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留學生「裸歸」呈上升趨勢,階級躍進不成反變社會底層?

留學生「裸歸」呈上升趨勢,階級躍進不成反變社會底層?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這兒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這兒是地獄。

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出國潮」,讓留學生貼上了追逐夢想,勤工儉學,成功海歸的標籤。

留學生「裸歸」呈上升趨勢,階級躍進不成反變社會底層?

然而時至今日,留學圈早已不是那般

出國不再是讓家裡砸鍋賣鐵的事情,留學生也不再熱衷於餐廳里端盤子打黑工來賺取生活費。取而代之是更多富裕的家庭希望孩子體驗西方教育,留學生也變成了「朋友圈」中的富二代。

還有一種轉變就是,留學生數量逐年上漲的同時,歸國留學生的數量也在激增。而回到國內的他們,則需要面對的是不能逃避的現實。

裸歸

根據《2017年中國留學生白皮書》的數據,近三分之一的中國留學生會選擇回國。至2016年底,留學回國人員總數已超過250萬。

留學生「裸歸」呈上升趨勢,階級躍進不成反變社會底層?

而繼「裸歸」、「裸辭」後,「裸歸」則成為了他們的代名詞。(指在國外完成學業後直接回國)。

留學生「裸歸」呈上升趨勢,階級躍進不成反變社會底層?

代購,旅行,奢侈品,開趴喝酒,觀念開放……留學生似乎被貼上了「享樂主義」的標籤。

面對國內老同學們摸爬滾打的生活——熬夜加班,升職漲薪,跳槽創業等等,國外的他們似乎生活在伊甸園,舒適無憂,富足美好。那為何會出現歸國熱呢?

不外乎有以下幾個原因:

「國內家裡人脈多好發展啊」

「國外找工作太難了」

「獨生子還想留在國外?」

「民以食為天我愛國體現在吃上」

……

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底層

前一陣有一個新的說法——留學歸國,即為底層。

留學生「裸歸」呈上升趨勢,階級躍進不成反變社會底層?

有著高等教育經歷,拿著世界名校文憑。

何談「底層」?

文章《為什麼回國後我這麼害怕「社會底層」》一文中這樣說道:

價值觀的衝擊

經歷過西方教育的人多數會變得思想多元化,人生不再是「讀書工作買房買車結婚生子養老」的定向模式,更主動更積極的接觸新鮮事物,自主選擇喜歡的生活則成為這一群體的行為主流。

留學生「裸歸」呈上升趨勢,階級躍進不成反變社會底層?

然而面對根深蒂固的國情,留學生歸國後會發現天翻地覆的價值觀差異。並且在大環境影響下,不知何去何從。

剩女剩男

一大群體問題就是婚戀問題。

海歸成為了「大齡青年」的主要群體,也成為了七大姑八大姨中的「重點攻擊對象」。

在國內,尤其對於女性來說,還存在婚姻成為衡量人生成功與否的標準。

留學生「裸歸」呈上升趨勢,階級躍進不成反變社會底層?

現實差距

在國外上課,寫論文,逛展覽,旅行在回國後被求職,催婚所打的支離破碎。

在國外這個年齡可以談戀愛,換工作,環球旅行,發現自我,而中國年輕人在忙著買房結婚生子父母養老。

留學生歸國後被沒車沒房就被說loser的現實迎頭一擊。

留學生「裸歸」呈上升趨勢,階級躍進不成反變社會底層?

何去何從?

面對諸多的質疑,為何來要留學成為了首要生出的想法。

留學生真的沒有去路了嗎?

留學生「裸歸」呈上升趨勢,階級躍進不成反變社會底層?

以下幾個數據可以說是打了一針定心劑:

七成的海歸能在3個月內找到工作,半年內能找到工作的超過85%。過了一年還找不到工作的海待只有不到4%。

2017年海歸應屆生首份工作獲得的平均薪資為7306元,比國內同等學歷的應屆生平均高出17.2%。

2012年開始的調查顯示,工作三年之後,海歸平均月收入超過8000元,而沒出國的研究生平均工資只有6000出頭。相比之下,海歸多了足足三分之一的月薪。

有過出國留學經歷,更容易升職。工作5年之後,四成留學生已經走上了中層管理崗位。十年之後,四分之一左右的海歸會成為高管甚至老闆。

除此之外,留學生享受除了買免稅車,還有一線城市落戶的優惠政策。

意義

面對一些硬性的優勢,留學還會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留學生更多的會關注自己,把精力會放在如何提升自身上,同時,也鍛煉了生存能力。

自信,獨立都是留學給人帶來的轉變。關於留學的價值和意義,尋找過程本身就是答案。

留學不意味著坐享完美人生,工資房價婚姻等等無論身在何方都會面臨,

但是它能讓人了解到,這些其實不是生活的全部。

人生不無外乎就是一場場的選擇,那麼你的選擇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