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美國,娛樂新聞衰落了么

在美國,娛樂新聞衰落了么

原標題:在美國,娛樂新聞衰落了么


作者:Scott Collins


來源:cjr.org


編譯:阿勺(實習生)


編輯:羅布君

Via:新京報傳媒研究(xjbcmyj)


按:Scott Collins在2004至2016年擔任《洛杉磯時報》記者、專欄作家,主要從事娛樂新聞的報道。最近,他撰文回顧了自己的從業經歷和他眼中美國娛樂新聞的演進與改變,傳媒研究(id:xjbcmyj)對相關文章進行了編譯,一起來看看一位老記著眼中,娛樂報道的變遷。


作為《洛杉磯時報》的記者和專欄作家,我的記者職業生涯已有12年。我愈發覺得自己被一場浪潮所淹沒,這場浪潮使得娛樂新聞娛樂得徹頭徹底,沒有任何嚴肅性可言,似乎此後,娛樂新聞僅停留在頒獎典禮上的爭奇鬥豔、讓人大跌眼鏡的烏龍事件甚至是典禮上司空見慣的諂媚等內容上。


2016年我離開《洛杉磯時報》時,我和我的同事已經覺察到這一變化:我們越來越少報道那些具有嚴肅意義的話題,例如影視行業的盈利機制,整個好萊塢背後的「幕後玩家」等。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生這樣的變化呢?罪魁禍首其實不難發現。過去十年里,新聞行業親歷了受眾群流失、廣告資金缺乏以及社交媒體崛起帶來的衝擊等危機。


但把這種轉變完全歸咎於以扎克伯格之流(社交媒體巨頭),未免顯得過於表面。事實上很大程度,至少在好萊塢,新聞機構自身要為自己的「衰落」買單:為了獲得廣告主的投資,媒體不惜犧牲職業道德,一窩蜂地迎合讀者,用他們津津樂道的花邊新聞以及與名人相關哪怕不知所云的廢話填充報紙版面。



《紐約時報》對Norman Pearlstine出任《洛杉磯時報》主編的報道


但目前這一近況有所好轉,尤其是《洛杉磯時報》,大有「洗心革面」之心(過去重娛樂,輕新聞),比如不惜花重金聘請資深記者Norman Pearlstine擔任高級編輯,希望一改往日報報社「不正之風」。


但你也可以質疑。像近來大熱的電影《華盛頓郵報》(The Post)以及《聚焦》(Spotlight)里的記者,就是一群堅持捍衛真相的勇士。可不能否認的是,記者中也有不少為大公司、大企業專搞宣傳之人,這種情況下,許多記者總是容易為「五斗米」折腰,寫出的新聞稿沒有任真實性可言。


《華盛頓郵報》電影海報


有些人可能會說,對於有遠大抱負的人,娛樂新聞從來都不是首選職業去向。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想法正確的。還是拿《洛杉磯時報》為例,資深記者不再在硬新聞上下功夫而轉向艷俗新聞,出現這種情況的幾率還是極小的。


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現象。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影視行業的黃金時代,米高梅影視公司(Metro-Goldwyn-Mayer,簡稱:MGM)就以能輕易操控媒體而成名。米高梅公司的高級宣傳員兼內部「定影員」埃迪曼·尼克斯(Eddie Mannix)則以哄騙和欺凌記者而為世人皆知,比如1937年壓下公司內部高層Judy Garland吸毒成癮、在工作室強姦舞蹈家Patricia Douglas的醜聞,就是典型打壓記者的案例。


但浪潮也曾轉向。水門事件之後,調查性報道一度被媒體行業奉為皋臬。以好萊塢整個影視行業為背景的深度報道一時也是風頭無兩。例如David McClintick就爆出過好萊塢導演David Begelman的貪污醜聞,揭開了影視公司背後亂作為的遮羞布。


我在《洛杉磯時報》工作的早些年,還是很幸福的。曾經我也為了獲取重要的信息而和我的線人鬥智斗勇,當然不是每次都能如願,但即使失敗了,報社也會支援,比如以媒體機構的名義起訴那些非法分子。2008年,我寫過一篇有關作家罷工,抗議好萊塢貧富差距過於懸殊的新聞報道;也曾曝光過媒體行業內部不光彩的事情,比如NBC電視台收視率造假的新聞事件,報道出來後,一時引起不小的轟動,電視台老闆Jeff Zucker當下就禁止電視台以後不許再接受我的任何採訪,電視台的高層編輯們也不許再有任何往來。


說起這些經歷,並不是為了吹噓我職業生涯上的「光輝事迹」,相反,如今回憶起曾經對事實與真相的堅守,再看現在的整體環境,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尷尬。但回憶過往,我還想重申自己的觀點:在好萊塢,記者能夠獨立、做有深度的新聞報道仍然是有可能的。


