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過去不久的一段時間裡,北京火了一家「網紅書店」。

這家書店主打「設計」,裝修設計感十足,每一層的裝潢都是不同的設計理念。

就連賣的書,也有滿滿半層都是關乎設計。

書店的顧客,每天絡繹不絕。

撇開「拍照聖地」不談,我們姑且認為生活水平急速提升的當代人民群眾普遍對「設計」產生了興趣。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好萊塢電影發展的那些重要「標誌」,感受一下電影行業內的設計變化。


兄弟齊心,造了塊盾

1903年,華納兄弟開了一家電影院,從事電影放映生意,1904年,他們開始發行電影。

1918年,華納兄弟正式涉足電影製作,在好萊塢日落大道5842號,成立了華納兄弟製片廠。

直到1923年,華納兄弟才開始使用標有「WB」字樣的盾牌作為自己的標誌。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華納兄弟的第一張盾牌

1929年,華納兄弟將logo中的圖片背景去掉,改為整個字母充滿盾牌的樣式。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這也是今天我們熟悉的華納標誌的雛形

1936年,華納兄弟再次換牌,這次的標誌去掉了各式花邊元素,走「平面極簡風」設計。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越來越眼熟了

1937年,可能覺得極簡風體現不出自己的設計功力,華納兄弟把標誌改成了立體盾牌樣式,並且首次繞上了華納兄弟影業的環帶。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又眼熟了好多

1948年,華納兄弟將前幾個標誌的經典元素結合起來,加入了雲朵背景,突出了立體效果,保留了環帶設計。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幾乎與現在的logo無異了

1967年開始,華納兄弟開始放飛自我,陸續使用了多個「打破形象」的標誌,只不過這些logo的存活時間都沒有超過三年。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67年的「W7」標識(電影被稱為第七藝術)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70年的「中國風」盾牌

1972年,華納將標誌改回了經典的盾牌形象,只不過取消了環帶,背景也是一片純藍。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原味盾牌

同時期,也是從1972年開始,華納兄弟還使用了一個紅黑配色的真·極簡logo。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這也是除了盾牌之外最為人熟知的華納標誌

1984年,經典的環帶盾牌形象歸來,既有藍天白雲,又有環帶環繞。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這之後到現在,華納兄弟的logo樣式基本保持不變

1998年,華納兄弟採用電腦影像合成技術,對1984年定型的logo進行了改動。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這一面盾牌一直沿用至今

在華納兄弟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中,除了這幾次大的logo變體,在不同時期對不同盾牌還做過許許多多的小改動。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經典環帶盾牌形象的變體

而現在,華納兄弟標誌定型之後,在不同題材的影片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許多根據影片內容做出改動的「特效盾牌」。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哈利·波特]系列,盾牌在魔法雲霧中若隱若現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本傑明·巴頓奇事],紐扣拼出盾牌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黑客帝國],詭異驚悚的綠光盾牌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X特遣隊],霓虹燈漫改風盾牌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大偵探福爾摩斯],馬車踏過盾牌現

環繞地球,就是環球

作為好萊塢最早的電影製片廠之一,環球影業在業內一度佔據領軍地位。

它的logo想必也是廣大觀眾最為熟悉的標誌之一。

環球影業成立於1912年,而它的標誌則是1914年才誕生。

在環球影業製作的默片短片[光天化日]的片頭,首次出現了這個被環帶環繞的球狀logo形象。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從此環球的logo就跟球杠上了

1920年,環球推出第二款logo,不知是否出於商業競爭原因,同時期華納兄弟logo的設計元素與這款頗有幾分相似。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各種元素堆滿滿的

1923年,環球影業也丟掉前款冗雜的設計元素,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簡潔版logo,這也是環球第一次將地球放進logo中。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讓人一眼就記得住

1927年開始,環球影業開始推出多款「閃閃發光」型標識。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27年的光球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36年開始使用的「迪斯科球」

1946年,環球重歸樸素風,一顆地球前面標著「環球國際」字樣,簡單明了。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強迫症表示想把這倆詞兒拖正

直到1963年,在上一款logo使用了十七年之後,環球影業才改換標誌,接替的這款logo也很長壽,一直使用了二十七年。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當代環球影業logo初具雛形

1990年,環球影業以彩色地球做背景,前方襯上「UNIVERSAL」金色大字。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也是越來越眼熟啊有木有

1997年,環球影業再次換標,這次換用的logo一直使用到2012年,也是中國觀眾接觸最多、印象最深的一款環球logo之一。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還不趕緊想想你在哪些電影里見過它

2012年,在環球製作的動畫電影[老雷斯的故事]片頭,首次出現了環球影業的全新logo。

這款logo作為環球百年紀念logo推出,但在2012年後仍然沿用至今,只不過拿掉了100周年的字樣。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更精細的畫面質感,看著舒服多了

