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文:索達吉堪布

正式講《維摩詰經》之前說兩件事情。

第一,不管是《維摩詰經》,還是其他的經典、論典,在傳講過程中,有很多發心人員一直在盡心盡責地為我們創造各方面的因緣,包括提供各種資源、方便、助緣等等,我在此代表所有的聽眾特別向你們致以謝意!如果沒有你們提供諸多順緣,很多人不一定有這麼殊勝的機會聽聞佛法,所以由衷地感謝你們!希望僧眾也發自內心地為他們加持、迴向,待會兒念《普賢行願品》的時候,將部分的善根迴向給他們(眾笑)——如果全部都迴向,我們自己辛辛苦苦聽課的功德都沒有了(上師笑,眾笑)。

第二,今年的講課以及各類活動,包括法會的舉辦等等,希望大家能夠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幫助。無論我是否在現場,大家都要始終如一。我不在學院時,法師們還是始終如一地講經說法,管家也在盡職盡責地管理。同樣,在學院外面舉辦任何佛法方面的講座或活動,也希望大家能自始至終好好發心。如果我在時特別認真,不在時就懶散拖拉,就不太好了。透過這些行為也可以觀察出一個人的人品、發心和能力。

以前,如果上師、管家不在時,我會更加努力。包括這幾天,這裡很多喇嘛和覺姆去其他地方灌頂,凡是有需要的地方,我都儘力參與和支持。今天有一個人哭著對我說:「您以後不要參與得太多了,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別管太多事情。」實際上,我……(可能確實是參與得比較多)

我在時,大家要儘力承辦各自的事情,不在時,更要重視發心工作。不管做任何事情,當面和背後都應好好完成。我們藏族有一種說法,這個人很厲害,背後靠得住。可能當面誰都表現得比較好,但背後也能靠得住,行事穩妥,表裡如一,才是人格穩重、心地善良的體現。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諸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念傳承。昨天有個房間的道友沒有聽到傳承,今天把昨天的藏文傳承重念一遍。不太多,你們不用擔心。

(上師念傳承)

不知是什麼因緣,昨天講完課以後,有個喇嘛就非要我補一遍傳承,還有個別發心人員也要求補,前前後後一共補了四次。以後不補了,你們不聽就不聽。不過,如果我這邊沒辦法補,怕斷傳承,可以到其他法師、堪布、堪姆那裡去補。

(上師繼續念傳承)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接著講大乘經典——《維摩詰經》。

我之前就一再強調,講課的過程中,大家應該非常認真地對待,因為人身難得、壽命無常、佛法難聞,我們不應僅以好奇心來聽法。自古以來,傳承上師和高僧大德們都對聞法的規矩、聽課和發心的要求等方面要求非常嚴格。現在,依靠科技的方便,大家可以遠距離地接受甚深大乘妙法,但有時網路聽眾的行為並不像現場聽眾那般如法。在現場聽法,始終四周有人可以看到你、「監督」你;而網路上的一些聽眾就較為隨意,比如,對聞法不夠重視、不夠精進,不準時聽課;聞法時也不怎麼用心和專註。所以,我今天在此也再次提出要求。

生命有限,每個人的時間都無比珍貴。你們既然已經選擇了聽法,每次聽課就應認真對待,盡量提前把一些事處理妥當,該調整的調整,該放下的放下。不要因為忙於其他事而忘記了聽課:「哇,今天上課,是吧?」這說明自己根本不重視聞法。作為一名佛教徒,這也是非常令人慚愧的事情。

目前,對於部分佛教徒的聞思意樂,我不甚滿意。他們的學習態度,且不說與前輩高僧大德的求法精神相提並論,甚至連我這一代的「區區小人」,也是遠遠不如。我們年輕的時候,如饑似渴地求法,把聞法看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事情。所以,希望大家對聞法多加重視。

下面接著講課。昨天我們講了佛教對身體的觀點,已經講得非常清楚。我這次不是為了趕進度,想儘快把這一品講完,而是希望每個人都對身體有一些重新的認識。以前對自己的身體有某些錯誤的看法,現在就要調整過來;以前對自己的身體不太了解,這次就要進一步地去了解、認識和懂得它。

昨天也講了,身體就像影子一樣,由前世的業力形成,自己是自己身體的造作者,而不是父母創造了我們。希望大家不要抱怨自己的父母,為何把自己「做」得這麼難看?如果父母真有這樣的本事,那你也可以把你自己的孩子「做」得好看一點(眾笑)。但是,你有沒有這個能力呢?可能沒有。好多埋怨父母的人,對於自己生的孩子也並不滿意(眾笑)。這的確是佛教所講的因果不虛。比如,有的父母相貌出眾,但孩子卻其貌不揚,一些科學和醫學界的專業人士經過研究,就解釋為,父母的基因雖然非常優秀,但是由於遇到特殊的因緣,造成基因突變,孩子就變得較為醜陋。然而,這種說法並不一定合理,因為,除了父母的種子以外,還有一個不可改變的因緣——前世的業力,即造作者是我們自己。否則,父母美麗,孩子是不是也應該漂亮?但實際情況卻不一定。

