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依順:文武兼備的清代將軍

特依順:文武兼備的清代將軍

道光年間曾任杭州駐防將軍的特依順,姓他塔拉氏,字鑒堂,福州駐防滿洲正藍旗人。以青年將領身份歷任雲南騰越鎮總兵官、密雲副都統、寧夏將軍等職。在清代駐防將軍中,他並非著名的人物,但特依順的生平事迹卻多有傳奇色彩。

整治貪腐被寫進《大清會典事例》,成為辦案成例

特依順每到一地,往往有整治貪腐和加強武備之舉。道光十八年任寧夏將軍期間,以當地旗營基層官員控告為由,參劾前任將軍和世泰等人剋扣兵餉,牽扯出一樁大案。經查,前任將軍和世泰、副都統存華等人有剋扣兵餉,於營中私放貸款取利,收受生辰及婚娶禮金等多項罪行。最終,和世泰、存華被處以斬監候,協領哈興阿等十數名官員被發配新疆。這一處理結果震懾了旗營貪官,並被寫進了《大清會典事例》,成為辦案成例。

針對清中葉後,各地旗營武備敗馳的情況,特依順還有針對性地加強武備和旗營訓練。早在福州協領任上,他就仿照西安旗營,增設以火藥發射鐵彈丸的「抬炮」,並加強訓練,「施放有準,遠至二百餘弓,較子母炮速捷便利」。調任密雲副都統時,針對密雲駐防「沖繁隘口」的情況,又增設抬炮二十位。這類舊式武器較之道光間愈益逼近中國的西方侵略者「船堅炮利」,確實是落後的,但在當時的條件下,仍是加強武備的表現。

以己之力推進民族友好

清中葉以後,各地駐防八旗久居一地,旗、民之間在文化上交互影響,與當地人民友好關係不斷發展。尤其乾隆、嘉慶以後,駐防旗人戶口在當地旗營管理,在當地參加科舉考試,死後在當地安葬,刑事案件在當地處置。他們越來越把自己當作駐防地的居民,土著化程度不斷加深。特依順作為福州旗營出身的將領,自覺不自覺地以福建為故籍所在。他在杭州將軍任上遇到閩籍官員,往往互攀鄉親。鴉片戰爭以後,他在杭州遇見閩籍官員梁章鉅,「敘鄉誼甚篤」,乃有召集當地文人雅士同游西湖之舉,詩詞唱和,樂不知返。特依順身為旗籍將軍,漢文化程度頗高,西湖畫舫上也有他所題寫的匾額。在杭州期間,軍隊訓練之餘,他還主持修復了「蘇小小墓」,成為當地文人遊覽的一個去處。清末民初,徐世昌編纂的《晚清簃詩匯》及記錄三江口水師旗營歷史的《琴江志》等書,均收錄他的詩詞作品,據說他自己還曾輯錄有《余睱集》一書。

道光二十六年,特依順調任烏里雅蘇台將軍。此地為清代漠北蒙古諸部游牧之地,雍正間始設將軍,轄區廣闊,大體相當於今天蒙古國及俄屬圖瓦、戈爾諾-阿爾泰兩個共和國,在清代素稱苦寒之地。三年後,特依順病故於當地,終年57歲。

作者:湖北社科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員 潘洪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南部劫持人質事件致4名兒童死亡
整整一年減少曝光量 李易峰幹什麼去了?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