像華納兄弟一樣,環球影業也曾有過專門為某一部影片打造的「特效」變體標誌。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速度與激情2]的車輪環球logo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長城]片頭,隨著logo中地球的旋轉,長城出現在觀眾面前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夭折的環球「暗黑宇宙」logo


舉火炬的也不都是自由女神

雖然現在提起哥倫比亞影業,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索尼兒子」。

但在1989年被索尼收購之前,哥倫比亞影業已經擁有七十年歷史。

作為好萊塢最老牌的大製片廠之一,哥倫比亞的logo也具有相當高的辨識度——火炬女郎。

但在1924年哥倫比亞影業logo初誕生的時候,可是一點火炬的影子都看不著。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哥倫比亞影業的首款logo,女神更像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女性

1928年,logo中的女神正式扔掉手中的盾,舉起了那柄標誌性的火炬,還披上了一面美國國旗。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火炬女郎初具雛形

1936年,哥倫比亞再次換標,logo的整體構造沒有大的變化,但火炬女郎的形象再次做了改動。

這也是整個好萊塢所有大製片廠logo中,除了米高梅的獅子利奧之外,最長壽的一款,使用了長達四十年的時間。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畫面也變成了彩色的

1976年,哥倫比亞的火炬女神形象再次改變,這一回的新女神身材柔美,莊重感少了一些。

而哥倫比亞影業的字樣也沒有伴著女神登場,而是在女神消失後單獨出現在觀眾眼前。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曲線柔美的新女神

1981年,哥倫比亞的logo做了一次小改動,「哥倫比亞影業」字樣回到女神身旁。

火炬、底座、著裝等細節也做了微調。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曲線更柔美了一些

到了1992年,哥倫比亞影業終於確定了一款一直沿用至今的logo。

新logo精細程度更高,畫面的複雜度與層次感也更強。

這回logo里的女神又恢復到了1936年長壽款里的造型,畫面的構造包括「哥倫比亞」標識的字體也都與1936年的那款logo相仿。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這款logo現在還在使用

而在定製logo這件事上,可能哥倫比亞不捨得「玷污」自己的女神,所以被做過改動的片頭logo總共也沒幾個。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黑衣人2]片頭,火炬變為記憶消除棒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青蜂俠]片頭,愛是一道光,如此美妙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美版[咒怨2]片頭,在影院里看到這一幕不知道是什麼感受


雪山製片廠派拉蒙

1912年,阿多夫·佐科爾與丹尼爾·弗羅曼和查爾斯·弗羅曼兄弟聯手創建了名演員電影公司。

這就是派拉蒙影業公司的前身。

在畫家W.W.赫德金森與佐科爾的一次會面中,赫德金森隨手塗鴉一幅雪山畫。

後來這座雄山便成為了派拉蒙永恆的logo。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本·羅蒙德山

據赫德金森稱,雄山的原型是他小時候生活過的猶他州的本·羅蒙德山。

而隨著派拉蒙標識的更替,logo中的雪山也一直在變化。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阿特森拉傑峰

當今派拉蒙標誌中我們看到的雪山形象更像是秘魯的阿特森拉傑峰。

最初,派拉蒙標識中雪山周圍環繞有24顆星,象徵著當時公司的24名簽約明星。

後來經過許多次變化,最終定位如今的22顆,但這22顆星背後的故事則無人可知。

派拉蒙的logo發展歷史中,除了換換雪山造型,調整星星數量之外,幾乎沒有太大的改動。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34年第一款派拉蒙雪山logo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52年第二款派拉蒙雪山logo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54年第三款派拉蒙雪山logo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同在1954年,與第三款logo同時使用的另外一款標識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68年第四款派拉蒙雪山logo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75年,派拉蒙終於玩起了平面極簡風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87年,派拉蒙回歸雪山畫像logo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2002~2011年間的派拉蒙logo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2012年,派拉蒙也迎來了百年紀念

與此同時,派拉蒙作為業界巨頭,為影片定製一下變體logo自然也免不了。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同樣是在[本傑明·巴頓奇事]中,紐扣拼出的派拉蒙標識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卡特教練]片頭的塗鴉標識,莫不是在向赫德金森致敬


忽聞岸上獅子吼

看到這個標題,諸位應該就知道接下來要講的這家製片廠是何方神聖了。

米高梅,全稱米特羅-高德溫-梅耶影業,可能是唯一一家logo「萬年不變」的製片廠了。

除了一些色彩細節上的小改動,米高梅logo最大的變遷,就是前後共用了七頭獅子來打call。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16年高德溫logo里的獅子斯拉特斯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24年米高梅的logo繼續沿用了斯拉特斯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28年第二頭獅子傑基,也是第一頭真正有聲的獅子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39年第一頭動畫獅子,形象依然來自於傑基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28年,為了測試彩色電影技術,上任的第三頭獅子泰利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32年,同樣為了測試被拉來拍攝logo的第四頭獅子咖啡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34年,米高梅用上了全彩色logo,第五頭獅子坦納登場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42年,《貓和老鼠》片頭logo,依然是坦納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56年,米高梅啟用了第六頭獅子喬治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57年,獅子利奧閃亮登場,這個logo一直使用到現在