有些非常著名的明星,他們的孩子卻外表平庸;有些大家公認儀錶非凡的人物,他們的父母卻相貌平平。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這種因果關係,用現在世間所謂的基因學不一定能夠解釋。所以,大家應當這樣思維,不管自己貌美還是醜陋,健康或是生病,強壯還是脆弱,如果要抱怨,就該抱怨自己前世所造的業,比如,也許以前造惡太多,故而導致現在天天生病。其實,許多即生當中根本無法解決的健康問題,正是我們前世某些因緣的延續

這一段文字非常好,我把它的藏文單獨記下來了。每個人都對自己的身體那麼重視和執著,可大家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執著的身體,其實是被很多因緣束縛著的。

今天接著講,當時維摩詰居士在國王、大臣、婆羅門和其他各種階層的人面前,繼續以比喻說明身體的本質。


「是身如響,屬諸因緣;」

身體就像空谷聲一樣,由各種各樣的因緣組成,如前面講到的無明、心上的善業和不善業,以及暫時的父精母血、四大等等。它並非僅僅依靠單獨的某個因形成,而是由以上的內外各種因緣產生。不僅是身體,包括我的境遇、感受等等,都是依靠因緣而產生。這種因緣而生的道理,在《緣起贊》和其他的一些經論中皆有所宣講。

我今天是不是講得有點兒快了?我今天問翻譯會不會講得太快,他們說: 「沒事,您隨便講!」所以,我今天故意講快點兒,看他們是否會翻譯得喘不過氣來。以前,上師如意寶講課,有時講得特別快,我做同步翻譯時,連吞口水的時間都沒有(上師笑,眾笑),只有拚命地趕。上師當時的語速更快,尤其是引用教證時,往往教證念完了,我都還沒有反應過來,不知道剛才念的是什麼(眾笑)。既然我們的翻譯讓我隨意,那我就講快一點。(上師笑,眾笑)

諸法因緣生的道理十分深奧,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佛經中說(上師念藏文):「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曾經給大家發過釋迦牟尼佛的唐卡,上面有兩個偈頌,一個是「諸惡莫作……」的偈頌,另一個就是「諸法從緣起……」的偈頌。因緣生的道理是如來開顯出的真理,如來在講因緣法方面也是非常善巧的。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因此,關於我們即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問題等諸多道理,佛陀在《因緣經》中早已闡述清楚了。大家不要一直困惑:「唉,我身體不好,這是什麼原因呢?」百思不得其解。有些疾病可能只是暫時的四大不調,比如感冒,但有些就不僅是四大不調那麼簡單了。比如,有的人長年飽受病苦,就不一定是今生中暫時因緣所導致的,也不是通過念經、做善事等方法就能見效的。個中因緣也許要追溯到上輩子、上上輩子,甚至幾百、幾千或幾萬年之前。所以,因緣真的不可思議。

如果我們明了此理,對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好多事情,就不會特別想不開。比如,有的人因為自己相貌欠佳、身體羸弱或生活窘迫,就會異常傷心,但要是明白這是因緣所致,一切的主要造作者正是自己,就不會怨天尤人。故懂得這些道理是很重要的。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

身體如同浮雲,須臾間就會變化幻滅,就像秋天的雲,是由各種因緣組成的。大家都知道,天上漂浮的雲朵,乍一看好像變化不算太大,但少頃再去觀察,剛才還是白雲,現在就已變成黑雲;一會兒雲團緊簇,一會兒又細若遊絲;上午還是萬里無雲,下午卻烏雲密布。它們形態各異,變化多端,皆以因緣而定。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身體也是無常而須臾變化的。可能有人想:「怎麼會須臾間就變化呢?我的身體從來沒有變化過。」你也許暫時覺察不出來,但其實是瞬息萬變的。有的人年輕時很瘦,後來慢慢變胖了,還要吃減肥藥;有的人年輕時貌美如花,年老後卻醜陋無比;也有年紀越老反而越漂亮的,不過這種情況可能屬於「不正常」的。(眾笑)

我們的身體確實在不斷變化著。我看自己的照片時,有時感覺很失望,有時覺得還可以。我有時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自己年輕時的長相還不錯,可如今怎麼變化那麼大?都不知是何時變的、如何變的。

藏地沒有保存照片的習慣,尤其是嬰幼兒時期和十幾歲的照片基本都沒有。如果保存了當年的照片,可能也會感慨那時竟然如此年輕。比如,現在世界上非常有名的偉人,根本無法從年輕時的樣貌來預計後來會變成現在的樣子。所以,往往一、兩天難以看出身體的變化,但過了一段時間,便會發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身體就如空中之雲,其本質的無常性毫無差別,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

