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手抱娃一手玩手機?「分心式教育」危害巨大

一手抱娃一手玩手機?「分心式教育」危害巨大

編者按:經常批評孩子玩手機看電腦?那作為家長的你有沒有關注過你的屏幕時間呢?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式的互動對於孩子的語言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相反,分心式的互動則會影響孩子的成長。要知道,專心陪伴才是對孩子最長情的表白。本文選自The Atlantic上原文名為《The Dangers of Distracted Parenting》的文章。

在涉及到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應該更多關心自己的屏幕時間,而不是孩子們的屏幕時間。

如今,智能手機與諸多問題掛鉤——交通事故、睡眠紊亂、移情缺失、關係問題,甚至於讓大家連小丑騎在獨輪車上這樣滑稽的事情都不太可能注意到。似乎,智能手機沒搞砸的事情屈指可數。事實上,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對於電子設備的批判已經達到了頂峰。

即便如此,研究表明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一直沒能得到大家的重視。那就是孩子的成長。可能你覺得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研究結果也許不是你想得那樣。相比沉迷於玩手機電腦的孩子,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玩手機」的家長。

誠然在歷史長河中,現在的家長已經是與孩子面對面交流最多的家長了。雖然女性勞動力的比例有了顯著提高,但是相比20世紀60年代,現在的母親還是會花更多的時間去關心自己的孩子。不過,父母與兒童之間的互動質量卻越來越低,甚至產生了一種虛假互動。家長會時常出現在孩子的現實生活里,但是在情感上他們並沒有適應。有一點要說明白,我對於現在身處如斯困境的家長也深有感觸。我自己的孩子已經成人,但他們曾玩笑道——如果25年前我就有智能手機了,他們也許很難活過嬰兒期。

討論家長使用手機的時間也考慮到了屏幕對於孩子的直接危害:大量證據表明許多類型的屏幕時間(尤其是那些包含快節奏或暴力圖像的)會對孩子的大腦造成嚴重影響。現在的學齡前兒童每天花在屏幕上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從1970年起,孩子開始「頻繁」接觸屏幕的平均年齡從四歲提前到了四個月大。

和看電視或是YouTube視頻相比,孩子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玩得一些新型互動遊戲也許對其成長更為有益,這是因為這些遊戲很好地模仿了孩子天生的玩耍行為。當然,一些成年人都經歷過一段枯燥乏味的童年生活——觀看大量認知類無意義的內容。(我的母親當時因為覺得無趣就沒有看過極速賽車手以及吉利根島,這在她那個年代極為少見。但我不知道怎麼搞得,居然看完了這兩部劇的每一集,還不止一遍。我也說不清為什麼。)不過,沒有人在真正意義上質疑過孩子屏幕時間的機會成本。花在電子設備上的時間與積極探索世界或接觸其他人所花的時間並不等價。

雖然社會上關於孩子屏幕時間有諸多討論,但卻鮮少有人注意到家長自己的屏幕時間。很多家長現在就碰到了技術專家Linda Stone在20多年前描述的「持續局部注意力」問題。Stone表示,這種情形不但對自身有害,還會影響孩子。新型的教育互動方式會中斷古老的情感提示系統,該系統的標誌就是反應式交流,這也是大部分人學習的基礎。我們如今正處於一片未知的領域。

兒童成長專家對於成年人與孩子之間的雙向信令系統有不同的說法,這指的是大腦的基礎架構。兒科醫生兼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主管Jack P. Shonkoff,將其稱作是溝通的「接發球」方式。心理學家Kathy Hirsh-Pasek以及Roberta Michnick Golinkoff將其描述為了「對話式二重奏」。在與嬰兒以及學步兒童進行交流時,全球各地的家長傾向於採用的說話模式是高音調、簡化語法、互動且誇張型熱情。儘管這種交談方式在成年觀察者看來有些膩煩,但是嬰兒們卻願意照單全收。不僅如此,一項研究還表明在兒童11個月到14個月大時,接觸這種互動式、情感回應型說話方式的嬰兒會比沒接觸過這種交流方式的兩歲兒童多認識一倍的單詞。

