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正知而住:辨次第。行等(1)經行

《瑜伽師地論》正知而住:辨次第。行等(1)經行

《瑜伽師地論》正知而住(16):

辨次第。行等(1)經行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四:

一、二、一、六、行等

一、二、一、六、一、經行

一、二、一、六、一、一、標處所

從施主家還歸住處,於畫夜分在自別人所經行處、往反經行,非於他處、非不委處、非不恣處、非不與處,而輒經行。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上):「從施主家下,第六解行住坐卧。」

要在合適的處所經行。「從施主家還歸住處」,這是從施主家還歸自己的住處的時候,「於晝夜分在自別人所經行處,往反經行」,就在自己的經行處經行。這個經行處和別人不同的,不共於別人在一處經行,「往反經行」。「非於他處」,不在別人經行處經行。「非不委處」,不熟悉的地方不要在那經行。「非不恣處」,不自在的地方不要在那經行。「非不與處、而輒經行」,人家不同意的地方,不要勉強在那裡經行。假設在寺廟裡面,寺廟有執事人,不同意人在那兒經行,也不要勉強。

一、二、一、六、一、二、遮時位

非身劬勞、非身疲倦、非心掉舉所制伏時,而習經行。

這是「遮時位」,這個時候不可以去經行。

身體現在非常勞苦,辛苦,這個時候不要去經行。

不應在身體很疲倦的時候去經行。

心裏面妄想太厲害,這時候不要經行。

一、二、一、六、一、三、顯習相

修善品,為善思惟,內攝諸根,心不外亂,而習經行。不太馳速、不太躁重,亦非一向專事往來、而習經行,時時進步時時停住、而習經行。

修習經行時正確的相貌。「為」了修學「善品」,就是修止觀,「為善思惟」,為了能夠思惟義理,「內攝諸根」,向內收攝六根、不向外攀緣散亂,這個時候可以經行。

經行的時候,「不太馳速」,不要走得很快。「不太躁動」,走的時候也要文靜、不能太躁動。「亦非一向專事往來而習經行」,經行的時候,也不是完全是一直的是往是來這樣經行,不要這樣子。那麼怎麼樣經行呢?「時時進步,時時停住」就是表示不是一向的往來;一直的在走、不是這樣子經行的,不是一直的走的。就是「時時」,有的時候走路就是「進步」,有的時候還停一會兒,應該這樣經行。

韓清凈《披尋記》:「在自別人所經行處等者:於自所居住處,自院、自房,稱其廣長度量一地方所而習經行,不共於他,名自別人所經行處。如是經行,非於他所住處,是名非於他處。非地方所不稱度量,是名非不委處。若往、若來非不恣意,是名非不恣處。非為僧分所不許與,是名非不與處。

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房子、院子,於適合自己寬度與長度的地方,練習經行。不同於其它的同梵行者的經行處,稱為自別人所經行處。不是在其它人所居住的地方稱為非於他處。經行處都是事先度量且稱合於自己的方式,稱為非不委處。

經行處是來回很自在的,名為非不恣處。也不是僧團所不允許的處所,稱為非不與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玄奘大師譯撰目錄
《瑜伽師地論》正知而住(5):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1)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