最多的兩個字是故事;當我寫作長篇小說時,我想到的最多的兩個字是命運……長篇小說可以是100個人的生存歷史,可以是一個人生命的流水,但長篇小說不是『我要寫多少字』。長篇小說不是語言的無意義集合,不是眾多人物的上台下台,不是矛盾衝突,不是懸念或懸案。我以為,長篇小說最重要的品質,當是作家通過對他擁有的所有故事的熟透了的掂量,爆發出的直逼人心的那種思想的力量。」《寫作的意義》又告訴讀者,「寫作是不容易的,作家通過自己講述的故事,不僅要讓讀者感受他們熟知的種種氣息,還須有本領引讀者發現他們沒有能力發現和表述的一切陌生的東西。作家的理想應如同出色的捷克畫家科普卡常常告誡自己的那樣:『如果人們在去畫展的路上能看到更好的樹,我畫樹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就是她的寫作態度,這就是她對生活對讀者的尊重和景仰。

對於寫作方法和技巧她也獨具匠心,在《藝術需要一點出奇不意》里說「出其不意不是嘩眾取寵,它包含了演員的修養和高層次的審美趣味。而嘩眾取寵卻是一種先天不足。」在《關於真實》里「小說和生活是一種什麼關係呢?再真實的小說也抵不上生活的真實,再荒誕的小說也抵不上生活的荒誕……到底小說家追逐的是什麼呢?是真得都有點兒假了,還是假的有點兒真了?我不知道……我的有些小說看上去對生活不大恭敬,那實在是因為我企望著生活更神聖。」多麼樸實的技巧,它甚至讓你懷疑這也算技巧?在《我盡我心》里,「當人們說日子的節奏變幻莫測、一日快似一日的時候,我們看見日子那永遠不變的節奏了嗎?……當人們厭倦了田園牧歌而向城市進軍,或者攜了城市的疲勞而向荒山孤漠乞討時,我們明晰了我們的城市和鄉村那千絲萬縷、難分難解的血緣了嗎?……在大地這面思想的明鏡里,我汲取我的所需。於是我便更加相信:不能在智慧上繁衍智慧。」也許正是她這種超現實的思維和孜孜不倦的積累,方才開啟了她心智的閘門。

她對藝術的見地是「藝術實在是能夠讓人瘋狂的,藝術同時也抑制了人的瘋狂。這便是藝術的雙重魅力和它對於人類某種持續著的意義。」她在《無法逃避的好運》里告訴人們一個作家的責任是「當一個作家能夠被稱為作家的時候,當他準備把作品公之於社會,而不是只寫給自己的時候,在他的情感,他的故事,他的夢,他對人類和世界的窺測和探究里,已經有了社會責任的成份。這責任帶著一種與生俱來和文學藝術共生的意味,或隱或現地伴隨他的創作過程……責任的確讓人不安,歌德的話總是響在耳邊;靈魂永遠騷動著企盼安寧,肉體永遠勞作著尋覓休息。無論文學從哪條路出發,似乎都能碰上這兩句話。」她對作家為迎合世俗而作說道,「迎合併不是責任,迎合更像是一種懶惰,一種缺乏鑽研和反省的懶惰。而這懶惰也是一種病態的激情,某些時候它的確有淹沒真相的力量。」她對文學的觀點是,「文學可能並不承擔審判人類的義務,也不具備指點江山的威力,它卻始終承載理解世界和人類的責任,對人類精神的深層關懷。它的魅力在於我們必須有能力不斷重新表達對世界的看法和對生命的追問。」

語言的美麗可就太多了,稍舉一些吧。比如:《小小的晚霞》里「原來一個單純的回家的願望也是可以使人心碎的」,哪一位讀者讀到它不會產生共鳴呢?特別是有過瓢泊經歷的人。我常常為鐵凝能把故事講述的如此細膩生動感人而擊掌叫好,我想大概她是善用比喻和勤於想向的緣故吧。比如還是在《告別伊咪》里,那年暑期,全家外出度假,把伊咪暫時養在母親的同事家。當母親企圖把伊咪裝進旅行袋時,伊咪寧死不屈地撒起潑來,並踢翻了它的飯盆以示抗議。數天之後,家人度假回來,母親接回了伊咪,那位同事告訴母親,伊咪在她家一連幾天不吃不喝,而且拒絕同前來找它的女貓親近。它的到來幾乎招來了同事家附近所有的女貓,然而它孤傲地望著它們,就像在說,你們以為我的不吃不喝僅僅是缺少了你們嗎?你們這些女貓呀,怎麼可能理解一個真正男貓的心呢?」瞧,一個「寧死不屈地撒起潑來」,頓時使這隻可愛的男貓生動起來。再把人的情感引到這隻貓身上,一隻極具個性的貓別躍然紙上。