但隨著時日流逝,記者能夠獨立做原創報道的機會越發稀缺。經濟的不景氣,讓整個行業也變得「死氣沉沉」。我還在《洛杉磯時報》時,就已經經歷了編輯部的大面積裁員,約400人,近2/3的員工被迫離職。


傳統的盈利方式日漸式微,廣告主越發吝嗇在傳統媒體上投放資金做廣告,諸多傳統媒體都面臨著財務窘境。於是,它們開啟了瘋狂的自救模式。在好萊塢,似乎就有這樣一條「光明」的出路:報道奧斯卡等大型頒獎典禮。為了吸引主辦方的注意、爭取更多客戶,電視台花大手筆為頒獎典禮造勢,包括拍攝各種宣傳片以及策劃其他的營銷活動,這些都是傳統媒體為爭取廣告主而想出並加以實踐的「曲線救國」之策。


《全白》雜誌推特頁面


2005年,《洛杉磯時報》專門為報道奧斯卡與艾美獎而創立《全白》雜誌(The Envelope)。初衷當然是吸引更多的廣告商,但與此同時,一系列的額外工作也隨之而來:面對粉絲與讀者紛至沓來的來信,編輯部需要開設專門的「粉絲服務」專欄,包括提供頒獎的情節回顧以及明星的Q-and-A等,這些其實都分流了媒體機構的人力以及財力資源。


漸漸地,報社內的新聞標準變得不再明確。而我也發現自己越來越沒有主動權——只能報道那些在Twitter上引爆的、與名人相關的社交新聞,或者乾脆為頒獎活動寫宣傳稿以及更多無關痛癢、毫無意義的文字。



媒體對收購一事的報道


最終我也離開了。


2016年初,我決定從《洛杉磯時報》辭職,然後退出新聞業。我最擔心的情況就是《洛杉磯時報》的母公司Tribune Company會被Michael Ferro——一位科技領域具有些許新聞背景的投資人收購,擔心終成現實。媒體機構近年來的種種變化,也都是我不願看見的。離開《洛杉磯時報》後,我曾經跳槽到一家娛樂新聞網站,經歷了為期10個月痛苦的工作後,2017年中期,我最終徹底轉行,擔任了南加州大學的演講撰稿人一職,跟記者一職已經再不相干。



Janice Min 接受媒體採訪


娛樂性的新聞報道也曾有過輝煌的時日。2010年,前《美國周刊》(US Weekly)編輯,Janice Min出任《洛杉磯時報》主編,到任後,她積極改革,將一度沉寂的《好萊塢記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再次拯救過來,她的想法就是《洛杉磯時報》的娛樂新聞版也可以像《名利場》雜誌那樣,以更加有意義的,嚴肅的視角報道加以報道--只要內容真的有營養,讀者會願意為優質信息買單。2012年,報社的同事們做了一項針對參與奧斯卡投票的群眾的報道,令人詫異的是,投票的群眾中,年紀較大的白人男性佔據主要部分。


《好萊塢記者》的推特頁面


電影大亨哈維·溫斯坦( Harvey Weinstein)因性侵醜聞的下台以及#MeToo運動的誕生等,這些帶有社會教育意義的半娛樂半社會性的新聞,給新聞業帶來了新的活力。



《紐約時報》與《紐約客》因溫斯坦醜聞報道榮獲2018普利策公共服務獎項


雖然溫斯坦的性侵醜聞可以稱為好萊塢史上的「大事件」,但這樣的重磅新聞最早是由《紐約時報》與《紐約客》曝出的,是由那些平日根本不與好萊塢行業打交道的記者寫出的。溫斯坦公司的前任董事利用手中大權欺凌娛樂圈女星長達數年之久,而那些專門負責報道好萊塢的獨家新聞記者卻從未關注到此事,其中緣由,禁不住細想。



媒體對Sallie Hofmeister的相關報道


我的前任老闆,Sallie Hofmeister在#Me too運動時期,出任溫斯坦的首席發言人,為此,他離開了《洛杉磯時報》。


正如#MeToo運動所證明的那樣,娛樂新聞在社交媒體時期更加容易發酵,而帶有社會教育意義的娛樂新聞,在當下,似乎更為公眾所歡迎。


作者:



Scott Collins 圖片/Twitter


2004至2016年擔任《洛杉磯時報》記者、專欄作家


媒體博弈論:合作還是競爭,這是個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傳媒研究 的精彩文章:

新聞工作無法養家糊口了么?國外媒體人如何兼顧理想和麵包

TAG:新京報傳媒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