獅子利奧漫長的在位期間,米高梅logo多次在細節上做出改動。

比如1982年,利奧的原聲被抹掉,之後的獅子吼改為了電子合成的聲音。

1985年,logo的主色改為金色,從這以後米高梅的標誌大體定型。

2012年,米高梅在保持logo整體不變的基礎上,將其升級成了更加現代化的3D版本。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現代化的米高梅標誌,獅子依舊是利奧

此外,在米高梅的片頭logo中,還有一個十分細節的彩蛋:

如果獅子吼了一聲,就代表這是由米高梅發行的影片;

如果獅子吼了兩聲,就代表這是由米高梅製作同時發行的影片;

如果獅子吼了三聲,就代表這是咱們今年必看的米高梅招牌大片。

是不是想趕緊找幾部米高梅的片子確認一下了?


致我們即將逝去的老狐狸

1915年,威廉·福克斯以自己的姓氏為名,創立了福克斯電影公司。

1932年,約瑟夫·辛克、達瑞爾·扎努克、威廉·格茨與雷蒙德·格里菲斯一同創立了二十世紀電影公司。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二十世紀電影公司logo,亦即是後來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logo的雛形

1935年,兩家公司合併,合併之後的公司名稱簡單粗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二十世紀福克斯經典logo

二十世紀福克斯的logo自從誕生以來,除了顏色從黑白變成彩的,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改動。

一些較大的變體也只是出現在「定製」片頭裡。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剪刀手愛德華],雪中探照燈,十分應景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少數派報告],驚悚氛圍陡然立現

目前,迪士尼與康卡斯特對於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的收購戰打得正火熱,不久之後我們就能夠看到這場收購戰的結局。

說不定到那時,老狐狸終於可以換個標了。


財大氣粗迪士尼

相繼收購了皮克斯工作室、盧卡斯影業、漫威影業之後,迪士尼又把錢袋子對準了二十世紀福克斯。

目前在與康卡斯特的收購戰中,迪士尼的出價已經超過七百億美元。

與財大氣粗的形象相符合的是,在1937年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迪士尼幾乎沒有特別固定的logo,可以說是相當任性了。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1937年[白雪公主]片頭

那時候,迪士尼影片的片頭還只是用各式各樣的字幕來表明「迪士尼出品」的身份。

直到1985年,迪士尼推出了影片[黑神魔],才給迪士尼短暫地確立了一個標識。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黑神魔]片頭的迪士尼logo

1995年,迪士尼收購皮克斯,城堡標識也正式變成了「立體」的。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平面變立體,也只是小小的改動

到了2006年,迪士尼的logo迎來了一次大重生。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加勒比海盜]中,首次出現的動畫片頭logo

隨著CG技術的發展和飛躍,迪士尼的片頭也變得華麗無比。

與其他的製片廠比起來,迪士尼這個片頭logo動畫,是元素最多最複雜的。

然而這個片頭的出現,只是迪士尼未來片頭logo的一個框架。

隨著影片內容、題材的變化,每一部迪士尼影片的片頭都小同大異。

在不同影片的logo里,甚至連站在標識C位的城堡都是不一樣的。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灰姑娘]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美女與野獸]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無敵破壞王]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好萊塢大廠的Logo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

迪士尼在整個行業裡面一向特立獨行,它的標識也體現著迪士尼創新造夢的精神。

從其他大牌製片廠的logo身上,我們也不難發現他們各自本身的特質。

二十世紀福克斯、哥倫比亞與派拉蒙頑固、守舊,看看他們現在賴以為生的那些商業作品,有不少都是許多年前的冷飯。

福克斯與哥倫比亞眼熱漫威而搞出的「X戰警宇宙」與「蜘蛛俠宇宙」更是一塌糊塗,反而砸了老系列的招牌。

而他們的「好兄弟」,同樣堅持logo不變的米高梅,已經關張大吉了。

如果缺失了創新精神,總有一天觀眾會失掉對他們的耐心,將來也許還要面臨破產倒閉的窘況。

華納兄弟與環球影業,一方面有著自己的堅持,一方面又在某些領域進行著積極的探索。

題材與類型的豐富是這兩家製片廠一直繁榮至今的原因,並且依照現在的勁頭,他們還將繼續繁榮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周刊 的精彩文章:

「院線排雷」之《龍蝦刑警》:蝦鬧鬧,瞎胡鬧
解讀「華語電影權力榜」:為什麼榜單中,有那麼多新導演?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