再比如《三月的一個晚上在福州》里,「因了他的熱誠我不能對他發火,因了他的熱誠我又特別的冒火……一剎那我忘掉了自己,就若兒時在街上摔個跟頭就徹底忘卻了自己的目的……當人們離得最近的時候不是離得最遠嗎?當你想明晰你的心緒那最不明白的還是你自己……」,這真是詩一樣的語言,詩人一樣的思維。《城市的客廳》里有一段對話,是因為一個畫家偷摘了街心花園裡的鮮花被花工發現要罰款的事兒,

「按牌子辦事。」老人說。

「又不是你家的花園。」畫家說。

「你說是誰家的?」老人問。

「我說是大家的。」畫家說。

「我說是你家的。」老人說。

「您可真有意思。」畫家說。

「您才有意思。」老人說。

「您比我有意思。」

「我不如你有意思。」

……

她向我們展示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故事,更多的是人生的哲理和溫情。也許我的隻言片語可能會彎曲鐵凝女士的作品,那是我的水平有限;也許我的理解和認識只是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上,但是我的心是虔誠的。在鐵凝的目心中世俗的幸福都對,但都不能打動她。直到有一天來自台灣的朋友,給了鐵凝醍醐灌頂式的回答後,鐵凝才真正的理解了「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當然鐵凝的幸福不是世俗的幸福。

在鐵凝與朋友坐定茶過三道後,鐵凝向朋友問道「對於你來說,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

鐵凝的朋友微笑親著給了她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朋友說:「過去的事情來不及衡量是否幸福,將來的事情沒必要揣測是不是幸福。所以,在你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能想到的幸福,就是用心享受面前的這杯好茶。讓此刻愉快的感覺更醇厚,而面前與我談新敘舊的你們就是我此刻的幸福之源。」其實這句話的弦外之音就是享受你眼前的生活,抓住了你的現在,真惜你擁有目前一切,就是一個的幸福時刻。鐵凝也如此感嘆道:「我們太喜歡等待,固持地相信等待是永遠沒有錯的,美好的歲月(暗含最幸福的時候)就這樣一個又一個遺憾的被消耗掉了。」

這是因為我們曾錯誤的認為「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都是有保鮮期的。」

那麼什麼是幸福呢?讀後鐵凝的這篇散文,我能理解的就是:放下我們寄希望於末來的等待,真心珍惜我們眼前所擁有的一切。想歌唱就歌唱,想大笑就大笑,不去幻想,不去精心設計,用心去享受今夜的晚餐後,坐在電視或電腦前默默的與妻相互的守候。雖然我們的幸福很俗氣,但是這俗氣的幸福距我們最近。鐵凝《珍重身上衣》,說及為赴約花重金買了件漂亮的衣服,因為太珍惜捨不得穿收進櫃底,躲過水洗日晒卻因擱置多年而過時。作者回味起初對它的喜歡,竟忍不住感嘆以往那些快樂都成了落花流水。

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喜歡過什麼人,對方的一點一滴,一顰一笑都讓我有無盡的話想要表達。但我總是怯於啟齒,小心翼翼地把那無盡的心事靜靜地窩在心裡,摺疊得整整齊齊,幻想總有一天會勇敢地站在他面前,全部抖開。等啊等,最終,這些情愫就像一粒種子,種在曬不到太陽又缺乏雨露的泥土裡,只能腐爛在密不透風的土壤中。

因為莫名的自尊讓我們都太喜歡或者說是習慣了等,固執地相信等待永遠沒有錯,美好的歲月就這樣一日又一日被等待消耗掉。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都有保鮮期。那些美好的願望,如果只是鄭重地被供奉在期盼的桌面上,它只能在歲月里積滿塵土。