有些人天天稱體重,今天體重增加了就很傷心,明天減輕了又很開心,這也沒有必要,因為皆是無常的自性。就像天上的雲朵,一會兒積聚,一會兒消失,故而也沒有必要為此傷心或快樂。尤其是在家人,好多都準備了一台秤,天天稱體重,隨著體重的波動,時而高興時而憂傷:「哇,這個月已經減了十三斤半了!」(上師笑,眾笑)「不行了,這兩天我的肉又暴長好多,現在不能吃飯了!」實際上,這些都宛如浮雲般地變化著。


「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我們的身體如同閃電一般,剎那顯現,又頃刻消失。

身體就是如此,有可能因為死亡而轉瞬即逝。如《大般涅槃經》云:「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暴水、幻炎。」比喻身體一剎那、一剎那地變化著,就像閃電、暴水、陽焰、幻術等等。

世間有不計其數的比喻來說明身體如同閃電。有人可能會困惑:「為何說身體猶如閃電呢?這不可能吧。」但實際上就是如此。有一個名詞叫「猝死」,這個術語表示因過度疲勞而導致死亡。這個詞最先出現在日本,後來有一些人因心臟病而猝死,也有的不是因心臟病而猝死,但其共性都是,從發病到死亡,只經歷了相當短暫的時間。在新聞報導的官方統計中顯示,中國每年有180萬人猝死,每天有1400人因突發心臟病而猝死。

所以,生命易逝,即便今天體魄健康,明天也有可能因車禍而離世。現在的很多車禍,是因為司機猝死造成的。有時乘坐汽車或飛機,我也會有點害怕,擔心司機或機長會不會猝死。

也有很多人,睡前是好好的,第二天早上,便發現其在夜裡已經靜悄悄地離去了。去年香港有一位著名的演員,正在表演時就倒下了。可見,即便身體看上去很健康,也會因突發的因緣而逝去,兩、三天後,要麼土葬,要麼火葬,要麼天葬,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生命,幾天後連微塵都未留下。

所以,世間的身體並非堅固恆常。若我們經常聽聞並思維佛陀所講的無常之理,對樹立無常觀會大有裨益。這樣,當面對親友亡故,或不幸發生在自己以及周圍人身上時,就會平和接受,不至於萬念俱灰、哭天搶地,彷彿天都要塌下來一般,甚至怨天尤人,抱怨命運不公……其實,並非命運不公平,這就是萬法的規律。現在有些人去醫院檢查,查出癌症晚期時,會有迥然不同的態度。如果從未受過宗教教育,承受力又極差的人,很容易為此而精神崩潰;而受過這方面教育的人,因心裡早有準備,知道身體本就無常,再活一個月或半個月都無所謂,心態特別平和。實際上,即使你不接受無常的事實,也無法否認身體的規律就是如此。

以下從四大的角度來介紹。


「是身無主,為如地;」

我們的身體本來就「無有主人」,這種解釋雖然和藏文略有不同,但是差距不大。大地並沒有主人,比如曾經到過的有些國家,原本由某個國王統治,後來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大地的主人也隨之不斷更迭。

我們喇榮的一些住所,其主人也時常更換,故不要認為是「常住」在這裡的。鳩摩羅什說:「強者得之。」誰的勢力強,大地就是誰的。身體也是如此,當你生病的時候,身體就是病魔的;衰老死亡之時,身體就是死主的;乃至發生其他因緣,其主人也隨之不斷變換。因此,身體沒有定準,就像大地一樣無有主人。

正如世間人買土地,這塊地也不會永遠歸自己所有,過一段時間離開世間之時,其主人也會更換。身體也如此,意識一旦離開身體,身體就是禿鷲的,任由它們歡喜地爭搶,恣意地啖食。

那天,有群沒有信仰的旅客去屍陀林看天葬,回來之後,我問他們:「今天你們去屍陀林感覺怎樣?」他們說:「哇,原來我們辛辛苦苦維護的身體,每天化妝、做各種保養……到屍陀林以後還是感觸頗深。」寂天菩薩和月稱菩薩也著重強調修行人一定要去屍陀林參觀,原因也在於此。

我們一直認為自己是身體的主人,但事實是不是這樣呢?值得深思。我希望大家要好好思維今天所講的道理,捫心自問:「我的身體是不是如火、閃電或浮雲一般?」這樣的觀察就是修行。

「是身無我,為如火;」

身體上沒有「我」,就像是火一樣。因緣具足時,火才能燃燒起來;因緣不具足時,所謂火的本性也是不存在的。同樣的道理,當組成身體的因緣具足時,才有「我」。藏文版中用的「命」;因緣不具足時,身體上就沒有「我」,而成為一具屍體。或者,我們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時,也是因緣不具足,所以也沒有身體。


