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惠安縣崇武曲江張氏:忠勇報國守疆衛民 心繫民生德披閩台

惠安縣崇武曲江張氏:忠勇報國守疆衛民 心繫民生德披閩台

張府是典型的閩南古民居建築,規模宏大。

崇武,取「崇尚武備」之意,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險要的地形,歷代以來均為海防軍事要塞。

「一部崇武史,半部英雄傳」,這半部「英雄傳」,又有大半篇章,由以清代二品武功大夫、閩台水師將領張勇為代表的曲江張氏家族書寫。

自明朝到清代,再到抗戰時期,張氏子孫始終傳承「忠勇報國」的家規祖訓,以戍守疆城、護國衛民、抵禦倭患為己任,譜寫了一曲曲保家衛國、抗擊外夷的英雄讚歌。

武宦世家 戍守疆域

崇武古城南門關帝廟北側,有座「武功大夫府第」,因其建造者為清代二品武功大夫閩台水師將領張勇,當地人稱它為「張府」。

張府是張勇於清朝乾隆年間建成,其建築主體有生祠、中厝、祖厝三座並排,穿斗式木石結構,硬山式屋頂,燕尾式屋脊,典型的白石、紅磚閩南古民居建築。整個建築佔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共156間,氣勢雄偉,附屬設施完善,建有書館、花園、馬棚、廁所等,採光、排水、防火等功能均十分完善。現存清代聖旨牌及牌坊、清代古井、旗杆石等眾多史跡。

張府中厝大門上懸掛著的一塊「武宦世家」匾額,四個燙金字,濃縮了這個家族數代的興盛史。曲江張氏祖籍江蘇,其在崇武繁衍,與崇武獨特的屯兵文化密不可分。

《恵安縣誌》載,崇武,古名小兜,「宋時曾在此設小兜巡檢寨:元時改巡檢司」。作為海防的最前沿,崇武古城在明代倭患期間首當其衝,屢遭進犯,「明洪武二十年(1387)四月,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於恵安置崇武千戶所」。

張勇的先祖張亮,直隸江蘇宜興山後人,明初永樂十五年(1417)授任崇武千戶所副千戶,後因兒子張義「征沙寇」有功,張亮升任正千戶。隆慶三年(1569)四月,倭寇大舉侵犯崇武,總兵戚繼光率兵抵抗,都指揮官歐陽樞水陸兩路並進,在大岞海面合圍剿滅倭寇,獲得大勝。戰鬥中,張亮的曾孫張輔京勇敢殺敵,擒斬真倭一名。戰後,朝廷為其記功,讓其掌管「福字二千三號」戰船。同時,准許隔代承襲千戶官職。

張府生祠懸掛的匾額,「蓮島第一將軍」。

歷職要塞 鎮守海疆

後來由於禁海、遷界等原因,這個大家族,明中期起逐漸衰落,後裔以漁為生,直到清初張勇的出現,才再度崛起。

張勇(1697-1765),字企大,號浩亭,他從小文武兼習,但因家貧只得捕魚為生。後恰逢清廷擴大水師,二十齣頭的張勇棄漁從戎,因「諳練水務」,被提升為金門鎮標千總。

張勇十分熟悉水務,「凡防海形勢利病,要害所在,輒條識不遺,了如指掌」,且治軍嚴謹,軍紀整肅,32歲時,被選任到天津教習旗營水師,為朝廷培養海軍人才。後又先後被委任為南澳守備、澎湖、廈門前營守備。

因治軍成績突出,張勇多次被保舉,擔任多個海防要塞的要職,歷任閩安左營游擊、銅山營烽火門參將、督標水師營參將、廈門提標中營參將、南澳總兵官等。乾隆十七年(1752),他被授任台灣水師副將。乾隆十九年(1754),張勇受到乾隆皇帝召見,他面奏海洋詳情,深受賞識,並得到賞賜,被授江南江北狼山總兵官,後又調任蘇松沿海水師總兵官。乾隆二十六年(1761),乾隆下江南時,特向張勇詢問水師詳情,擬授他直隸正定鎮總兵官,因內閣大臣阻撓而未果。

不久後,張勇以母親年邁無人照顧為理由,力請回鄉,告別了畢生鎮守的海疆要地,回到故鄉崇武,69歲時病逝在家。

因政績突出,朝廷封張勇為「武功大夫」(正二品),如今,走進張勇府第的山門,還可看見嵌入照牆的輝綠岩「聖旨」牌,右邊豎著一方記載張勇事迹的《行功碑》。

張府現存的清代聖旨牌牌坊

體恤民情 澤惠兩岸

張勇不僅治軍嚴謹,而且心繫民生,為閩台兩地的民眾辦了許多好事,深受兩岸民眾愛戴。

張勇任廈門提標中營參將時,彼時台灣船隻停泊廈門港,須卸貨接受關防檢查後方能上岸,台灣的書生渡海來參加鄉試也要在此受「驗照」(即查驗身份證明)。張勇任職期間,台灣應試的士子日見增多,海關人員掌握「驗照」權力,乘機敲詐勒索,台灣士子雖然深受其害,卻敢怒不敢言。

張勇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毅然廢除了這項由來已久的陋規,大大方便台灣商人和士子,台灣士子非常感激,「台士詣署樹旗志德。」

