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的最終投降,既有本國的經濟社會因素,也有國際因素!

日本的最終投降,既有本國的經濟社會因素,也有國際因素!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民眾廣播,發布所謂「玉音傳送」,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東亞的戰爭。

日本的最終投降,既有本國的經濟社會因素,也有國際因素。當然,中國持久戰策略的成功,則是最大的因素,也是東方的主戰場,這是必須給予肯定和讚佩的。

第一,中國的十四年抗戰,延緩著日本擴張的速度。英勇的抗戰將士們,用血肉築起了反抗與鬥爭的城牆,最終取得了勝利。

第二,美國兩顆原子彈爆炸後,傷亡深重,徹底摧毀了日本的抵抗意志。自從太平洋戰場開啟後,日本雖有小勝,但逐步力不從心。主戰派此時已經是樹倒猢猻散,戰爭在艱難地進行著。

第三,蘇聯紅軍的參戰,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成為瓮中之鱉。由於戰略布局,日本國內的動員已經到了極限,所以無法實施救援和戰略合作。

第四,義大利、德國相繼投降後,歐洲戰事基本結束。國際輿論與共識就是要粉碎日本法西斯的暴虐,此時日本基本已經孤立於國際社會。

第五,日本包括天皇在內的軍方高層也意識到,全民玉碎只會導致日本民族的消亡。為了減少損失,日本國內投降成為共識,反戰運動也此起彼伏。

日本的行經已經眾叛親離,天怒人怨。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標誌著二戰的結束,中國人在艱苦鬥爭中確定了勝利。

中國方國民黨何應欽作為代表,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日本投降了。

所以,日本投降不是一個簡單的一個方面的因素,而是多元因素的複合,真的是打不下去了。抗戰期間日本的暴行,我們應該銘記。偉大將士的浴血奮戰,應該紀念。

我們要珍惜和平,牢記歷史,正義必勝,踐行中國夢,為了中華民族復興而努力奮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樂開心你我他 的精彩文章:

TAG:漁樂開心你我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