「是身無壽,為如風;」

身體無壽,如同風一樣。身體是什麼樣呢?它沒有真正的壽命,沒有真正的規律,就像風一樣。風是沒有規律的,故我們不要認為自己肯定能活到八十歲、一百歲甚至一百二十歲,這是非常難得的。我們並沒有固定的壽命,如俗語所說:「黃泉路上無老少。」所以,有數不勝數的年少夭折之人。

我們一直想當然地認為自己肯定能活到白髮蒼蒼、滿面皺紋的時候才會死:「我現在還是年輕人,我不會死的……」大家不要這麼想,這是不一定的,年輕時就死亡的現象隨處可見。就像天氣,本來晴空萬里,卻突然狂風大作,同樣,我們本來健健康康、毫無異常,但是,晚上入睡之後卻不一定能夠再次醒來。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曾講過(上師念藏文):「壽命多害即無常,猶如水泡為風吹。呼氣吸氣沉睡中,能得覺醒極稀奇。」因為很長時間沒用藏語講課了,現在想引用一些藏文教證時,雖然能回憶起,但很難念出來。這個偈頌的意思是,我們的生命是無常的,就像水泡容易被風吹破一樣,風一吹「啪」地就破滅了,同樣的道理,在呼吸之間斷氣,或在沉睡中死去,都並不稀奇。頭天晚上睡前還好好的,第二天就起不來了,已經在睡夢中逝去。

人們會驚詫:「啊,這個人真的死了么?」

「對對,死了。」

「還有沒有呼吸跡象?把醫生叫過來看一下,請醫生做確認。」

「他確實已經停止呼吸,真的死了。」

往往死亡就是這樣突然又簡單。以前,噶當派無常觀修得較好的格西們,晚上睡覺之前,會將碗倒扣,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一定能活到第二天早上。過去,藏族人在晚上臨睡前,會用灰來包住殘餘的火種,第二天起床又刨出來,使火堆復燃,但這些修行人不會這麼做,他們認為自己明天肯定不會還活在世間。

要觀修無常之理,其實本就應當如此行持。對此做法,有些人可能會置疑:「這太悲觀了,沒必要這樣做吧!」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相反,如果無常觀修得比較好,生活會更加快樂。有句諺語這樣說:「把當下當作生命的最後時刻,每天觀修五次,這個人一定會是快樂的。」所以,這種生活態度並不悲觀。


「是身無人,為如水;」

這句偈頌有兩種解釋方法。其一,身體就如水中的影子,無法被撈起。同樣的,所謂的人我或補特伽羅,在這個身體中無論怎樣尋找,都渺無蹤跡。詳細觀察時會發現:腿不是我,腳不是我,心臟也不是我,逐一剖析後,都得不到我。就像水中撈月,根本無法尋覓。

還一種解釋,我們所認為的河流,如果仔細去觀察,會發現只不過是水不斷流動形成的錯覺,根本沒有一條真實存在的河流,正如「滾滾長江東逝水」 這句歌詞所表達的意思一樣。無論是中國的長江,還是橫跨八個國家的湄公河,都無一例外。我們到湄公河旅遊時,遇到一個老太太,她介紹說:「我年輕的時候,湄公河水就在這裡。」當時我心想:「您年輕時的水肯定不在了。不要說您年輕的時候,今天早上的水也早已不在了。」但我不敢對她說(眾笑),因為她的認知難以被扭轉,說了她也不會懂。

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表面看來,好像昨天和今天都是同一個身體,但實際上,它處在不斷變化中,並沒有一個實有的本體。

按照「五大」的說法,包含地水火風和虛空,故藏文版中,在地水火風四大的比喻之後,還有「身如虛空無自性的」的描述;唐譯版中也有「身體就像虛空一樣,沒有自己的本體」所對應意義的經文;而鳩摩羅什翻譯的版本中並沒有這句話。


「是身不實,四大為家;」

總之,身體並非實有,為何呢?因為它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我們其實是把這種假合之物稱為身體、稱為我,這個道理非常重要!今天早上我發了一條微博,是佛經中的一個偈頌(上師念藏文):「如支分積聚,故稱之為車。如是依諸蘊,俗諦名眾生。」這是我早年就已熟記的偈頌,這個比喻十分精妙。意思是說,如支分積聚故稱為車,就像車輪、方向盤等諸多零件積聚後,我們稱之為車,同樣,依靠四大、五蘊等因緣的積聚,在世俗中便稱之為有情或眾生,在勝義中卻了不可得,四大假合的身體或我都不存在。這是佛經中的教授,類似的比喻在《入中論》里也有。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是身為空,離我我所;」

按照《智慧品》、《中觀四百論》的觀點,不管從哪方面進行觀察,身體的本體都沒有一點實質,必定是空性。這裡的空並非虛空之意。以此我們能夠遠離我執,沒有了我執,我所執更不會產生。