當我們在此刻感受到心中的酸楚,就應該珍重眼前人,一如珍重昔日身上衣的幸福。

嚮往那份靜謐和純真!!!廣漠的華北平原,給了鐵凝敏銳細膩清新的藝術創造力,也給了鐵凝陽光一般透亮的心地和永遠向上的精神追求,所以,當鐵凝執筆為文的時候,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在文字構建的世界裡投射進自己的心靈的光與影,採擷文字的花瓣營造「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那樣的牽人心魂的絕美之境。——鐵凝的散文有許多孫犁的藝術元素碎影,清淺的文字,流淌著無窮無盡的詩意,流淌著人性美,流淌著溫暖。這也許是鐵凝散文藝術生命奧秘之所在,也或許是鐵凝散文在當下散文勝出的決定因素吧!

一個有時代使命感的作家,總是自覺地把自己命運和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也總是自覺地擔負起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任。鐵凝的散文作品,洋溢著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她所創作的域外題材的散文,看不見一絲的奴顏婢膝,看不見一毫的自卑心態,在她的筆下,有的是寬容和理解,有的是平等和對話,有的是真情和友誼,顯示出一個中國作家應有的大氣和謙和,顯示出一個中國作家的廣博胸懷和平等意識,這是非常可貴的!在鐵凝的筆下,生活是那樣的美好,是那樣的朝氣蓬勃,然而,又是那樣的和諧安詳。在鐵凝的散文里,回蕩著強烈的時代前進的音符,交響著時代的主旋律!

《長街短夢》是2008年出版的一本鐵凝文集。書中收錄了作者多年來所寫的散文和隨筆。按內容分類成:「風中仙女」「山不在高」「長街短夢」「空中朋友」這四部分。「風中仙女」講述了作者和她的親人生活的一些故事;「山不在高」說的是她和文學界一些友人的友誼交往;而「長街短夢」則記述了作者對藝術的感悟;「空中朋友」回憶了作者在出國訪問交流時的印象感受。

書中講述的故事,大部分的是普通人的普通故事,甚至還都是些細微的瑣碎的日常生活。這些事情可能天天發生在你我的身邊,也許我們沒有正眼瞧過。可那些故事,經她娓娓道來和細緻入微的講述,竟讓我們動心,難以忘懷。確實啊,「生活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

她講述了自己兒時的故事。「一千張糖紙」里的小姑娘積攢糖紙(表姑說一千張可以換一個電動狗)的天真純潔,後來卻得知那竟是騙局時的悲憤絕望。那種欺騙孩子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會讓我們每個成年人悚然心驚,進而捫心自問。她還講述了自己和小動物貓和小螃蟹的故事。那彷彿白色精靈的波斯貓伊咪,由於主人的關心,竟有幾分通人氣,甚至也能感知人世的冷暖,人的心情。她還講述了自己的父親母親,她父親收集積攢各種擀麵杖的愛好,在文革中鑽研烤麵包,以致成為能烤好多種高檔麵包的合格麵包師的故事。都充滿了生活的哲理,濃濃的人情親情,以及熱愛生活的情感。

在「與陌生人交流」中寫到作者13歲時經常到一個地方買早點,13歲的少女還有些青澀,看見賣早點的地方有一個炸油條的年輕姑娘,覺得她是那樣的美。便看她的辮子的梳法,站立的姿態,擦汗的手勢,自己學習模仿著,內心竟充滿了愉快,覺得一個新生的自己正在誕生…。而當作者下了幾年鄉,回來發現那女人似乎不再美麗,邊炸油條嘴裡還邊嚼著什麼。又過了幾年,還是在那個地方,還是那個人,可那女人頭上的白帽子已經被油煙漚成灰色,目光渙散,不停地打著大而乏的哈欠。看見這樣的變化,作者突然湧起想告訴她什麼的念頭:你是我曾經的崇拜。當作者鼓起勇氣,說:「…那時候,我覺得你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經學著您的樣子打扮我自己」。竟使那女人重新煥發活力。當她再路過那裡時,那女人卻又是雪白的帽子,而頭上新燙的小卷,從帽檐間散露出來,她又充滿了生機活力。真是很平常的一個故事,很平常的人。可作者卻讓我們看到這樣幾層意思:少女成長的心路歷程;女性從青年到中年,婚前後的心態變化,以及人世間那種帶著感激的讚美所產生的力量。世間這樣的故事很多,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可又有幾個人能將它提煉出來,並挖掘出其中的深刻思想,深刻含義呢?可鐵凝能。這就是鐵凝,這就是鐵凝不一樣的審美能力。