乾隆十六年(1751)春,廈門鬧饑荒,死了很多人,當時張勇任廈門提標中營參將,他十分同情饑民,便會同廈門水師道台長官白瀛,奏請上級同意借給軍糧,賑濟災民,救活了很多人。借軍糧賑濟饑民,在當時是一件大事,一不小心不僅會被問罪,還可能因此喪命,張勇不顧個人生死,毅然為民請命。事後「廈門人謳思,立碑追頌恩德。每遇公誕辰,輒於碑前演劇慶祝」。

在任台灣水師副將期間,張勇嚴格治軍,「嚴禁兵丁壞廉恥,不準三五窺鄰里」,嚴禁士兵攜帶兵器外出,滋事擾民,因此,軍民關係融洽,深得台灣百姓擁護。當時南北洋海盜猖獗,為害海上商船,張勇親率水師出海巡邏,緝捕海盜,還台海安寧,台灣百姓非常感動,作《德政歌》頌揚他。在他調離台灣時,台灣百姓「如失慈父母」,成群結隊到他府衙致謝告別。

倡學興文 造福桑梓

崇武老一輩的人都尊稱張勇為「老爹公」,不僅因其平易近人,時常到城隍廟與漁民聊天,且在於他熱心公益,對家鄉的文風振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張勇「生平雅慕儒學」,非常重視後輩的教育,他在府中修建了給子孫讀書的書院「南邨館」,他極力鼓勵子孫讀書進取,「子弟姪例得以官卷鄉試」,命四個兒子「援例入國學上進之階」。在他的重視下,張氏一族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其子張鵬國學生,子張鵷太學生,欽賜副榜貢生又賜舉人;子張鶚授登仕郎,後世子孫還出過多位舉人、廩生等。

崇武城東南隅古有「朝陽樓」,奉祀文教神祗文昌帝君,是城中文人儒士詠誦聚會的場所,當地人認為此處關乎崇武「文運」。經過兩百多年的風雨,到明崇禎年間,朝陽樓已倒廢,但由於缺乏資金,一直無法重修。1761年,張勇捐出大量的資金,重建朝陽樓,張勇不僅捐資,還讓兒子張鵬親自監督朝陽樓的修復工作。

崇武古城古樸寧靜,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

忠孝傳家 清正勤儉

畢生奉行忠勇報國、清正廉明的張勇,也對子孫後裔報以同樣的寄望。建張府時,他在中座大厝大門前的石柱上鐫刻著一副對聯:「念祖宗遠詒德蔭;願孫子善守家規。」他希望子孫堅守的家規,濃縮在他為子孫選定的字輩譜里:「沵維思為邦,家修建國干,祖宗飴謀遠,子孫世澤長」,希望子孫忠貞報國、勤儉持家。

據曲江張氏宗親聯誼會成員張贊平介紹,曲江張氏的族譜以「清正自律,忠孝傳家」為族訓,教育後裔要「忠、孝、勤、儉」:「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虧,終能長久;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孫,亦復如是;勤:大富由命,小富由勤,血汗為運,勤勞立身;儉:量其所入,度其所出,開銷如常,吃著相似」。

崇武的文史研究者陳建民介紹說,除了張勇,其原配夫人龔夫人對張氏良好家風的培育,也功不可沒。龔夫人「唯以盡瘁報國勗其夫」,她性情溫和,孝順公婆,持家嚴謹,不因丈夫的顯貴而改變節儉的生活習慣,每日辛勤地織作;她識大義,張勇每有善舉,她「靡不默默然贊成焉」。張勇去世後,龔夫人對子孫訓誨嚴厲,「以循分盡職為先」,「不得放縱遊盪,怠惰廢事」。因此,兒孫無論士農工商,都能謙恭謹慎,沒有沾染壞習氣,張勇一家八十幾口人,幾十年共同生活在一起,親密無間,和睦溫馨,在當地傳為佳話。

在張勇夫婦的言傳身教下,他們的兒子張鵬心存仁義,眼見母親和鄉鄰常為疾病所困,立志學醫,勤奮鑽研醫術,學成後治病救人,常為貧困病人義診送葯,「活人甚多」。

將門英烈 保家衛國

以精忠報國、忠孝傳家為族訓的張氏,時至近代,又培養出了一位聲名遠播的抗日英雄,張勇的六世孫張稚生。

張稚生1901年生於張府中厝,從小聰穎好學,20歲考入集美學校水產專業,在校期間他各科成績均名列前茅。1937年,他毅然投筆從戎。

1939年,他到南平軍政部十三補訓處補充團任職,1941年,調任該處裝備第一團連長。是年四月,日寇侵佔福州,該團奉命阻截,張稚生率領部隊直搗敵指揮所,斃敵聯隊長,殲敵300多人,奪取大湖戰役勝利,他立一等戰功。1944年9月底,日寇再犯福州,張稚生升任八十師二三九團一營少校營長,率領部隊守衛大北嶺。血戰兩晝夜後,因寡不敵眾,壯烈殉國,是年四十四歲。該戰役保住大北嶺,勝利後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將大北嶺更名為稚生山。

如今,張府中厝上廳堂的正中,仍懸掛著「黃埔精英」「抗日烈士張稚生」等匾額,廳柱上一副激蕩人心的對聯:「孤軍抗日壯北谷,赤膽忠心振中華」,以供後人追憶。(泉州晚報記者黃寶陽 通訊員 陳曦妮 陳建民/文 陳曉東/圖)(除署名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泉州文明網 的精彩文章:

TAG:泉州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