「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

身體本身不會有知覺這一觀點,不僅僅是佛教才有,現代科學也講,身體是由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大部分的水等各種因緣聚合而成。有的說法是人體60-70%是水,有的說男性和女性不同,還有的說地球的70%是水,所以身體的水也是70%……不管怎樣,身體是由地水火風這些元素組成,如同草木、瓦礫等等一樣。所以,身體本身是沒有知覺的,只不過是依靠五根識、意識、阿賴耶識等識的介入,才產生了知覺而已。


「是身無作,風力所轉。」

身體本身是沒有作者的,就像屍體一樣,自己不會做什麼動作,沒有作者。但你們看,我的手現在一直在動(上師演示),如果身體沒有作者,為什麼要動呢?這是由於身體裡面有很多風所致。

佛教所講的風脈明點裡的「風」,在密宗當中還分為上行風、下行風、平等風和持命風等等。依靠這些風的運動,身體才能動,包括我們的分別念,也是依靠風才會動搖。一旦離開這樣的因緣,我們的身體也將是如如不動的。因此,我們也不要相信,身體一定會通過運動而變好。一些酷愛運動的人,由於過度運動,身體反而很快就會被透支,這樣也是不行的。我們去一些西方國家的時候,有的以前在我們學院待過的法師,包括一些堪布就會對我們講:「你們應該好好運動。」受到西方人喜愛運動的影響,他們自己也經常跑步。

有些道友也是這樣,我們一過去,他們不講「你們要好好弘揚佛法」,而是說:「你們回去以後,要好好地弘揚健身法,好好運動運動。我今天都走了一萬多步了……」我說:「你沒事做嗎?還不如磕長頭,全身都運動了,應該是最好的。」他們說:「磕長頭不行,有點累,但我可以跑步、游泳、登山……」可能這些運動也有必要,我們不反對。

身體如果離開了這些風力,就會如大風車在沒有風的時候會停止轉動。聽說荷蘭是大風車最多的地方,以前我們去過那兒,是個特別美的國家,那裡的風車跟東北和其他一些地方的有點不同。《維摩詰經》的有些注釋中也講,如同機關斷了繩索,就無法運動,身體也是如此,一旦風沒有運行,身體也就快不行了。

身體由各種因緣所支撐,如果因緣缺乏,就會如我們看到的有些植物人,或一些半身癱瘓的人,有的沒有知覺,有的沒法行動。所以,我們要懂得身體是無作的這個道理。


「是身不凈,穢惡充滿;」

身體是不幹凈的,盛滿很多污穢、穢惡。身體的種子是父母的不凈種,它的依處母胎當中也是不幹凈的,又由36種不清凈法組成,故而其結果和作用也是不清凈的。

有些人說:「你不能誹謗事實,我的身體就乾淨、漂亮,香味撲鼻。」塗了香水的時候,身體確實很香,但就如《入行論》所講的那樣,那是香水的香味,而並非你身體的(上師笑,眾笑)。如《入中論》所講,如果身體真是香的,就不會出現非常清凈的食物經過身體之後,大地也被染污的情況。你看不凈糞就是從身體當中產生的。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中觀四百論》云:「若一切凈物,後觸成不凈,智人誰能說,彼中有凈性。」所有清凈的食物經過身體的消化,就會從根本上變為不清凈。故有智慧的人不會說身體是清凈的,如果只是為了安慰大家,可以說身體是清凈的;但真正觀察時,身體其實並不清凈,甚至有些恐怖。

米拉日巴尊者也說過,這個所謂的身體非常恐怖,現在每個人的身體就是屍體而已。看到屍體時,我們會說:「哇,這個屍體好可怕,好臟啊,好臭啊!」喇榮每天都有好多屍體,一些道友提水經過的時候,一直用披單捂住鼻子:「哇,這個屍體好臭啊!」其實,我們只不過還沒有倒下去而已,每個人都是站著行走的屍體。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

如果以智慧觀察,從理論上都無法推翻身體是假合而成的。雖然可以藉助沐浴、華服、美食等對它進行維護和保養,但無論再怎麼養護,吃再多最營養、最健康的的食物,到最後還是面對無常,終究磨滅,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如今,很多人為了讓身體保持年輕的狀態,不惜付出形形色色的努力,這也是現在瑜伽和健身會越來越貴的原因。據說,在烏克蘭有一種美容針,廣告中說,這種針只要打7次,就能年輕30歲,故一針的費用就高達59萬8千元。但實際上,這不過是商家以各種誇張的方法來進行推銷的手段。不少人還信以為真,覺得自己永葆年輕、永遠30歲,是肯定沒有問題的。

