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大書法家太牛了,歷仕四朝出將入相五十年

這位大書法家太牛了,歷仕四朝出將入相五十年

很多人對文彥博的印象,可能更多的來自於書法。他的字,筆法清勁,筆勢飛動,風格英爽,蘊藉凝重,深受顏真卿書法影響,頗有唐人風致。文彥博存世的墨寶有《祠部帖》、《三札卷》、《內翰帖》(又稱《得報帖》)等。

宋代人周必大《益公題跋》稱讚文彥博的書法:「公(文彥博)年過七十,筆力猶清壯如此,非獨見所養深厚,亦足占壽考之祥矣。」黃庭堅也說:「余嘗謂潞公(文彥博封潞國公)云:公書極似蘇靈芝。公曰:靈芝墨豬耳。蓋不肯與靈芝爭長。今觀《到洛為兒子赴許昌帖》,筆勢清勁,真不愧古人。」

文彥博《得報貼》

可你知道嗎,對文彥博來說,書法不過是他修身養性的雅好,他更重要的身份是大宋名臣。文彥博,字寬夫,號伊叟,封潞國公。他歷仕四朝,薦躋二府(掌管軍事的樞密院和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並稱「二府」),七換節鉞,出將入相五十年,並以九十二歲高齡壽終正寢,文彥博的生平際遇在歷代名臣中,也算獨一份了。

文彥博從小就異於常人,他跟與張昪(官至參知政事)、高若訥(官至參知政事)等人,共同求學於史炤。史炤的母親唯獨特別優待文彥博,常跟人說:「這孩子將來可是貴人啊。」

網路配圖

很多人對司馬光小時候砸水缸救人的故事耳熟能詳,文彥博不僅是提攜過司馬光和王安石的前輩,兒時也曾有一段與水有關的機智經歷。有次,他和小夥伴們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樹洞里。同伴們趴在洞口,怎麼也摸不到球,把棍子放到樹洞里也夠不到。大家就焦急的時候,文彥博不慌不忙地提來水,把水灌進樹洞,一會兒球就飄浮出來了。

足(蹴)球(鞠)是宋代官員、士兵和百姓喜聞樂見的遊戲,文彥博從小愛踢球,年長之後仍樂此不疲。他在擔任益州知州時,在鈐轄官舍(武官的官署)組織足球比賽,突然聽到門外喧囂。有位士兵犯了錯誤,卒長鞭打他,但他拒不認罪。文彥博就讓他們進來,在詢問了事情原委後,確定是士兵犯錯,就讓人把兵士拉出去繼續接受處罰,但這個兵士還是不認罪,文彥博直接依照軍法將他處斬,然後繼續踢球,直到比賽結束才回家。

文彥博《三札卷》

處變不驚,軍法從嚴,這正是文彥博抵抗西夏李元昊入侵、名震四夷,又親自帶兵成功平定貝州叛亂的制勝法寶。文彥博遇事有多鎮定,軍法執行有多嚴格且機變,從另外一件事上也能看出。仍然是在益州任職的時候,文彥博在一個大雪天宴請賓客,夜深了還沒有散席。隨從的士兵大發牢騷,叫囂著要把井亭(遮蔽水井的亭子)拆掉燒了避寒。軍校無法制止,只好把情況彙報給文彥博,席上的賓客聽說後都嚇得兩腿發抖。文彥博卻鎮定地說:「天氣也確實冷,就讓他們把井亭拆了去烤火吧。」說完神色自若地繼續飲酒。那些鬧事的士兵見長官沒有斥責他們,隨即泄氣,再不好找借口鬧事。直到第二天,文彥博才查問到底是誰先動手拆井亭,把此人杖責一頓遣送回家。

無論是兵臨城下、外敵入侵,還是軍中有變、暗流涌動,亦或皇帝病危、朝野人心惶惶,文彥博總能那麼神定氣閑,同時又非常機智而強勢地化解危機,因此成為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股肱之臣,備受西夏和遼國君臣敬仰,在去世幾十年後仍被大宋百姓奉若神明。

在文彥博年近八十時,仍然身體倍兒棒,宋神宗曾問他:「您老有什麼養生之道嗎?」文彥博說:「無他。臣不過是能夠任隨其意、悠然閑適而自得其樂,不因外物傷了和氣,不敢做過分之事,一切都『恰好即止』。」恰好即止,或許,這就是文彥博威震四方,屹立五十餘年,還能功成身退的秘訣吧。

本文系原創文章,版權歸【文藏】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乾隆花園|巧奪天工的室內木雕紋飾
「趣談歷史」古代曬娃狂魔,左思《嬌女詩》太有趣了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