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世界盃沒出線,中東土豪怒了!沙特頒布限薪令,棒打本土球員!

世界盃沒出線,中東土豪怒了!沙特頒布限薪令,棒打本土球員!

世界盃沒出線,中東土豪怒了!沙特頒布限薪令,棒打本土球員!

記者崔宇報道

10月26日,在沙特2比1逆轉埃及,昂首出局後,沙特足協發布公告,修改沙特職業球員工資政策,通俗來說,就是發布限薪令,不過,僅限於本土球員,而這,只是沙特舉國改革背景下的一個小動作。


強行劃分三檔

按照沙特足協的新規定,對本土職業球員實行限薪,各俱樂部工資被強行分為三檔(ABC),球員簽約時,合同期限都不得少於3年。

其中,A檔,月薪不超過15萬沙特里亞爾(約合26萬人民幣),簽字費不超過沙特120萬沙特里亞爾(約合211萬人民幣),這類球員,每俱樂部最多為6人;B檔,月薪不超過10萬沙特里亞爾(約合18萬人民幣),簽字費不超過100萬沙特里亞爾(約合176萬人民幣),這類球員,每俱樂部最多為10人;C檔月薪不超過7.5萬沙特里亞爾(約合13萬人民幣),簽字費不超過75萬沙特里亞爾(約合132萬人民幣),此類球員,人數則沒有限制。

從沙特足協的規定可以看出,限薪令實行後,本土球員年收入最高也就是135萬沙特里亞爾,也就是238萬人民幣,這一收入,這和目前的普遍收入相差較大。

沙特足協同時表示,此限薪令僅限於新簽的球員或新合同,舊合同照常執行。

同時,註冊人數上,沙特足協規定,允許各俱樂部在規定的註冊期內,註冊5名新球員,本土和外援均可,但每階段的35人名單,必須有30人是固定的,這意味著,新賽季的沙特聯賽,將允許註冊35人,就在6月初,沙特足協公布新外援政策時,註冊人數已從28人漲到30人。

此外,沙特足協還規定,將收取「奢侈稅」,具體額度為各俱樂部球員現有合同剩餘部分收入的50%,不過,這部分不是收繳歸足協所有,而是返還各俱樂部,用於發展青訓。

沙特足協發布公告時要求,各俱樂部主管部門,必須嚴格按照公告中的規定執行。

對於沙特足協的規定,外界評價不一,一位深諳海灣足球的人士表示,這不是沙特足球自身單純的變革,「這其實是沙特舉國改革背景下的一個小動作。」

世界盃沒出線,中東土豪怒了!沙特頒布限薪令,棒打本土球員!


私有化已開始

2015年4月29日,沙特政局發生變動,年初剛被任命為沙特王儲的穆克林親王被廢黜,國王薩勒曼的侄子穆罕默德·本·納伊夫接棒,薩勒曼年僅30多歲的兒子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成為副王儲,他身兼數職,包括國防部長,他也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登上王位的人。而在2017年6月21日,薩勒曼宣布廢黜王儲納伊夫,由兒子穆罕默德接任。

穆罕默德被視為改革家,他上任後的重點,就是執行2016年4月發布的「沙特2030願景」和「國家轉型計劃」,該計劃的中心思想是經濟轉型,減少對石油等天然資源的依賴,大力發展金融業,利用自身地緣優勢,實現多元化發展。同時,打造一個「溫和」、「開放」的沙特,這其中,有諸多和體育以及足球有關的內容,包括未來在國內興建500座體育場,推行體育俱樂部私有化,承辦國際體育盛會,希望通過體育產業的發展推動經濟發展,創造超過4萬個新崗位。

沙特希望提升本國足球的整體水平,他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把沙特聯賽打造成世界第7大聯賽,而這次的限薪令和奢侈稅,只是計劃中的一小部分。