聽說現在健身的人群特別龐大。對男性來說,有很多年輕的「小鮮肉」,就一直夢想擁有「八塊腹肌」,是吧?對女性來講,則希望永遠都保持青春靚麗,拚命想練出「馬甲線」。一方面,這些做法也許確實會讓身體顯得比較好看,但是,過多的運動或其他一些讓身體保持年輕的行為,也可能會透支身體,到了一定時候,反而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不論是我們的身體,還是外在的宇宙,都必須符合一種自然規律。現在一些流行的健康食品,也許對身體有益,但也許存在某些副作用也不得而知。

當今是年輕人特別佔優勢的一個時代。在這樣的社會中,好像在所有的廣告或宣傳片中,80-90%的鏡頭都是年輕人,但實際上,在目前的社會群體中,年輕人的佔比並不大。不少人認為,年輕的時光一旦結束,在這個社會上就成了無用之人,其實這只是一個顛倒的分別念。

按理來講,人體不像外在的皮膚可以整容,身體的年輕狀態最多保持10-20年,這個時間段過了以後,不可能每個人都能青春永駐。然而,如今社會的價值觀導向是什麼樣呢?大家都覺得失去了年輕,就失去了所有,哪怕你再有智慧、心靈再美麗或者再有道德,大家都視而不見。

這是一個全世界都存在的社會問題,因此,很多廣告抓住這一點,誘導人們為了年輕、為了青春永存,而不惜一切代價,花費大把錢財。有錢的,就做林林總總的美容項目,或天天去健身房健身;實在沒有錢,就去跳廣場舞。(上師笑)

在我們藏地,很多人為了年輕,現在天天轉壇城,嗯……不能這麼說(上師笑,眾笑)。但我確實聽說,很多人轉壇城的發心不太清凈,就是為了延緩衰老、留住青春,祈禱佛陀「讓我永遠年輕」。他們一邊拿著轉經筒,一邊閉著眼睛轉壇城,不是為了度眾生,也不是為了弘揚佛法,而是為了自己的健康,的確有這種現象存在。不過,按照藏族人以前的社會習慣,一般來講,大家對老年人都很羨慕,因為他們的智慧、閱歷、經驗等各方面都相當豐富。所以,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大家普遍對老年人很尊重,不會歧視老人,讚歎年輕人,但現在可能也有一些變化。

我們的社會價值觀,不應該一位強調年輕化。現在有眾多針對年輕人的節目,比如,最近有一個叫節目叫「創造101」,聽說其內容全是年輕貌美的女孩表演各種各樣的唱歌和舞蹈。這個節目很火爆,點擊率好像已經達到了40多個億。當我們看到這些現象時,不得不深思,這個社會已經變成這樣,那些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文化理念,會由誰來關注、誰來行持、誰來弘揚呢?

我們可以觀察周圍的人群,包括自己在內,關注的目光是不是已經偏向於身體的年輕化,這樣真的合理嗎?凡是依靠身體的,最終都會壞滅。


「是身為災,百一病惱;」

身體,是一個累贅,是一個災禍,它被百業病所憂惱。藏文版中講,有404種疾病纏縛著身體,身體其實是一切禍害之根本。佛經當中也有「天下之苦,莫過有身」的教證,與老子說的比較相通。天下的苦莫過於有身,因為很多痛苦都是依靠身體而來。由於有身體的原因,今天得這個病、明天又得那個病,早上起來的時候還好好的,下午又不舒服,晚上也不舒服……好像很多人都是這樣,身患各種各樣的疾病。


「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

丘井,是快要乾枯的井。如果沒有水源,井水就會幹枯,一天不如一天。同樣的道理,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每一天都被衰老所逼迫。或許不一定一下子就能看得出來,我們是何時開始變老的。有些說是30歲開始,有些說是40歲、50歲開始……其實,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天開始,就在往老和死的方向邁步,一天比一天衰老。

大家一定要知道,這樣下去,肯定不會有好的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鮮肉」變成了「風乾肉」(我們甘孜那邊的有種氂牛肉叫風乾肉,還有四川臘肉)。有時,看到一些來訪的老鄉,我心裡也會想:「哇,他年輕時的樣貌肯定很不錯,但經過歲月的磨礪,還有生活中各種酸甜苦辣的逼迫,如今已經變成了這般模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如此,就像接近乾枯的井一樣。