孩子的成長與此是密切相關的,這也是為什麼在一項實驗中,九個月大的嬰兒在面對面聆聽一個人講幾個小時普通話之後,他就能夠分別出該語言中特定的語音元素。而另外一組聆聽視頻中相同內容的嬰兒則無法做到這一點。據天普大學教授兼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Hirsh-Pasek所說,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對話的重要性。「語言是學業成績的唯一最佳預測變數。」她這樣說道,「而出色語言技能的關鍵便是兒童與成年人之間來來回回的熟練對話。」

既然成年人與兒童之間的情感共鳴型提示系統對於兒童早期學習如此重要,那麼倘若這一系統被中斷——比如說一則簡訊或是Instagram上的一則通知——問題便會隨之產生。任何曾因智能手機被嬰兒車撞到的推車父母都能夠證明這一現象的普遍。這類場景還會帶來一種後果——有一位經濟學家發現,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兒童受傷率提高了。(AT&T公司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推出了智能手機服務,這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實驗。不同地區,隨著智能手機愈加普及,兒童進急症室的次數也隨之增加了。)這些結果吸引了媒體的關注,它們表示注意力分散式的教育方式會危及兒童安全。但我們之後才意識到這種影響也體現在兒童的認知發展上。「當我們因接聽電話或查看簡訊而中斷交流時,學步兒童就沒法從對話中進行學習。」Hirsh-Pasek解釋道。

近幾年,波士頓的研究人員偷偷觀察了55位帶著一個或多個孩子在快餐店就餐的成年人。其中有40位成年人都在聚精會神得看著自己的手機(程度或有不同),有一部分人幾乎完全忽視了孩子(研究人員發現相比接聽電話,打字或滑動屏幕往往會對孩子的認知發展造成更大的影響)。有一點不出所料,許多孩子會開始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不過這種做法通常會被忽視。後續的研究又將225位母親和她們6歲左右的孩子放在一個類似的環境下,並用視頻記錄每一位母親和孩子就餐時的互動。在觀察期間,四分之一的母親會無意識地使用手機,自然而然這部分家長與孩子的言語以及非言語互動就會大大減少。

不過在另外一個設計更為嚴謹的實驗中(該實驗是由Hirsh-Pasek、Golinkoff以及天普大學的Jessa Reed在費城進行的),研究人員測試了父母使用手機對於孩子語言學習的影響。38位母親和她們兩歲大的孩子進入了房間。研究人員告訴這些母親,她們需要教會自己的孩子兩個新單詞——「Blicking」(指的是跳躍)以及「Frepping」(指的是搖動)。與此同時,研究人員也給了她們一部手機,這樣以便調查者在另一個房間里聯繫她們。當這些母親因接到電話而中斷與孩子的對話時,孩子就沒能學會這兩個單詞。但如果沒有電話打擾的話,孩子們就能學會。研究最後還發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為此研究人員不得不在分析中將七位被試剔除在外——因為她們根本沒有接電話,即沒能遵守實驗規定。不過這恰恰說明了她們的專註!

平衡成年人與孩子的需求一直不是一件易事,更別說平衡彼此的期望了。如果你覺得孩子會一直是家長關注的重心,那你未免也太過天真了。家長現在經常會讓孩子自己去玩——用《風語河岸柳》那本書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讓孩子自己「在船上打發時光」,或者就讓他們懶洋洋地躺在遊戲護欄里。每一代成年人都需要藉助一些幫手來讓自己家的熊孩子們「有點事兒做」。從某些方面來說,21世紀孩子的屏幕時間與這些幫手的作用也沒什麼差別。當家長們缺乏這樣一種「護欄」時,混亂很快就會發生。Caroline Fraser最近給《草原上的小木屋》作者Laura Ingalls Wilder寫了一本傳記。在書中,她描述了19世紀一些家長採用了一種極其特別的方式來養育孩子。他們將孩子放在開著門的烤箱門前,讓其取暖,要麼就因為各種各樣的責任,將孩子置於「易於出事故」的境地。Wilder也詳細敘述了自己的女兒Rose也好幾次瀕臨危險。有一次,她在做家務的間隙居然看到有兩匹馬從她女兒的頭上躍過。當時,她的女兒還只是學走路的年紀。

