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重因素壓制美股

多重因素壓制美股

儘管美股的9年長牛仍難言結束,且本周迎三年來最密集「超級IPO周」,12家公司集中赴美上市,美股繁榮再現,但多數機構認為,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美股估值過高及美股公司業績下修等狀況下,美股投資者「躺著賺錢」的好日子已過去。

美股估值已近高位是機構普遍擔憂的問題。2009年至今,估值擴張是推動美股上漲的主因。據太平洋證券測算,占標普500前五十權重股里漲幅貢獻較大的信息技術和消費板塊中,估值擴張對股價提升貢獻均達60%以上。另外,美聯儲加息後,企業、消費者以及政府的借貸成本將上升,美股牛市或因高利率和估值泡沫破滅遭扼殺。

年初以來大幅回購帶來的「非理性繁榮」同樣值得關注。自2009年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實行以來,股票回購對推動美股上漲起到重要作用。據高盛測算,今年美股回購規模將創下歷史紀錄。摩根大通發布的研報顯示,標普500指數中的公司將在2018年創紀錄回購8000億美元股票,遠超2017年創下的5300億美元紀錄。分析人士指出,2009年至2017年牛市的後期階段是建立在回購基礎上的估值錯覺,因此從市場潛力判斷,後市將迎來下行趨勢。

業績展望也是美股後市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美國市場研究機構Zacks表示,在對二季度業績展望中,美股企業存在著令人失望的向下修正趨勢,這與去年四季度財報季開始前的正面上修趨勢截然相反。近來美元升值趨勢和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質疑對關注總體修正趨勢的投資者而言,同樣意味著股市將遭遇利空。高盛認為,即便未來3年企業盈利向好,但美股收益前景黯淡。阻止美股大幅走高的障礙包括美聯儲加息、稅改福利消退帶來的美國經濟增速放慢,以及不斷上漲的預算赤字。這些將導致美債收益率曲線趨平,結合不斷增加的貿易摩擦和今年的國會中期選舉,將令經濟和企業盈利無法推動美股升值潛力。

基於波動周期規律,華泰證券認為,美股9年牛市或許開始轉向。全球主要國家股票市場指數都存在42個月左右的驅動周期,且運行節奏高度吻合,目前美股周期表現接近互聯網泡沫破裂與次貸危機時狀態。另外,標普500在2017年呈現低波動、高收益、平穩上升特點,然而今年以來標普500相對回撤明顯擴大。標普500當前的估值水平並不在一個很安全的位置,指數估值比2008年金融危機前高出很多。因此華泰證券認為美股未來轉向概率較大,向上趨勢已被破壞。

不過,也有機構看好美股前景,美國資產管理公司皮特堡資本集團就曾於美股2月大幅下挫時表示,股市回落消除了一些泡沫和不合理繁榮,或令美股漲勢更具持續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