好像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方法,說井裡有一些階梯,一天比一天腐朽。


是身無定,為要當死;」

身體是無定的,終將死亡。《入行論》云:「我生終歸盡,死期必降臨。」不久的將來,我們每個人的死亡都必定會來臨。你放心好了,一定會死的(眾笑)。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死之人,《大圓滿前行》中也有宣說,《佛說解憂經 》亦云:「大地及天上,三界與四生,未曾得見聞,不受無常者。」無論是大地還是天上,三界或是四生中,從未見到、聽聞過一個眾生不是無常而是長生不老的。秦始皇曾經也很渴求從道教中,或憑藉其他的力量,來得到長生不老的方法。當然,長壽無疆的方法古往今來皆無從尋覓。且不論長生不老,當死亡來臨時,即使藥師佛親自降臨,也無法對你的生命稍作挽留;即使世界上最高明的醫生來到你面前,也註定無力回天。無常,任誰都無法推翻,所有眾生,最終一定會死!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下面講到最後一個總結:我們的身體如同毒蛇、怨賊還有空聚。如果要對應,按照藏文的解釋方法,身體被五蘊所控制,如同一個人被怨賊所束縛、主宰著一樣;我們的身體被《俱舍論》中所講的十八界所牽掣,就像被毒蛇捕捉、纏縛時,必定是死路一條;我們的身體因為被十二處所遮,如同空聚,即空空的村落,以前有人居住如今人去樓空的那種村落叫做空聚。這是一種分別對應的解釋方法,這樣也可以。

好像鳩摩羅什講過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國王將一人判了死刑,這時,有人背著簍子,裡面裝著四條毒蛇,來加害於他;還有五個怨賊,也拿著各種兵器來害他。有位善知識告訴他,你要離開這個恐怖的地方,否則性命難保!於是,這人逃至某地,看到一個無人居住的村落,準備在此居住下來,可是那個地方也有很多惡賊。這個時候,那位善知識又告訴他,你一定要離開這裡,這裡惡賊聚居,雖是空聚,但你仍然無法安全,離開這裡吧!於是他再次離開,途中遇到一條河,便自己製作了一條小船,乘船渡河。河對岸就是墨西哥(上師開玩笑,眾笑)。墨西哥不安全是吧?到達河的彼岸,最終獲得了解脫。

這個故事的含義是:四條毒蛇,代表四大;五個怨賊,實為五蘊;空聚里有很多惡賊,可能表示十二處、十八界等等。凡此種種折磨他的時候,承蒙善知識的引導,他依靠十八正道的船,最後離開輪迴,到達彼岸,獲得解脫。

這裡說我們的身體如同毒蛇、怨賊和空聚,與四大或五蘊、十八界和十二處(「諸入」是十二處的意思)因緣聚合相對應。通過這種比喻,知道我們的身體,其實有無窮無盡的過患。因此,維摩詰居士告訴諸位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

在有些註疏裡面,對身體從痛苦、無常、不凈、空和無我這五個方面進行了剖析。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會了知這個身體是禍患無窮的,應當藉由它對輪迴產生強烈的厭離心,應該對三十二妙相和八十隨好的佛身心生好樂。

所謂的佛身是什麼樣的呢?佛身實際上包含化身、報身和法身。其中最究竟、最堅固、永遠不會壞滅的就是法身。有些註疏分別解釋了佛的色身和法身的來源,我一般不解釋,也可以吧!

下面這段比較簡單,無須贅述,因為今天我還是打算把這一品講完。


「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

佛的法身依靠無量無邊的福德、功德還有智慧資糧而產生,依靠戒律、禪定、智慧還有解脫和解脫知見而出現。解脫是獲得涅槃的境界;解脫知見是指解脫智,即解脫之後所產生的盡所有智和如所有智等智慧。也就是說,佛的法身是依靠佛的功德而出現,他們彼此相輔相成。


「從慈悲喜捨生,」

佛的法身也是從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當中產生的。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

在因地的時候,這些戒定慧法門都有相應的修法,在《智者入門》當中講得較為清楚。《現觀莊嚴論》、《寶性論》還有我們正在講的《大乘經莊嚴論》中也都講到諸多佛之功德,故我在此就不作過多宣講,因為即便講解,也並非我們目前所能達到的境界,一旦我們法身現前方可了知。也許之前講身體的時候,很多人還比較相應,但涉及佛菩薩的境界時,就不知大家是否有感覺了,所以這裡就簡單帶過。

布施、持戒、忍辱和柔和是安忍度,勤行和精進是精進度,禪定、解脫和三昧是靜慮度,多聞和智慧波羅蜜多是智慧度,法身是從這六度之中產生的。歸根結底,佛的色身和法身都是依靠六度而產生。


「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也是從方便當中產生,從六通、三明(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和漏盡明)中產生,從三十七道品當中產生,從寂止和勝觀中產生,還有從十力、四無畏和佛的十八不共法當中產生,以及從斷除一切不善法、集聚一切善法中產生。

佛的這些功德並非一、兩天的積累。有些人想當然地認為:「啊,我現在已經開始修行,馬上就能證果,就能成佛啦!」實際上,成佛絕非如此簡單!要經過無量無邊的集資凈障,方能獲得成就。