過往,提及沙特足球和聯賽,財大氣粗是唯一的形容詞,當年的伊蒂哈德,橫掃亞洲,靠的就是巨大的財力吸納的超級外援以及本土精英,如今卻面臨困境。

應該說,沙特能打進俄羅斯世界盃,國家隊水平依舊是亞洲一流,但其聯賽,卻有些不堪。

從上座率來說,即使有希拉爾、納斯爾、阿赫利以及伊蒂哈德等豪強對陣,堪稱德比的比賽,能到現場看球人數,也只有6000左右,非常冷清;而從財務上來說,由於球員(包括本土球員)工資很高,很多俱樂部都陷入了「經濟危機」,其中,伊蒂哈德負債達到了3.1億沙特里亞爾(約合5.45億人民幣),納斯爾為2億沙特里亞爾(約合3.5億人民幣),為此,其後台老板(也就是各王子),不得不自掏腰包贊助球隊,伊蒂哈德主席、費薩爾·本·圖爾基王子就拿出了1500萬沙特里亞爾(約合2639萬人民幣),用於維持球隊的正常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債務問題,導致2018原本擁有3+1參賽名額的沙特,最終只有2支球隊被允許打亞冠,包括伊蒂哈德,都沒有拿到參賽執照,事實上,沙特聯賽的16支球隊中,有12支都申請了亞冠執照,但只有5隊拿到,原本,失去的資格是可以替補的,但由於替補者排名太差(亞足聯規定必須在上半區),只能浪費。

而在亞冠上,沙特球隊也是戰績糟糕,阿赫利雖然小組賽4勝2平不敗以小組第一晉級16強,但1/8決賽卻被卡達的薩德4比3淘汰;而希拉爾則是小組墊底,6戰2平4負,未嘗勝績。

對於這樣的局面,沙特足球當局也是非常失望,只能寄望「2030願景」進行改革。在該計劃中,和沙特各俱樂部息息相關的一條是「推行體育俱樂部私有化」,各俱樂部雖然是各王子的「玩物」,但目前理論上,依舊是國有。

按計劃,沙特體育總局(General Sports Authority),希望在2020年前,完成球隊的私有化,希望球隊減輕債務負擔,同時增加收入,而且收入來源更多更廣。在總局看來,足球產業,將成為未來國家經濟中積極的一部分,而俱樂部私有化是必須的步驟。

目前,在沙特足協主席埃扎特的執行下,私有化已經開始,阿赫利、希拉爾等豪門估價都不是很高,起價為1億沙特里亞爾(約合1.7億人民幣),不過,最初只允許本國投資者介入,在相對穩定之後才會考慮外資。

世界盃沒出線,中東土豪怒了!沙特頒布限薪令,棒打本土球員!


開放外援政策

私有化是基礎,而想要提升本國聯賽水平和商業價值,同時增加比賽的觀賞性,擴大聯賽在全球的影響力,外援無疑是一大利器。

過往,沙特聯賽也是大牌雲集,羅納爾多接班人索比斯、國米名將卡隆、巴西國腳溫德爾等,但近些年勢微。本屆世界盃,沙特聯賽貢獻了31名參賽球員,其中20名出自沙特隊,外援有多達11人,但都出自埃及、突尼西亞及澳大利亞等弱隊,所以,影響力不大,而中超雖然只有9人,但有奧古斯托、馬斯切拉諾以及維特塞爾這樣的歐美豪強主力,所以,影響力更大。按照沙特土帥哈馬德·杜西里的說法,目前的沙特聯賽,除了希拉爾中場愛德華多、阿赫利前鋒索馬和加迪西亞中場埃爾頓·戈麥斯,「其他的外援,基本沒什麼用」。

為了吸納更多有名氣和水平的外援,今年6月8日,沙特足協宣布再次放開外援政策,下賽季的外援名額為注8上7,而這,再次引發了沙特足壇的論戰,曾帶領沙特國青闖進2011世青賽的土帥加魯尼表示,6外援政策時,很多本土球員的上場時間就被縮減了,現在又增加,本土球員還有活路嗎?不過,也有人士表示,外援能帶動聯賽的發展,這一政策,將刺激本土球員更加努力,「被慣壞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想要踢球拿錢,得用心了」。

近兩年,在「請進來」的背景下,沙特放開外援名額的步伐可以說很大,2017年,每隊外援人數從4人增至6人,同時取消外籍門將禁令;今年年初,由於國腳批量留洋,作為補償,沙特足協將外援數量調整為注7上6,替補席允許有9名球員,而現在,又增加1個,變成了注8上7。

對於增加外援名額,沙特足協認為,有利於提升聯賽、俱樂部的水平,增強聯賽的競爭力,需要指出的是,新政策是足協主席埃扎特力主的,而站在他背後的,則是體育總局主席圖爾基·謝赫,沙特足球的一系列變革,都得到了他的高度重視與持續關注。