她有一顆柔軟的心,能透徹理解人生的苦難。在《醒來的獨唱》和《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棲息》等文中可以看到,她在向你講述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痛苦的內心、經歷的苦難、人在矛盾中苦痛的掙扎時,是那麼柔軟,親切關愛。那些顯露出來的人性光彩,不經意間把你的心弦撥動,久久為之顫動,不能平復。這些都體現了鐵凝的對人生的獨特深刻理解和濃濃的人文情懷。

文集中體現出鐵凝一貫的語言風格:柔婉而清新,質樸而流暢,沒有任何雕鑿做作,更沒有什麼華麗詞藻的堆砌。幾乎是一種純粹的白描的手法。她的作品就像一座高樓,砌築用的材料都是普普通通的磚瓦,找不到一塊昂貴的石材,可整體看來卻是那樣壯觀秀美,而細部也值得你細細品味流連。她娓娓道來, 似乎不緊不慢,冷冷靜靜,舒舒緩緩,從從容容,輕描淡寫。如同春雨般潤物細無聲,思想悄無聲息進入你的心裡。

文集中令人頗費琢磨的是「河之女」一文,初看時,感覺文中的風格和鐵凝的其它散文風格有很大不同。文中描寫了據馬河上那似乎幻化為千姿百態女人體的滿河灘石頭。那種想法,那種狂野,讓人覺得這是個男人的感覺,男人的視角,男人的夢幻。而不會是女性的想法。果然,文章後部分,「我」出現了。是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一個剛出校門不久的年輕畫家(雖然也鬍子拉碴)」。女作家鐵凝以男人身份出現,讓人覺得寫法怪怪的,一直沒有琢磨明白。後來在鐵凝的另外一本著作:《鐵凝日記·漢城的事》里,在「關於女人、炕、玉米地的一次談話」一文中,才找到了答案。文章記述了韓國客人請其父親---畫家鐵揚做客的情景。做客時,她父親談到了難以忘懷的「河裡沒規矩」的據馬河,他父親那時正是「風華正茂的青年,一個剛出校門不久的年輕畫家」。原來這是一篇依託她父親的感受回憶,以她父親為角色而寫的文章。這文章完全是為了彌補她父親的遺憾---他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畫面來表現這個久遠而難以忘懷的夢幻場景。而文章最後部分,那據馬河已成了旅遊的地方。那曾經在畫家眼裡幻化成女人體的石頭上現在搭著紅衣綠傘,那旅遊者隨意拋扔著喝完的易拉罐砸在那石頭上。也許這部分才是鐵凝自己對今天的據馬河的感嘆和遺憾。這種寫法是散文寫法的創新?我看倒未必。在明知作者性別身份的文集里讀起來,作者忽然進行了性別角色的轉換,讓人覺得突兀,彆扭。

文集的名字叫《長街短夢》。何謂長街短夢?作者自有回答:「假若人生猶如一條長街,我就不願意錯過這街上每一處細小的風景。假若人生不過是長街上的一個短夢,我也願意把這個夢做得生意盎然。」是啊,願作者以其敏銳的視角不錯過觀察人生的每一處細小的風景,更多一些生意盎然的夢吧。也許,今後鐵凝對人生的體會會更深刻。因為,早先也許是她的成就嚇住了男人,也許和她自己的選擇有關,鐵凝在她五十歲的時候才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結婚是人生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對人生另一種體味。也往往會使人對人生的許多看法產生影響或發生變化。鐵凝會嗎?會的,我相信。會,才是正常。

《智泉流韻》微信平台

原創版權聲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韻》的各類文章都屬原創首發,因不是原創而造成平台封號的,後果作者自負,並賠償平台相應的費用。本刊嚴打剽竊,拒絕抄襲,若有侵權行為,文責自負,《智泉流韻》公眾平台概不負責。刊發文章的圖片來源於網路,部分相關圖片由作者提供給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泉流韻 的精彩文章:

《特別推薦》主編郭進拴最新原創文學評論:《賈平凹《極花》讀後感》

TAG:智泉流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