「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

也是從真實的見解當中產生,即生生世世修習正見。從行為的不放逸當中產生,即累生累世修學踐行菩薩道。


「從如是無量清凈法生如來身。」

從無量的清凈法中生如來身。無量的清凈法需要一天一天地慢慢積累,而非一朝一夕之功夫。所以,真正的佛教觀念認為,要在多生累劫中積累資糧,循序漸進地,自己的相續才能趨向調柔。《菩提資糧論》云:「少少積聚福,不能得菩提,百須彌量福,聚勝乃能得。」憑藉少少的一點福德資糧根本無法得到菩提,而應該經過多生累劫如須彌山般巨大福德的積聚,才能獲得佛的色身和法身的果位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現在有些人缺乏耐心,僅僅聽了一兩堂課,就說:「我現在學得很不錯的,我最近已經聽了兩、三節課了!」或者說:「我現在已經皈依啦!我聽了一節課、看了一本書、磕了三個頭,還念了三遍『嗡瑪尼巴美吽』!」然後拿個念珠,說:「我今天念的咒語很多啊!已經念了三圈了!」就是這樣念(上師拿念珠模仿,眾笑),「啊,好費勁啊!念了108遍『嗡瑪尼巴美吽』。你說,我厲害嗎?」(眾笑)

真正的大德們在累生累世中一直勤修善法,絕不像我們這種蜻蜓點水般的行為,開心的時候,才繞幾座佛塔,或者翻翻書,然後看了不到一半,就扔到100公尺以外的地方了。我們應該長期地、有耐心地行持善法,但現在為數不少的人著實欠缺耐心,無論是積累資糧、行善積德還是聞思修行,做任何善法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如果缺乏耐心,且不說佛法的成就,就連世間的某些事情都難以承辦。

所以,解上要堅定穩固,行為上也要不放逸,自始至終都需謹小慎微。從如是無量的清凈法當中才能產生如來的身體。


「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當時,維摩詰居士說:「諸位仁者,你們若欲獲得佛身,斷除一切眾生的病,就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不僅要獲得佛身,斷自己的病,還應當斷眾生的病。很多人遇到生病就會心生怖畏:「啊,怎麼辦啊?」那天,我們寺院的一個喇嘛,之前身體比較健康,醫院一給他說需要輸液、住院,「要住多久?」「可能要一個禮拜。」他就嚇壞了:「那我怎麼辦?那我怎麼辦?」一般來說,像我們這種經常生病的人,好像就比較堅強(眾笑)。接觸醫生或者住院是相當沉重的事情,長期不生病的人一旦生病了就嚇得半死(眾笑),整日憂心忡忡。

其實,生病也並非純屬壞事。生病的時候可以想兩件事,一是「我的身體是無常的,這次要多觀自他相換的修法」,二是「我一定要利用這次看病的機會度化一群人,包括這些醫生、護士和身邊的病人……如此才病得有價值」。

以前,法王如意寶經常住院時,不少人去看望他,後來包括他身邊的一些醫生、護士等很多人,後來都變成了虔誠的佛教徒。所以,我希望有些道友生病的時候(眾笑),能否開開心心地去到醫院,就像維摩詰居士一樣,趁此機會將凡是來看你的人都全部度完。(眾笑)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如是長者維摩詰,為諸問疾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前所講,長者維摩詰主要以身體示現為主,為這些前來探病的人說法。其實,在那種場合中很適宜宣講佛法,尤其對身邊的病人而言,可以將與身體、疾病、痛苦以及解脫相關的法都為他們一一宣說,十分對機應景,也能廣結善緣。

許多人都聲稱維摩詰居士是自己的偶像。即使我們健康的時候無法學他,但如果生病了,還是應當憶念起維摩詰居士:他生病時是什麼樣的,我們生病時又是什麼樣的。我們生病的時候經常會天天哭,天天問醫生:「我什麼時候才能好啊?」(上師模仿)

我們的聽眾之中也有不少醫生,作為醫生一定要盡職盡責。每當看見醫生不認真的時候,尤其一些敷衍了事的,我就會有點不高興。有些醫生根本不願在病房裡多呆一分鐘,草草搪塞:「好吧好吧!」有些醫生到了病房門口,才把病歷拿出來稍稍瞄一眼,進病房逛一逛就走了,完全只是一種應付。這種方式對病人來講確實相當不負責任!所以,希望我們的醫生們要好好發心,盡心儘力地治病救人,這對你們而言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對吧?

我們的病人也要向維摩詰居士學習。身體是痛苦的根源,每個人都肯定會生病。我以前看過一個高僧大德的自傳,裡面說他到五十歲時,都還從來沒有打針吃藥的經歷。但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維摩詰居士的說法令無數千人都發起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希望我們以後也能像維摩詰居士一樣,依靠種種方式來利益眾生。今天就講到這裡。

索達吉堪布開示《維摩詰經》13課講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佛教「八識」中阿賴耶識的三個位次
五位法安立的次第對修行有何實際意義?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