圖爾基·謝赫是去年9月出任沙特體育總局第三任主席的,他曾是希拉爾、納賽爾的名譽會員,也曾是埃及阿赫利的主席之一,如今是沙特塔埃溫的名譽主席。

需要指出的是,圖爾基是典型的「限薪派」,他強力要求,打壓本土球員薪水,最新的限薪令是直接手段,而放開外援,也是隱形手段之一。決定注8上7的政策後,沙特足協主席埃薩特表示,新政最大的目的,就是降低本土球員「驚人」的年薪,因為外援的湧入,勢必衝擊本土球員的位置,如果失去位置,年薪將會下降。不過,在當時,對埃薩特的說法,魯加尼非常不屑,在他看來,想降薪,直接出限薪令就行了,「繞這個彎兒,有必要嗎?」一語成讖,如今,限薪令終於出台。

除了外援外教,其他可以提升聯賽知名度的措施,沙特也在做,為了聘請英超名哨克拉滕伯格前來執法,他們掏出了230萬歐。

世界盃沒出線,中東土豪怒了!沙特頒布限薪令,棒打本土球員!


國家行為留洋

除了「請進來」,沙特足球,一直謀求「走出去」,而且,是國家行為。

今年1月,在沙特體育總局的推動下,沙特足協與西甲聯盟合作,將9名沙特球員租借到西甲、西乙等球隊留洋「練級」。

據悉,當時雙方簽訂的合同為贊助商形式,沙特足協將會提供一筆巨款,給予西甲聯盟做聯賽營運以及品牌推廣用途;而西甲聯盟則與部分西甲、西乙球會達成共識,通過讓出隊內三個非歐盟名額,給沙特國腳「練級」,這些俱樂部將拿到不菲的報酬,同時,他們不用負擔租借球員的薪水,而且,他們可以自由挑選沙特國腳,沙特足協規定,在接受選拔時,國內俱樂部不得阻攔。

最終,有3名沙特球員去了西甲,分別是穆瓦拉德(萊萬特)、多薩里(比利亞雷爾)和謝赫里(萊加利斯);4人在西乙培養,前鋒阿里·奈莫爾在努曼西亞、中場蘇拉葉海姆在巴列卡諾、努阿·穆薩去了巴拉多利德、哈姆丹則投奔希洪;還有兩名年輕球員在萊加內斯和比利亞雷亞爾梯隊效力。

應該說,去西甲的3名球員,都是沙特的核心球員,但由於簽訂合約時,沒有硬性的出場時間,所以,在西甲,他們機會寥寥,被稱為沙特梅西的穆瓦拉德,只在2018年5月8號萊萬特客場3比0戰勝萊加內斯德的西甲比賽中替補出場,此後,他在4比2塞爾塔的比賽中再次替補出場,此外,他還入圍了對陣巴薩的比賽名單,兩次替補出場,穆瓦拉德總共出場26分鐘,沒有貢獻;而多薩里在比利亞雷爾則也撈到33分鐘的出場機會;但葉海亞在萊加利斯則始終枯坐看台,該隊主帥一直在說,「他不會踢比賽」,有萊加利斯隊員說「他嘗試融入,但訓練中,他始終和我們不在一個節奏」。

應該說,這次的集體留洋行為,是失敗的,沙特足壇有人士表示,「我們當時有些想當然了」。

除了這次整體留洋,沙特還曾把頭號射手薩赫拉維送到曼聯,和大牌們一起訓練3周,圖爾基·謝赫表示,「希望他可以從中獲益」,而這,得益於2017年10月雙方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曼聯將會把自己在商業和競技領域的經驗傳授給沙特的俱樂部和體育主管部門。

走出去,在水平更高的聯賽中鍛煉,這是沙特足球想要提高的途徑之一,沙特足協主席埃薩特就說,包括放開外援政策和限制本土球員薪水,其實都有一個目的,就是促進沙特球員主動出去留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盃小組賽揭幕戰慘敗給俄羅斯後,圖爾基·謝赫雖然非常不滿,但卻透露,沙特有一個龐大的計劃,他們計劃挑選1000名12-16歲的少年,把他們送到職業聯賽最好的國家去訓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