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Samsung Pay差異化特徵看移動支付發展趨勢

從Samsung Pay差異化特徵看移動支付發展趨勢

前不久,銀聯聯合20萬家商戶於月初舉辦了一次大型促銷活動,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場誠意滿滿的消費盛宴。Samsung Pay作為活動參與方攜手銀聯,面向新老用戶推出力度大、覆蓋廣的回饋活動,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支持。必須承認,在移動支付成為行業趨勢的當下,銀聯順應潮流的舉措是明智的,而且是有備而來。

首先,銀聯以62大促為契機深度關聯商戶,並與Samsung Pay這樣的支付工具實現融合,成效非常顯著。其次,從此次活動的模式看,銀聯在移動支付中,並不想拘泥於同質化的二維碼支付,而是尋求更安全、可信的支付方式。此時,Samsung Pay無疑是最佳選擇。因為Samsung Pay的「廣泛、安全、便捷」理念與銀聯價值觀相符,所以二者合作水到渠成。

Samsung Pay的差異化特徵

除價值觀相符外,企業實力也很重要。三星作為500強企業之一,研發實力毋庸置疑,而Samsung Pay作為三星手機端支付工具,與其它支付方式相比,其差異化特徵非常明顯,是一種更加全面且安全的移動支付方式。

與Apple Pay相比,雖然兩者均支持NFC,但要是遇到老式POS機,Apple Pay將無能為力。Samsung Pay在支持NFC基礎上加入MST技術,通過模擬磁卡信號即可完成POS機支付過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只要有POS機的地方,都能快速安全的完成移動支付,不管是在沒網的環境下,還是身處三四線以下城市均可實現移動支付。甚至可以說,MST是Samsung Pay的立身之本,能夠完美取代各類信用卡和儲蓄卡,從而幫助用戶真正實現無現金消費。

與掃碼支付相比,Samsung Pay的安全程度更高,其採用一種將銀行卡電子化「存儲」在手機端的設計,可直接刷手機完成支付。當然,用戶的銀行卡信息並不會存儲在手機端,而是通過Token授權模式將銀行卡轉化為Token存儲,也就是說當用戶通過Samsung Pay支付時,都是唯一的動態碼授權,不是直接的銀行卡數據交互,沒人可以通過一次移動支付獲取用戶的銀行信息,因此也不存在數據泄露的可能。

與「閃付」模式相比,Samsung Pay在eSE安全晶元、支付標記(Token)基礎上加入KNOX軟體安全防護,進一步確保消費者付款時的資金安全。因為像具備「閃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或銀聯移動支付產品,在支持銀聯「閃付」的非接觸式支付終端上,輕鬆一揮(不需要密碼和簽名)便可快速完成付款。雖然「閃付」單筆金額不超過1000元,但一些具有閃付功能的銀行卡存在漏洞,持卡人的個人信息和資金容易被不法分子盜用、盜刷。而KNOX軟體是通過物理手段和軟體體系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增強安全性,所以有時候太「簡單」不是一件好事。

與傳統攜帶多張卡出行方式相比,Samsung Pay依靠便捷的NFC近場通信技術,可替代部分城市的公交、地鐵卡。因為在提倡「極簡生活」的今天,人們不必再攜帶多張銀行卡、公共交通卡出行,只需攜帶一部三星手機便可管理多張卡片,解決使用時找卡的繁瑣操作和攜帶零錢的煩惱。當然,這也離不開Samsung Pay快速便捷的操作方式,不論手機是處在息屏、鎖屏,還是玩遊戲、打電話、發簡訊時,均可輕鬆刷卡,無需任何額外操作。目前,Samsung Pay現已支持北京的公交、地鐵和上海的公交、地鐵、輪渡,以及嶺南通、深圳通、武漢通、吉林通卡片服務地區的公交、地鐵和輪渡。

加強與銀聯合作擴展線下

從Samsung Pay與其它支付方式對比可以看到,Samsung Pay的這些差異化特徵助其擴大移動支付應用覆蓋範圍,從而成功在國內移動支付市場站穩腳跟。尤其在近幾年,三星通過加強與銀聯合作,獲得國內銀聯卡發行量居前的眾多銀行支持,為三星手機用戶帶來安全、便利的移動支付服務。

得益於良好的使用體驗,Samsung Pay在業界擁有不錯口碑。不過,要想快速成長,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不可或缺。據易觀發布的《2017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市場分析報告》顯示,預計到2019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2959905.8億人民幣,移動支付廠商需進一步向線下滲透,同時也加劇競爭激烈程度,因此Samsung Pay在守好現有市場份額基礎上,將繼續向線下擴散,為進一步發展打好基礎。

智付生活是未來趨勢

未來,尤其是在5G技術即將到來的時代,物聯網生活離人們越來越近。當然,三星也看到移動支付在物聯網時代廣泛前景,因此Samsung Pay將會擴展到更多的終端設備上進行在線支付,例如智能手錶、智能汽車、智能眼鏡等等,從而給人們帶來安全與便捷共存的超簡約支付生活,同時也是移動支付未來的發展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始發 的精彩文章:

TAG:科技始發 |