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控流正在過時 德國式傳控絕非美麗

傳控流正在過時 德國式傳控絕非美麗

體壇+記者黃思雋述評

當一支在勒夫手下連續6屆大賽(包括他擔任助教的2006年世界盃)都躋身四強、甚至在一年前用替補陣容就拿下聯合會杯冠軍的奪冠熱門止步於小組賽,甚至3戰僅拿到3分而被恥辱性地釘在積分榜末尾,帶來的錯愕感令人根本消化不了——何況這還是在上輪95分鐘絕殺逆轉的神劇本鋪墊後所發生的。

瓜帥走後,德國足球衰退

德國隊是病了,而且病得不輕,但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大病絕非毫無徵兆。2014年在巴西登頂之後,不少人都將德國隊的成功與拜仁此前一年成就三冠偉業聯繫在一起。海因克斯甚至直白地說過:「沒有三冠王,德國就不會贏得世界盃。」事實上,那不僅僅跟拜仁的登峰造極有關,更與德甲進入發展黃金時期有著直接關聯。

拜仁成為三冠王后,瓜迪奧拉登陸德甲,他的足球哲學改變了整個聯賽的生態。恰恰是在瓜帥執教拜仁的第一個賽季,德甲首次4支歐冠參賽隊集體從小組出線。隨後一個賽季,又是這4支球隊——拜仁、多特蒙德、勒沃庫森與沙爾克04再度攜手突圍歐冠小組賽。從拜仁和多特蒙德會師溫布利決賽,到連續兩年德甲四駿躋身歐冠16強,德甲穩穩地佔據了歐足聯繫數排行榜第2位,進入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發展最高潮。德國隊在這個區間第4次成為世界冠軍,完全在情理之中。

然而,自從兩大明星教頭克洛普與瓜迪奧拉先後離開德甲而轉戰英超,德甲競技水平立即呈現急速下滑趨勢,拜仁在明顯退步的情況下依舊在國內難逢敵手,而對外,德甲只能靠拜仁一家苦苦支撐。剛剛結束的這個賽季,德國終於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自我檢討浪潮,一貫滿足於自娛自樂的德國球迷,也不得不開始承認自己的聯賽越來越沒有意思了。

正如4年前聯賽的強盛助推國家隊登頂,如今這波德甲頹勢似乎也恰如其分地蔓延到勒夫的球隊。當然,我們無法科學證明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但有了德甲過去一個賽季慘不忍睹的歐戰表現(歐聯杯3隊集體小組出局,歐冠僅拜仁一隊殺入淘汰賽),如今德國隊在世界盃小組墊底似乎也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

西班牙奪冠後繼續奮進

德國奪冠後不思進取

當然,我們也不能簡單粗暴地將這次小組出局的鍋扔給德甲,畢竟這支德國隊23名球員里有8名「海歸」。主要問題,還是出在球隊本身。

當西班牙隊在2008年歐洲杯上終於登頂,感覺像是捅破了困擾他們幾十年的窗戶紙。於是,「鬥牛士」一發不可收拾,連奪三屆大賽冠軍。德國隊呢?從本世紀初的青訓改革,到克林斯曼與勒夫2004年夏天入主國家隊,再到2014年終於修成正果,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系統工程終於水到渠成。

然而,德國足球在拿到世界盃後並沒有像西班牙那樣一鼓作氣,所向披靡,反而一下子就鬆弛了下來。終於如願以償後,德國足球似乎長出了一口氣,想要稍作休整,甚至急流勇退,整個大環境重新變得不思進取。

備戰效果奇差

勒夫從來不是不思進取的教練,他繼承了傳統德國教練的優良美德——學以致用。德國教練從來不擅長創造,卻非常善於學習與改良。從2004年夏天算起,德國隊的戰術風格一直追隨世界潮流而變化,但有一點未曾改變——攻勢足球。勒夫喜歡攻勢足球,喜歡美麗足球,但兩年前歐洲杯折戟半決賽後,他的傳控足球開始受到廣泛質疑。一年前,勒夫帶著「二隊」用高效的防守反擊拿下聯合會杯,證明了他並非只會傳控,也證明了一幫後起之秀也完全可以立足於大場面。

然而,對於本屆世界盃的預判和計劃,勒夫和他的團隊犯下了一系列無法彌補的錯誤。從出征俄羅斯前2場熱身賽的糟糕表現,到小組賽首輪即爆冷輸給墨西哥,即充分暴露出德國隊這次南蒂羅爾山區集訓的效果奇差,球員的競技、體能與心理狀態壓根都沒有調整到大賽狀態。而末輪對韓國這場意外失利(其實就算不輸,德國打平也得出局),更是將德國隊眼下這種無效的傳控足球直接推上了審判席。

傳控≠美麗足球

事實上,在對陣瑞典的生死戰之前,勒夫就曾公開說過本屆世界盃的比賽水平不高,很多球隊都是靠防守和意志把比賽贏下來,反而是對場面有追求的球隊難以獲得理想結果(包括西班牙3場小組賽也只是2平1險勝)。他自己應該會意識到,這種情況下踢得簡單直接一點,或許會收穫更好的結果。

面對瑞典和韓國這樣的對手,德國隊確實沒有踢防守反擊的條件,畢竟對手根本就不會主動進攻。但前兩戰換上戈麥斯這個禁區內的支點後,德國隊進攻場面明顯改觀是所有人都看得到了,可惜他在最後一輪依舊只給了戈麥斯30多分鐘的出場時間。

兩年前的歐洲杯,勒夫在扶正戈麥斯這件事情上是嘗到過甜頭的。但顯然,勒夫還是不願輕易放棄對美麗足球的追求,戈麥斯這種屬於過去的中鋒不是他的那杯茶。然而,潮流總是周而復始的,過去的說不定就是下一個潮流。本屆大賽上多支擁有強力中鋒的球隊都戰績理想,似乎證明了潮流回來了。

再說,德國隊本屆比賽,特別是與韓國一戰這種「慢節奏無創造力傳控」能與美麗足球划上等號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3場比賽,德國隊的控球率分別是61%、71%和70%,射門總計67次,射正20次,這幾項統計目前全部領跑。但諷刺的是,德國隊僅僅收穫了2個進球,2場比賽交了白卷。場均不到1個進球,這絕對不是美麗足球,也絕對不是勒夫想要的足球。

核心球員難辭其咎

足球是一項完美的馬後炮運動。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根據勝負來反推正確與否。傳控本身並沒有錯,勒夫對美麗足球的追求肯定也不是罪狀,但當他的計劃完全趕不上變化,甚至連他一貫敏銳的戰術嗅覺也似乎被潮流拋在身後,那麼他就不得不為如此慘痛的失敗承擔一切前因和後果——儘管球員本身,特別是穆勒、厄齊爾、赫迪拉等核心球員的發揮,同樣難辭其咎。

世界盃之前,勒夫剛與德國足協續約到2022年。與韓國賽前,足協主席格林德爾還強調過即便小組出局,也不會跟勒夫解約。但在經歷史上首次世界盃小組出局的毀滅性打擊之後,合作雙方都需要時間冷靜下來,仔細檢討,然後再決定是否繼續前行。事實上,世界盃後就將開打的首屆歐洲國家聯賽,便是這支依舊人才濟濟的德國隊從頭再來的契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加 的精彩文章:

TI8中國區A輪結束 Serenity、KG、CDEC率先晉級
你選A還是選B?巴特勒秀球技模仿內馬爾

TAG:體壇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