家長偶爾的不注意也許不是災難性的(甚至可能培養他們的適應能力),但是長期的分心就是另一碼事了。智能手機的使用似乎變成了家族遺傳問題:分心的家長在使用手機時,如果被人打擾,就會感到很惱火。他們不但錯過了情緒提示,還會對此產生誤解。假設一個孩子試圖使喚父母(雖然他們這樣做也許只是為了獲得關注),相比那些專心致志的家長,這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玩手機」的家長通常更易於發飆。有意隔離肯定是無害的,甚至於是有益於家長本身和孩子的(尤其是當孩子長大了,他們會需要更多獨立的空間)。但是這種隔離不同於家長與孩子在一起時的分心。在交流過程中,孩子會從家長的不互動中覺得自己還不如一封郵件重要。一位母親叫孩子出去玩,一位父親說接下來半個小時他需要集中注意力做家務——成年人的生活里從沒有容易二字,這些都是完全合理的現象。但如今的情況卻是,家長因為被智能手機誘惑,對孩子的關心愈加難以預測。似乎,我們陷入了最糟糕的教育模式——雖然家長本人陪伴在孩子身邊(也許因此會阻礙孩子的獨立),但情感上的存在卻只是斷斷續續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也不容易,尤其是現在的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相比之前,現在接受某種形式機構式照顧的孩子年齡是越來越小(大約三分之二都是四歲左右的孩子)。最近的早教趨勢也變成了教室里多是照本宣科以及單方面的「老師授課」。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很少有機會能自發進行對話。

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年紀小的孩子天生就能從大人那裡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我們中大多數人都發現,當你第一次分心的時候,很快就會被一雙胖乎乎的小手將你的注意力拽回來。孩子們會做很多事情來吸引一個分心成年人的注意力。如果我們不改正自己的行為,他們還會試圖幫我們調整。當學齡兒童要去上學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很多孩子都會使性子。但最終,孩子們也許會放棄。你要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羅馬尼亞孤兒院的研究表明,在缺乏一個願意配合的對象時,孩子會做出什麼事情,你都是沒法想像的。事實情況是,如果我們不去互動的話,我們真的不知道孩子心裡到底是什麼樣的感受。

當然,家長們也有很多煩心事。很多人每天的生活都是基於一個痛苦的前提,那就是他們可以一直保持忙碌的狀態。忙著工作、忙著撫養孩子、空出時間陪伴自己的配偶、父母以及其他需要他們的人,與此同時還要關注時事,在取車的路上還要記得在亞馬遜上下單採購廁紙。他們每天忙得像個陀螺一樣。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更容易去擔心孩子的屏幕時間,而沒有想到要將自己手裡的電子設備放在一邊。我太能理解這種感受了。除了作為家長的身份以外,我還是一位中年超重臘腸犬的鏟屎官。雖然我自己也是中年且超重,但我更願意去控制狗狗的卡路里攝入情況,而不是調整我自己的養生之道,捨棄每天早晨我必吃的桂皮麵包。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投射效應的經典例子——即一個人將內在生命中的價值觀與情感好惡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現象。就拿屏幕時間來說吧,我們很多人都需要減少這種投射。

如果我們可以處理好心理學家稱作為是「科技入侵」(technoference)的問題(指的是技術設備在日常生活中,侵入、中斷或阻礙夫妻或家庭之間溝通交往的時間和方式),那麼我們就更可能發現自己可以為孩子做些什麼——暫且不論孩子教育的質量以及我們在其身上花了多長時間。即便我們什麼都沒做,專心的陪伴也是對孩子最長情的表白。家長自己應當放棄這種「萬事要因人而宜」的態度,這是一種令人感到窒息的壓力。將孩子放在遊戲護欄里!如果你感興趣,你還可以跟他進行類似足球的遊戲。你的孩子能夠自己玩得很開心的。不過,當你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候,就請放下那該死的手機吧。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用區塊鏈講一個P2P存儲的故事
受夠了朝九晚五的生活,還能怎麼辦?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