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東臨淄:文明新風勁吹美麗鄉村

山東臨淄:文明新風勁吹美麗鄉村

南太合村是山東淄博市臨淄區鳳凰鎮的一個普通村莊,因為堅持了30年的0.5元份子錢遠近聞名。「家家戶戶都這樣,除了直系親戚或者相交甚好的『硬親戚』,其他鄉里鄉親統一隻收0.5元禮金。」南太合村村委會主任李洪海介紹。

朱台鎮的西單村則因另一項村規而聞名,村裡規定,子女每周必須陪同自家老人洗浴按摩,定期陪老人吃飯……

如今,在臨淄區,處處能感受到移風易俗的文明新風。

2013年,臨淄區啟動實施移風易俗工程,將「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納入了村規民約,其中紅公事「只隨禮、不坐席」,提倡只隨50元,最高100元;白公事「八建議、八提倡」,建議不大操大辦、不頂瓦打幡、不披麻戴孝、不唱戲打鼓、不大擺靈堂、不設宴待客、不喪後酬勞、不田中築墳,提倡喪事從簡、哀悼告別、黑紗白花、播放哀樂、鮮花祭奠、只吃便飯、理事從廉、進入公墓。全區所有464個村全部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幫著群眾全程操辦。

「一家紅白事,全村都隨禮,一二百元拿不出手,五六百元並不少見。」正因為之前大操大辦、盲目攀比的風氣愈演愈烈,大家苦不堪言,臨淄區的移風易俗工程才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認可。「一例白公事的花銷由改革前的2萬元降低到1000元左右,程序也簡單了,原來起碼需要3天時間,現在一場葬禮半天就能結束。」臨淄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王玲霞介紹說,2017年,全區鄉村共辦理紅公事996起,白公事2813起,紅白公事按新規辦理的比例均為100%。

拆墳遷墳向來不是件容易的事。由於移風易俗改革的推進,臨淄區在2014年啟動公益性公墓建設時,較大程度得到了群眾的支持。臨淄區規劃新建改建公益性公墓381處,骨灰堂16處,佔地面積僅為192畝,可節約土地680畝,將原有墓地按新標準改建可置換土地3000多畝。目前,區級公益性公墓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設,建成墓穴3000餘個;30%的村莊已完成建設,2020年將實現全覆蓋。

相比目前市場上動輒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商業墓地,臨淄區級公益公墓由政府負責基礎配套,個人只需承擔墓穴成本,企業適當收取管護費用,城市低保、「三無」人員等特殊困難群體全面免費。而在廣大農村,曾經小山似的墳頭,雜草叢生的老墳地已經難得一見,取而代之的是整齊劃一的墓園小路的蒼松翠柏。「就像長眠在鮮花綠草中,這是對先人的尊重。」皇城鎮於家村年近古稀的於學孟老人說。(經濟日報記者 管 斌 通訊員 崔立來 陳衛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科技助力 城市信用建設進入加速落地期
世紀大橋,連接中緬友誼的歷史與未來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