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兩千年前就有兵種指揮作戰 甩美國幾條街

中國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 兩千年前就有兵種指揮作戰 甩美國幾條街

談起古代軍隊打仗,經常會見很多擊鼓進軍」、「鳴金收兵」的畫面,尤其是一些影視作品裡,打仗跟武裝遊行一般。大批毫無組織紀律的農民在各種樂器的伴奏下武裝遊行,等貴族車戰或騎兵分出勝負後,所有人一擁而上或是一鬨而散。

最近,虎哥專門研究了一下春秋時期的金鼓制度,發現事實絕非如此。戰爭肯定是一種集體行為,沒有組織度的軍隊戰鬥力自然低下。在古代信息睏乏的條件下,有紀律性的軍隊,才能在戰爭中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戰力,取得勝利。所以作為一種指揮的手段「擊鼓進軍,鳴金收兵」其實是非常複雜的。

僅鼓的使用就包含表達數類信息的傳遞。比如:通過鼓的大小和音調的不同,表達不同級別的指揮信息,戰時軍令從主將的軍鼓向下級依次傳達,以指揮軍陣完成不同級別的戰術。

鼓聲的頻率不同則表示不一樣的進攻速度,戰國時期的兵書《尉繚子》中指出了三種不同頻率的鼓聲:一步一鼓是要求步伐整齊地緩步前進。十步一鼓是要求快步前進,如果鼓聲連續不斷則要發起衝鋒。另外,裡面還講了用兵的原則、軍隊的紀律和獎懲制度。作戰要善於先發制人,做到虛虛實實,說有卻無,說無卻有,決心堅定,爭取主動等等,真有一點四渡赤水出奇兵類游擊戰術的感覺!

不同的擊鼓次序則用來指揮不同的兵種。早在兩千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國防部頒發的作戰條例《司馬法》中提出的七種鼓法就包括:「鼓旌旗,鼓車,鼓馬,鼓徒,鼓兵,鼓卒」幾個部分。在作戰時,主帥會使用不同的擊鼓次序或特殊的鼓來對專門的單一兵種進行精密操作,這也說明了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中國古代軍隊的軍種分化和軍種配合就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而「鳴金收兵」中的「金」並不是像一些影視作品裡那樣只是一塊金屬。金錞用來調和鼓聲,金鐲用來節制行軍時的鼓聲,金鐃用來停止行軍時的鼓聲,金鐸用來示令軍鼓齊作。每種樂器都有獨自代表的命令,同時還要和鼓進行配合。這也就要求軍隊要絕對的服從紀律,聽從指揮,要麼就是烏合之眾,只能逞匹夫之勇,肯定不能打勝仗!如果缺乏紀律,榮譽感和主動性的軍隊,就只有通過密集編隊來保證士兵不逃跑不避戰。

比如在法國大革命之前,各國軍隊搞排隊線列戰術,這樣的原因就是好管控士兵,因為在排槍對射中,精神麻木和機械性動作可能比積極性和勇氣更重要。

要是讓部隊分散開來,士兵離開上級視線大多會因缺乏主動性而避戰,部隊從而喪失絕大多數戰鬥力。只有克羅埃西亞山民、瑞士山民這樣的「野蠻人」以部落方式組織起來,才敢排成散兵線前進,但是這種人又不好控制也缺乏紀律。而大部隊的僱傭兵長期欠餉和體罰,一旦散開就沒法打仗了。

相比之下,早期的革命軍隊正是因為有紀律,有崇高的政治理想,戰鬥熱情,所以即使分散在各個街壘作戰也能保持士氣,憑藉防禦優勢屢屢戰勝僵化舊式軍隊。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孫傳芳、吳佩孚的舊式軍隊根本不是革命軍的對手,自從1927年蔣系國民黨發動反革命政變,和舊軍閥聯手組建政權再擴軍,國民黨軍就迅速退化為一支典型的舊式軍隊。

貴族化的軍閥組成上層軍官團,流氓化的老兵構成連隊骨幹,被抓壯丁的貧困農民當士兵。新的軍校畢業生要麼努力爬到上層,混個准貴族統治者身份,要麼沉澱在下層,當喝兵血的黑幫頭目,但只要和革命軍隊正面對抗,舊式軍隊就會暴露自己的致命缺點——派不出控制戰場的可靠分隊,甚至不敢讓士兵分散進入複雜地形,只要軍官犧牲士兵馬上就是一邊倒的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 的精彩文章:

中國水下「神獸」 比導彈還快 10萬噸航母在它面前如一堆廢鐵
海軍為何突然公布這張照片?能登3.6萬平方公里島嶼 貼出四個大字

TAG:迷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